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职业道德典型案例评析》上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传播职业道德典型案例评析》上 > 正文
低俗新闻类型五:宣扬迷信和伪科学
时间:2021-12-28
案例5.1 周锦宇自演“农夫和蛇”闹剧终结“辉煌人生”
【案例概述】
1979年,24岁的福建省林业厅钢筋工人周锦宇自称创立了一种叫“流体分子量质与物体运动相对瞬变”的船舶推进“新理论”,他称之为“周氏理论”。又称据此发明了一种“新船型”,即把通常设置在船尾的螺旋桨挪至船舶腹部,封闭在船底的隧洞里,他称为“周氏W超浅水船型”。
在大量的、多次提供给船东和新闻单位的、印刷得十分精美的中英文对照的宣传材料中,他声称其“理论”,“是对经典流体力学理论的突破”、“是船舶科学史上的首创”、“新的里程碑”,“宣告了100多年来船舶尾推进方式的结束”。声称采用“周氏W超浅水船型”,“航速可提高二至三倍,节能40%”;“从上海到福州的客轮,航行时间可从28小时缩短为10小时,比火车还少14小时”;“设计的快艇,将比海湾战争中法国的反潜驱逐舰装备的鱼雷每小时还快16公里”;是“中国的世界发明之最”,“将给中国的运输业带来第三次大革命,将给中国经济的繁荣带来第三次奇迹”。
经过近5年的自我宣传和自我推荐,他得到了几位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找到了一位对他的“理论”和“发明”感兴趣的记者。1984年,新华社驻福建分社的一位青年记者写了一篇内参,报道这个青年工人创立了重大理论,却因没有文凭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和重视。在当时批评“文凭风”的社会背景下,这篇内参引起了中央一位同志的重视并作了批示。于是,1985年1月29日,《中国青年报》在一版第一次向社会发表了该报驻福建记者的报道:《船舶航速可大大提高,重大理论的创立者是青工周锦宇》,并同时配发了《讲文凭,不唯文凭,重在真才实学》评论员文章。实际上,直到20年后的今天,这两位记者也没看到周锦宇一个字的“理论”。等他们发现自己被蒙哄而觉悟时,受周锦宇所蒙,步他后尘的记者越来越多,宣传越来越玄,影响越来越大。从1985年1月29日《中国青年报》的第一篇公开报道一直到2006年,全国的30多家传媒在长达21年时间里,近百次宣传、赞颂了根本不存在的“周氏理论”和低劣的“周氏发明”,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令人深思的一页。
……
1987年初,福建省科委拨专款,下达了以“周氏理论“为依据,进行“30吨新型货抡华新轮研制”。1987年底,华新轮下水试航。这艘设计满载30吨,时速18公里的小机驳船,试航时只载货5吨,最大时速仅12公里。该轮由于航速太慢,操纵性能不好,船东根本无法投入营运。下水后一直停在码头晒太阳。而周锦宇却炮制了一份“成果研讨会纪要”。1987年,福建省科委第21期《呈阅件》全文转发这份纪要。30天后,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为首的数家大报,以《纪要》内容为主,报道了华新轮试航成功的消息。报道说:“一条30吨小机驳船的试航成功,验证了32岁的周锦宇提出的流体力学新理论的可行性”,“不仅在船舶推进方式上是一次空前的变革,而且会在航空、军事、科研、桥梁建造、城市建设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它的问世,意味着我国许多水系将结束不能通航的历史”。
……
(来源:航运在线,2008-8-1)
【案例评析】
宣扬迷信和伪科学的新闻,本质上是一种虚假新闻,但它们与虚假新闻又略有区别。虚假新闻是指新闻生产者为了不正当目的而有意炮制出来的各类“新闻”,它们在道德失范程度上和造假方式上各有不同。从子虚乌有的向壁虚构,到某个环节的造假;从传统的抄袭,到电脑PS技术的滥用;不一而足。也就是说,报道虚假新闻的新闻工作者在报道之初即存在主观造假的动机和意图,而宣扬迷信和伪科学的新闻工作者有时候并不存在主观造假的意图,就如周锦宇新闻中的《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等媒体。周锦宇的这场闹剧显然是他自己一手炮制出来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媒体在其中起到了强大的推波助澜作用:以《中国青年报》两位记者为代表的一些新闻工作者囿于对科学知识知之甚少,又没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或虚心向权威专家请教核实,所以造成传播了伪科学广泛的事实。