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暴雨事件:灾难报道中媒体对外形象的呈现
时间:2022-05-01
摘要: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软实力的具体呈现。而透过灾难报道可以看出媒体勾勒出的国家形象。我国的灾难报道核心通常以表现众志成城、家国情怀为主,近年来灾难报道中也逐渐重视人文关怀,但一味遮掩悲伤情绪营造正面形象不利于维护公共利益。近年来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高涨,并逐渐形成“维护国家形象,警惕外媒污蔑”的意识。保持警惕的同时公众更应保持理性,表达哀思的个体行动或是集体行动都是可以推动社会进步的微小力量。
Abstract:The shaping and communication of national imag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a concrete presentation of national soft power. The national image outlined by the media can be seen through disaster reports. The core of China's disaster coverage is usually based on the expression of the people's will and family sentiment, and in recent years, disaster coverage has also gradually attached importance to humanistic care, but it is not conducive to safeguarding public interests to cover up the sadness and create a positive image. In recent years, the public has become more enthusiastic in participating in public affairs and has gradually formed the awareness of "safeguarding the national image and being wary of foreign media smears". While remaining vigilant, the public should remain rational, as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actions to express grief are small forces that can contribute to social progress.
关键词:灾难报道;言论自由;国家形象;悲伤;
Keywords:Disaster report; Free speech; National image; Grief
案例介绍:
2021年7月19日8时至20日10时,郑州持续遭遇极端特大暴雨,致地铁5号线五龙口停车场及其周边区域发生严重积水现象。18时许,积水冲垮出入场线挡水墙进入正线区间,导致5号线一列列车被洪水围困。经全力施救,14名乘客不幸遇难。 包括“雨衣爸爸”的女儿张某月。
2021年7月27日,他坐在地铁站前,身穿深蓝色雨衣,戴着黑色墨镜,口罩嘴巴处还留了一个口。身旁停着的单车上竖着一块纸板,用黑色墨迹笔工整地写着十个字,“妞妞:爸爸还想接你回家。”这张照片让许多网友为之“心疼”,称这名男子为“雨衣爸爸”。
图源红星新闻
“雨衣爸爸”的悼念行为由网络发酵后,除了惋惜、心疼外还出现了许多质疑的声音。有些网友认为他是作秀、炒作,更有甚者怀疑这位父亲是心怀不轨、刻意抹黑郑州形象的不法分子,质疑和污蔑越来越多。到最后,这位身披雨衣追悼女儿的父亲,已经成为某些人口中的“行走的50万”(意指潜藏在中国的外国间谍),他们呼吁向执法机构举报他,“立即查办此人”。并有人对其实施了驱赶行为。
与这件事类似的是,在郑州暴雨罹难者的“头七”,很多郑州市民自发前往事发地铁站敬献鲜花。在当天晚些时候,人们突然发现,市民敬献的鲜花,被不知身份的人用一圈黄色的施工挡板团团围住。
图源网易新闻
这样的态度引发了部分市民自发性的“拆除”,并经社交媒体发酵,反而助推了公众的吊唁行动。越来越多的鲜花被摆在了事发地铁站口,而有关部门终于不再围挡,默认了市民寄托哀思的献花行为。但献花行为同样遭到了“污名化”“扣上政治帽子”的网络攻击。官方媒体并未进行相关报道。雨衣爸爸接受采访时称“后悔没教女儿学游泳”,并没有怨怼的情绪化发言,此条热度较低,没有官方媒体进行评论。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官方媒体在河南暴雨期间的微博都是与救援情况、感动于消防人员出现等等以正向、积极的内容为主。
案例来源:
[2]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B%A8%E8%A1%A3%E7%88%B8%E7%88%B8
[3]https://www.163.com/dy/article/GG7VNEVO0521DCA1.html
案例分析:
当下的舆论场中常常有不和谐的声音出现,并呈现出极端化的趋势。灾难后不论是事件经历者失去亲友后的悼念行为还是人们自发性的吊唁,都体现出了“命运休戚与共”的公共意识、城市的人文关怀以及对事故相关部门的追责,是公众对维护公共利益的集体思考。有网友将此次事件与2020年的上海胶州路火灾事件进行对比,火灾发生后的“头七”约10万民众从各地赶来参与祭奠遇难者的花祭活动。上海城市交响乐团进行公开义演以告慰逝者,活动经网友自发维持秩序在微博进行直播,市委书记等领导亲自献花向遇难者默哀。而后市长公开道歉并将11月15日设为上海“城市公共安全日”。现场没有驱赶、推搡,在当时有关部门主动担责致歉是赢得舆论肯定的表现。
这种表达哀思的方式不具备破坏性,也不同暴力社会运动的方式伤害他人。但总有别有用心之人将问题上升至对国家形象、对政府的刻意抹黑。雨衣爸爸被驱赶时还有人称“不要被外媒拍到”。通过此案例本文试图讨论,媒体作为宣传主体,在灾难报道中通常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且不允许悲伤的情绪出现?所谓的对“对外形象的抹黑”是否只是当前人们臆想出来的结果?
