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职业道德典型案例评析》上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传播职业道德典型案例评析》上 > 正文
虚假新闻类型五:掩耳盗铃 自欺欺人
时间:2021-12-27
案例5.1 北京市民可喝上贝加尔湖水
【案例概述】
据北京一家媒体2005年5月15日的报道称,蒙古在北京日前举行了蒙古国“北水南调”工程中国招商新闻发布会。在会上,蒙古国“北水南调”工程组织者提出了将俄罗斯贝加尔湖水通过蒙古渠道引入北京的宏大设想。所以,未来北京市民将喝上贝加尔湖纯净的高山矿泉水。蒙古国自然资源保护部长鲍罗德介绍,蒙古“北水南调”将是中国沙尘暴的治标之本。记者联系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调研室助理巡视员王凤春,他表示北京引入贝加尔湖水可行性不大。王凤春强调,该工程要经过蒙古国、中国北部地区这样大的工程本身就对环境影响很大,这样长距离的送水,投资也势必很大,跨国调水还将遇到更大的协调难度,这都使工程不可行。在这种情况下,推广节水和海水淡化更为可行。而且中国已经有南水北调,没有必要再从国外调水。
(来源:《竞报》2005年5月16日第3版)
【案例评析】
这是一则自欺欺人的假新闻。面对北方缺水,饮水困难的困境,很多人正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先不论“北水南调”这个工程是否存在,就记者们在听到这个构想后,忽略了这种做法的可行性,纷纷以“北京市民有望喝上贝加尔湖水”这样肯定的句式为题进行报道,这种行为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首先,从蒙古国引贝加尔湖湖水入中国是一个大工程。因为从蒙古国到中国北京有很长一段距离,在这么长距离里运水,就得在技术和资金上大量的投入。中国南水北调工程的线路比贝加尔湖到北京的距离短,而且周边还有现成湖水、湖泊可利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将花费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如果从贝加尔湖调水到北京,它的实际工作量可能是南水北调的几十倍。这样的花费实在是太大了。再说我国已经有了南水北调工程,它已经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北方缺水的危机,从这一方面来看,中国可以不用花费大量的金钱去进行“北水南调”工程,所以它的可行性不大。其次,北京、天津等严重缺水的城市临近海洋,推广节约用水和海水淡化在资金花费上比“北水南调”更实惠,更加合理。再次,“北水南调”工程所经地段比较远,地形多变,技术难度大,并且这样大的工程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也许还会造成次生环境灾害。可见,北京市民很难喝上贝加尔湖水。媒体以“北京市民有望喝上贝加尔湖水”这样肯定的标题其实是对事实的编造。无论从可行性和必要性来看,如此天方夜谭的一项工程,可能连写报道的记者自己都不敢相信。最后,新闻中说道:“蒙古‘北水南调’将是中国沙尘暴的治标之本”,“治标之本”这个词就有歧义,它是“治标”呢,还是“治本”呢?对于北水南调是否存在?有报道称,俄罗斯对从贝加尔湖调水不予考虑。其同类报道《贝加尔湖引水项目俄方正与水利部磋商》虚构了水利部有“国际合作司外事处处长助理”这一职位。据调查,水利部从来也没有研究过从俄罗斯贝加尔湖向中国调水,也没有就此类工程与任何外方进行接触。
案例5.2 布什要卖掉夏威夷
【案例概述】
据美国媒体5月16日报道,美国国务院一名领导官员日前透露,由于长期陷入伊拉克战争,面临严重预算赤字危机的布什竟然开始考虑,准备将夏威夷卖给日本。布什便在一次内阁会议中称:“它(夏威夷)是那么遥远,它看上去根本不像美国的领土。另外,我已经与我的父亲谈过这个岛屿。他说,夏威夷岛上没有石油,只有菠萝和椰子。”在总统就职典礼后不久,布什便举办了一个秘密非约束性拍卖会,向10个世界大国,包括加拿大、日本和澳大利亚等拍卖夏威夷。最后,日本以最高的价格获得购买权。一旦布什确定出售夏威夷,日本便成为这个美丽岛屿的新主人。在获知布什准备出售岛屿的计划后,98%的夏威夷居民称,他们感到“极度愤怒”。
