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业素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专业素养  > 正文

从南航空姐救人事件看媒体报道的人文关怀缺失问题

作者:苏晨 时间:2017-12-07

【摘要】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其基本核心在于肯定人性的价值、意义和人的主体性。中国传统文化中也蕴含对人的终极关怀的思考。2003年,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我国新闻媒体具有重要启发。然而,受媒介政治环境、商业利益、自身道德缺失等因素影响,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存在着淡化受害者生存状态、对受害人造成二次伤害等伦理失范现象。这不仅会损害媒介公信力,也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新闻媒体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调节机构,人文关怀是其应当坚守的传播理念和价值取向。

【关键词】南航空姐救人事件,媒介伦理,人文关怀

【Abstract:】Humanistic care, which can be track back to the western humanist tradition during the Renaissance, its basic core lies in the certainty of value and meaning of human nature and subjectivity of human being.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politics, commercial interests and the lack of ethic, there are ethical anomie such as minimizing survival status and causing second injury to the victims. This will not only undermine the credibility of media, but also do no good to our society. Humanistic care is a kind of communication concept and value orientation that media should stick to.

【Key words】china southern airlines flight attendant, media ethic, humanistic care

案例简介

2017年9月8日,广州市花都区合和新城对出的十字路口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名骑自行车的男子被撞后身受重伤倒地。三名南航空姐,在飞行11个小时后下班回家的路上,对这名男士实施了急救措施。然而,伤者最终未能被抢救回来,空姐们遗憾地哭泣起来。

有几位路人在现场拍下了空姐们救人的视频和图片,这些视频和图片在网络刷屏。有留言评论表示“天使!”“你们是最棒的!”“最美乘务长!”“满满的正能量!”“南航这几位乘务员在面对这种突发情况时的表现,值得赞扬,不仅仅是冷静、专业、勇气,更有一颗无比善良、伟大的心。”

除了网友点赞,不少新闻媒体也将目光聚焦于“南航最美空姐”。新浪新闻、网易新闻、凤凰资讯、彭湃新闻等新闻资讯网站纷纷刊发一条关于“南航空姐跪地抢救被撞男子,最终未能救活遗憾痛哭”的新闻。

然而,与赞美空姐义举、高歌大爱的氛围形成对比的是,车祸中不幸离世的男子和车祸背后潜在的交通问题却只得到了很少的关注与报道。被撞者其实也是南航员工,当他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生死不明之时,人们却很少关心他的生命情况。媒体评论员曹林对此提出了批评,他认为在被撞者生死不明的时候一哄而上把所有聚光灯都打在救人的空姐身上,去激起感动,实际上是一种冷漠。舆论不应只关注最美空姐,而忽略了对不幸离世的员工的关怀。

案例来源:

新浪新闻http://news.sina.com.cn/o/2017-09-10/doc-ifykuftz5865357.shtml

微信关注“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

案例分析

一、南航空姐救人事件中媒体报道失范的表现

(一)缺乏人文关怀,漠视被撞者的生命

事件发生后,媒体的报道和网友的关注都主要集中在救人的空姐身上,而在一定程度上漠视了被撞的年轻人,很少对他的生命情况进行报道,甚至对“车祸遇难者也是南航员工”这一重大新闻线索也只是一笔带过,报道和舆论都没有体现出对被撞者的关怀。在这场不幸的事故中,被撞的男子失去了生命,他的家人必然受到沉重的精神创伤,他们才是最需要关心与帮助的,没有什么比生命更让人关心。经历了一场交通事故、面临生离死别,看不见救助进展、听不见被撞者家人的声音,这就是媒体的一种人文关怀的缺失。

(二)固守宣传思维,一哄而上赞美大爱

毋庸置疑,三位空姐的行为的确令人感动,也值得加以报道,传递温暖与正能量。但是,媒体在报道时却没有掌控好尺度。在被撞者生死不明的时候,所有的聚光灯都打在空姐身上,新闻报道都在极力宣传“救人空姐”“最美乘务长”,媒体和舆论都沉浸在感营造出来的一派大爱、感动之氛围中不能自拔。这种建立在漠视车祸受害者基础之上的感动,也许隐藏这一种冷漠。这实际上折射出我国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的一种习惯性思维,即面对灾难事故,倾向于渲染大爱、感动、阳光,刻画救援者无私奉献、不辞辛苦的形象,而对事故中的损失与创伤轻描淡写。

(三)缺乏问题意识,未对事故原因作出追寻

媒体具有监测社会环境的功能,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及时发现、诊断社会问题。在这起事件中,媒体报道大多停留在对事件经过的描述和对空姐的赞美,而有小区居民表示,车祸发生路段的红绿灯设置有问题,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媒体对于车祸背后的问题只是一笔带过,没有抓住导致事件发生的根源,进行深入追寻,力图解决问题。这是媒体失职表现,面对事故,缺乏问题意识和问责意识,没有以公众的利益为先。

