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暴力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暴力  > 正文

从河南驻马店白女子遭“二次碾压”事件浅析自媒体时代的舆论乱象

作者:刘宇 时间:2018-01-12

【摘要】2017421日,河南驻马店一女子在过马路时被车辆撞倒在地,肇事司机逃逸,路过行人并未扶起女子,女子后遭过往车辆二次碾压致死。有网友在微博上发布了女子遭到两次碾压全过程的视频,该视频迅速引起了网民的热议,与“小悦悦事件”一起成为网民口中“国民冷漠”的佐证。许多网民攻击视频中路过女子却不扶的路人是“行尸走肉”,甚至上升到地域歧视。本文以河南驻马店白衣女子遭“二次碾压”事件为例,浅析自媒体的语言暴力。

【关键词】自媒体 媒介暴力 新闻伦理

 

AbstractApril 21, 2017a woman was hit by a car while crossing the street in the Henan province, the hit-and-run driver escaped and passerby did not help the womanThe woman was then crushed to death by a passing vehicleA netizen posted a video on Weibo that woman was crushed twice, the video quickly sparked heated debate among netizensTogether with "Xiao yueyue", it became an example of the "national apathy" of netizensMany netizens have attacked passers-by who don't help women as "the walking dead", even up to geographical discrimination. This article takes the case that a woman who was crushed by two cars in Henan province as a example, tries to analyze the language violence from the We-Media..

 

Key wordsWe-Media; Media violence; Journalism ethics

 

 

 

【案列回顾】

20176711时,微博认证为资深车评人,汽车视频自媒体的用户“袁启聪”发布了一条监控视频,并附言“这个视频,看得想哭,已经无力生气。”视频中,一名身穿白色上衣的年轻女子在夜间走斑马线过马路,低头时被左侧一辆疑似出租车的小车撞倒,该车并未停下,而是径直离开现场。女子此时还没有失去意识,尝试起身但没有成功。大约1分钟后,同一方向的另一辆SUV驶过并直接从她身上碾过,之后该SUV的司机停车前来查看。在女子遭到二次碾压的一分钟内,有约20名行人路过,10余辆汽车驶过,但没有人将女子扶到安全地带。

 

这条视频发出后被转发数万次,很多网友在评论区感叹国民的冷漠,如“行走的路人如同行尸走肉”“心何至于冷漠至此?!!!?怎么不想想躺在地上的是你,是你亲人???”,甚至有人因此地域黑“这种事发生在河南驻马店也就不奇怪了”

 

201767日晚22时,河南驻马店公安局官方微博通报称:4211954分许,交警支队事故大队接市局110指令称,解放路与学院路交叉路口发生一起交通肇事逃逸事故,致一人(马某)死亡。事故大队民警迅速赶赴现场,连夜调查取证,次日清晨司机张某、刘某均已到案。依法接受处理。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案列分析】

一、为制造爆点,被“断章取义”的视频

河南驻马店女子被撞身亡发生在2017421日,而微博认证为资深车评人,汽车视频自媒体的用户袁启聪不知从何处获得了这个视频,于201767日在微博上发布。发布该视频时,袁启聪说:“这个视频,看得想哭,已经无力生气。中国的公路生态,是炼狱。”视频当中呈现出来的,是女子在第一次被撞以后,路人在经过女子时目不斜视,径直离开,十足的冷漠,与袁启聪的言论一致。评论区也有很多网友说路过的行人太冷漠了,起码应该打个120。然而中国青年报客户端68日的报道《媒体重返驻马店女子遭二次碾压身亡现场:人车混杂,无红绿灯》中写道:面对网友的“路人太冷漠”质疑声,驻马店警方通过官微与网友进行了互动称:“当时有十几个人拨打110120电话,但是无人敢轻易挪动伤者。”路人拨打电话这点在视频中完全没有体现。自媒体时代,传播信息的门槛降低,但很多人由于缺乏专业素养,在发布信息时十分随便甚至为了利益捏造或隐瞒部分真相。根据《职业新闻工作者协会伦理规约》,新闻工作者探究与报道事情真相时应该根据所有的消息来源检验信息的准确性,以谨慎行事来避免因疏忽而导致的差错。绝对不允许蓄意的歪曲。防止标题、新闻贴士和宣传性材料、图片、录像、录音、图表、同期声、引语失实。它们不能背离语境而过于简单或夸大事件。河南驻马店女子遭二次碾压事件中,自媒体人袁启聪发表的视频就应该不完整而夸大了路人的“冷漠”,使路人遭到了网络暴力。

 