(来源:搜狐网http://news.sohu.com/20050519/n225621151.shtml)
【案例评析】
美国总统真的会为偿还国债而出卖领土吗?而且还是卖给在二战时曾炸过自己领土的日本吗?这样的报道可能连普通读者都不会相信。这篇新闻有一些疑点,一般引用其他国家新闻都会注明是从哪家媒体转载,但是这篇报道没有具体的媒体名称,只用“美国媒体5月16日报道”,这种模糊的叙述不免让人疑窦丛生。据调查,这篇新闻曾在《世界新闻周刊》上刊登过。在这篇报道之前,中国也曾转载了一篇这家媒体刊登过的新闻,最后同样被查实为假新闻。经过追根溯源才发现,《世界新闻周刊》其实是美国的一家娱乐搞怪杂志,其专门为了娱乐大众而制造假新闻,中国媒体却“弄假成真”,把上面刊登的内容当做真实的新闻来报道了。虽然有前车之鉴,但我国的一些媒体还是没有吸取教训,让这些假新闻堂而皇之进入我国的各大知名网络媒体和报刊。案例中的假新闻其原稿中曾提到中国也是参与拍卖的国家,但是编辑看出了这里的问题,把这句话删除了,除此之外,其他内容竟一字不差的加以转载。既然连编辑自己都对这篇报道的内容产生的怀疑,为什么不去对新闻内容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就盲目转载?这种行为让我们不禁质疑:新闻媒体在转载新闻时是否首先对新闻的真实性进行了判断?从这则假新闻中,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应该吸取教训,认真核实,要有起码判断能力,不能为了所谓的猛料,转载虚假失实的报道。
案例5.3 王小丫陈章良携手入围城
【案例概述】
陈章良、王小丫的婚事新闻不仅在网上广泛传播,而且《半岛都市报》、《新文化报》等传统媒体也刊登了这则新闻。报道称:“以往对外宣称自己感情生活空白的央视‘名嘴’王小丫终于在临近不惑之年之际将自己悄悄嫁掉了,她的夫君是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因为事先的保密功夫得当,所以除了部分与王小丫、陈章良相熟的朋友外,外界鲜有人知道他们的这桩喜事。据悉,陈校长与王小丫相恋一事在中国农业大学内部早已不是秘密。有媒体从陈章良的家乡福清得到消息,王小丫与陈章良在今年早些时候就已经回家办过喜酒。”2005年12月20日,中国农业大学新闻发言人钱学军说,这是假新闻,这是对当事人名誉的侵害,也有违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并且在社会上造成不好的影响。记者致电陈章良本人,他表示刚刚从台湾回来,对报道非常气愤。“这和我毫无关系!”钱学军表示已经和《苏州广播电视报》联系并交涉,要求《苏州广播电视报》向当事人公开道歉,并对责任人进行处理,以消除影响。
(来源:腾讯网http://news.qq.com/a/20051221/000657.htm)
【案例评析】
作为公众人物,央视主持人的私生活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先有周涛、和晶生子的新闻,如今又传出央视当家花旦王小丫牵手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步入围城”的消息。而事实上,两人并不相识,王小丫目前处于单身,陈章良也是单身,只因一个“郎才”,一个“女貌”,就被记者“乱点鸳鸯谱”点在一起。在这篇报道中,我们可以从一些词中找出其漏洞、疑点。一,“有媒体从陈章良的家乡福清得到消息”这句话中提到的“有媒体”是哪家媒体?一般在转述其他媒体播报的消息都会注明,而不是用“有媒体”这么模糊的字眼代替。二,“王小丫与陈章良在今年早些时候就回家办过喜酒”中“今年早些时候”到底是什么时候?报道也没有说清。三,陈章良和王小丫相恋的事在中国农业大学不是秘密,那么至今为什么没有任何的消息报道两人相恋的事呢?而是跳过相恋直接报道结婚的事呢?这些疑点都指向了一点:这是一篇假新闻。记者含糊其辞的表达,其实是一种掩耳盗铃的表现。