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传播与女性污名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性别传播与女性污名化 > 正文
栏目释义之性别传播与女性污名化
时间:2023-06-26
1978年塔奇曼等编著的《壁炉与家庭:大众传媒中的妇女形象》一书第一次集中地就媒介与妇女形象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讨论,标志着“性别与传播”正式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关于“性别与传播”这一研究领域的命名至今尚无定论,在学术探讨中出现了“妇女与媒介”、“媒介与性别”、“女性主义媒介研究”、“性别与传播”等不同的命名,虽然不同,但大抵是围绕“女性与性别”、“媒介与传播”两组关键词展开的。
社会学家戈夫曼最早提出“污名”概念,由于个体或群体具有某种社会不期望或不名誉的特征,而降低了其在社会中的地位,污名就是社会对这些个体或群体的贬低性、侮辱性的标签。被贴上标签的人有一些为他所属文化不能接受的状况、属性、品质、特点或行为,这些属性或行为使得被贴上标签者产生羞愧、耻辱乃至犯罪感,并导致了社会对他们的不公正待遇。
女性污名化,属于性别污名化现象,指通过使用污名化称谓的方式,来表达对女性个体或群体的贬低、侮辱。女性污名的形成是媒介污名、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三种污名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在互联网的发展下,有不断扩大与加剧的趋势。
[1]Gaye Tuchman, Arlene Kaplan Daniels, James Benet. Hearth and Home: Images of Women in the Mass Media[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2]管健.污名的概念发展与多维度模型建构[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No.199(05):126-134.
评论
|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 |
共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