韩国记者直播男子投江自杀

作者:张思渊 刘丽亚 时间:2016-03-17

摘要】: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一直是衡量媒体报道的重要标准。在救人和报道之间的利弊权衡使得众多媒体陷入舆论的风口浪尖。但是,媒体作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最终的目的是为整个社会服务,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稳定地发展。做媒体,最终是为了人。在生命面前,如果新闻媒体没有了对生命的基本尊重,对公共伦理置之不理,对自身的角色认知出现错误,那么新闻媒体就会将自身推入断崖。作为社会责任的守望者,媒体和所在媒体的新闻工作者理应以人为本,让笔尖和镜头在冰冷客观的常态下能散发出温暖的光,也让人类这些风中之苇临风而立,傲然于世。

【关键字】:自杀案件 电视直播

 

【事件回顾】:

2013年7月27日,韩国《中央日报》报道,韩KBS电视台记者26日全程直播了韩国民间组织“男性连带”成员成载基自杀投江的全过程,再次引发舆论对媒体职业道德的批评。

自杀男子成载基于7月25日在“twitter”上发出自杀预告,并于26日下午到达首尔中心地带的麻浦大桥,在KBS记者的拍摄过程中跳入汉江,这一事件被直播后,很快引发了关于媒体伦理争议的舆论。据悉,事发现场除了投江的成载基之外,还有“男性地带”事务长、协会成员以及KBS记者三人在场,三人皆拿着拍摄工具。成载基投江自杀后,网络上很快流传出“自杀证明照”,更加激起民众的愤怒。照片中的成载基身着白色衬衣和灰色西裤,双手已经放开栏杆即将坠江。警方称,照片是由“男性地带”成员上传至成载基的twitter上,成载基投江自杀的原因很可能是欠下巨额债务而策划的一个自杀表演以引发社会关注。但对于进行全程拍摄的KBS记者,韩国舆论褒贬不一。大部分民众对此事表示强烈谴责:“这种行为,有失媒体的职业道德。为了一组照片或一段录像而守株待兔,不顾当事人的感受与安全,就是‘卑鄙’、‘没公德’。”还有一小部分人表示支持,“新闻现场记者的首要职责是纪实而不是干预新闻事件的发生”。

7月27日,韩国KBS电视台对此事做出回应,称记者刚刚赶到现场,不具备救人时间,并在事前和事后已有两次报警行为。关于此次记者拍摄成载基投江自杀事件,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教授李光姿指出,把世上最宝贵的生命当做报道素材,在场的所有人都应当自责和反省;韩国媒体评论称,作为新闻记者,有时候要坚持“职业精神”,就可能触及“职业道德”的底线,如果坚持“职业道德”,那么“职业精神”可能就无法兼顾。要想找到一个平衡点,并不容易。而不管做出何种选择,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煎熬;《人民日报》随即对该事件发表评论称:新闻媒体一旦没有了对生命的大爱、对公共伦理的关照,就很难找准自己的位置。从卡特的《饥饿的苏丹》到KBS电视台“拍摄跳江”,遭受批评的不只是“记录人”及其所属媒体,“记录而非干预新闻事件”的工作准则同样受到拷问;电视评论栏目《说天下》认为,KBS记者的行为是在“直播死亡”,让观众感到“胆战心惊”。当发生新闻,记者如实记录,从职业要求上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从新闻伦理的角度看,确实是备受质疑的。摄像机和话筒给了记者话语权,但也约束着记者的道德底线。

 

【案例分析】:

又一则引起舆论哗然的新闻出现了,韩国KBS电视台竟然全程拍摄男子投江自尽过程。拍摄现场的KBS电视台摄影记者等采访人员并没有直接阻止该男子自杀,反而为了抢独家新闻而只顾拍摄,置他人生命于不顾,直播了一场生命死亡秀。这一事件在网上炒的沸沸扬扬,有人对这些采访记者表示支持,认为新闻现场记者的首要职责是纪实而不是干预新闻事件的发生;同样也有人谴责说为了一组照片而守株待兔,不顾当事人的感受与安全,就是“卑鄙”,有违伦理道德。

当然,作为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支撑着他们全程拍摄,为公众发布最真实迅速的信息。但是,职业道德并不允许他们这么做。抛开现场记者的主观意愿,从事件的客观影响及其对社会心理造成的冲击来看,当事记者与电视台实有必要做出反思,只说一句“来不及救人”,显然难以让人信服。要知道,新闻的煊赫只是一时的,个体的生活却应该是永久的。

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文关怀。在突发事件的报道过程中,新闻工作者的人文关怀集中体现在对大众生命权的负责上。人的生命权是最基本的人权,人的一切权利,均以生命权作为前提。生命的神圣性应当是全社会的共识,所有人都应当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人文主义关怀精神要求新闻工作者勇敢地扛起人性的大旗,直面人生,对处于极度绝望状态下的人们给以人文主义关怀,让健在的人们体会到人性的温暖、人的崇高与尊严,唤醒人类的良知与道德。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精神体现出传媒“受众本位”的回归,折射出受传关系的平等化。新闻传播活动说到底反映的是人的存在,传递的是人的价值观。

