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暴雨梨花式”报警中的女性污名化现象

作者:陈凌 时间:2019-01-09

【摘要】近些年来,网络媒体中关于女大学生的新闻越来越多,许多媒体为了吸引受众、增加点击率从而获得盈利,在对女大学生进行报道时,往往以负面新闻居多,以偏概全,导致女大学生的媒介形象出现了“污名化”的现象。本文以近日在网络上引起广泛讨论的“女大学生暴雨梨花式报警”事件为例,分析了该事件中存在的对女大学生的污名化现象。接着,在对“污名化”概念进行简单解读之后,进一步分析了女大学生媒介形象污名化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应对策略。

【关键词】女大学生 媒介形象 污名化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news about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twork media. In order to attract the audience and increase the click-through rate so as to gain profits, the media often use negative news to cover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which leads to the phenomenon of "stigma" in the media image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igmatization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event of the "Rainstorm Pear Flower Alarm for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which has been widely discussed on the Internet recently. Then, after a simpl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stigmatization", it further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stigmatization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media image,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Female Students Media Image Stigma

案例回顾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8年10月9日晚,南京某高校学生陈同学,因低头玩手机而坐反公交车,到站后才发现。此时公交车已是末班车,而且所在位置偏僻,滴滴和美团打车都叫不到车。无奈之下她选择报警求助,最后在警察的帮助下顺利回校。

事后,她在微博上发布长文,对警察叔叔送她回学校的事表示感谢。警方也在微博上对她进行了回应,称赞这位同学在当时深夜,处于陌生偏远地区且难以打到车的情况下选择报警是理智且正确的,并鼓励大家在关键时刻向警方求助。

然而,陈同学博文中的提到的“她一边大哭一边报警,使得警方误以为她是位小朋友”。这一情节引起了网友们的好奇,纷纷表示想听当时的报警对话。后在陈同学的同意下,警方公布了对话录音。

报警对话中一句“小朋友你多大啦?我20了”引发网友热议。同时由于其报警时,正在嚎啕大哭,因此也被网友称为“暴雨梨花式”报警。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无独有偶,2018年10月18日晚,独居的小杨因害怕粘鼠板上粘的一只老鼠,哭着打电话报警,向警察求助。小杨称当晚回到家发现粘鼠板上粘了一只老鼠,还在拼命挣扎,自己不敢丢出去,而邻居是个老人,不好意思麻烦老人家,只能选择报警。而等警察赶到后,老鼠已经被好心的邻居大爷给帮忙处理掉了。

事件一出,人民网、新浪、网易、腾讯、新京报等各大网站纷纷转载报道该事件。其标题几乎都是“又一女大学生暴雨梨花式报警 这次是喊民警捉老鼠”。

案例来源

http://zj.news.163.com/18/1012/09/DTTK0L5C04098FCB.html

http://video.sina.com.cn/p/news/s/doc/2018-10-23/233969054081.html?cre=videopc&doct=0&loc=4&mod=sl&r=0&rfunc=100&tj=none

案例分析

一、事件分析:

第一次事件爆出后,虽然陈同学的报警行为是正当的,也得到了警方的公开支持。但话题的热度却是被“小朋友你多大啦?我20了”这句话所炒起来的,并且众多媒体在报道中都刻意标明了她“女大学生”的身份。媒体刻意强调这种身份与行为的反差,从而将话题引向娱乐性的方向。虽然迎合了受众的喜好,但却丢失了媒体的责任与担当。且不说将一次应该受到鼓励的、正当的报警行为当成全网的笑料来报道,会对多少女性以后的报警行为产生影响,单说其刻意标明的“女大学生”身份,就将女大学生的群体形象与幼稚、低能、矫情挂上了勾。

据第一次事件发生不到十天,独居大学生小杨报警抓老鼠事件又被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其“女大学生”的身份又一次被媒体放大,几乎各个媒体的报道中都有标明。独居女生报警抓老鼠事件是否本身就具有如此重大的意义,值得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还是说是因为其女大学生身份,而具有天然的吸引力?不管出于何种原因,这些报道都再一次将女大学生的形象展现为胆小、做作,甚至是低能。

二、理论回顾:

(一)污名化:社会学家埃利亚斯指出,“污名化”即一个群体将人性的低劣强加在另一个群体之上并加以维持的过程。它呈现为一个动态过程,它是将群体偏向负面的特征刻板印象化,并由此掩盖其他特征,成为在本质意义上与群体特征对应的“指称物”,在这个过程中,处于强势且不具污名的一方最常采用的一种策略即“贴标签”。

(二)污名化的三个特征:一是破坏性。污名化会扭曲人们正常的风险感知结构,进而导致事物、人或者机构的正面形象遭到根本性的破坏;二是快速污染性。受到污名化的对象被赋予同其他对象不一样的、令人不愉快的特征,在极端的情况下,该对象被看作是十分坏的、危险的代名词。危险的标签在现代发达的信息传播网络作用下,会迅速地“传染”到相同、类似的事物或者人身上,还会波及到整个行业、产业乃至地区;三是不易消除性。污名化的标志很容易被识别,这种特殊关系一旦形成,就会不断发展以至最后成为文化偏见,而固化的价值观念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