二、失范原因

(一)媒介政治环境影响

我国媒体的生存和发展都与社会制度、国家利益、民族文化、社会心理等外部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的新闻事业坚持党性原则,注重在建设和谐社会中与弘扬主流价值观中发挥作用。总体而言,在关于伤亡事故的报道中,新闻媒体较少详细描写伤亡情况,更多关注党和政府的救助行动,通过塑造典型人物来宣传特定的思想或价值观,报道内容积极、正面。受外部各种意识形态影响,在案例事件中,媒体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通过强调空姐救人的义举来宣传善良无私、关爱他人等美好品质,但也造成了报道主题失衡的现象。

(二)媒介经济竞争影响

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下,媒体的行为难以避免受到利益驱动,致使媒体记者顾此失彼,只一味地追求发稿量和第一手报道,忽视了稿件价值、稿件中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事故发生后,南方航空的官方信息发布平台“微眼南航”以“找人!!!”为题,寻找救人的三位空姐。之后舆论迅速聚焦到空姐身上,媒体也竞相报道,为了争取时效性和吸引受众,新浪、网易等新闻资讯网站以及一些自媒体平台发送的新闻内容基本相同,纷纷把聚光灯打在空姐身上,而没有对车祸背后的故事进行深度挖掘。

(三)媒介自身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有待提高

媒体从业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会对新闻报道产生很大影响。在案例事件中,部分记者缺乏恻隐知心和慈善之心,只是追求新闻发布的速度而没有挖掘新闻报道的深度,习惯性地运用宣传思维,当舆论热烈地赞美空姐、弘扬大爱精神而忽视了被撞者的离世及其家属的悲痛时,一些记者、编辑非但没有进行舆论引导,反而助长了这种倾向,这是对事故中逝去的生命的漠然。

三、对策

(一)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

媒体在对灾难事件、安全事故等进行报道时,应当坚持正确的报道理念,选择恰当的角度,改进报道方式,摆脱僵化的新闻写作思维,报道不仅要闪现人性的光辉,也要关注事故中的生命个体尤其是受难方、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媒体应当真实反映这种状态,唤起社会的关爱与帮助,同时处理好宣扬真善美和关注受害者生存状态之间的关系,平衡报道主题,不能一味渲染情绪,刻意营造氛围,为了感动而感动。

除了对受难者的关怀,新闻报道还要尊重受众的内心感受,既满足其信息需求,又满足其精神需求,让受众看到生命在灾难中的真实情况,以浓墨重彩之笔来彰显生命在灾难中的尊严与价值。

(二)健全媒介自身管理体制机制和加强外部监管力度

广大媒体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兼顾社会效益,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当出现报道偏颇、人文关怀缺失等现象时,媒体自身的管理体制应发挥有效作用,实现科学管理,加强问责,多传播一些有人文精神的新闻;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媒体的监管力度,对媒体的工作进行评议,对于缺乏人文关怀、有违新闻伦理道德的新闻报道提出批评。

(三)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人文关怀已经成为衡量新闻报道是否有含金量的一个新标准,也是新闻工作者良知和新闻媒体公信力的一种标志。新闻工作者在采写实践中应当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情感,怀有有一颗“慈善之心”“恻隐之心”,设身处地地考虑当事人的感受。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对人民要有深厚的感情,对自己的职业要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并且不断加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操守。

四、案例反思

南航空姐救人这一案例中所体现出的媒体报道失范之表现,是我国媒体在灾难新闻报道和典型人物报道中所存在问题的一个缩影。我国媒体常常以社会稳定为首要前提,在灾难发生后,倾向于着重表现政府领导抗灾、进行救济的行为,而较少地报道灾难中个体的损失和伤亡,甚至会把灾难事件的报道演化成对某些人或事物的“颂歌”。一些政府部门出于政治、社会等因素考虑,在事故发生后采取封锁现场的做法,控制信息传播,不利于媒体深入报道,也未能满足大众的知情权,对灾难现场状况形成更深入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这使得媒体没有起到预警的作用,从而难以有效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在灾难事件中挖掘并发扬人性的善与美,是值得肯定的一件事,它帮助我们坚定希望,走出创伤,唤醒人性的良知与温暖,具有抚慰心灵的作用。但是赞美大爱的声音不应淹没对伤者的关怀、对灾难的问责。直面灾难中生命的境况,把受众的关注聚焦在受害者、幸存者身上,能激发社会的人道主义情感,追责事故的发生原因,也能发挥传媒的预警作用。

新闻媒体报道中的人文精神,不仅体现在对受难方、弱势群体的恻隐之心、对其生存状态的关怀,也表现为尊重受众的内心感受,唤起他们对受难方的情感共鸣。新闻媒体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调节机构、有力的文化载体,肩负重大的社会责任,应当始终以人文关怀为其坚守的传播理念和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唐文邦.论灾难报道中媒体的人文关怀[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137-139.

[2]莫凡.试论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J].新闻界,2006(1):128-129.

[3]孙丽萍.人文关怀精神对大众传媒的影响和意义[J].新闻大学,2001夏季号

[4]朱清和,林燕.典型人物报道的历史迁延与发展逻辑[J].当代传播,2014(4):104-107.

上一条:以“杭州保姆纵火案”为例探析媒体环境下新闻伦理失范问题 下一条:从女主播车祸现场微笑摆拍事件浅谈新闻从业者的新闻伦理素养

评论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