二、 自媒体时代的网络暴力

自媒体时代,互联网在为受众提供信息时也为受众提供了自由的发言平台。如河南驻马店女子遭二次碾压身亡事件中网络暴力的主战场微博,就是这样一个平台。微博注册不需要实名认证,注册后即可发表言论。在这里,人们是不需要为自己的言论负责的,所以网友的观点通常是不理性的,充满攻击的。以河南驻马店女子遭二次碾压身亡事件为例,很多网友不问前因后果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攻击路过的行人,甚至上升到地域黑。有人不禁疑问:“是路人不上网,还是网友不出门?”网友总是慷慨激昂,但悲剧还是屡屡发生。而这些总是在网络上“行侠仗义”,攻击他人的人网民被称为“键盘侠”,即基于法不责众的群体心理借助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在网络上以“道德卫士”的身份自居,社会公共事件发生时,“键盘侠”就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评价具体事件的当事人,通常是持指责态度,发表的言论经常是“假如我在现场,我会……”而“键盘侠”的“假设论”对改善社会状况毫无作用,相反,“键盘侠”导致的网络暴力常常会产生负效应。“键盘侠”正是自媒体时代的产物,甚至可以说是自媒体时代网络暴力的“代言人。”“键盘侠”的行为可以归于“离场介入”,因而“键盘侠”也是离场介入者。离场介入者是指社会抗争事件的非直接利益相关者以及直接相关者中间接介入到抗争事件的人,他们与直接利益相关者具有行动空间的差异性。

 

三、 如何抑制自媒体时代的媒介暴力

抑制自媒体时代的网络暴力,阻止键盘侠居高临下的居高临下,第一步也最重要的是新闻报道做到客观真实。以河南驻马店女子遭二次碾压身亡伪劣,假如最初放出来的视频是完整的,或者配有文字说明来证明现场有十几个人拨打110120电话而不是漠然离开,并且说明悲剧发生地点的具体情况:事发地所在的路口,东西方向的解放大道为一条主干道,学院路则是一条双向单车道的小路,与临近的文明大道相距不足200米。路口没有红绿灯,路口北侧为一都市村庄,南侧有驻马店第二实验小学,不远处为世纪广场,人流和车流混杂在一起。在事发路口,至今没有安装红绿灯。这样混乱的交通情况,且不谈没有专业医疗知识的路人贸然移动已经遭到一次碾压的女子会给女子带来伤害,路人停在路口也会给自己的生命安全带来的极大的风险。说明具体情况以后就会发现当时的情况类似于遇到人溺水,路人自行跳下水营救很有可以遇到危险,而最终路人溺亡的现实案列也并不少见。在这样的情况下,报警其实是第一选择。河南驻马店女子遭二次碾压身亡在网络上引起网络暴力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最开始媒体没有能提供完整的信息。路人被指责没有报警以及没有上前扶人的后果是可以避免的。因此,为抑制自媒体时代的网络暴力,需要传统媒体、新媒体以及自媒体的共同努力,发表报道之前遵循新闻伦理,用客观的态度还原事情真相。

 

除此之外,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将自媒体也纳入法律法规的管控之下也是行之有效的。从长远来说,提高网民的整体素质也是有必要的,向自媒体宣传新闻伦理,增加理智的声音,这样就能避免网络暴力。

 

四、正确引导“键盘侠”

虽然“键盘侠”是自媒体时代媒介暴力的重要原因,但是“键盘侠”也有其积极价值。“键盘侠”的行为可以归为“离场介入”,而“离场介入”是中性词,离场介入者并不代表受众的好坏。正面分析离场介入者通过知情权、表达权来行使监督权,这为政府提供了掌握民情的渠道,受众的心理诉求通过对事件的评论而被获知,公众与政府通过网络拉近了距离,这有利于传受双方的信息互通,改善交流方式,达到和谐的状态。伴随着网民素质的提高以及网络语言的规范化,“键盘侠”,也就是自媒体,将能够在社会公共事务中发挥其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任雪芸浅析舆论反转现象中网民的离场介入者角色[J]. 新闻研究导刊,2017,8(04):92.

[2] 王金红,林海彬互联网与中国社会抗争的离场介入——基于“乌坎事件”的实证分析[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87-95+159.

 

【案列来源】

http://news.163.com/17/0608/19/CMED26GI000187VE.html

 

 

上一条:从天津大悦城孩童坠楼事件探讨侵犯隐私所造成的二次伤害 下一条:从“少年直播自杀事件”看网络暴力

评论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Copyright ©2012-2013 Jc.ccn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