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这类伪科学传播案例不在少数,除了记者自身因素之外,还有改革开放伊始国人好大喜功的冒进心理在作祟,大家迫不及待想要制造出些许“成绩”来辉映改革开放的盛举,所以记者四处寻找相关线索和成就来反映改革开放的显著成效,增强国人的自信心。在对周锦宇的报道中,记者用“大大提高”、“重大理论”等词汇作为新闻标题即可解读出其饱含的自豪和喜悦之情。同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国人民开始践行这一思想路线,那些能够体现打破条条框框、打破思想僵化、打破旧有禁锢的行为都被极力宣传张扬,于是,“讲文凭,不唯文凭,重在真才实学”这类迎合主流意识形态的报道就应运而生并广受关注。虽然新闻有政治属性也受法律制约,但真实性是新闻与生俱来的特点和要求,科学新闻更应以真实性和科学性为基本原则,任何为配合政治宣传而作的伪科学传播,都是不符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也不符合“实事求是”原则的。
案例5.2娱乐圈大师主业起名选日子明星寻仙约定俗成
【案例概述】
实际上,明星“拜师团”绝非个例,记者调查采访发现,从内地到港台,寻仙问“药”的明星大有人在。而娱乐影视圈里,神神道道的事儿更是发展成了一种约定俗成:找大师、拜大仙、养小鬼、改名字、挑吉日……圈内香火弥漫,多数成为笑谈。
据了解,两岸三地的艺人都有追捧的“神灵”。在内地,流行拜大师,请道士,找高人。香港除了拜大师则流行养小鬼,台湾女星则更邪乎——居然很多人拜狐仙。
据香港媒体报道,梁朝伟和舒淇都是“白龙王”的信徒:七八年前,舒淇每年诚心叩拜白龙王,事业蒸蒸日上。天王刘德华也曾专程拜访过“白龙王”请教运程。香港媒体曾不止一次报道刘嘉玲前往“求子”,结果到如今还没当上妈妈。
张柏芝则被爆料为求鸿运养了三个“小鬼”,虽然传言被张柏芝一一否认,但记者从圈内人士处了解到,二三线艺人养小鬼的现象的确普遍,只是没有人愿意承认而已。
在台湾,女星们则流行拜狐仙,主要是想增添自己的“媚”功,好让自己的桃花运更旺。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2013-07-30)
【案例评析】
近年来,封建迷信活动愈来愈在我国社会盛行,这有社会心理层面的原因:目前的社会现实使百姓具有接受各种异端邪说和荒唐迷信的心理基础,人口老龄化、失业、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等,都使百姓心理相当脆弱,迫切需要找个心理寄托。传统的意识形态随着思想解放和逆反情绪而逐渐被人淡忘,此时正好各种唯心主义、有神论观念钻了空子。但不可忽视的是,新闻媒体的积极推动也导致了迷信活动的流行“昌盛”:星座、运程、风水、找大师、拜大仙、求子、择吉日等等具有迷信色彩的词汇,牢牢地在传播内容中占领着一席之地;有媒体特辟了时段、专栏甚至专版宣传星座、风水,并提供占卜、择吉日、取名字等迷信服务;有的媒体则热衷于报道明星名人参与的各种迷信活动。
迷信是指人类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和信仰,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虚幻的歪曲的反应,是愚昧落后的表现,生活中常见的抽签、卜卦、算命、看相、测字、请神、驱鬼、看风水、符水治病等都是封建迷信活动。部分媒体在传播活动中不仅不主动与封建迷信信息划清界限,反而利用自身平台优势为迷信活动开辟根据地、向迷信活动“谄媚”,号召和引导民众追捧和痴迷迷信活动,造成了诸多社会危害:第一,封建迷信是生产力极为低下时期的产物,迷信活动的盛行会导致国民素质滑向愚昧落后的深渊,也阻碍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前行的进程;第二,一些“神仙大师”通过旁门左道使部分人能付出少量劳动和汗水却能够获取最多名利或幸福生活,滋长和满足了人们好逸恶劳急功近利的心理,对社会主义建设和人自身的发展非常不利。第三,传播生日决定论、星座决定论、血型决定论、姓名决定论等唯心主义的宿命论观点,会使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意志消沉、丧失奋斗和进取之心,也粉饰了部分人懒惰懦弱等消极的人格特征。第四,媒体传播封建迷信,迎合低俗之风,体现了传媒自身科学素质和道德操守的低下,是媒体在经济利益面前抛却社会责任的不道义做法,最终会使媒体的公信力消失殆尽。所以,现代媒体应该担负起破除封建迷信建设现代先进文明的重任,通过传播科学知识、提倡科学精神、进行科普教育,来提高全民素质,让封建迷信没有生存的土壤,无所遁形。
案例5.3 从林光常到张悟本 “神医”们的伪科学神话
【案例概述】
