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合肥女子在无锡失联事件:专业媒体报道女性失踪案件操作与边界
时间:2022-04-28
【摘要】:2021年12月10日,无锡市23岁女孩在上夜班途中失踪于与目的地相反一小区内。因其离奇消失因其多方关注。以新京报、极目新闻等多个新闻媒体从12月14日起对此事件进行了连续的跟踪报道,但在报道过程中呈现出多个伦理失范行为:话语失衡、新闻炒作、反转新闻、新闻消费主义等。总的来看,对无锡女孩失踪事件的报道中,专业媒体的报道违背了最小伤害原则、隐私保护原则、平衡透明原则等。本文将主要分析在报道过程中各个专业媒体的媒介失当行为。
【关键词】:性别框架、媒介伦理、直播
【英文摘要】:On December 10, 2021, a 23-year-old girl in Wuxi city disappeared in a community opposite to her destination while on the night shift. Because of its bizarre disappearance because of its many concerns. The Beijing News, Jimu News and other news media have continuously followed up on this incident since December 14. However, there were multiple ethical behaviors in the reporting process: discourse imbalance, news hype, and reversal news. , News consumerism, etc. Generally speaking, in the reports on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girl in Wuxi, professional media reports violated the principle of least harm, the principle of privacy protection, and the principle of balance and transparency. This article will mainly analyze the media misconduct of various professional media in the reporting process.
【Key words】:Gender framework. Media ethics. Live
【案例简介】
2021年12月10日晚,无锡市滨湖警方接到一女子家人和单位领导报警,表示女孩在12月9日晚上班前外出随后失联。因其离奇失踪且行踪异常受到了网友和媒体的高度关注。
接报后警方立即成立调查组,围绕失联女孩的住宿地、途经地、工作单位及交往人员等相关线索开展全面调查和搜寻工作。但案发后,失联女子所工作酒店以及途径地相关地点工作人员被记者侵扰,这种现象一直持续至女子遗体被找到。
12月14日,《Vista看天下》发布报道《无锡23岁女子夜班路上失联,妈妈:女儿进入本不该路过的小区后消失》。报道主要以失联女孩母亲的话语为主,辅以酒店经理和小区快递员的证明材料,强调女孩的外来人员属性、职业属性以及事发时为深夜且女孩情绪不稳定情况。整篇报道存在多个信源,文章倾向于女孩失踪为非正常情况。
同日,《极目新闻》在女孩失踪五天后发布报道《无锡23岁女孩失踪五天,无锡女孩失踪前监控画面曝光》,报道中再次提到失联女孩系酒店工作人员。这篇报道与《Vista看天下》的报道互相补充,将女孩的职业、籍贯、途径地、失踪前的监控等所有信息全部公之于众。
12月16日,央视新闻通过微博和微信发出报道,证明快递员在事发当晚看到有女子在景鸿苑北门外哭泣、寻找丢失文件的信息为谣言。对于女子着装发生变化,原因为环境光线差异,摄像画面在夜间启动红外摄像模式时产生色差。
12月17日,凤凰网以“重走无锡失踪女孩最后出现地”为话题进行了直播。后在对失踪女孩的搜救上,安徽广播电视台(AHTV)也直接在救援现场(即梁溪河)进行了直播。
12月18日,无锡市公安局滨湖分局发布警方通报,综合调查走访、现场勘查和法医检验,死者符合生前溺水死亡特征,排除他杀。
