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为清洁工阿姨撑伞”事件:新闻报道应防止落入炒作陷阱
时间:2016-12-13
【摘要】2013年8月1日,《新快报》关于“小女孩为清洁工阿姨撑伞”的报道引起热烈反响,随后此事件却被证实为商业炒作。商业广告之所以能借助媒体达到炒作目的,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策划者新闻底线的丧失;二、专业媒体把关职责的疏忽;三、伪善标签迎合受众的心理期待。新闻媒体应以此为戒,防止掉入炒作陷阱。
【关键词】商业炒作;报道 ;策划新闻
【Abstract】On August 1,2013,the news about“A girl took an umbrella to the cleaner”had received warm response, then this event was proved to be a commercial speculation. There were mainly three reasons for this event.First,planners lost principles of news; Second,professional media neglected their duties; Third,the label of hypocrisy catered to the psychology of audience.The news media should regard it as a lesson and prevent falling into the trap of speculation.
【Keywords】commercial ;speculation; report Plannednews
【案例回顾】
2013年8月1日,《新快报》在报道《孩子,谢谢你》中称,一名女清洁工中暑后昏倒在天河区东圃客运站附近的黄村东路。刚开始路人害怕遭遇讹诈,不敢贸然施救。后来一名跟妈妈路过的小女孩停了下来,用自己的雨伞遮住了女清洁工,稚嫩的声音说道:“妈妈,快救人!”在孩子的感召下,两名观望的路人终于出手相救,一起将不省人事的女清洁工抬到阴凉处,并拨打了120。接着又买来矿泉水,给女清洁工喂了几口水。过了十多分钟,她终于醒过来。众人将她送到附近的诊所并垫付费用。
此事一经《新快报》曝光,便掀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新华网、中国江苏网、北京晚报相继转发“清洁工中暑晕倒 小女孩撑伞遮阳”系列报道。小女孩被赞“中国好宝宝”,而她为清洁工撑的那柄“感恩漂流伞”也随之走红。某保险公司立即发布消息寻找该名小女孩,希望“中国好宝宝”能够为其“感恩漂流· 爱心伞传递”活动做代言。
不料当天晚上,就有网友在微博上指称这是一场商业策划。第二天,首发这一新闻的《新快报》发布报道《女孩为清洁工撑伞系炒作清洁工误认为拍广告》,该报道称,在接到报料后,记者到现场对此事进行采访,但女清洁工已经离开。报料人称自己与同事将清洁工送到附近的小诊所医治,当记者问到是哪家诊所时,报料人却支支吾吾,以那家诊所没有名字、只有一名医生坐堂等为借口搪塞过去。第二天早上,当记者再次拨打报料人的电话试图了解详情时,报料人的手机始终处于关机状态。尽管此事疑点重重,但为了弘扬这种乐于助人的社会风气,记者仍然选择了发稿。
后经过多番努力,记者找到了照片中晕倒的女环卫工汤大姐,根据她的介绍,那张充满爱心的照片,竟然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炒作。汤大姐说,拍照片的时间是7月30日中午12时,拍摄过程中她反复躺在地下三次,经过多次试镜,一个半小时后,才拍出昨天出现在报纸上的这幅照片。汤大姐称,她自己也是被对方利用的受害者,对方称需要拍一个跟伞有关的公益广告,拍完有100元的酬劳,并没有告诉她照片用途。而那名撑伞的女童竟然也是对方花150元请来的,女童的母亲则是一开始找她拍广告的四个年轻人中的一人。这则所谓的“感人故事”,完完全全是一家公司策划的广告。
事后,汤大姐看到报纸上的报道,向策划该事件的年轻人表达了自己的担心,该男子来到汤大姐家附近约见,嘱托她“不要把真相说出去”,并强塞1000元作为封口费。当记者根据汤大姐提供的号码联系找她拍“广告”的男子时,对方仍否认请汤大姐拍“广告”这回事。
【案例来源】
http://news.sina.com.cn/s/2013-08-01/025927827435.shtml
http://news.sina.com.cn/s/2013-08-02/031927838788.shtml
【案例分析】
继“最美深圳女孩”之后,“小女孩为中暑清洁工撑伞”又一次消费了大众的信任与同情心,达到商业炒作的目的。尽管《新快报》在发布虚假新闻的第二天就及时澄清,仍然难以磨灭该事件对媒介公信力带来的损伤。纵观整个事件的演变过程,商业广告之所以能成功“上位”,以充满正能量的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策划者新闻底线的丧失