还是在2003年,名声鹊起的林光常引起了湖南卫视的注意,在湖南卫视的极力邀请下,林光常光鲜登陆《越策越开心》栏目,据当时该栏目的一名工作人员对本报记者说:“他的知识却让向来喜欢追寻新鲜玩意的《越策》剧组深感兴趣,但联系林光常是件很困难的事,因为他不是一个江湖骗子,不会主动四处联系业务。他拥有美国檀香山大学MBA学位、担任台湾百盛癌症防治研究中心副执行长、台湾癌症基金会顾问,在美国、新加坡等固定健康类节目中担任主持人,所有的资料都告诉《越策》的工作人员,这是一个如假包换的饮食专家。”
而张悟本的兴起似乎与林光常不谋而合。2009年10月,张悟本撰写的《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一经出版,立刻成为畅销书,湖南卫视自然关注到这个自称是“中医世家”的“中国食疗养生第一人”。
《百科全说》是湖南卫视以脱口秀形式打造的一个栏目,将综艺节目和养生节目相嫁接。制片人李隽宇介绍,《百科全说》选择嘉宾的时候会进行综合考量,“像张悟本,我们从出版界的朋友那里了解到他的书销量不错,而且有些观众也建议邀请他来讲。我们对嘉宾都会进行了解和沟通,确定他是否符合节目的要求。”
2010年2月至4月,通过《百科全说》,张悟本大火。
(来源:《华商晨报》,2010-06-1)
【案例评析】
本世纪初至2010年,中华大地上先后掀起过一轮轮养生热潮,每轮养生热潮的中心都有一个“神奇”的“养生专家”或“中医专家”,如“刘太医”、林光常、张悟本、李一等。而每轮热潮的背后,少不了大众媒体的推波助澜,如央视、湖南卫视等。如今,推崇地瓜包治百病的林光常和宣扬绿豆可治数十种疑难病症的张悟本等,已先后走下了“神坛”:林光常推销的“排毒疗法”使数位癌症病人拒绝化疗,最终不幸死亡,林光常随后遭到台湾司法部门的调查,并最终被法官依常业诈欺等罪判刑;张悟本的学历和行医经历也在被质疑调查过后打回了原形,其“行医机构”“悟本堂”遭到相关部门检查后关门停业。……“种瓜人”和“种豆人”收到了他们应有的“瓜”和“豆”,但更重要的是应问责大众媒体在这一幕幕闹剧中所起的作用并评估由此带来的危害:
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已比较富足,于是对健康的追求提上了日程,很多人成为健康养生的盲目崇拜和追随者。而人们的养生知识又是极为匮乏的,养生界也缺乏科学统一的标准,这让各种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大师”有了可趁之机。但是,如果没有大众媒介的宣传推广,这些“大师”就形同街头兜售狗皮膏药的江湖骗子,他们的伪养生论只会受人嘲笑。当他们登上大众媒介的荧屏,江湖骗子们就“神袍”加身摇身一变成了带有光环的权威“大师”。大众媒介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首先是在选择嘉宾时,忽视对嘉宾身份的甄别把关,轻易给伪科学敞开了大门,其实识别张悟等“神医”的真面目并不难,只要到卫生部门查一查相关名单,就可以剥去张悟本“首席营养师”的头衔,主要到北大医学部翻阅其学生档案,就可以查出他从未踏入北大大门的事实。第二是在录制节目过程中,只重视哗众取宠的养生言论和幽默趣味的娱乐化表达,而不注重养生知识的科学性、真实性及表达的适度和客观。第三是,娱乐化的养生节目播出后,媒体则一味沉浸在收视率良好的喜悦当中,没有主动核实求证养生言论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正是大众媒介这样积极推动,“神化”了伪科学“大师”,也“愚化”了受众,误导了受众,损害了受众健康和利益。部分媒体这种不顾社会公德,将“去伪存真”的道义抛之脑后的做法,终于酿成了苦酒,有的媒体极大降低了自己的公信力,有的甚至终结了节目的生命。而更严重的后果是,给百姓造成了巨大的身心痛苦:有的人讳疾忌医贻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失去宝贵的生命;有的人相信错误的养生理念,为日后的健康埋下了隐患;还有的人产生了对中华传统中医的质疑,产生了对科学的抵触情绪。这段伪科学伪养生的传播历史无论如何应该在耻辱柱上记上一笔,而所有媒体人都应永远铭记这一深刻教训。
案例5.4 魂化黑蝶翩翩去——赵群力遗体告别仪式昨天举行
【案例概述】
昨天下午,赵群力的妹妹从日本专程赶到温州殡仪馆,原定于9月3日下午进行的遗体告别仪式于昨天下午4点举行。
在庄严肃穆的告别大厅内,摆放着香港凤凰卫控股有限公司各直属机构、温州市和永嘉县等有关政府部门以及当地各新闻媒体敬献的花圈,赵群力的遗体摆放在鲜花翠柏之中。赵群力的领导和同事、温州市和永嘉县的有关领导、赵群力的家人亲友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闻记者参加了告别仪式。
当现场的哀乐响起,人们缓缓地向这位以身殉职的航空摄影家告别。这时,不知从那里飞来一只硕大的黑蝴蝶,它在大厅内时而盘旋、时而俯仲,活像赵群力驾机航拍的样子。这岂不是赵群力的化身?
