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儿4》“父女CP”的伦理争议

作者:施思 时间:2017-06-08

摘要:湖南卫视的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第四季的播出让董力、阿拉蕾这对“实习父女”走红网络,受到了无数粉丝的追捧。但是与此同时,节目组“实习父女”和“父女CP”的设置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很多人对这种炒作方式表达了公开的质疑,认为此举对社会产生了恶略的影响。本文以此事件为例,具体分析媒体怎样面对商业利益和社会责任的冲突,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爸爸去哪儿炒作媒介伦理商业利益

Abstract:Hunan TV's parent-child program "father where are we going" in the fourth quarter of the broadcast to Dong Li, Ala Lei this "practice father and daughter" popular network, by numerous fans sought after.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gram group "practice father and daughter" and "father and daughter cp" set also caused a huge controversy, many people on this speculation expressed a public question, that this move to the community had a slight influences. In this paper, this case, for example, the specific analysis of the media how to face the conflict of commercial interest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put forward targeted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father where are we going Media ethics Commercial interests

案例简介

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打造的一档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以记录明星和他们子女进行的集体户外旅行为主要内容,在节目第一季播出之时就大获成功,成为了观众心中的金牌节目。然而,《爸爸去哪儿》第四季在网络上的热播却引来了不小的争议,起因是

与传统的父子(女)组合相比,在第四季中,节目组设置了“实习父女”组合,由击剑运动员董力和素人女童阿拉蕾的组合。董力是中国国家队的击剑运动员,1993年出生,身高194cm,大长腿加高颜值,在夏天进行的奥运会上被称为中国体坛的颜值担当而走红网络。 阿拉蕾名叫崔雅涵,来自广东惠州,只有三岁半,人小鬼大。 节目一经播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小鲜肉和萌娃的实习父女组合,就受到了众多观众和网友的关注,播出效果甚佳。

但是随着节目的播出,一些剧情的设置让观众感到不适,比如阿拉蕾“表白”董力的情节:“等我长大了,我妈就把我嫁给你了”,以及董力在接受采访中称“有点儿爱上她的感觉……”、“理想型是长大后的阿拉蕾”,节目组有意的“父女CP”设置,将“CP”这一荧幕假想情侣的概念与父女的概念相结合,让网友愈发不安。节目组在官方微博上传的节目预告:“高能预警,今晚蕾力父女又要虐狗啦”,更是将自己推上风口浪尖,争议声迭起。随后,公益组织“女童保护基金”发文《准妈妈来信:请停止渲染董力阿拉蕾CP》受到大范围转载,湖南卫视为求收视率不顾社会影响,违背伦理道德宣传“父女CP”的行为遭受到了巨大的争议,媒介伦理与追求商业利益的矛盾再次放在了媒体人的面前。

案例分析

1.电视媒体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社会责任感缺失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追求商业利益是电视媒体的主要目的之一,特别是对于电视媒体来说,它是一个高投入、高消耗的行业,无论是添置设备,还是办节目,都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持。如果忽视商业利益,那么电视媒体则缺乏支撑其继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的过程中,大众媒体必须自负盈亏,依法纳税,因此全国近万家大众媒体都走向市场,以广告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其中电视台95%以上的收入来自广告;报刊除发 行 收 入 外 ,98% 的 收 入 也 来 自 广告。广告市场僧多粥少,竞争之残酷可想而知。媒体要生存和发展,不得不追求商业利益。电视媒体也要靠自己去打拼市场,自己养活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但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电视媒体的娱乐化、商业化趋势明显,许多节目为求关注度,不惜以牺牲社会责任为代价,以违反社会传统伦理道德的内容要吸引眼球。在《爸爸去哪儿》第四季节目中因嗅到“实习父女”人气而进行的炒作就是不顾社会责任,一味追求商业利益的现象。作为媒体人,应该对儿童有优先和特殊的保护,参加节目对未成年人有何影响,节目组应该从幼儿教育的角度进行评估。喊陌生男子爸爸、脱衣同睡的环节出现在节目中是及其不合适的,将父女和假想情侣的概念结合,更是会造成恶略影响。许多家庭都是家长带着小孩一起观看节目,节目里的父女相处模式会让很多家庭和孩子跟风模仿。虽然节目中“实习父女”两人的亲密无间、同吃同住是有工作人员在场,绝对安全的,但是千千万万在电视机前的孩童们却没有这样的保护措施,尤其更多的女童没有这样的辨识程度,容易让这些孩子误以为和所谓的陌生人扮演父女关系、同吃同住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有居心不良的人利用这个所谓的“父女”关系为借口实施侵犯,后果则不堪设想,因为孩童在节目的影响下并不能准确的分辨这样的行为到底是娱乐还是侵犯,更危险的影响是让孩子降低了对陌生人的警惕性。这样的负面影响是十分恐怖的。

