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日新闻》假新闻事件中的媒介伦理问题
时间:2017-10-30
【摘要】《朝日新闻》是日本三大综合性报纸之一,在日本具有很大的发行量和影响力,但就是这样一家权威的媒体也发出过假新闻。2005年日本众议院选举期间,《朝日新闻》记者为了完成上级指派的任务竟自己编造采访内容,报社也未经严格核查,发出了这条假新闻,记者和报社的名誉都受到极大影响。
【关键词】假新闻 媒介伦理 朝日新闻
【Abstract】Asahi Shimbun is one of the three major Japanese newspapers, which has a large circulation and influence in Japan. But such an authoritative media has also made fake news. During Japan'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election in 2005, a reporter of Asahi Shimbun made up an interview note in order to complete the task assigned by his leader. And the newspaper didn’t verify it clearly, issuing this fake news quickly. As a result, the reputation of the reporter and the newspaper has been greatly affected.
【Key words】fake news, media ethics, Asahi Shimbun
资料图片(来自网络)
【案例简介】
2005年8月日本众议院选举期间,小泉提出的邮政改革方案受到日本国民的普遍关心。一部分人反对邮政改革,一是因为小泉行事过于独断专行,二是因为邮政改革只是日本人关心的问题之一,他们更关心养老金、社会保障等问题。然而,小泉摆出强人架势,向反对邮政民营化的原自民党议员所在选区派出强有力的“剌客”,使选举充满剌激和悬念。自民党原政调会长龟井静香是反对小泉的主力,并与和原众议院议长绵贯民辅结成“国民新党”。《朝日新闻》政治部向长野县总局发出电子邮件,认为龟井静香可能去长野县,会见计划结成新党反对小泉的长野知事田中康夫,谋求合作和支持。但实际上龟井静香没去长野,当然也不可能会见田中。但接到此邮件的年轻记者西山卓为了完成上级指派的任务,竟用两人一问一答的形式,编造13日龟井静香与田中康夫在长野举行会谈的“采访笔记”,政治部根据记者的“采访笔记”写出文章,8月21日、22日发表在《朝日新闻》第二版上。
8月23日,田中知事在长野县厅举行记者招待会,对两篇文章表示不快,指出没有会见过龟井静香,也没有接受过《朝日新闻》记者的采访,要求《朝日新闻》对此事做出书面说明。记者西山卓当即承认采访笔记纯属捏造,《朝日新闻》报社也受到了极大影响。8月27日,《朝日新闻》社长秋山耿太郎接到投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29日召开临时董事会,决定解雇记者西山卓,事件牵涉人员受到处理,30日《朝日新闻》在头版刊登道歉声明。9月15日,《朝日新闻》继续用三个整版的篇幅,刊登检讨委员会关于假新闻如何出笼的报告,10月中旬还出版新闻周刊特集,刊登读者对防止假新闻提出的建议,以表示自己抵制假新闻和改正错误的决心。
【案例分析】
作为日本三大综合性报纸之一的《朝日新闻》,距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创办历史了,在日本具有很大的发行量和影响力。可就是这样一家老牌媒体却炮制出了这样一条假新闻,这其中很大的原因跟记者个人的职业素养不强有关,也跟报社的管理不当和当时的媒介环境有关。
一、记者缺乏专业素养
龟井静香与田中康夫会见这则假新闻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记者追逐名利,记者为完成任务,罔顾事实,凭空捏造,其职业操守存在很大问题。在日本,对于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要求可以参考日本新闻协会制定的《新闻伦理纲领》,包括四点:一是强调国民权力与媒体责任,提出了日本国民的“知闻权力”以及新闻媒体的责任,强调读者的地位,指出新闻媒体工作者需要“与读者保持信赖关系”;二是从新闻工作者的新闻理念、新闻信仰的角度出发,内容主要涉及“自由与责任”、“正确与公正”、“独立与宽容”、“人权”、“品格与节度”五个方面,为新闻从业者指出了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三是力求保持平衡,新闻纲领五个方面内容中的“自由与责任”、“正确与公正”两点,突出体现了该新闻纲领对于平衡性的追求,强调新闻媒体“必须充分考虑到肩负的重要责任”;四是带有明显的“西方色彩”,纲领中的许多内容与《美国报纸编辑协会原则声明》有相似之处。二者都是以人权中的“言论自由”作为基础,强调新闻媒体的自由与责任,内容包括新闻报道的“独立性”、“真实性”、“准确性”、“公正性”等方面。报道这篇假新闻的记者西山卓违背了新闻的正确与公正原则,也没有尽到作为一个新闻从业者的责任。最终,由于制造了这么大的假新闻,记者个人只能落个身败名裂的结局。
二、媒体管理存在疏漏
在政党选举的敏感时期出现这样一则假新闻与制造假新闻的记者的职业意识不足有关,也与该记者所在的媒体的监管机制不完善有关。如果《朝日新闻》在这样有关政治的重大事件面前不是通知一个年轻的记者去写,而是派更有经验的老记者去报道的话;如果《朝日新闻》不仅只凭记者的采访笔记就盲目采用,而是多拿一些诸如录音视频之类的证据,找记者多问几句,对实际情况多一些了解的话;如果《朝日新闻》平时对记者多有新闻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和考核的话,让记者将职业道德要求熟记于心,都不至于出现炮制假新闻这样的严重后果。因此,出现假新闻不仅是记者个人的原因,也跟媒体的管理不严有关。曾担任《朝日新闻》记者的后滕文康认为,从事媒体行业,虽是一个人的工作,但对工作的公共性强和影响力大,要有深刻认识,工作时要保持高度紧张。他认为首先是确认,确保新闻的真实性,编辑、制作每道程序都要认真检查,防止失误,要把“确认”二字写在记者的笔记本上和编辑部编辑能看到的地方,就像“注意防火”标语一样,对人有提醒和警戒作用。有的报纸还在稿件空白处写上“地名、人名和数字确认”的字样,每道程序确认之后,划一个圈,对于资深记者的稿件也一样,不要盲目信任。一旦出现假新闻,要赶快订正,认真反省,挽回不良影响。采取亡羊补牢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重新获得读者和观众的信任。
三、敏感事件容易造假
该新闻产生的背景是2005年日本众议院选举期间,一般涉及政党选举的事件都比较敏感,政党之间的竞争更是激烈复杂,一方有一方的立场和说辞,政治局势扑朔迷离,因而更容易出现假新闻。参与此次竞选的自民党候选人小泉很可能担任日本首相,而自民党原政调会长龟井静香是反对小泉的主力,《朝日新闻》政治部认为龟井静香可能前去长野县会见计划结成新党反对小泉的长野知事田中康夫,以谋求合作和支持。但这仅仅是《朝日新闻》的猜测而已,实际上龟井静香并没去长野,更没有会见田中康夫,而接到此任务的年轻记者西山卓为了不辱使命,就自己编造了采访龟井静香和田中康夫的对话,从而产生了一篇政治假新闻,使得记者和报社的名誉都受到损害。因此,在政治选举这样的敏感时期,媒体更应该保持高度清醒,从纷繁复杂的政治格局中辨别出虚实真假,始终认真调查核实信息,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掌握平衡报道的原则,才能写出一篇篇富有影响力和价值性的好新闻。
【参考文献】
[1]何德功.寻找共因 完备手段——日本媒体如何严防假新闻[J].《中国记者》,2011(05).
[2]许颖.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核实与核查——以2016年部分假新闻为例[J].《新闻与写作》,2017(02).
【案例来源】
评论
|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 |
共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