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虚假新闻  > 正文

广西卫视炮制“悲惨典型” 引热心观众捐款500余万

作者:贺倩芸 时间:2016-03-10

摘要】: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猎奇新闻或是独家新闻能够引起轰动效应,成了各大媒体纷纷追逐报道的对象。许多新闻工作盲目追求这种轰动效应,摒弃自身的新闻立场,不惜炮制虚假新闻博人眼球。本文通过对《杨六斤:青草填肚捕鱼解馋“弃儿”思亲夜不眠》这一案例的分析,来解析媒体造假对新闻事业的危害。

 

关键词】:媒体造假 悲惨典型

 

事件概述】:

2014年5月23日,广西卫视《第一书记》节目播出了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镇新街村励志孩子杨六斤的故事:“从2002年出生到2012年7月,一直住在隆林德峨镇德峨村龙洞丫口屯,2006年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杨六斤按当地习俗做为长子留在老家与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去世后,身边没有一个至亲照顾,只靠当地村委会及周围旁系亲属和邻居照顾。当时只有12岁的六斤独自一人过了一段日子,直到2012年7月堂哥杨取林把六斤接到隆林德蛾镇新街村马排屯住在堂哥提供的空房子里,独自生活。想妈妈和弟弟的时候甚至自己半夜出去找妈妈,但都半路又折回来,因为害怕给妈妈增添负担。每年只能从堂哥那里领500元生活费兼零花钱。

杨六斤独自居住在空屋里,每天帮邻居放牛时自行拔野菜来吃,多年来吃过数十种野菜,然而其实他吃的只不过是一般的野草,经常用辣椒酱就着野草和白米饭来果腹。此外,因为吃不起肉,他自制捕鱼器到溪边捕小鱼,作为肉菜解馋。用洗衣粉在溪里洗头并笑称习惯了。虽然生活苦难、不过他没有太多埋怨,只有在晚上想起母亲才会独自流泪。被问及想透过镜头向妈妈说什么,他摇头:“不想说,因为我怕妈妈不要我了。”

他的悲苦身世经过电视台报道后,感动了社会大众,短短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收到了为他捐款达500多万,为什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收到这么多捐款,因为电视台制作播出的节目中的杨六斤实在是太凄苦和悲惨,这个孩子实在是太坚强和乐观,节目的催泪效果实在是太厉害,让人不得不大发同情之心,伸出慷慨援手,帮一帮这个苦命的孩子。

 

案例分析】:

广西隆林贫困男孩杨六斤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后,感动无数国人,在几十天内就获得500多万元的捐款。但随着“广西独居少年吃野草”新闻的持续发酵,杨六斤更真实的生存状况被挖掘:并非独居4年,吃野菜是当地习惯……虽然并非当初报道那般艰苦,但真实的杨六斤的确生活在贫困线上。这不仅让人而针对当地电视台有关报道有夸大嫌疑的指责,相关节目编导回应称,“可能出现沟通上的问题,导致了部分错误”。我们可以十分肯定的认为:记者或编导为了达到煽情化的效果,不惜夸大事实,最终导致报道的失实。从电视台方面的回应可以看出,在其对杨六斤的报道上缺乏明显的严谨性,换一种角度可以理解为,杨六斤的真实生活状况仅仅是记者在进行报道的时候所需要利用的素材,而记者在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将这些素材剪切、串联起来,使其成为一篇完整的报道。记者在处理素材时,必须确保这些素材最终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不能有任何的避重就轻或是混淆视听的行为。但是在对杨六斤的报道上,记者很明显忘记了新闻工作者自身应有的立场,盲目追求节目效果,可以煽情并一手炮制出杨六斤的悲惨生活,欺骗了热心捐款的观众。

“杨六斤”只是个案,虚假新闻在新闻报道中经常存在,随着网络媒体大量兴起之后,这种现象更是有增未减。所谓的虚假新闻,就是指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采用发布假信息达到欺骗当事者的一种舆论,未能真实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貌,带有虚假成分的报道。随着信息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信息的传播不再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任何信息一旦被传播出去,都有可能引起很大的反响,人们每天在各种信息的刺激和轰炸之下容易失去一部分判断能力。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虚假新闻现象似乎愈演愈烈。广西卫视作为省级的电视台,在观众面前有着绝对的公信力,这也是人们毫不犹豫的选择相信关于“杨六斤”的报道的原因。在这篇虚假新闻被揭发之后,广西卫视的公信力也相继被动摇。“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虚假新闻的不断涌现不仅对媒体自身造成了负面影响,也会影响到社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极大地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

杜绝虚假新闻的根本问题在于新闻从业人员自身立场的坚定性,新闻报道者不应成为收视率或发行量的奴隶,从而做出有违媒体公信力的行为。想要在目前的环境里坚持良性竞争,新闻工作者首先有责任有义务为公众进行最真实的新闻报道,把真实性放在第一位,维护好新闻的真实性。其次,加强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善于挖掘新闻或者是寻找新闻的第二落点;树立高度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的同时,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专业水平,为新闻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除了新闻从业者对自身的约束之外,某篇关于杜绝虚假新闻的文章认为:“要从根本上杜绝虚假新闻,一个基本的考量是加重传媒机构在其中的法律责任。而最现实的途径是使那些不直接指向具体公民、组织的虚假新闻不再处于社会监督、尤其是群众监督的“死角”,而是有人来管、有人来诉,从而实现对虚假新闻监督的“全覆盖”,此时公益诉讼必将成为最可行的选择。”

上一条:从“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看网络虚假新闻的传播特征 下一条:谁对“哈尔滨停水事件”撒谎了?

评论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Copyright ©2012-2013 Jc.ccn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