电视媒体获得商业利益无可非议,但必须在维护公共利益的前提下来获得。电视节目是特殊商品,也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体。好的电视节目,既能取得经济效益,又能实现社会效益。没有收视率的电视节目是不成功的,因为它既没有社会效益,也没有经济效益。但是,又不能说收视率高的电视节目就是社会效益好的节目。那些靠低级庸俗内容取悦庸俗观众的节目,虽然有一定的收视率,但对整个社会是有害的。经济效益是一种动力,它排除强制而以市场竞争的方式,来促使电视媒体的从业者加强策划,不断提高节目质量,重视节目的推介营销,优化内部管理,从而为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创造条件。如果不遵循市场规律和产业化规则把电视媒体做大做优做强,那么,就不可能在社会上形成强势传播;没有足够市场份额支撑的电视媒体,就不可能产生实际的影响力。所以,反对的不是电视媒体挣钱,而是反对把挣钱当作“惟一”和“第一”。

2.电视媒体要以社会责任为重

公共利益指的是相应社会共同体,即全体成员或大多数成员的利益,公共利益的受益主体应该是社会公众。作为大众传媒之一,电视媒体是连接政治体系和社会公众的重要中介,也是确保民主政治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环节,由于其服务对象是社会公众,承担了准公共产品的功能,所以当公共利益与商业利益有冲突时,就应该要把公共利益放在首位。在目前的收视市场上,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低俗内容也许会比高雅内容更能吸引观众。进入市场后的部分电视媒体,出于对某些观众需求的迎合,就会不可避免地传播一些低俗而无关重大公共利益的内容。

在《爸爸去哪儿4》中,单纯看董力与阿拉蕾的一些对话,好像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一些原本没有什么争议的镜头,在剪辑的加工下画风大变。在节目组的剪辑下,画面中两人过于亲昵,无论亲密无间的同吃同住,还是甜腻到发抖的表白,都营造了一种不是情侣胜似情侣的热切。更可笑的是,连湖南卫视的主持人也不忘刻意引导,坚持不懈地追问阿拉蕾是不是想做董力女朋友。在这样的宣传炒作下,其不良的社会影响终于引起了各界的争议。这样的炒作搅得荧屏乌烟瘴气,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批评,也损害了电视媒体自身的形象。随着现代社会逐渐向后现代社会变迁,大众媒体与商业机构的结合将会日益紧密,在这种结合趋势中体现出来的媒体意识是一种有偏意识,而不是一种基于公正原则的无偏意识。在后现代社会,掌握信息流动与解读权利的大众媒体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一旦大众媒体与某种商业利益相结合,那么受众就更容易被媒体所控制,这一点必须引起大众媒体足够的重视,娱乐节目更不应该只顾赚钱而忽视其社会导向作用。

3.社会的监督促使电视媒体重视社会责任

事实上,上文中所提到的一切有关忽视社会影响的行为,归根到底都是市场竞争所引发商业屈从的结果,是部分新闻媒体工作者在面对经济利益诱惑和社会责任的矛盾对立之间,选择了前者。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社会的守望者和人民群众的代言人,电视媒体应当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时刻维护公共利益,作为一个产业,电视媒体又势必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是一对辩证关系,必须处理好。然而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当两者发生矛盾时,部分电视媒体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把天平倾向自身的商业利益。电视媒体中存在的商业化倾向,必须靠电视媒体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来进行制约,要发挥好为观众提供健康有益娱乐活动的重要功能。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环境中,在全媒体时代到来的今天,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会越来越重,因此更要正确处理好公共利益与商业利益两者之间的关系。

在董力与阿拉蕾的“父女CP”事件中,让人感到欣慰的是社会各界自发的对这一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宣传方式提出的抗议。观众作为观看节目的主体,没有一味的被电视媒体的娱乐化牵着鼻子走,而是保持了自己的思考的空间,及时发现了节目在宣传倾向上存在的问题,这一举动及时制止了节目组继续炒作“父女CP”的行为,避免了其在社会上传播将产生的进一步负面影响,也让节目组放弃了这一炒作方式,并且在今后的节目制作中受到警醒,重新重视了自身的社会责任,社会监督的作用不可谓不大。因此,除了电视媒体自身要正确处理好公共利益和商业利益的关系,社会各界也要保持独立思考,积极监督,及时对一味追求商业利益的行为进行批判和抗议,督促电视媒体履行其社会职责。

案例来源:

1.http://yingshikoubei.baijia.baidu.com/article/712295

2.http://yule.sohu.com/20161118/n473580701.shtml

参考文献:

1.《论媒体工作者的“平衡”之道》,李偲偲,《新闻传播》2016年03期。

2.《西方传媒的公共利益与商业利益冲突及影响》,杭敏、罗伯特·皮卡特,《新闻记者》2011年11期。

上一条:从山西“繁峙矿难”11名记者受贿看“有偿新闻”

评论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Copyright ©2012-2013 Jc.ccn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