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与戾气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暴力与戾气  > 正文

栏目释义之网络暴力与戾气

作者: 时间:2023-06-27

  网络暴力,指集聚在网络空间中的民众,以道德名义侮辱、谩骂、嘲讽他人,形成强势舆论,最终导致大规模群体极化的群体性失范行为。网络暴力是一种软暴力手段,施暴者往往通过发布虚假消息、公布他人隐私或制造网络舆论,形成网络压力,使施暴对象受到精神困扰,影响施暴对象的身心健康,进而发生损害后果。不同于传统暴力的有形性和单一性特征,网络暴力汇聚大量“围观群众”,大家在肆无忌惮地发表个人看法,进行情感宣泄,往往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参与行为可能产生多么恶劣的影响,因此网络暴力侵权在形式上具有隐蔽性,网络暴民们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加入施暴浪潮。

  “戾气”用于形容人们由心理上的某种亚健康状态所引发的思想和行为上的偏激、易怒等现象,代表了一种残忍、暴躁,凡事偏向走极端的社会心态。网络戾气是现实社会的暴戾之气在互联网环境中的延伸,本质上是现实社会的反映。网络戾气如果没有得到合理的宣泄和释放,一旦集中爆发就难以引导和控制。失去理性控制的网民往往假借伸张正义”“替天行道等名义对当事者进行网络围攻,助推网络暴力的产生。

  网络暴力与戾气:网络暴力的最大特点是放大错误,网民失去理智的加以鞑伐,大有“置之死地而后快”的凌厉之气。为了制约网络暴力的发生,应该实行网络实名制,让网友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对媒体也应该实行事后追惩制,不能在对他人造成伤害之后,一过了之。


[1]丁汉青,韩玥.事件与传播:网络暴力事件传播力影响因素分析——基于49例网络暴力事件的定性比较分析(QCA)[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2(01):183-192.

[2]田圣斌,刘锦.社会治理视域下网络暴力的识别与规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0(03):168-173.

[3]刘可文,蒋晓丽,李晓蔚.网络戾气的表征与根治[J].编辑之友,2015,No.225(05):16-19.




下一条:糖水爷爷被网暴,莫让言语成利刃

评论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