媒体对对外形象的塑造归结起来有自塑、他塑与共塑三类。其中自塑对于形象的构建是最为重要的一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国媒体对我国形象的塑造。自汶川地震后关于灾难报道中国家形象的研究逐渐增加,媒体构建国家形象的自塑也成为了较为关键的研究问题。以往的文献中多从框架理论、从具体的灾难事件或者媒体报道话语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出应对措施,宏观上的理论探讨较少。笔者参考以往的研究方法,以人民日报及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7.17-2021.8.20区间内以“河南 暴雨”、“河南 地铁”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的相关报道。人民日报共发布相关报道九篇,基本跟进了洪灾发生、抢险防汛工作时期、灾后重建时期的全过程。人民日报海外版于7.22洪灾发生几天后报道受灾状况,7.28、7.29报道灾后抢修电力等事件。下图是从相关报道中提炼的关键词。
可以看出,当时关于河南暴雨的相关报道仍延续了一贯的正面、宏大、积极的风格,且没有具体报道地铁事件。在微博平台上,人民日报官方账号也未对舆论中要求“追责地铁事故中相关部门”的声音做出回应。郑州暴雨中地铁运营方本应承担起未及时停运的责任,直至今日仍未有一个公开处理的结果。正逢东京奥运会期间,人们的情绪和注意力被引向他处,没有了舆论压力,仍承受着悲伤的个体被遗忘,仅仅成为720事件的一个注脚。
一、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的核心即以人与人的经验为关注对象并尊重人的尊严。在灾难报道中首先要尊重生命,并且要关注和保护在在灾难中受到伤害的灾民和亲友,保持客观理性报道的同时给予鼓励和支持,保护当事人的隐私和心理健康。当前的新闻生产从“传者本位”逐渐转移到“受众本位”为中心,重视回应群众关注,满足群众的知情权和“解困”需求。但从大部分的事件中可以看出,主流媒体的报道视角仍是一种俯视的、并没有真正放平姿态与个体产生共情。或许这会与新闻生产原则产生冲突,但可以将镜头和话筒给到更多身处其中的普通人。洪灾中酒店降价、饭店免费送餐、火车站音乐会等,这一幕幕都是普通公众面对天灾时众志成城的体现,也是用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救人救己。而哀悼、追思也是公众面对个体的悲惨时表达共情的举措,同时也是一种救己,是对个体命运的担忧。当人们都不再反思,不再追问一句“何以至此”,与媒体保持一种微妙的沉默时,若有一天自己成为灾难中的受害者,这一页历史是否也会被一笔带过,而公共安全隐患则继续存在。
二、极化的舆论对媒体的攻讦
忽视灾难中的悲伤情绪一方面是媒体并未关注更多普通人的故事,另一方面在当前愈发极端的舆论场中媒体可能会采取某些措施保持中立及其正确性。媒体技术赋予公众更多监督权和发言权后,言论的自由反而成为钳制媒体发声的武器。极端的声音就认为:媒体还原了遇难者的故事就是消费苦难吸引流量。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的记者采访到了知情者和家属,报道中有多位知情者交叉验证,采访流程操作规范。但仍有大V发布言论恶意揣测雨衣爸爸和媒体,称其背后是境外势力扰乱民心。@视知TV转载相关报道后不得不回应网友的质疑“警惕坏人没有错,但在确认之前应保持善意,避免恶意揣测,相信国家,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图为针对雨衣爸爸和媒体的相关负面言论
短短几天内谣言横生,持不同观点和意见的人肆意讨伐,并对媒体的专业性和可信性提出质疑。媒体帮助遇难者家属发出问责、追思的声音则被忽略,阴谋论成为了讨论热点。舆论场内的混乱或成为媒体愈发谨慎沉默,忽略悲伤情绪保持其“政治正确”的原因之一。