据了解,赵群力的遗体火化后,骨灰首先运抵深圳,几天后,赵群力生前工作的单位凤凰卫视深圳公司将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追祭这位永逝的飞翔者。
(来源:《浙江青年报》,2001-09-05)
【案例评析】
以死亡和病痛为主题的报道,字里行间难免流露出记者同情怜悯的情怀或悲痛怀念的情绪,新闻报道中适度的情感表达是被允许的。但此案例中,记者对蝴蝶误入殡仪馆大厅的巧合现象,展开毫无科学根据的联想和想象——“时而盘旋、时而俯仲,活像赵群力驾机航拍的样子”,最后大胆总结为是逝者的化身,这就明显超出了适度的范围,呈现出新闻客观性标准和科学真实性标准的双重失误。
新闻报道要求严格遵循“客观性”,“客观性就是拒绝个人偏见影响他们报道的事实或报道的方法。在这种新闻事业中,所有的事实、所有的人都得到平等看待,并同样值得报道。文化、个人的使命感、个人和组织的感觉和观点都不存在于客观新闻报道中。”客观性已经成为新闻工作的一项重要职业标准。但是案例中的记者将黑蝴蝶的飞行形态拟人化成逝者驾机的飞行姿势,用具有强烈主观情感色彩的想象书写着个人对逝者的尊重和哀思,煽情意图昭然若揭,显然没有遵循客观性的准则。同时,记者“认定”黑蝴蝶就是逝者的化身,显露了其灵魂不灭并可转世的有神论思想,制造出迷信的神秘主义幻想,违背了科学真实的标准。有神论思想在遥远的原始社会或封建社会存在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认知能力有限,无法理解、解释自然界及人类本身的很多现象和问题,所以,那时候人们认为“万物有灵”,人死后虽然生命终止灵魂离开身体,但灵魂或“鬼魂”会长久存活下来与氏族人在一起,“虽死犹生”的人具有超人的神力,可以庇佑降福于族人和后人。但是在现代社会,神仙鬼怪等早已经被现代科学证伪,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新闻工作者,还执迷于传递落后的有神论观念,传播错误迷信思想,就是有悖于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和科学性的体现,结果是让理智的受众贻笑大方。
(来源:媒体切忌宣扬不科学的“科学研究”,《中国记者》,2005(6):12)
案例5.5 媒体对“伪气功”的传播
【案例概述】
四川绵阳农民胡万林1983年被绵阳法院以“故意杀人”等罪判刑,1991年被送到新疆劳改农场劳改。1993年,胡万林在那里办了一个狱内中医气功门诊部,给人治病。《气功与体育》杂志、《国际气功报》等载文高度赞扬胡万林。1997年12月出版的《发现黄帝内经》,称胡万林为“当代华佗”。胡万林称自己的疗法是“大自然疗法”“运动疗法”。2000年9月30日,河南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以胡万林非法行医致多人死亡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5年。曾被媒体吹捧的“神医”还有广西“癌症克星”、小学文化程度的李之焕,江西省“德国牙医”章俊理等。
作为我国最具权威的报纸,人民日报在气功热潮中关于气功治病的报道间接的助长了气功热潮的产生。在筛选出的24个样本中,既有文字报道,也不乏形象的图片报道。如在1980年11月11日,人民日报刊载了 “外交部服务局工人常维祯,二十年来,运用’气功点穴疗法’,使许多久治不愈的患者恢复健康”的报道,介绍“气功点穴疗法”是气功师发功产生的外气通过患者的穴位来疏通患者的经络、促进患者血液流通来达到治疗患者疾病的目的;1985年4月刊登的新华社记者周浩荣拍摄的贵阳华夏医院气功师莫汉璋利用自行摸索出的治疗青少年近视眼的气功疗法为患者治疗。1987年,人民日报刊载的《解放军肿瘤专科中心实验表明长练气功可抗癌》、《上海市伤残儿童康复中心采用气功、推拿、针灸等治疗手段治疗儿童痼疾大批脑性瘫痪病儿迈步》、《气功正骨医师包金良》;1988年的关于气功师李晓明在法国运用气功疗法为患者治疗产生明显效果并表演的远距离(约10米)气功推拿和隔墙发功引导的绝技使旁观者瞠目结舌,四川气功师王庆余为奥运冠军许艳梅治疗腰伤。尤其是在1989年1月和2月,人民日报刊登了两篇新华社记者的文章《肌肉增长肌力增强功能恢复中西医结合诊治截瘫已见效》、《自控气功防止肿瘤》,写到“截瘫患者在经过唐山市按摩研究所李培刚气功按摩治疗后,肌肉增长,肌力增强,感觉、关节运动等功能恢复,大小便正常,截瘫指数由5至6恢复到1至2”。“我国第一个专门以气功防治肿瘤的研究团体——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自控气功防治肿瘤研究会在京成立……自控气功对很多病症有治疗作用,尤以肿瘤为主,其显效率达3 2%。”记者在对气功治疗的报道中以精确的数据说明了气功治疗疾病“疗效显著”。权威媒体对气功治病的这种肯定态度直接影响了受众的判断,将受众引导到了气功可以”医治百病”的错误道路上。