记者想要通过爆炸性的消息、模糊的用语来掩盖自己骗人的用意。消息报道后,无论当事人还是其亲朋好友都对这则新闻予以了否定,可见记者前期的采访工作不扎实。而二者成婚的消息更是子虚乌有的假新闻。谁都希望成就和见证一场男才女貌的爱情,但是新闻工作者是要按事实说话的,不能主观臆造事实。这则假新闻的作者不仅违背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还侵害了当事人的名誉,对当事人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尤其是娱乐记者,一定要按事实说话,不能编造假新闻。
案例5.4 亚马逊老板否认收购《华盛顿邮报》
【案例概述】
2013年8月5日,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将以2.5亿美元收购《华盛顿邮报》。然而在8月7日早晨美国《纽约客》报道称,这根本就是个误会!杰夫·贝索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所谓收购《华盛顿邮报》完全是“弄错了”,他只是不小心点错了鼠标而已。他说:“我猜当时我可能在他们的主页上随意浏览,没有注意到自己做了什么。我什么都不想买!我连这份报纸都没怎么读过。”在这宗收购案轰动业界之后,他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什么错误,并且是因为他的美国运通卡上收到了一笔2.5亿美元的付款通知。在和信用卡公司联系之后,他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事。他说:“我真是疯了!”贝索斯给《华盛顿邮报》的客服打了电话,想解释这个误会,但是目前“他们只是随便搪塞了我几句……我一直在解释,我真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没想买他们。但是现在看来好像没这么容易‘退货’。”
(来源:《法制晚报》2013年8月7日第A30版)
【案例评析】
“亚马逊老板否认收购《华盛顿邮报》贝索斯辟谣称自己从未想买 只是不小心点错了鼠标”。这样的标题内容很容易吸引住读者的目光。但事实上,这是一篇自欺欺人的假新闻。试想一下,一家知名大公司的公司决策人会花2.5亿美元这么大的代价误买《华盛顿邮报》?显然是不可能的。任何一家公司在做决策时都会做充分的论证,何况是一项需要花费巨额资金的决策。除此之外,这篇报道中还有很多一眼就能够看出来的漏洞。报道中称贝索斯在他们的主页上随意浏览,无意识点了鼠标误购了《华盛顿邮报》。一般来说,《华盛顿邮报》的主页上是新闻,怎么会有卖自己报刊的信息呢?就算有,任何的一家公司都想要卖出高价,怎么会直接写成2.5亿美元呢?报道中还称贝索斯“因为他的美国运通卡上收到了一笔2.5亿美元的付款通知”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事。这么大的一笔交易怎么会像淘宝网上购买商品一样呢?不是应该签合同吗?《华盛顿邮报》是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最大、最老的报纸,很多重大事件都是该报报道的,亚马逊公司又位于华盛顿,作为亚马逊的创始人怎么会连当地最有名的报纸都没有看过呢?报道中还称贝索斯“什么都不想买!我连这份报纸都没怎么读过”,那么他又为什么在华盛顿邮报的主页上随意浏览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种种迹象表明,这篇新闻是假新闻。新闻工作者应该从这篇假新闻中吸取教训,记者应据实报道新闻,报纸编辑应该做好把关人的工作,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案例5.5 女孩为环卫工撑伞
【案例概述】