图1
在此过程中,由于失联女子失踪的离奇性,此事件在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引起了较大范围的讨论,其主要集中于通过对失联女子的衣着、职业等进行推理臆断,女孩失踪前扑朔迷离的各条线索直接引起各路网友的关注及对事件的推理。并在推理过程中趋向阴谋论。
【案例来源】:
12·10合肥女子在无锡失联事件
无锡23岁女孩失踪五天,无锡女孩失踪前监控画面曝光
https://m.weibo.cn/status/4714411090775739?wm=3333_2001&from=10BC393010&sourcetype=weixin
无锡23岁女子夜班路上失联,妈妈:女儿进入本不该路过的小区后消失
23岁女孩在无锡失联多日,警方回应三点疑问
23岁女孩在无锡失联多日,警方回应三点疑问 (qq.com)
【案例分析】:
一、新闻报道话语失衡:凸出社会敏感词汇
新媒体技术加深了受众中心观的影响,各方媒体更加重视用户的体验与情感,迎合新媒 体用户的话语习惯,采用年轻化,微观化视角与话语。但媒体方缺乏相关技巧与理论的转变, 未能改变传者中心观视角,在叙事中常常犯下忽视人文关怀的错误。据统计,对“无锡女孩失联事件”的报道,央视新闻现存报道共3条,时间为12月16日-18日;新华社相关报道共2条,时间为12月17日及18日;极目新闻现存报道共12条,贯穿12月14日-18日。在随机选取的十条新闻报道中,失联女子工作单位“酒店”一词出现了五次,“女孩”出现了41次。媒介建构信息环境,形塑公众的认知,因此,媒体对文本词汇的使用和新闻框架的搭建会直接影响舆论的焦点和偏向。在本案的相关报道中的媒体重点渲染“酒店”、“外地单身女子”、“深夜”、“独自奋斗”等舆论话语中具有刻板印象的词汇,且媒体多次使用女孩衣着发生变化的视频,无意中为公众设置了对女孩本身的议程,尤其是对其下身衣着的讨论。新闻媒体通过这种煽情手法打动大众,获取大众对失踪女孩的同情心,但却忽视了这些词汇背后的邪恶和管理问题。大众对女孩工作单位的刻板印象不可避免,媒体所叙述的话语体系有指向失联女孩遭受侵犯后被囚禁或杀害的倾向,所隐含的“尸体”“裸体”因素也极大引起了网民的盲目推理行为。也因此出现了很多对酒店工作人员及其家人的中伤,怀疑女孩失踪与社会阴暗面有关的臆断,构成性别对立。
图2
二、原型沉淀叠加舆论议题:线索逐层公布营造推理环境
相比于2020年7月发生的“杭州女子失踪案”,“无锡女孩失踪案”中新闻媒体所公布的存有更多的案件细节。从事件14日被众多媒体拉至前台公布,至18日女孩遗体被打捞上岸。不仅每日有“#无锡23岁女孩失联已N天”此类标签化的讨论话题,而且相关新闻媒体每日公布本应是案件侦查内部的线索,诸如目击者、轨迹图等。“女性失踪”事件从新闻媒体诞生以来,便是能够极大吸引舆论关注的案件,它已然成为了众多舆论话语中的原型沉淀,“无锡女孩失踪”事件中存在着“外地单身女子”“酒店”“深夜”等多个舆论议题,每一个话题都有极强的戏剧性,因此在事件发生的网络空间,形成了以微博、抖音、知乎等社交媒体平台对此事件凝视,形成了全社会范围内的推理氛围,“网络福尔摩斯”层出不穷。继而便引起了当下风险社会中女性不安全感的涌现和对男性的仇视。
对于案件细节的公布,本应是公安机关内部资料,新闻媒体如果过多的向社会公布案件详细内容,极易在网络舆论空间中构筑一个较为封闭的推理小说环境。一方面,不利于公安机关的独立判断,另一方面舆论迭代速度快的特点又使与案件弱相关的群体留下的记忆是舆论所构筑的拟态环境,进而加剧社会不安全感。
图3
三、 新闻专业主义困境:镜头后的新闻报道行为失当
1.隐私暴露后的二次伤害:媒体大肆传播失踪前监控资料
在无锡女孩失踪事件中,摄像头是构成其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的进步使得所有事实都是由摄像头来推动。在事件报道前期,新闻媒体报道女孩失踪时,全部附上了女孩失踪前的最后监控影像。正是因此,女孩因夜晚光线出现了前后衣着不一致的情况。这个细节是网民进行“推理”时主要推测点。也是前文所说推测女孩遇害,加剧社会不安感和性别对立的主要依据。“网络福尔摩斯”的推理和侦查,从媒体所公布的拟态环境中出发,并在部分的线索中,推断出事件的原委。这难以为警方探清事实真相提供帮助,反而会因为凭空臆断和对女孩私生活的妄议而再次伤害受害者。除此之外,几乎所有媒体对失踪女孩的报道中直接将其名公布,逝者已逝,但她的信息仍在舆论场中。作为专业媒体,不得不重视对新闻编辑和记者在伦理操作过程中的规范。