(来源:对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媒体科学报道的反思——以“气功”报道和“养生”报道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案例评析】
中国反伪科学代表人物司马南曾解释过,气功是一种带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锻炼自我身心的健身方法,这种方法在中华民族有久远的历史。而伪气功则是所谓的“大师”打着气功幌子进行招摇撞骗谋取经济利益或政治利益的工具。从上世纪80年代的胡万林,再到2013年曝光的王林,各种伪气功“大师”被媒体和社会塑造成“神”般的传奇人物,甚至连权威的《人民日报》都一度参与“造神”活动,沦为了传播伪科学伪气功的阵地,正是媒体与“大师”的“合谋”促成了“气功”传播的如火如荼。
在这个过程中,“大师”和媒体首先利用了人们无知的心理基础,一个人对社会现象或自然现象没有科学的认知才会迷信和盲从,例如,对生病的病理没有科学认知,就会相信生病是鬼怪附体或阴气缠身,才会相信通过气功或巫术可以驱魔降妖保障健康。或许,参与其中的媒体本身对气功或科学缺乏了解,所以对伪气功有发自内心的信任并乐意为之宣传。第二,媒体和“大师”还利用了人们对权威的崇拜心理,媒体经常报道“大师”们与社会名流、商界精英、明星艺人的密切交往,这些名人或权威能够产生权威效应,吸引普通百姓惟权威马首是瞻,并效仿他们对“大师”进行膜拜和迷信。第三,媒体和“大师”利用了人们的从众心理,他们广泛传播许多“治病”或“转运”成功的案例,产生了示范作用,使人们迫于环境压力相信伪气功“大师”们的神奇。
后来诸多事实证明,媒体塑造的“大师”对老百姓个人和社会都产生了极严重的危害:一些人们受“大师”蒙蔽后,主动花费巨额钱财用来治病或消灾,结果只能竹篮打水一场空,不仅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身心也受到巨大伤害,如许多人看到媒体对胡万林的宣传以后,找胡万林看病而被治死。一些人听信“大师”们蕴涵特殊政治目的的歪理邪说,加入邪教组织,成为“大师”颠覆国家政权、攻击政府组织的工具,影响了社会稳定。
案例5.6 “耳朵认字”引发的气功热
【案例概述】
1979年3月11日,《四川日报》用大字标题发表了这样一篇报道——《大足县发现一个能用耳朵辨认字的儿童,省有关研究部门已采取措施,对这一现象进行科学研究》。
原文写道:“大足县最近发现一个能用耳朵辨认字、鉴别颜色的儿童。经反复考查,确有其事。儿童唐雨,现年12岁,小学五年级学生,家住大足县团结公社建立大队……《四川日报》记者闻讯,前往现场,进一步对此事进行了考查,先后用几种笔和不同的颜色写了‘中国’、‘四川省’、‘安定团结’等字条,有的叠成若干层,有的揉成小团,交给唐雨用耳朵辨认。每张字条,唐雨只用了几分钟就辨认出来了。连用什么颜色什么笔写的都能辨别。”
一石激起千层浪。该报道一发出,这个少不更事的12岁孩子便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并由此引发了一场持续多年的有关“人体特异功能”的激烈争论。
全国“耳朵认字”热潮
唐雨事件见报后,立刻引起巨大反响,不仅《河北科技报》、《南方日报》、《长江日报》等各省地方报纸纷纷转载这一消息,连《美国之音》也就此事进行了广播,香港《大公报》、《明报》也在头版显著位置作了报道。
此外,这件“科学奇案”还同时引发连锁反应,在全国掀起了一场“耳朵认字”的热潮:1979年4月6日,《安徽科技报》报道了一位12岁女中学生胡联用耳朵认字的消息;1979年4月13日,《北京科技报》报道北京一名8岁小孩子姜燕用耳朵认字和辨别图形;1979年4月20日,《河北科技报》报道称河北沧县一名15岁女学生瑞华用耳朵辨认文字和图片;1979年4月,《光明日报》记者著文报道北京一名11岁的女学生王斌能用耳朵和腋下部位认字,而且她的姐姐王强也有类似功能……
人们就像追逐外星人一样狂热地追逐着这些具有特异功能的少年。在1980年的《自然杂志》第4期上,唐雨和其他具有“特异功能”的14位青少年成为封面人物,他们还参加了《自然杂志》主持召开的讨论会,进行现场表演并接受了测试。