综合《新快报》、中央电视台报道,一张照片在网络热传,照片当中有一名环卫工因为中暑晕倒在路边,旁边有一个小女孩为她打起了一把伞。这张照片感动了众多网友。随后,有网友指出,这张照片是摆拍而成的,这是假新闻。给媒体报料此事的霍先生坦承造假,称新闻是自己自编自导的。面对报道,照片中环卫工汤女士表示说,照片拍摄的7月29日下午3点多,她并没有晕倒,照片中的故事全是假的,根本没有发生。其实是两位年轻人请汤女士拍摄一组照片,双方协商以150元的价格作为报酬, “就是拉着车走着走着就晕倒了,拍了六次拉着环卫车晕倒了的场景,小女孩一共撑了三次伞。”而这把伞是源于一个公司发起的“感恩漂流·爱心伞传递”的公益活动。报道当中提到了这个公司的名字。这部导演出来的新闻是霍先生一人策划,旨在呼吁更多群众关心中暑的底层人群。
(来源:网易http://news.163.com/13/0804/06/95DP74K800014Q4P.html)
【案例评析】
“小女孩为环卫工人打伞”这则新闻感动了一批人,人们为小女孩的善良鼓掌。但当这则新闻被爆出是假新闻的时候,一下子使得这充满善意的行为沦为千夫所指。事件的真相是这是一张摆拍的照片。在这则假新闻中,罪魁祸首是那位霍先生。他试图通过记者的手蒙骗广大受众。而作为帮凶的记者也难辞其咎。经调查,曝出该消息的霍先生其实是为了炒作。而记者盲目地听信了霍先生的一方之言,将此事予以报道。而且记者所在报社发现报料人霍先生提供的4张照片中的雨伞上均有“感恩漂流,爱心伞传递”活动字样和Logo,因担心嫌疑广告,特地在刊登时把雨伞上的字和Logo抹去。既然报社已经有所怀疑,理应调查清楚再刊登,而不是自欺欺人骗自己,将带有广告嫌疑的字样抹去。这种自欺欺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对于新闻真实性的要求。当霍先生向记者爆料此事后,新闻记者应该去向作为当事人的汤女士、小女孩以及环卫工人核实新闻的真实性,而不是盲目地接到爆料后就直接报道。如果记者事先做好扎实的采访工作,他完全有能力让这自欺欺人的消息无所遁形。当假新闻被戳破的时候,其人为制造出的正能量就会变成让人非常愤怒和震惊的“震能量”。在这种“震能量”的背后,给我们带来的伤害是多方面的,我们会感到被欺骗了、被忽悠,也许不再相信社会中存在善意的举动,使社会在这种“善意的欺骗”中变得越来越冷漠。另外,当事件真相被报道后,新闻记者和策划者是否想过清洁工汤大姐和撑伞小女孩的感受。小女孩是否会因此认为善意的举动就是金钱铸就成的?策划者和记者是否考虑到这种造假的行为会破坏社会的诚信?这种自欺欺人的假新闻,无论是其策划者还是参与报道的媒体人,都应该加以反思。宣传正能量没错,但是制造所谓的“正”能量可是后患无穷的。
案例5.6 济南铁军探路映秀:两人牺牲
【案例概述】
“G213线映秀至草坡段被称为死亡之路,随时都有大石头从山上滚下,一路非常危险,但是作为一支铁军,我们必须克服种种困难,抵达草坡镇展开营救。”2008年5月16日上午9时许,在映秀济南军区某红军师秋收起义红二团团长给330名先头部队开动员大会。330名官兵背着干粮、大米、矿泉水、铁锹。“一路上现象环生,大家要做好充分的思想、物资准备,此次任务就是一场战争,保持好队型直抵草坡镇。”某官兵告诉记者,先前部队已派出4人小组去探路,只有两人返回,其他两人则“永远都回不来了”。很多从汶川撤离的群众,经过此段时有些就被山上滚下来的石头砸中,伤亡不小,“这就是名副其实的‘死亡之路’”。
(来源:四川在线http://sichuan.scol.com.cn/bsxw/20080516/2008516213453.htm)
【案例评析】
在此案例中,这则假新闻的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闻事件虚假。报道中说:“先前部队已派出4人小组去探路,只有两人返回,其他两人则‘永远都回不来了’”。针对此报道,人民网、中新网和济南司令部都披露了真相,中国军队在救灾过程中没有人员死亡。二是错别字多处出现。作为新闻媒体应避免在报道中出现低级错误。在这则假新闻中, “险象环生”写成“现象环生”, “队形”写成“队型”。出现错别字的现象无疑会使新闻的真实性降低,让人们思考这么重大的一则新闻,媒体难道没有审稿吗,竟让这种低级错误出现?三是使用模糊用语。新闻中用“某官兵告诉记者”,这个“某官兵”是谁?他又是什么职务?这些信息都没有在新闻中表现出来。“某官兵”还带有歧义色彩,记者采访的对象是“官”,还是“兵”呢?这些模糊的讯息让读者感到费解,不禁对这篇报道的真实性产生疑问。从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则假新闻,但是新闻媒体竟将其原翻不动地大肆转载。其中不免让人感到有“掩耳盗铃”的成分。很显然,这篇报道没有骗到读者,却骗倒了一大片以真实为第一性的新闻工作者。这篇报道在两名战士牺牲这一重要事实上的失实,其实是对救援部队的形象是一种严重破坏,而新闻报道中错别字丛生的现象,不仅将媒体的不专业性暴露无遗,还破坏记者、新闻媒体形象。
