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绿茶婊”的使用泛化看性别传播与女性污名化:以“教你鉴定绿茶婊”漫画传播事件为例

作者:韦思婷 时间:2021-10-25

【摘要】:在网络流行词汇中,诸如“绿茶婊”一类的词语成为对一些青年女性的代称。这类称呼存在着泛污名化的现象。这类污名通过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的大量传播偏离了原本的意义,造成了对一般女性的侮辱现象,对个个人形象、媒体风貌、社会风气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关键词】:女性污名化 媒体报道 媒体专业素养

【Abstract】:The word “Green Tea Bitch”, which refers to some young women, is very popular in modern China especially in young people. This kind of address has the phenomenon of pan-stigmatization. This kind of stigma has deviated from its original meaning through the mass dissemination of media, especially "We Media", resulting in an insult to women in general and a negative impact on personal image, media style and social atmosphere.

【Keys words】:stigma;Belittle women; Collective unconscious; media reports;journalism professionalism

【案例简介】:“绿茶婊”起源于2013年“海天盛筵”嫩模陪睡事件。但在2015年1月,由“H.H先生”创作的漫画“连女人都无法容忍的女人”被搬上了微博,并被变换了标题,改为“鉴定绿茶婊”“告诉你什么是绿茶婊”等文字,这组图片被网友大量转发,成为热门微博。除一些网络营销号、段子手发布外,《中国新闻周刊》《法制晚报》《时代报》的官方微博也发布了相同图片的微博,虽所配文字各不相同,但都出现了“绿茶婊”字样。

【案例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相关微博:

https://m.weibo.cn/status/3799404995438418?wm=3333_2001&from=10B5193010&sourcetype=qq

I时代报相关微博:

https://m.weibo.cn/status/3799312587127632?wm=3333_2001&from=10B5193010&sourcetype=qq

【案例分析】:

在网络流行词汇中,诸如“绿茶婊”一类的词语成为对一些青年女性的代称。这类称呼存在着泛污名化的现象。这类污名通过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的大量传播偏离了原本的意义,造成了对一般女性的侮辱现象,对个个人形象、媒体风貌、社会风气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一、“绿茶婊”污名化意义流变的原因

1.知名媒体的误导

污名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戈夫曼提出的,他认为:“污名是一种社会特征,该特征使其拥有者在日常交往和社会互动中身份、社会信誉或社会价值受损。”受污者往往由于被他者贴上负面或侮辱性的标签,被认为具有社会所不期望或不名誉的特征,而受到大众的歧视和排斥,从而在不同程度上丧失社会身份、名誉和价值。而“婊”从现代社会的语义流变看,笔者发现对“婊”的定义和划分一直不存在客观标准,而更多是基于一种主观喜好的判断。“婊”的判断标准的含糊与不确定性使得对“婊”的使用产生了从污名化到泛污名化。

“绿茶婊”起源于2013年“海天盛筵”嫩模陪睡事件。这一词通过一种矛盾修辞体的强烈对比产生一种强劲语义的张力,本是泛指那些外表清纯,楚楚动人,而实质却疑似通过出卖色相甚至肉体等性交易来获取步入豪门或上位娱乐圈等并享受财富的年轻女性。“绿茶婊”保留了“婊”字所指代的女性生活不检点的核心词义,其本质是通过具有侮辱性的称谓表达对嫩模群体的不齿态度。同时,通过将美好、清新、高雅的“绿茶”与意味污浊、肮脏、低贱的“婊”混搭结合,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喜感与娱乐性。

但在2015年1月,由“H.H先生”创作的漫画“连女人都无法容忍的女人”被搬上了微博,并被变换了标题,改为“鉴定绿茶婊”“告诉你什么是绿茶婊”等文字,这组图片被网友大量转发,成为热门微博。这些微博所定义的“绿茶婊”又成了长发飘飘、清汤挂面、貌似素面朝天但暗地里化了妆,特质是装出人畜无害、岁月静好的模样,其实野心比谁都大的女性的专有名词。除一些网络营销号发布外,《中国新闻周刊》《法制晚报》《I时代报》的官方微博也发布了相同图片的微博,虽所配文字各不相同,但都出现了“绿茶婊”字样。

如《中国新闻周刊》,配文字是“网传九张图,告诉你什么叫‘绿茶婊’,你觉得如何?”而这个媒体的办刊理念是:定位于信息管家、时事顾问、意见领袖;《法制晚报》,配文“所谓绿茶婊就是......”。而这个媒体的办刊理念是:有法治特色的综合性都市晚报;《I时代报》,配文:“告诉你什么是绿茶婊,冤有头债有主。转”,而这个媒体的办刊理念是:新锐致用,渠道直达。作为知名媒体却也跟风发布污名化内容,不仅违背了办刊理念,更是助长了对女性的污名化气焰。