在这个信息爆炸、真相难求的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图景,这便为商业炒作提供了温床。一些商家出于盈利目的巧妙地制造有卖点的“新闻”,吸引媒体进行广泛的报道,从而达到宣传效果。在“小女孩为清洁工撑伞”事件中,策划者有意利用媒介这个平台,以公众的道德良知为诱饵,凭空捏造事实,博取大众眼球,这是对新闻道德观念的无视。当事件败露后,面对记者的质疑,策划者仍否认此事为商业炒作,实乃新闻底线的丧失。
2、专业媒体把关职责的疏忽
日益激烈的传媒竞争使媒体在追逐新闻热点时一再图快,罔顾事实真相。一些记者为了快速“达标”,采用来源不可靠、不明确的信息,或在撰稿中缺乏客观公正的事实陈述,致使新闻报道与事实发生偏离。就“小女孩为清洁工撑伞”事件而言,记者在报道前就只收到了一位报料人的信息,没有采访当事人清洁工、小女孩,以及小女孩的妈妈,信源的单一性与不可靠性,为该新闻的反转埋下了伏笔。并且第二天,当记者再次联系报料人时,对方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尽管疑点重重,记者仍然选择了铤而走险,这是新闻职业道德的缺失。
另外,这篇假新闻根据的是策划者的报料,记者在写作时,理应以转述他人的视角呈现。但记者在写作时,却采取一种更具感官冲击力,仿佛就在现场亲眼目睹的叙事方式,这无疑以自身的公信力为策划者的谎言提供了助推力量。
新闻媒体作为社会的瞭望哨,承担着守望社会的责任,是公众把握社会变动情况,获取信息的窗口。倘若媒体丧失主动性,疏忽把关职责,则难免给虚假新闻可趁之机,不仅不能传播社会变动的信息,反而成为商家恶意炒作的帮手。
3、伪善标签迎合受众的心理期待
记者在11月9日的澄清报道《女孩为清洁工撑伞系炒作 清洁工误认为拍广告》中提到,明知该事件有疑点,仍然选择了刊发,是考虑到此事弘扬了良好的社会风气,传递了乐于助人的正能量。“小女孩为清洁工撑伞”的假新闻之所以能够广泛传播,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它设置的伪善标签迎合了受众的内心期待。继“彭宇”案之后,媒体又接连报道老人摔倒在地无人搀扶,人与人之间形成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态度。在“最美宝宝”事件中,人们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人间温暖,因此乐于去传播。
甚至该事件被证实为商业炒作后,还有人发出争议“小女孩为清洁工撑伞真相是否应该被揭穿?”就如同前几年石金泉策划了“跪爬母亲”之后坚持认为“自己只是想帮人,性命比道德重要”;“最美深圳女孩”的假新闻被揭穿后,报道者强调自己的初衷是“传播正能量,传播真善美”。类似的伪善新闻很多,伪善新闻真的能够传播正能量吗?答案是否定的。媒体从业人员抛弃新闻伦理,隐瞒事实真相,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正能量的一种亵渎。面对“最美”“最好”造假事件,公众会陷入习惯性的质疑,以后再遇到此类的善人善事,恐怕也没有人去相信,这无疑会影响人们对于真实、有用的信息的接收。
而且此类事件的纵容会给商业炒作可乘之机。它表面上传播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实质上则是企业、媒体为了自身的利益,打着道德的幌子,消费公众的真善美情感。新闻媒体应理性对待商业炒作,一方面严于律己,坚守新闻的真实性与严肃性原则,不与策划者同流合污;另一方面当好社会的瞭望者,善于辨别虚假报料,提高新闻质量,不要沦为商业炒作的传声筒。在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同时正确地引导公众舆论,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更好地服务于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梁锡山,陈祥华.网络虚假新闻的传播机制与应对策略[J].《新闻世界》.2013,(6).
[2]胡雪研.《浅谈新闻反转现象中的失范与反思——以“女子为救女童被狗咬伤”骗捐事件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5,(6).
评论
|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 |
共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