案例5.7 腰围1.75米松原孕妇至少怀了五胞胎
【案例概述】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居民乔玉波成了“超级孕妇”——怀孕3个月时,肚子大得就像待产孕妇,去医院检查时被告知怀了3胞胎。两个月后再查,又被告知至少怀了5胞胎!2006年06月12日中午,记者初见乔玉波着实吓了一大跳:她坐在炕上,穿着特制的孕妇装,肚子最前端已超过了膝盖,目测其腹部至少有半米多高。丈夫刘德福说,妻子怀孕后饭量大增,最多时一天要吃七顿饭。据刘德福讲,妻子怀孕前的腰围约72厘米,近半个月来,她的腰围平均每天都会增加9厘米左右,目前,怀孕5个月零5天的乔玉波腰围已猛增至1.75米,比她的身高(1.67米)还长8厘米,而她的后腰到腹部最顶端足有0.62米。由于肚子太大,家人不得不专门为她特制了一个小布兜,用来托住其腹部。乔玉波怀孕3个月时,腹部两侧就已被撑得近乎透明。“我带妻子去检查时,公交车和的哥都害怕出意外,谁也不敢载她。”刘德福讲,有一次,一位好心的公交车司机让妻子坐在车子最前边的大空间座位,结果她的肚子一下就顶在了车子的仪表盘上。
(来源:腾讯网http://news.qq.com/a/20060613/001068.htm)
【案例评析】
人们都有猎奇的心理。怀孕至少5胞胎这是难得一见的事情,人们对此会产生新奇感。据调查,这是一篇虚假报道。这位孕妇根本就没有怀孕,而是用棉被、棉衣等物假装怀孕症状。从这个行为来看,孕妇是有意去制造虚假讯息,而新闻记者没有做好采访工作,一味听信一面之词,被有心者利用。在文中可以看到,记者用众多的数据显示孕妇怀孕的症状,腰围增至1.75米,后腰到腹部最顶端足有0.63米,看似记者应该与孕妇有过较为近距离的接触,为什么没有发现孕妇肚子的异样呢?报道中还有这样的描述,“腹部两侧已被撑得近乎透明”,既然记者亲眼看见,为什么到最后肚子里的五胞胎却成了填充物?可见,记者在这里对自己的采访过程进行了虚构。除此之外,这篇报道还有一个逻辑问题。记者初见孕妇时是孕妇怀孕5个月的时候,那么报道中“乔玉波怀孕3个月时,腹部两侧就已被撑得近乎透明。”记者怎么能知道2个月前乔玉波的肚子的情况呢?那么这又是谁看到的情况呢?如果是丈夫说的,为什么没在报道中写出呢?种种的疑点表明,这则新闻其实是在掩耳盗铃,是假新闻。同时也反映出记者在采访中出现的问题。如果这名记者在发稿前对孕妇的主治医生等第三方进行了采访,就不会闹出这样大的乌龙。可见,新闻工作者一定要认真采访,对新闻的真实性负责,不能凭空想象。
案例5.8 2014年放假安排
案例概述
2013年11月13日傍晚起,多家媒体客户端以及官方微博,纷纷发布据称来自中国政府网的“2014年放假安排时间表”,一时引发热议。新华社记者核实得知,此“放假安排”最早源于网民自制,被媒体误当成新闻。中国政府网工作人员也表示,该网目前并未发布2014年放假安排。
(来源: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3-11/15/c_132889223.htm)
【案例评析】
每当遇到放假,人们总是希望假期能够长一些。这则假新闻就迎合了人们这种心理,将2014年国庆的7天假期变成9天。我们都知道放假安排应该是政府安排并予以公布,如果放假安排有调整,政府应该会在其官网上进行公布。而一些媒体将网友制作的2014年放假安排表当做新闻发布,这之中记者存在采写问题。一,信息来源不可靠。这则假新闻的产生过程是一名网友在网上发布了自制放假安排表,随即被一些媒体看到并予以转发。论坛、社区网站是人们畅所欲言的地方,里面不乏有些不实的言论。从信息源上讲,其可信度不高。然而一些媒体转发社区网站上的言论,这不免让人怀疑这是记者“掩耳盗铃”的结果。二,信息核查工作不到位。