恩特曼认为框架包含了选择和凸显两个作用,框架一件事,就是把认为需要的部分挑选出来,在报道中特别处理,以体现意义解释、归因推论、道德评估及处理方式的建议。通过微博搜索,我们可以发现,第一条9张配图+“绿茶婊”文字的微博在2015年1月14日左右发布,而《中国新闻周刊》《法制晚报》《I时代报》的官方微博发布上述微博的日期为2015年1月15日左右。可以看出,三家官方微博将H.H先生的漫画作品中“令连女人都无法容忍的女人”的形象界定为“绿茶婊”,此时建构的形象与原作内容和“绿茶婊”真实的形象皆已产生了偏差,漫画内容所呈现的形象是一个容貌姣好但是爱自拍、虚荣、炫富、强装柔弱的女性形象,与“绿茶婊”本意所指的靠出卖肉体上位的嫩模已相差甚远。由于自身媒介的属性,此时相关官方微博对“绿茶婊”的形象进行的建构更具权威性。

2.网络时代下的全民“厌女”

泛污名化是伴随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产生的新现象。它主要指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污名化现象不断增加和扩展,个体自我或群体自我、个体之间或群体之间,要么自我赋予,要么相互赋予负面的、嘲弄性的或者侮辱性的标签,从而导致污名现象增多、污名对象泛化、污名内容多样和污名关系交错复杂,社会大众在对此反应敏感和强烈的同时,受污者的自身心理感知却相对弱化的现象。

可以从“绿茶婊”的产生与流行过程中看到,从最初专指嫩模群体到后来指称具有某些特征的女性,“绿茶婊”这一流行语背后存在明显的污名现象,那些被称为“绿茶婊”的个体和群体是被大众和社会舆论侮辱和丑化的。同时,这种“绿茶婊”的不受欢迎往往是针对于女性群体来说的,对于男性则很少存在排斥她们的想法。这里对“绿茶婊”的划分并不存在客观标准,主要是基于一种主观判断,而这种判断标准是模糊且不确切的。女性因为感受到受到“威胁”而讨厌,进一步主动污名化这些女性,男性则一面享受这些女性的示弱带来的掌控感,一面又唾弃于她们的“唾手可得”性。双重性、全面性的厌女使得“绿茶婊”一词的使用变得泛化。

“绿茶婊”的产生与使用表现出泛污名化的一般污名特征,也就是说污名呈现出广泛化的特点,任何个体或群体都有被污名的可能,而不再局限于某些具有明确特征的特殊人群。一般污名的受污者数量越来越庞大,出现了从仅针对数量有限的特殊群体向对更大范围、更一般群体进行污名的转变。以至于有着娇弱、可爱等特质的女性就会被冠上“绿茶婊”污名帽子。一般污名所针对的内容扩展到了社会成员的诸多内在特质,比如认知、情感、行为、选择偏好等。在“绿茶婊”的称谓背后,污名主要针对的是她们的人际交往和生活方式,是对她们的行为和选择偏好的一种污名。

二、“绿茶婊”使用泛化的反思

“绿茶婊”以及其之后衍生出的“龙井婊”“红茶婊”“奶茶婊”等等此类词语,采用一个“名词 + 婊”的形式创造出一个形容词来形容一类女性,已经脱离了词义本身的含义,造成了词语上的污名泛化。

1.媒体应当规范自身

无论是拉斯韦尔的传播“三功能说”还是赖特的“四功能说”,当今的各类媒体依旧具有这些功能。但相当一部分媒体在“消费主义”思想的影响下,热衷于追逐“利润最大化”,淡化了“专业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把追求快乐、制造快乐,乃至于赤裸裸地制造快感、追逐快感,当成了自己的目标。如此,不仅把一项本属于文化范畴的事业,降格为“文化工业”,扭曲了媒体自身的形象,也扭曲了作为群体的女性的真实形象。由于官方权威媒体的扭曲传播,才为这一女性污名化词语的泛化推波助澜,李普曼在其经典著作《舆论学》中提出了他的观点 :“新闻媒介影响‘我们头脑中的图像’。”媒介虽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

媒体在选择女性新闻时,应注意正面和负面信息发布的比例,发布信息时引导受众的舆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就事论事,不用模糊、暧昧的话语向受众传递带有暗示性侮辱、歧视女性含义的信息。

2.大众应当增强自身的责任感

对可能成为信息源的每一个普通大众而言,也需要增强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坚守主流价值和公共利益,在信息传播中坚持慎欲慎辩的基本原则,严于自律,不随便传播无根据或者未经确认的信息,而且对于他人或者其他媒介报道的事件和信息要认真辨别、客观看待,而不是一味地盲从逐流。在发表言论之前也应当再三思考,不应让一时的情绪左右自己,或因为网络的匿名性有恃无恐,发表不当言论,对别人造成伤害。

参考文献:

[1]戈夫曼.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M].宋立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2.

[2]管健.污名研究: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叉视角分析[J].江淮论坛,2007(5):110-115.

[3]张昱、杨彩云.泛污名化:风险社会信任危机的一种表征[J].河北学刊,2013(2):117-122.

上一条:从中山大学造谣事件看女性意识的崛起与反抗 下一条:以丹麦女首相为例论女性的污名化

评论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Copyright ©2012-2013 Jc.ccn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