三、原因解读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人都能够通过媒体进行传播,民众的参与性增强,选择性增多。同时移动化、碎片化的阅读方式也使得简单、直接、易于理解的内容更受大众欢迎。但是网民的媒介素养普遍较低,缺乏对信息的辨别能力,情绪很容易受到媒体信息的影响,导致盲目跟风。而这种跟风也带来了对某些群体的污名化现象,对“女大学生”的污名化现象正是其中一种。

(一)媒体方面:媒体对“女大学生”报道的失衡

媒体报道的内容失衡。媒体在报道女大学生时,总是倾向于以一种负面消极的态度进行报道,负面新闻占大多数。而一些正面积极的报道很少。在网络上以“女大学生”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我们可以发现与女大学生相关的新闻基本上都涉及“借贷、猥亵、失联、就业、宿舍、相貌”等词汇。如《女大学生热舞走红,相貌精致寝室却成这样,网友:强烈反差感!》、《女大学生为借3千元陷校园贷 还被骗入夜总会陪侍》、《川北医学院女大学生失联两日 手机最后定位在南充》等等。

媒体报道比例的失衡。媒体往往对于一些负面、猎奇的消息有着天生的偏好,而对于一些正面积极的事件反倒显得较为迟钝。女大学生“梨花带雨”式报警事件出来后,各大媒体纷纷转载。而对女大学生积极创业、创新等正面新闻,报道的人却寥寥无几。

媒体报道的信息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来源。但在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出现,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与习惯,碎片化阅读成为主流。此外,受众的选择性增多、自主参与性与也大大提高,使得传统媒体和新生的网络媒体都受到了强大的冲击。在经济竞争的压力下,许多媒体为了迎合受众,从而进行选择性报道。当媒体持续性的对某一群体进行有选择性的负面报道时,自然就会影响人们对该群体的认识,形成对该群体的刻板印象。

(二)民众方面:大众对“女大学生”群体的认知偏见与“看客”心态

“女大学生”原本代表的是青春、美好、单纯、善良、有一定文化涵养的青年女性。但是近年来媒体不断报道女大学生的负面案例,导致社会上形成了对女大学生的偏见。社会学的社会刻板印象理论认为,社会印象一旦形成就不容易被改变。由于社会大众对于女大学生这一类群体本身就存在一些认知偏见,因此当社会大众的刻板印象和媒体的社会偏见有一定相关的时候,就会扩展为整个群体的认知偏见。而且,由于网络媒体强大的影响力,女大学生群体的一些问题被强行放大。经过媒体的渲染、传播,加之一些固化的价值偏向,社会对女大学生的偏见、误解也就愈来愈深。

更重要的是很多时候,大众都是以旁观者的心态去关注女大学生群体,并且乐意寻找或关注有关这个群体的一些新奇、刺激的话题进行讨论,这也使得一些污名化“女大学生”的内容被广泛传播。

(三)女大学生方面:部分女生的行为不当以及女性话语权的缺失

当然对女大学生群体的污名化现象也并非是空穴来风。首先,社会上确实存在这样一少部分女大学生做了一些违背社会道德规范或者幼稚无聊的事情,从而对整个群体的形象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其次,我们不得不承认互联网时代女性刻板印象依然存在,而且在刻意迎合男权主义中,以一种极其隐蔽的方式强化着社会生活中的两性刻板印象,并努力维护男尊女卑的性别等级秩序。大众媒介通过议程设置将女性符号化为“她者” 和“被看” 的人,观赏性成为衡量女性的唯一价值指标,而独立人格、自我意识、权利意识则被强力地压制在私人领域,所以表面上女性的声音在增多,且占据更多的信息空间,实质上却是男性视角下的物化和被消遣的象征。女性在新媒体时代依然没有掌握话语权,也是导致女性社会身份固化以及众多女性群体被污名化的原因。

四、应对策略

互联网时代下,对于“女大学生”的正面形象建构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第一,媒体要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做到公平公正客观报道,平衡报道中的性别比例与正负消息比例;第二,作为受众,我们也应该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盲目跟风;第三,要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培养新一代具有良好道德品质以及积极健康心态的新时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兰悦,浅析网络传播时代女性群体污名化现象[J].新闻研究导刊,2017

[2]王霞,女性媒介形象研究的历史沿革和现代困境[J].研究生之页,2017

[3]伍婧,女大学生群体的大众媒介污名化现象探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2

[4]萧子扬,女大学生“微博印象”污名化的成因及重构[J].中国妇女报,2016

[5]网络舆论的“污名化”效应与“多数的暴政”http://theory.people.com.cn/GB/16683727.html

上一条:“杭州女司机地下车库撞车”事件中对“女司机”负面形象建构的伦理研究 下一条:从宜家剩女广告看广告中的性别刻板印象

评论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Copyright ©2012-2013 Jc.ccn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