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与戾气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暴力与戾气  > 正文

从“博主上山坐轿被网暴”事件看媒介暴力

作者:卢怿 史艳芳 黄文萱 方柳 时间:2023-03-08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匿名性和便利性,“按键伤人”的网络暴力事件时有发生。2022年8月22日,一旅游博主在网络上发视频称,自己在重庆武隆天坑游玩时,选择坐轿(当地叫滑竿)上山却遭遇网暴。该事件不仅对博主造成人身攻击,也使轿夫等体力劳动者的职业发展受到影响。只有媒体提高专业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平台加大管理力度、完善管理机制;我们每个人培养理性思考的习惯,才可能不盲目跟风,使网络暴力得到遏制。

【关键词】媒介暴力 群体优越性 群体极化 传媒素养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it has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people’s lives. On 22 August 2022, a travel blogger posted a video on the internet claiming that he had chosen to take a sedan chair (locally known as a sliding pole) up the mountain while visiting the Wulong Tiangkeng in Chongqing, but had been subjected to internet violence. The incident not only caused a personal attack on the blogger, but also affected the career development of manual labourers. Only if the media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ism and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platforms increase their management efforts and improve their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each of us cultivate the habit of rational thinking, will it be possible not to blindly follow the trend and keep online violence in check.

【Key words】Media violence, group superiority, group polarization, media literacy

案例简介

2022年8月22日,一旅游博主在网络上发视频称,自己在重庆武隆天坑游玩时,选择了坐轿子(当地叫滑竿)上山,却遭遇网暴。视频中,这位博主在半个小时内见没人选择坐轿子上山,几位轿夫聚集在一起闲聊,于是博主决定去帮他们,雇了其中两位抬轿子上山。迎着路人的指指点点,他没有坐到山顶,说好400元的价格,他还主动付了600元。针对此博主的行为,有键盘侠指责:“大家都生而为人,你凭什么花钱践踏他的尊严。”

滑竿服务在全国各地的景区普遍存在,主要是为了方便身体不佳或体力较差的游客上坡登山,它是景区的一种特色服务,也是滑竿师傅们养家糊口的生计。据上游新闻报道,重庆武隆天坑景区的滑竿师傅都是附近农民,共有68人,在景区凭力气挣钱吃饭,他们年人均收入在5万元左右。可如今,在疫情的大背景下,景区的游客人数本就大幅度减少,坐轿子的人也更少了;加之大众所谓的“同情心”下,由于人人不敢坐轿,怕被指指点点、怕被发到网上谩骂,以此谋生的滑竿师傅们濒临失业。

一方付出劳动,一方支付报酬,这本是两全其美的等价交换。然而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进行批判,反而是隐形的恶。大众必须反思,管中窥豹下喷涌而出的善意,到底是提高了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是让其本就艰难的生活雪上加霜。

1

案例来源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1822458185549977&wfr=spider&for=pc

极目新闻|博主称因坐轿子上山遭网暴,轿夫说“这是我们的生计”

一、事件原因分析

1.网民对体力劳动者的同情和善意

在“博主坐轿上山被网暴”事件中,很多人发表的言论其实是在为轿夫“打抱不平”:大家都生而为人,你凭什么花钱践踏他的尊严?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大多时候人们会更同情体力劳动者。这不仅因为体力劳动者承受着艰辛繁重的工作,也因为他们的劳动过程有时很危险很肮脏。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善良的人会站在劳苦大众的立场,为他们发声。

2.网民“贴标签”乱象背后的“群体优越性”

在“博主上山坐轿被网暴”事件中,很多人发出阵阵骂声,将“坐轿”等同于“不道德”,也给一个个坐轿的人贴上“心狠、践踏别人尊严”的恶毒标签。

热衷于贴标签、扣帽子这些行为的人并不在乎讨论本身,而在乎对立场的认同;这样的人也不在乎事件的客观性和真理,只在乎情绪与意见。由于“贴标签”机制,人们节省了全面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精力,并以此快速做出道德判断,并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享受成为“圣人”的感觉,以此营造出一种凡是认可我观点的人,都比其他人强的群体优越感。这些内容也更容易引起别人的共鸣。

也由于这种快速的“贴标签”行为,无辜的“坐轿博主”被莫名辱骂,轿夫也因此失去了很多经济来源,无法心安理得地用劳动换取报酬。

3.网民片面看待问题背后的“群体极化”

在这场事件中,很多人打着善意的幌子在网暴。这些人不让任何人坐轿,却从未了解过,轿夫身上承担的家庭重担。在这场网络骂战中,很多人一边倒地替轿夫“打抱不平”,认为坐轿人践踏了他们的尊严,却忽略了轿夫也是普通劳动者中的一员。这些人所体现出来的其实是一种“群体极化”现象。通过暗示和感染使得群体的意志传递给个人,使得个人服从群体的意志。当群体本身就存在偏见的时候,这种表现更加明显【1】。网络对许多人而言,正是极端主义的温床,因为志同道合的人可以在网上轻易且频繁地沟通,但听不到不同的意见。持续暴露于极端的立场中,听取这些人的意见,会让人逐渐相信这个立场【2】。