图4
2.价值冲突:直播救援助长新闻消费主义
在12月17日,凤凰直播对女孩失踪前途径地进行了名为“重走”的直播,并且配以解说;新京报微信视频号对梁清河搜救现场进行了实时直播;安徽广播电视台记者前往失联女子所工作酒店进行采访。新媒体时代加剧了注意力大战的剧烈程度,媒体纷纷进场,希望在可量化的流量池中拿到漂亮的数据以求开拓新的变现渠道。在这种商业逻辑与眼球经济的趋势下,传统媒体让渡了对于操作规范与伦理的坚守,在对此类拯救生命和寻找真相的社会事件中,身为记者和新闻媒体有权利进行采访活动,但在事实还未被警方公开之前,媒体不应对相关涉事主体进行先在性的审判。在安徽广播电视台公布的酒店采访视频中,记者采取的是非正常拍摄的手段,在酒店经理明确拒绝采访后,仍继续拍摄。所公布视频片段倾向酒店是致使女孩失踪的原因之一。且在事实未明时,将矛头对准酒店,提出“女孩途径景鸿苑小区是否为酒店工作要求”的问题,为网民所臆断的戏剧化情节提供了相应依据,甚至有网民直接发出“酒店态度这么不好肯定有鬼”此类的判断。
图5
在新京报对救援现场的直播和凤凰直播对景鸿苑小区周围环境的直播中,是新闻媒体在注意力经济下无底线追求私利的不当行为,是新闻媒体为了把握大众的同情心、好奇心和自私心下对此事件的直接消费。在事发小区出现自带流量的大众媒体的直播,是不顾失踪者家属以及同小区居民隐私权的伦理失范现象。在直播中,大众关注点集中在失踪者衣着、有没有侵害等涉及两性关系的问题。对流量的追逐使得记者的“人性”让位。在失踪女孩被打捞上之后,甚至出现了对先进探测设备的讴歌的报道和观点。与突发性灾难新闻不同,此类社会事件的发生往往是触及社会痛点的,直播现场突发不确定可能性巨大,尤其是在女孩尸体被打捞上岸时,此类刺激性内容是绝不应该由一个专业媒体平台进行直播的。更何况,直播平台为网民提供了汇聚和连接的平台,在网络空间中,他们以某种共同情绪为连接,进行柯林斯笔下“互动仪式链”的构建,群体内部形成共识,无形对失踪者家属产生二次伤害。
杜骏飞老师曾说,新闻学即人学;彭增军老师曾表示,人性大于新闻性。不论时代如何变化,新闻永远是为人服务的,拥有专业性的大众媒体,必须首先做出表率,将“人民性”放在首位。
四、时效性悖论:价值边界游离的新闻真实
12月14日,《Vista看天下》发布报道中提及
“景鸿苑小区的一位快递员告诉牛女士,9日晚他曾看到牛建军自己一人在草地上坐着。”
12月16日,央视新闻通过微博和微信发出报道,证明快递员在事发当晚看到有女子在景鸿苑北门外哭泣、寻找丢失文件的信息为谣言。
在媒体所营造的掺杂谣言的事件经过中,大众因报道内容会对失踪女孩产生偏见的社会心理效应。在事件与大众对深夜工作女孩的刻板印象趋向一致时,大众对于事件的解释与文本契合。尤其在情绪渲染下,大众易于将自己归为与失踪女子为同一群体,进而产生大众内心朴素的正义感和对女孩的同情心。与以往“三审三校”的多重把关模式不同,新媒体时代,时效性往往成为了衡量新闻价值的第一坐标。而过多追求时效则必然导致信息核实力度不够,真实性产生偏差,客观性缺失,导致新闻要素中虚假信息的出现。新闻真实成为马克思笔下的“有机真实”。而事实上与最初的舆论爆炸不同,后期澄清却往往未能够得到足够的关注,淹没在浩无烟海的信息洪流之中。
“新闻学即人学”,尤其是作为主流媒体必须在网络的“众声喧哗”中坚守自律与人文关怀,同时以“建设性新闻”优化舆论引导。作为新闻从始至终的把关人,记者应坚守“交往理性”与“主体间性”理念对于净化网络空间的巨大意义。除此之外,新闻媒体应引进技术手段应对网络中巨大体量信息的审核挑战,压缩不良信息的传播范围和存在时间。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还需加强“人”的价值,克服单一的流量逻辑,防止标题党、假新闻的快速流动与发酵。在面对触及社会痛点的媒介事件当中,新闻媒体应聚焦人性,也必须聚焦人性。
上一条:祁东县“未成年人卖淫案”报道事件:未成年人犯罪报道中的媒体责任 下一条: 以“湖南16岁少女被囚禁地洞案”为例浅析媒体在未成年人遭性侵案件报道中的“二次伤害”
评论
|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 |
共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