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逼视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介逼视  > 正文

从范雨素事件看媒介逼视问题

作者:孙用凤 时间:2020-10-08

摘要】媒介逼视是媒体把真相和理性抛诸脑后,置媒介的社会责任于不顾的典型现象。媒介逼视的踪影在多个新闻事件中都可以被追溯到。本文以草根作家范雨素的一篇文章“我是范雨素”走红之后媒体的持续报道给当事人带来了巨大困扰为例,分析媒介逼视中的伦理失范问题,以及媒介逼视的负面影响和规避途径。

关键词】媒介逼视;伦理失范;负面影响;规避途径

AbstractMedia bigotry is a typical phenomenon that media leave truth and

rationality behind and ignore media's social responsibility. Media gaze can be traced back to several news events. This paper takes the article "I am fan yusu" by grassroots writer fan yusu as an example, which has brought great trouble to the parties involved in the media's continuous reports after it became popular. It analyzes the ethical anomia in media's visual coercion, as well as the negative effects and ways to avoid media's visual coercion.

【Key words】media bigotry; ethical anomia;negative effects;ways to avoid media's visual coercion.

案例简介

2017年4月,在大城市当育儿嫂的44岁农民工范雨素在微信公众号发表了一篇7000字的自传《我是范雨素》。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这篇文章就引来了10万+的点击,网友认为这篇文章写尽了生活百态,开始在微信朋友圈里广泛转载。范雨素因此也被网民称为“灵魂写手”,在网络走红。此后诸多媒体开始表示希望采访她,还有两三家出版社找她出书。范雨素本人却表示,没想到这篇文章会火,出名很意外,自己是靠苦力吃饭的,不靠写文章谋生。当时想写母亲,是带着感情写的,也是在微信公众号编辑的鼓励下发表的。不久50多家媒体开始对其进行轰炸式采访和报道。迫于压力,范雨素关掉了手机,人也消失不见了。在范雨素失踪后,各大媒体依然每天去她居住的地方---皮村找她,有些媒体蜂拥前往她的湖北老家采访她的母亲,甚至有些媒体还扒出了她的雇主。最终,范雨素称自己的社交恐惧症已转成抑郁症,躲进了山庙里,并发微信希望各媒体记者不要再骚扰自己的家人。

范雨素在名为“范雨素后援会”的微信群中写道:“我现在在乎的是我的母亲,我的母亲80多岁了,如果被媒体围追堵截生了病,那么我将无颜活下去……我的母亲不愿意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她和媒体说话,只是因为人和人之间,应该的,应有的尊重。”皮村的孙恒认识范雨素多年,从4月25日起他不停地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访者。他在朋友圈转发范雨素的这段声明时也呼吁媒体进行符合伦理的报道,以尊重、不伤害为原则,停止对范雨素家人的追踪报道。

案例来源

 http://m.sohu.com/a/136924856_260616

案例分析

媒介逼视是传播者发现新闻人物能吸引公众,从而增加报道数量和时间,并过度报道私人领域的细节信息,甚至使用夸张、虚构的手法进行报道。这种行为给被报道个体带来他们本不应该承受的压力,同时也造成大众传媒的功能失调,是新闻媒体社会角色的错位。

在这个案例中,媒体对范雨素的过度报道给当事人带来了巨大压力。范雨素本是一位44岁的普通育儿嫂,经媒体报道后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也产生了话题量。在对她本人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很多人开始带着阶级歧视的眼光看待她的人和作品,认为她处在社会底层,没有多少文化,写的文章也平淡无奇,甚至有“范雨素写得很一般,只是城里人太缺农家乐”这一说法。范雨素的社会阶层受到诟病,日常生活也被打乱,经常遭到媒体的疯狂围堵,在这个案例中,媒体争先恐后的轰炸式报道就是一种媒介逼视,给当事人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压力和困扰。

一、在范雨素事件中,媒介逼视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新闻人物较高的关注度促成较高的报道频率。

范雨素本是一名无人熟识的农民工,因一篇文章意外走红而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吸引人们大量的关注,为了深入了解,媒体因此对其进行穷追不舍的采访和报道。南方都市报和新华社的微信公众号皆以“范雨素是谁”为题进行人物报道,并附上了她和家人的合照。

(二)第二阶段:网民形成非理性情绪引发语言暴力。

范雨素有了一定名气后,网民开始诟病其阶级地位,认为她只是个没有文化的农民工,甚至开始在她的文章中“找茬”,认为她写的文章并没有什么水平,根本不值一读,文章中的每处细节也都只是每个普通农民工生活的写照,并没有多少出众之处,只是城市里的人没有体验过农民生活,所以觉得稀罕而已。