4.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和媒介的匿名性

网络是匿名的国度,而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和媒介的匿名性正是促使人们将内心深处的个人情感无限放纵的原因之一。当一个人处于现实中时,某个不当行为实施后可能导致的法律惩罚、社会“死亡”、道德谴责会使他三思而行,因而我们只表现出自己心中相对积极、相对于社会有益的一面。但是在网络上,虚拟环境和匿名发言会使一件事背后的风险降到最低。“默默无名”的融入感使得人们倾向于放纵自己的行为,一心笃定只要自己的观念是自认为“正确”的,就不会受到“惩罚”【3】。

“博主上山坐轿被网暴”事件中对博主私信、评论谩骂的网民们正是最好的事例。网民们只注意到博主“享受坐轿”和轿夫“辛苦抬轿”的鲜明对比,由于在虚拟匿名的网络环境下不必思考社会道德规范的压制,而直接选择以最暴力卑劣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观点。从实际来说,心疼辛苦轿夫从情感上来说算不得错误,甚至说得上是善良,却因为这场匿名网民们掀起的、浩浩汤汤的网络暴力,无端演化成原始的罪恶。

二、事件影响分析

1.“博主上山坐轿被网暴”事件对体力劳动者(轿夫)的影响

事实上,旅游博主的视频中就已经表现出轿夫们的担忧:在此之前就已经有年轻游客因为担心被人骂不敢坐滑竿。这种类型的游客不在少数,自己的生意也因此受到影响。

其实轿夫在视频中向博主提及的这种普遍行为,就是当代人对遭遇舆论暴力的一种预判和规避。而“博主上山坐轿被网暴”这件事,正是使这些为避免被骂不愿坐轿的游客心中的恐惧和担忧成为现实。这件事发生之后,虽然中途转弯将网暴者压制下去,却还是会在人们心中留下一个痕迹。日后当我们成为游客站在山脚面对这些等待客人的轿夫时,是否也会害怕成为下一个“博主”?而这些“可怜”与“善意”给轿夫带来的,正是日渐减少的收益和跟随而来的、巨大的生活压力。

但也正因为“博主上山坐轿被网暴”这件事引起众多关注,让人们愈发关注到类似于轿夫一类体力劳动者所面临的现状。可大多数人在做选择时总会偏向于对自己有利亦或者至少无害的一面,因而日后轿夫工作的现状是否能得到改善,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2.“博主上山坐轿被网暴”事件对被网暴博主的影响

如果说这场事件对于轿夫或许还存有转机,那么对于直接遭受网络暴力的旅游博主来说,大概唯有伤害二字能概括。

大多数时间中我们常常关注网络暴力的成因与应对措施,而忽视了对受暴力者可能造成的伤害的研究。一场网络上的“暴力狂欢”总是轰轰烈烈地开始,平平淡淡地结束,很少有人受到惩罚,却总是有人在受到伤害。虽然在此次“博主上山坐轿被网暴”事件的后半段出现了转机使得人们调转矛头攻向网络暴力,可在该博主上传视频的弹幕区、评论区、转发区,以及博主账号后台的私信中,那些污言秽语与暴力言论对其造成的精神创伤是难以估计且难以愈合的。网络暴力中十分荒唐的一点,就是实施暴力的人隔一段时间就会忘却自己发出的言论与情绪,而被暴力的人却会记住很久,甚至因此走上人生错误的岔路。

三、相似案例比较

2022年4月6日上海,一位33岁妈妈从32楼一跃而下,留下了年仅7岁的儿子和高龄的听障父亲。

1669538012324

疫情之下,一个本是出发点暖心的故事,却因为舆论暴力结束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女儿给老人做饭菜、骑手帮忙送饭菜、女儿非常感谢骑手——这个起初充满正能量的故事,本可以温情落幕,却随着关注这件事的人越多越多,导致了舆论重心的走偏。许多网民把目光放在了“廉价的”“200元”上,批判当事人为“打发乞丐、抠搜精明、凹同理心、不实在……”,继而人肉出了当事人。施暴者的无端猜忌、频频质问和当事人的不断解释下,该事件愈演愈烈,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两个事件舆论走偏的“把柄”都是“钱”,因为一些网民们自以为地心疼、体谅体力劳动者,转而马上发出恶毒话语,刺向了本无恶意的当事人。“劳动”本是普通人努力生活的慷慨壮歌,却因为网络暴力的发酵,成为了中伤另一些普通人的刀枪。