此外,时任四川省委的相关领导也介入到这桩“科学奇案”中。《四川日报》在进行上述报道时,还同时刊发了时任四川省委书记杨超观看唐雨用耳认字的照片。1979年3月9日,四川省科委将12岁的男童唐雨接到成都,第二天,时任四川省科委主任韩正夫还正式接见了唐雨。
(来源:《民生周刊》,2013年第22期 )
【案例评析】
2014年春节后热播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掀起了现象级的热潮,剧中男主角都敏俊因有诸多特异功能倍受关注和喜爱,他有鹰的视力、7倍正常人的听力、隐身透、长生不老、冻结时间、瞬间移动、意念控物等等超能力。后来湖南卫视“神剧”《不一样的美男子》也讲述了一群有特异功能的美男子与女主角的爱恨纠葛。媒体对特异功能的青睐不在一朝一夕之间,正如案例材料所示,在1979年或者更早的时候,新闻媒体就热衷发掘传播民间存在的各类特异功能,这种特异功能还被冠以“人体科学”的桂冠并对之专门研究。虽然“耳朵识字”的特异功能很快就被揭穿,当时四川医学院的专家对唐雨进行了一周的测试后证明唐雨的耳朵不能识字,后来唐雨本人也承认,这是他为骗同学上衣口袋中的香烟抽,谎称可以用耳朵识出烟盒上字的荒谬伎俩。1981年于光远在《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上发表长文,指出“所谓‘特异功能’不过是用魔术手法弄虚作假”,他还在《哲学研究》上发表文章,明确提出:“人体‘特异功能’研究是灵学的一个变种,灵学是一门伪科学。”这些文章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现实,给“人体科学热”泼了一桶冷水。虽然真相已经大白,但是部分媒体仍然没有放弃对特异功能的炒作,如一些新闻媒体时不时刊登“人以铁片为食”、“意念隔空取蛇”、“数次说中特等奖彩票号码”等与特异功能相关的报道吸引眼球,影视剧也以特异功能为噱头取悦受众。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对滞后,包括新闻工作者在内的广大群众不具备识别伪科学的基本科学素养,在这种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媒体炒作特异功能尚可被谅解,但在现代社会,个别媒体仍在炒作特异功能,编造各种奇闻轶事,这是在经济利益驱使下迎合部分受众猎奇心理和低俗趣味的弄虚作假行为,是违背科学传播科学性原则和真实性原则的,也罔顾了社会责任和传媒道义,应当被鄙视和批判。
案例5.7 “斯诺登曝外星人控制美国政府”说法真假存疑
【案例概述】
近日,伊朗半官方媒体—法尔斯通讯社报道了“外星人控制美国政府”这一消息,立时引起轩然大波。文章中称这一消息的来源是“棱镜门”爆料人斯诺登从美国国安局盗走的机密资料,在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报告中有提及。
照文章描述,美国政府自1945年就一直处于外星来客的控制之下,而这批外星人在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还支持过希特勒的纳粹德国。
这一消息的披露可谓劲爆,文内说的也是煞有介事,但是,此事到底是真是假呢?
首先,从文章的来源说起,其实这篇报道并不是法尔斯通讯社的原创,而是来源于一个叫做Whatdoesitmean.com的网站,这个网站素来以坚定的阴谋论著称。法尔斯在转载这篇报道后在文末特别做了标注,称文内所有消息都来自于Whatdoesitmean.com,他们转载此文是为了传播类似不会被西方媒体报道的消息,为读者提供更全面更有启发性的报道。
其次,Whatdoesitmean.com又是从哪儿得到的这一消息呢?这还要从加拿大前国防部长保罗-赫勒跨年夜时接受“今日俄罗斯”节目采访说起。现年90岁的赫勒是个坚定的外星人存在论者,一直强调“外星人就在我们身边”,并举例说过在美国的超市里就有外星人假扮修女购物。外星人是否存在确实尚无定论,但是Whatdoesitmean.com网站之后就发布了“外星人控制美国政府”这一报道,并将赫勒的言论作为了佐证。不过,赫勒之后向媒体公开表示自己跟这一报道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再者,包括《华盛顿邮报》和《赫芬顿邮报》等美国媒体也对这一新闻做出了反应,大多对报道持否定态度,指其全无根据,纯属臆测。《华盛顿邮报》更指出,如果外星人这么厉害,为什么二战时德国还会战败呢?