(三)第三阶段:媒体深挖报道对象的隐私领域以满足公众的窥私欲。

为了满足人们对范雨素的好奇之心,各个媒体纷纷前往范雨素的老家皮村进行轰炸式的采访报道。同村皮厂之家的发起人孙恒不停地替她接待络绎不绝的来访者,连她80多岁的老母亲频繁被记者采访,甚至连她做在谁家的育儿嫂都被扒出来,最终范雨素无奈地躲了起来,并表示希望媒体停止对自己和家人的报道。

二、媒介逼视的负面影响

(一)个人隐私权的侵犯

人格权除了要保证公民的身心、言论和思想等方面的自由,也要保护个人的隐私权和人格尊严。无论报道对象的地位高低、学历高低、影响力高低,他们都有权利隐匿自己的秘密,除非报道对象主动愿意公开自己的生活细节。新闻报道中的媒介逼视现象严重违背了这一规定。新闻工作者干涉他人的生活行为和生活自由,侵犯私人空间与私密信息,忽略报道的公开化尺度,轻视公民的合法人格权,造成公民精神和心理的痛苦,是缺乏法律意识的表现。

(二)新闻的娱乐化

媒体为了迎合大众的心理和需求,对报道者的私人领域进行公开,满足受众的一种窥探欲望,从而使新闻娱乐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范雨素事件中,媒体报道了她的私人生活、工作地点、老母亲、生长的村庄,这些日常的生活行为一旦由后台转向前台,就像虚拟的表演转变成现实的再现,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娱乐化十足。

(三)媒介情境论

媒体理论家梅罗维茨指出,媒体可以展示或隐藏某些东西,从而创造出新的情境。媒体新情境可以轻易聚集起海量观众,并且具有“舞台化”效果。当媒体把处在私人领域的人不加保护地强行曝光于媒体新情境时,被报道对象在原有私人情境中的角色行为一旦不能适应媒体新情境的社会期待就会感到有压力,在这样的压力下,个人或被迫改变原有角色行为以适应新的期待,或因无法完成转变而感到窘迫和不安。范雨素本是一位默默无名的农名工,闲来无事喜欢写写文章,当被媒体曝光并网友被冠名为“灵魂写手”之后,倍感压力的她难以承受,只希望回到原来的平淡生活。

三、对媒介逼视的规避

1.对于一些与公众利益无关的私人事件,除非被报道的对象本人同意或者不涉及被报道对象的利益和隐私,否则媒体就不应报道。例如,在范雨素这个案例中,对范雨素的报道应该在争取她本人同意之后再进行。未经本人允许就去采访,给当事人和其家人带来了很多困扰。而对范雨素个人隐私的挖掘也违背了媒体的职责和道德。因此在报道时要尊重被报道对象的生命、人格、隐私,考虑他们的处境,恪守媒体的职业道德。

2.媒体要加强新闻自律。媒体自身要遵守职业纪律,谨守职业规范。报道私人事件时,媒体应充分考虑到可能会给被报道对象带来的负面影响,并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将潜在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公开被报道对象的姓名、照片、住址、职业等信息时,都会把他们赤裸裸的曝光在大众面前,给他们带来的压力是巨大的,甚至会给他们带来麻烦和伤害,因此,媒体要对其进行必要的保护,避免当事人受到伤害。

3.受众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要提高辨别、审视、选择,获取信息的素养,在各种夸张、耸人听闻和不实的媒介信息中保持理性的判断,不要过分窥探报道对象的私人领域,不要过分关注旁人的隐私来满足自己的猎奇心。

媒介逼视在当今社会屡见不鲜,这是对新闻伦理的巨大伤害。网民要不断提高媒介素养,理性表达,而新闻工作者要坚守新闻伦理,注重保护报道对象的隐私权,在满足公众基本知情权的前提下,恪守人文情怀,减少对报道对象的二次伤害,同时,媒体在新闻报道中要掌握适度原则,不要将被报道对象的私人生活毫无保留的公开化。

参考文献

[1]方佳辰,罗彬.媒介逼视现象的新闻伦理分析[J].新闻论坛,2016(26).

[2]岳丹.关于媒介逼视的新思考[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02).

[3]陈力丹,王辰瑶.“舆论绑架”与媒体逼视-论公共媒体对私人领域的僭越[J].媒介批评,2006(02).

[4]赵静静.浅析网络传播时代的媒介逼视[J].青春岁月,2017(06).

    上一条:从新闻媒体对埃航失事女生的报道来看媒介逼视 下一条:从尹冬桂案看媒介逼视下的“情色”反腐

    评论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Copyright ©2012-2013 Jc.ccn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