案例中报道称这则新闻是由中国政府网发布,那么“2014年放假安排”应该能在中国政府网上看到。而在后期的调查中,中国政府网的工作人员表示。该网目前并未发布。就连最权威的网站都没有发布,何来的“放假安排表”。记者从信息源和后期核查中都能确定这是一条假新闻,为什么还要自欺欺人,大肆转载呢?从这则新闻的报道过程之中,可以看出新闻工作者在采写、编辑、审查新闻上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中国很多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听风就是雨”,不去确认新闻的真实性就转载新闻。网络信息量大,来源广泛,记者在转载网络消息时务必要注意认真核实,小心求证,把假消息遏制在传统媒体的二次传播行为中。
案例5.9 西安市已被确定为国家第五个直辖市
案例概述
站在西部大开发10年的节点上,我们沉浸于西部巨变带来欢愉的同时,同样接纳着理性的敲打。面对改革开放30年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面临新的10年征程,在中国未来发展的路上,甘肃、兰州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北京财智经济战略研究院院长、著名战略咨询专家王志刚今天为我们带来了他的声音。关中—天水国家经济区已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这将是天水乃至甘肃发展的新契机。不过,王志刚道出了自己的担心。他说,根据规划,经济区大部分区域在陕西境内,陕西无疑是关天经济区的主体。对此,甘肃人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一定要舍得把天水主动融入陕西,将来不要弄成陕西部分发展迅速、天水发展滞后的尴尬景况,导致天水成为一块“骨头”。要知道,国家规划的3个国际化中心城市中,就有西安,而且,西安已被确定为国家第五个直辖市。这更能够印证一个命题,那就是,天水、甘肃融入陕西后,将会得到更多的发展机遇。反之,则很可怕——西安、陕西面朝东部发展时,天水、甘肃就会成为少人问津的背部,经济盲区也会由此产生。
(来源:《甘肃日报》2010年7月7日第03版)
【案例评析】
我国有4个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在这篇报道中,西安成为了第5个直辖市,于是这样的言论一经见报就引起了大家激烈的讨论。细心的读者就能从中发现一些漏洞。西安是陕西的省会城市,如果说西安成为第五个直辖市,这么大的新闻,为什么陕西没有任何关于此消息的报道?反而是千里之外的媒体报道了此事。这不正应了那句老话:“自己的事别人先知道”。再说,西安被确定为第五个直辖市的事,国务院肯定会在第一时间举行新闻发布会进行公布,而不是通过一位民间著名战略咨询专家王志刚的口说出。事后有记者调查事情的真相,原来王志纲说的是“西安已经被中央定位为‘国际化大都市’,应与北京、上海一起同列第一阵营,参与全球城市竞争。”可是却被记者写成了西安成为了第五个直辖市。那么第五个直辖市的言论又来自哪里呢?调查发现本稿记者是将网上论坛上的言论摘抄下来安在了王志纲的讲稿上。记者自己都怀疑网络上不实的言论,可为了使消息更加真实,把这个“艰巨的任务”安在有些名气的王志纲的身上。其实这是一种掩耳盗铃的行为。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记者在采访稿件时应坚持真实性原则,不能随意添加未经核实的论断。责编在审稿的过程之中要做好“把关人”的工作,不能将新闻稿件随意刊发。此案例中将一篇没有官方文件和权威新闻源的报道未经采访核实便仓促见报就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表现。
案例5.10“偷菜”游戏或被取消
【案例概述】