(来源:网易环球眼(北京), 2014-01-27 )
【案例评析】
来自伊朗法尔斯通讯社这篇报道问世之后引起了全世界诸多媒体的转载和传播,因为这篇报道不仅有2014年全球最受关注的人士之一斯诺登,还有“外星人”。“外星人”对人们的吸引力有更悠长的历史:我国媒体曾报道,早在1947年的时候,美国新墨西哥州罗斯韦尔地区许多人目击身高约4英尺的外星人和圆盘状不明飞行物UFO。此后,关于外星人和UFO来到地球的报道越来越多。1998年10月北京某些报纸援引美国《明星周刊》报道说,1993年9月UFO空难中幸存的外星人婴儿现仍然活着,虽仅5岁,已能完成高等几何题目,讲17种语言。2002年6月我国一些媒体报道,阿根廷阿德拉牧区几次出现牛突然死去事件,每头牛都被取了舌头、眼睛、乳腺、生殖器,且滴血不流;当地飞碟研究者认为,是外星人为研究地球生物所为。媒体除了传播与“外星人”有关的宇宙奥秘新闻外,还会传播有关天体的“科学预测”,如1998年我国传媒曾传播“九星会聚”会引起地球大劫难的预测,1999年传播关于太阳、月球和八大行星排成“大十字”将导致人类大劫难的预测,后来又传播2012年彗星撞地球将导致世界末日的预测,等等。
人们对“外星人”持续的好奇和对“世界末日”预测的不断担忧,反映了人们对宇宙天体等科学知识的缺乏及科学素养的低下,也能窥见现代科学传播的种种矛盾和困境:首先是受众要求积极参与的民主性和科学传播的权威专业性之间的矛盾,现代受众掌握了越来越多的新媒体技术,有着越来越强烈地参与科学传播的愿望,他们通过各种媒体渠道表达着对宇宙天体知识的了解及传播的兴趣,也发出了许多与之相关的声音,这就客观上促成了“外星人”和“科学预测”的大量生成流传。但是,科学传播是非常权威和专业的,与宇宙天体相关的知识因为深奥而普通人知之甚少,所以大众民主化地发声并不一定能传播精准的专业知识,反而制造了谣言和恐慌。其次,是大众传播的娱乐性和科学传播的严肃性之间的矛盾对立,现代社会大多数受众的科学及文化素养决定了人们更乐意接受轻松娱乐的信息,所以大量民生新闻、时政新闻的报道都注入了娱乐元素,科学新闻报道也难以免俗,一些名人、凶杀、荒诞、离奇的低俗故事常与科学新闻捆绑“销售”。而科学传播是非常严肃的,必须完全尊重科学本身的真实,不能有主观任意的捏造和误导,也不容许牵强附会的臆想猜度。媒体在现代科学传播中要解决如上矛盾,保证科学传播的权威不被受众积极民主参与颠覆,保证科学传播的严肃不被大众传播的娱乐解构,同时,又能让科学传播收获最好的传播效果,大众媒体任重而道远。
案例5.8 “永动机”和“新能源”的宣传层出不穷
案例概述
本报北京12月2日电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徐业林发明的无偏二极管,从去年底到现在,陆续获得了俄、英、美、中四国的发明专利。
徐业林的无偏二极管工作原理是在两块金属板之间夹一层半导体,两块金属板中一块是光滑的,另一块上布满了小坑。在不需要外加电能、化学能、太阳能等能量的条件下,只要环境温度高于负273℃,该器件就能奇迹般地输出直流电流。
无独有偶,近年来国外也有科学家对小坑电场现象进行了定量计算与实际测量,证明小坑内确实存在电场。
徐业林在专利中指出,坑的直径愈小电流愈大,如果能将坑的直径缩小到现在的百分之一,输出的电流就有可能带动家用小型汽车。而这将是一种取之不尽、完全没有污染的新型能源。
(来源:无偏二极管有望开辟新的能源出路,《光明日报》,2004-12-03)
“我发明了永动机,现在在世界上还是没有,这是首例。”近日,81岁的包启大爷拿着他的实用新型专利发明证书来到本报,自我介绍起他为之得意的发明来。然而,老人的发明还处于图纸阶段,他希望能有人愿意帮忙,把他的理论付诸实践。
70岁开始自学机械原理
从十多年前开始,“电力紧张”、“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时常见诸媒体,成了热门话题,也勾起了包大爷发明一个既不污染环境,又能够提供能源的机器的想法。
包大爷年轻时在医院后勤部门工作,可以说,跟机械发明毫不沾边。包大爷年少时,由于家庭原因,也没能系统地上学。70岁时开始构思机器的草图,他一切都得从头学起。物理知识、机械原理、晦涩难懂的图纸,他一点点钻研自学。“让一个物体永远不停地动下去,利用动能传输出其他能源。”老人照着这个思路一步步深入研究,终于绘制出一张“永动机”图纸。
“当活塞1下降到气缸2底部时,阀门2下压阀门1,使箱体1的出水口关闭,箱体1中的水的重量作用于箱体1的底面……”包大爷拿着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上的图纸,给记者讲解机器的工作原理,按照他的理论,机器会永不停息地重复上述运动,因此,他称之为“永动机”。
天降一盆水给他带来灵感