新闻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人道主义的事业,树立人本意识,坚守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是身为新闻工作者应该固守的职业道德。“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新闻传播活动自然也必须以“人”为根本。一切新闻传播活动首先必须是在重视生命存在价值,关注人的生存需求,尊重人的基本生存权利的基础上才能展开。新闻工作者生命意识和人本思想的强弱之分,最终体现在各自的采访行为和报道文本中,并通过其新闻活动对社会产生相应的影响。毋庸置疑,新闻工作者在自己的新闻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较强的生命意识和人本思想必然对社会产生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反之,那些生命意识和人本思想较弱甚至根本就没有的新闻人,自然会把其对生命和人的漠视传递给社会,潜移默化地改变受众的思想观念,长此以往就会进而改变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观念。但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涉及生命和伤亡的突发事件时,往往会受“实效性”、“新闻价值”、“经济利益”等因素的左右,而忽略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对生命权的漠视,是造成人文关怀缺失的重要原因。激烈的竞争让一些新闻从业者面临巨大压力,而媒体面对自身生存发展和经济利益的诱惑,往往无暇顾及人文关怀,这是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缺失的重要原因。我们现在需要反思的是新闻行业内的惯性思维和行为惯例。当新闻伦理成为大多数从业人员的行为依据时,我们才能说我们的媒体是一种真正的职业,是符合道德的。面对报道对象,新闻媒体经常会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将报道对象作为牟利的工具,用夸张的手法或过度的噱头吸引受众的注意;另一种表现则在报道弱势群体时,媒体处于单方面的良好愿望,或者用煽情的表现手法来博取受众的同情,但结果却对当事人造成了伤害。在汶川大地震电视直播节目中,有的记者将镜头对准失去亲人的孩子,反复询问他们失去亲人的感受;有的记者不断让孩子回忆地震时的情景,致使孩子情绪失控。这种采访无疑太过残忍,是对孩子的再次伤害。

什么样的新闻才是美的?在近几年里,专家学者都将此问题聚焦在新闻伦理与新闻真实的争论。新闻美的本质特性之一就是“真”,真是新闻的生命线,没有“真”也就没有新闻存在的必要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记者对事件的报道就是要尽最大可能去还原事实,使其成为一个完整、可信的新闻,因此追求新闻真实是任何一个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新闻美学的追求除了“真”,还有“善”,“真”是新闻美的内容,而“善”是新闻美的原则和内涵。每个新闻工作者都有自己的良知和道德准则,一旦新闻真实遭遇到了新闻伦理,如何恰如其分的处理两者的关系便成为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最大的难题,也是评价新闻美与否的重要标尺。记录事实是新闻记者职责所在。但是,履行这一职责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是经得起道义的检验。上世纪90年代,南非自由摄影师凯文·卡特将处在死亡边缘的苏丹女童与等候一旁的兀鹰一同拍摄进了自己的作品《饥饿的苏丹》,并凭此获得了普利策奖。然而,获奖并没有减弱公众对凯文·卡特未对女孩施以援手的谴责。从卡特的《饥饿的苏丹》到KBS电视台“拍摄跳江”,遭受批评的不只是“记录人”及其所属媒体,“记录而非干预新闻事件”的工作准则同样受到拷问。

笔者认为,当具体报道中的新闻采写遭遇“真”与“善”的特殊冲突时,放弃了“善”所最终完成的新闻报道形式再美,也不能称其具有新闻美。而一个心存善念的新闻工作者,则能在“真”与“善”出现矛盾时,两者权衡,以“善”为首。我们仅以河南电视台女记者曹爱文事件为例。在一次采访落水少女的报道现场,曹爱文不是先去采访,而是趴在女孩身上做人工呼吸。经过多次努力,女孩最终没能醒来。看着女孩的尸体,曹爱文流下眼泪。这个事件在网上广传,曹爱文被评选为中国最美丽的女记者。我们可以看到曹爱文作为一名记者,没有完成的职责,也可以说,她在那个时间忘记了报道,忘记了新闻的真实性,从职业素养角度上不应该得到认可。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曹爱文却把一名记者最人性化的层面展现给世人,而带有人性化的报道才能给作为人的报道对象带去最好的新闻真实感,才是真正的新闻美的体现,这也是她被网上广为赞颂的原因。反观本案例中的KBS电视台,为了第一时间获得新闻,竟然未阻止该男子自杀,冰冷的摄像头和冰冷的目光一起对准这个决意要自杀的人,这何其残忍。此时的自杀者处于非理性的状态,媒体记者在案发现场争相报道,而不尊重当事人的心理状态和尊严,会对当事人造成刺激,导致悲剧无可挽回的发生。依照韩国现行法律,怂恿他人自杀或者帮助他人自杀的行为属于教唆自杀、辅助自杀犯罪,可处以1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KBS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无形中就充当了这个自杀案的帮凶!

张晓风在《敬畏生命》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感到那云状的种子在我心底强烈地碰撞上什么东西,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也许在不分昼夜的飘散之余,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树,但造物者乐于做这样惊心动魄的壮举。”用以描述自我被植物顽强生命震撼的心理。一棵树的生命尚且能引起人的敬畏和怜惜,更何况是我们人类自身的生命呢?人类生命宛若风中之苇,极其柔弱却也极其坚韧。它之所以坚韧不拔,因为它有生命间的互助互爱,也因为它有生命间的包容共通。作为社会责任的守望者,媒体和所在媒体的新闻工作者理应以人为本,让笔尖和镜头在冰冷客观的常态下能散发出温暖的光,也让人类这些风中之苇临风而立,傲然于世。

上一条:从柴静川地震和SARS采访看灾难报道的正能量传播

评论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Copyright ©2012-2013 Jc.ccn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