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职业道德典型案例评析》上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传播职业道德典型案例评析》上
第三章新闻低俗化典型案例 小结
时间:2021年12月28日 点击:
新闻低俗化是“公害”也是“顽疾”,寻找并分析低俗新闻案例,目的在于:剖析低俗化对新闻工作和社会的危害,使媒体和受众都正视和重视新闻低俗化问题,并找到抵制和治理低俗之风的对策。 抵制和治理新闻低俗化,亦可从媒体、受众和国家三个层面着手推...
详细内容低俗新闻类型五:宣扬迷信和伪科学
时间:2021年12月28日 点击: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这类伪科学传播案例不在少数,除了记者自身因素之外,还有改革开放伊始国人好大喜功的冒进心理在作祟,大家迫不及待想要制造出些许“成绩”来辉映改革开放的盛举,所以记者四处寻找相关线索和成就来反映改革开放的显著成效,增强国人的...
详细内容低俗新闻类型四:灾难报道中的人文缺失
时间:2021年12月28日 点击:
灾难事件发生后,幸存者或受难者家属因为过于惊恐、伤心、悲痛,一般不愿意接受记者的采访,但不顾幸存者或家属的感受,使出浑身解数展开“强盗式”采访的案例数不胜数,以上案例仅是冰山一角。一些记者将幸存者或家属“绑架”在摄像机面前,硬逼迫他们开...
详细内容低俗新闻类型三:追踪明星隐私炒作绯闻
时间:2021年12月28日 点击:
在消费主义思潮盛行的时代,娱乐明星常常异化为消费明星。娱乐明星的消费性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特定的生活方式和典型化的生活场景中,演绎特定的消费形象,完成对消费产品隐性意义的植入,例如广告中的明星;另一方面,明星嵌入媒体内容资源,其...
详细内容第三章低俗新闻典型案例 导读
时间:2021年12月28日 点击:
新闻低俗化现象不仅损害群众的精神家园,污染社会风气,也损害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损害新闻工作者的形象。探究新闻报道陷入低俗化的成因,可发现,有媒体自身的认识问题,有受众需求的驱动,也有社会语境的影响
详细内容第二章有偿新闻典型案例 小结
时间:2021年12月28日 点击:
新闻界前辈、著名记者、前新华社社长郭超人这样描写新闻记者手中的笔:“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毁誉忠奸,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人命关天。”可见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权力之大。在西方,将新闻界称为“第四权力”,记者被誉为“无冕之王”,也是指媒体和...
详细内容有偿新闻类型五:混淆新闻与广告界限
时间:2021年12月28日 点击:
媒体为企业做广告,这种情况再正常不过了。但现如今,我们翻开各种杂志,广告新闻比比皆是。即便是有些广告新闻标识出其广告属性,这种以新闻形式出现的广告依然很容易误导消费者。媒体一旦没有把握好报道尺度,甚至会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不知不觉中受到...
详细内容有偿新闻类型四:利用舆论监督敲诈勒索
时间:2021年12月28日 点击:
从本案例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像《鄂东晚报》这样的地市级媒体面临的生存困境。这一类媒体,虽然由地方财政提供经费,但数量有限,工作人员的待遇较低,办公经费捉襟见肘,只能靠广告或其他经营收入,来提高职工待遇,增加办公经费。但是除了经济发达地区外...
详细内容有偿新闻类型三:以宣传为名主动索贿
时间:2021年12月28日 点击:
王世安的案例也反映了在一些商业报刊经营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一些记者整日忙碌于与企业打交道,其心思已经不是用在新闻稿件的采写上,而是期望着利用这种职业便利打开个人的通道,以至将功夫都做在新闻采写之外。他们精心编织个人在权力场中的关系网,以自...
详细内容有偿新闻类型二:记者接受“封口费”
时间:2021年12月28日 点击:
记者接受封口费导致了两个严重后果。第一,正是因为在现实中存在收取封口费的现象,才让假记者有了可乘之机;而假记者的违法乱纪行为,又反过来进一步败坏了记者的形象。第二,由于不法分子心理明白记者是可以通过封口费搞定的,因此他们更加肆无忌惮,而...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