包大爷介绍,最初,箱体1内装的物体不是水,他设计的是细沙或石子。但固体容易与箱体壁产生摩擦,换成什么物体好呢?包大爷想了很久,一天,他走路时,有人从楼上泼下来一盆水,差点泼在包大爷头上,把他吓了一跳。这一下,反道把包大爷吓醒悟,他高兴地一拍脑门:天天用水,我怎么就没想起来用水代替石子呢。
包大爷说,水属于清洁能源。按照他的设想,在吊起重物的滑轮上连接一个传送带,就形成了一个只用水资源带动的动力系统。“传送带后面可以连发电机,就能够发电了,想要发电量大,就造一个大‘永动机’,多造‘永动机’。”包大爷对发明充满了信心。他的理想就是利用自己的发明,替代煤电、核电等,创造清洁能源发电站。
发明还处于图纸阶段
记者看到,老人口中的“永动机”,在申报实用新型专利时采用名称是“重力发动机”。“‘永动机’根本不存在,是不符合能量守恒规律的,最初申报时,国家知识产权局也认为类似永动机,不想给通过,但我们觉得老人的这种设计本身是前所未有的,不管他能不能实现。”帮包大爷代理专利申请的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龙峰表示,在他们据理力争下,最终专利申请被通过。
遗憾的是,老人的发明还处于图纸阶段,没有实物就无法给人感官上的具体认知。因此,老人希望能寻找志同道合的人,和他一起完成机械实物的制作。
……
(来源:70岁才开始自学机械原理 81岁老汉自称发明“永动机”,《大连晚报》, 2014-04-04)
【案例评析】
有关“永动机”、“水变油”、“酒变油”、“新能源”等的新闻报道在我国一直层出不穷,尽管科学界早有定论,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的所谓永动机和新能源都是伪科学,王洪成、梁星人等诈骗钱财的卑劣行径也早已暴露,但是,部分媒体仍对相关题材趋之若鹜,并在报道中持暧昧甚至支持肯定的立场,如案例中《光明日报》对无偏二极管有望开辟新能源出路的报道,被何祚庥院士在内的许多人批评这是在宣传永动机,《大连晚报》对81岁老汉发明“永动机”的报道,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老人“永动机”实验寄予了厚望,以及对老人70高龄仍自学机械原理这种执着学习精神的赞赏。正是媒体对“永动机”等伪科学的肯定态度,使伪科学生生不息地滋生传播,据统计,从中国专利信息网检索到1985年到2004年期间,我国就有23件“永动机”试图申请专利,当然,没有一件最终获得国家专利授权。
剖析包括媒体在内的中国民众对伪科学热情的弊病,如仅仅从科学素养和科学认知的层面,稍嫌流于表浅,还需从历史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寻根溯源。有学者曾经对此做过鞭辟入里的分析:要充分理解中国伪科学的传播需要有历史观点和尺度,历史尺度可分三级:第一级以千年为数量级,中国古代文化有着悠久的巫文化传统,鲁迅就曾有此概括。中国早就有周易算命、扶箕、谶纬、星占之类东西。历代王朝利用它们以达到统治国家的目的,民间当然更利用这类迷信(非科学地)解决实际问题。第二级以百年为数量级,近代中国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辱,自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以来,国人开始加紧学习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但是始终得到重视的只是具体技术,而非有着内在逻辑和理论规范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即我们的确在短时间学到了许多具体技术,但对于科学学得很不够。第三级以十年为数量级,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社会变化迅速,科学技术取得很大进步,但与此同时实用主义过分抬头,急功近利倾向表现突出。基础科学受到冷落,实用技术(特别是能够迅速带来经验效益的具体技术)成为科研热点和科普的核心。这进一步加强了轻理论重实际的中国传统思维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判别好科学与坏科学的标准竟然简化为谁赚的钱多谁就是好科学;在判别真科学与伪科学时,甚至有人认为能赚钱的就是真科学。这便为伪科学的大规模泛滥提供了条件。对弊病寻根溯源才能使我国媒体和民众剔除有关科学观念思想中的毒素,正视和尊重科学传播规律,自觉为真科学的发展保驾护航,而避免为伪科学大行其道提供载体和温床。
上一条:第三章新闻低俗化典型案例 小结 下一条:低俗新闻类型四:灾难报道中的人文缺失
评论
|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 |
共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