据报道,甘肃天水妇女李某受网上“偷菜”游戏误导,上演现实版偷菜闹剧因违法被拘留罚款。案发后,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反响。记者电话采访文化部文化市场司时获悉,2010年8月1日起实施的《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对网络游戏做了具体规范,该《办法》第四章第十六条明确规定:网络游戏经营单位应当根据网络游戏的内容、功能和适用人群,制定网络游戏用户指引和警示说明,并在网站和网络游戏的显著位置予以标明。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网络游戏不得含有诱发未成年人模仿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行为的内容,以及恐怖、残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
记者就网上“偷菜”游戏是否纳入监管,以及下一步能否就“偷菜”功能进一步采取限制措施等相关问题,采访了文化部文化市场司执法监督处。一位姓李的值班人员获悉具体情况后表示,他们也陆续接到国内其他省份市民电话投诉反映“偷菜”游戏对孩子和成人带来的影响和危害,但是文化部目前还没有就此事开会专题研究。下一步,他们将把相关意见上报具体主管部门,开会研究制定具体措施,而对于网上“偷菜”游戏,他称,游戏中种菜、浇水、施肥等功能确实能为青少年等网民提供一个充满自然情趣的虚拟网络平台,但互动“偷菜”功能属于简单机械的操作,并没有启迪思维和开发智力的益处,有可能对此类游戏的“偷菜”功能逐步取消,也可能对这类网络游戏进行改良,彻底为广大网民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虚拟平台,减轻对青少年道德及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和危害
(来源:《成都日报》2010年10月13日第7版)
【案例评析】
这是一则自欺欺人的假新闻。主要体现在:一,采访对象针对性不强,报道表达模糊。报道称记者采访了文化部一位姓李的值班人员,他的回答是“偷菜”游戏可能会取消或进行改良。一般来说,在采访中,面对重大决策问题应该找最具有发言权的人回答这个问题。而记者竟然采访的是姓李的值班人员。这里就有疑点,姓李的值班人员是谁?他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吗?这“值班人员”也有歧义,值班人员有很多种,他是什么工作的值班人员?巡逻的值班人员?清洁的值班人员?还是文化部文化市场司执法监督处处理信息、决策的人员?二,编造虚假事实。2010年10月13日上午,文化部专门主管网游的部门——文化部文化市场司网络文化处一名负责人表示,文化部从来没有对是否禁止或改良偷菜游戏开过会,更没有说过“禁止或改良偷菜游戏”的话,称文化部要禁止偷菜游戏纯属误读。三,逻辑错误。这则新闻是以甘肃天水妇女李某受网上“偷菜”游戏误导,上演现实版偷菜闹剧因违法被拘留罚款引入,而后面的政策、采访对象的回答都是针对青少年而言,似乎给人一种驴唇不对马嘴的感觉。而且,玩“偷菜”游戏的受众中成年人多于未成年人,新闻导语也是成年人犯罪,后面接青少年的解决办法是不恰当的。再说,报道中所附的一个网民调查显示,52%的参与者支持将“偷菜”游戏网站关闭。但是,网友评论以及微博上的反应几乎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大家都反对以“关闭”或者“取缔”的手段对待这款游戏。文化部不可能真的违背民意去取消这款游戏。而且对于游戏产生对受众产生的影响真的很难划分,如果因为不良行为的个例而被取消,那么我们生活中大部分游戏、电视剧、电影、动画片都将被取消。因此这是不符合逻辑的,政府也不会这样草率的去制定这样一条措施。记者的报道纯属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这种报道不仅会引起社会上民意的反对,也对政府部门带来了负面影响。
上一条:虚假新闻类型六:缺乏常识 漏洞百出 下一条:虚假新闻类型四:移花接木 偷梁换柱
评论
|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 |
共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