此次有关河南水灾外媒的报道多数较友好,但仍存在故意污蔑中国的言论。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记者例会上对“外媒在报道河南水灾时遭骚扰恐吓”这一问题做出坚决对应。通过路人拍摄的现场视频可以看出,围观外媒记者的民众并未做出过激反应,并有人提出“客观报道郑州水灾及后续的救助工作”的要求。外媒对中国的污蔑一直存在,而中国媒体始终面临着调整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塑造真实、全面、立体中国的任务。除主流媒体发声,官方话语回应外,当前塑造对外形象的主体日益多元化,如更多的中国青年走上外国街头传播中华文化。且当前外媒报道歪曲中国现状时,公众也有一定能力分辨,并无条件地相信国家。从这一现象可以看出当前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愈发强烈,爱国精神与民族意识觉醒并形成一致的维护对外形象的社会共识。但爱国不能作为攻击媒体与受害人并借此宣泄情绪的刀子。外媒想方设法收集所谓”证据“的行为确实存在,公众可以保持警惕但不能因此矫枉过正。久而久之,每当有问责反思的声音出现时就被扣上政治不正确的帽子,公众与媒体的监督权被无形中削弱,理性的发声在沉默的螺旋作用下被淹没,而一片祥和的表面下又潜在着多少社会风险尚未解决。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以下几点启示。
一、言论自由应有边界
言论自由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有权通过各种语言形式,按照自己的意思表达自己的想法,拥有表述各种思想和见解的政治权利。互联网的匿名性及法律法规尚未成熟导致公民越过了行使言论自由权利的限度,出现肆意辱骂、曝光个人隐私等现象。首先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如国家网信办的清朗行动并与时俱进地对2015年《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进行修订。其次除法律法规的硬性边界外,应加强公众的边界意识及网络道德感,如在涉及易挑起对立情绪的发言下理智讨论。
二、媒体承担社会责任
媒体应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承担社会责任是社会效益优先的重要体现。承担社会责任应做好舆论监督,即代表公众对权力运作进行监督,维护公众利益。媒体应合理运用公信力与号召力为水灾中的弱势群体发声,不为消费情感,而是借此希望相关部门可以做出整改,拿出更好的城市灾害应急预案与设施普惠民众。表达悲伤不是为了标榜或是抹黑,而是命运共同体意识下的共情和无声的叩问。书写悲伤情绪可以帮助人类铭记惨痛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参考文献:
[1]谷学强.媒介化时代的数字人文研究:脉络谱系、理论内涵与研究范式[J].新闻界,2021(01):84-94.DOI:10.15897/j.cnki.cn51-1046/g2.2021.01.009.
[2]刘娟.互联网时代的轻社会运动[D].南京大学,2012.
[3]李沁,刘入豪,塔娜.中国主流媒体网络舆论监督的观念嬗变与机制重构[J].当代传播,2021(06):47-50.
[4]刘文博.外媒涉华灾难新闻报道对我国国家形象的建构[D].国际关系学院,2021.DOI:10.27053/d.cnki.ggjgc.2021.000014.
[5]向莉.互联网时代言论自由的法律边界[J].法制与社会,2020(28):109-110.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10.050.
[6]周庆安.大规模公共危机中的国家形象塑造——以5·12汶川大地震中中国国家形象为例[J].对外传播,2008(07):38-39.
上一条:栏目释义之信息公开与新闻自由 下一条:斯奈德诉菲尔普斯案:言论自由与情绪困扰
评论
|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 |
共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