但是,网络暴力常常没有理由,受害者只能无力地看着施暴者在本是善意的事件中,因为其个人的恶意揣测带偏舆论走向,承受指责和谩骂。但是网暴事件中,被漩涡吞噬的,往往是无辜或善良的人;而那些罪恶的施暴者,隐藏在屏幕背后,仍然可以“独善其身”。这些受害者,我们很熟悉,他们是担心被骂而不敢坐滑杆的游客、赚不到钱的滑杆师傅、以自己的能力感谢外卖小哥的全职妈妈、仅因为一张高铁上的图片就被扣上“虐童”罪名的母亲、寻找亲生父母的刘学州……这些施暴者,我们也很熟悉,他们是表面心疼滑杆师傅但却导致师傅们濒临失业的幕后推手,他们是因为与自己无关的200元攻击一个普通妈妈的人,他们也是未知全貌就恶意揣测或随风倒的每一个人……

四、对策和建议

1.媒体:提高传媒专业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是构建媒体公信力的重要基石。各类媒体只有遵守新闻从业基本准则,履行好应尽的社会责任,才能受到社会广泛尊重。作为媒介的传播者,媒体必须做到客观报道社会现实,公正、真实地传播信息。媒介人员对于网络信息要多一些理性思考和分析,注意辨别信息真伪,不能为了吸引公众的眼球、提高收视率和浏览量,就随意夸大、扭曲事实,或是删减事件本身,避免对社会大众进行错误的引导。面对网络暴力事件,专业媒体要充分发挥自身权威性和专业性,及时制止,理性发声,正确引导舆论。对于一些以暴力内容为主的新闻,媒介不应片面追求新闻价值和经济利益而进行大肆报道,要避免因为报道而使暴力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和诱导人们走上犯罪的道路。媒介应减少媒介暴力的不良影响,对受众进行人文关怀,发挥良好的引导作用,传播正确的社会价值观。【4】

2.平台:加大监管力度,完善治理机制

《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平台主体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占整体责任条款近六成,这意味着平台要承担更重的治理责任和义务。【5】平台是流量的最大受益者,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被网暴者。《民法典》第1195条明确,侵权行为发生后,权利人可通知平台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平台方要及时处置,冻结信息,防止事态恶化。【6】然而,部分平台奉行“流量为王”准则,漠视群体对立,放任网民互撕互黑,平台的不作为、慢作为导致网络暴力愈演愈烈。平台要完善社区公约,提示用户行为规范,平台可以通过人工+技术手段,健全网暴识别和审核机制,及时过滤网暴内容,对用户加强提醒教育力度;要建立恶意话题迅速阻断机制,跨平台合作,建立有效的投诉举报机制,防止暴力内容扩散;对网暴受害人实时沟通保护;除此之外,还应完善用户信用评级,引入黑名单机制,加大对网络施暴者追责,如限流、禁言、关闭账号和曝光等。要进行常态化排查清理,及时处置,如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网络暴力等问题。各网络平台积极行动,让“键盘侠”、“网络喷子”无所遁形。

3.政府:加强行政监督管理,完善传媒法律法规

法律是公民保障人身安全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手段,是维护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利器。网络虽然是虚拟世界,但是媒介暴力的施暴者和受害者却是现实中的人们,所以网络空间绝不是法外之地。媒介暴力作为公众行为在虚拟网络中的延伸,必然要受到相关传媒法规的约束。为了抑制媒介暴力,净化网络环境,国家理应继续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监管和立法,破除网民心中对“法不责众”的认知,严肃追究触及法律法规红线的言语和个人,并制定对网暴受害者的安抚、赔偿制度。

然而,虚拟身份盛行的媒介环境导致媒介暴力责任追究困难,因此建立网络实名制是必要的。网络实名制管控可以使媒介传播者的行为受到现实中道德的约束,使其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有效遏制不负责任的言论,强化对企图通过网络实施暴力的人员的心理威慑力,减少网络暴力的发生和对公众的伤害,促进有序的网络环境的形成。

4.用户:运用理性思维方式,提高自身媒介素养

换位思考,提高共情能力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时代,网民的“声浪”很可能变成伤人利刃。事件中博主坐轿上山在网络上流传后发生网络聚焦,大量自诩正义的网民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其进行道德审判,施以无休止的攻击谩骂。归根结底,瞧不起轿夫的,不是给钱的坐轿者,而是“键盘侠”们。他们内心将抬轿等同于卑贱的工作,在批判中找寻存在感和优越感。殊不知底层劳动者需要的是人们的支持、尊重和理解,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怜悯挤压他们的生存空间、抹去他们存在的意义。因此,互联网用户要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考虑当事人的真实处境,提高共情能力,不仅凭单一信息源和自身经验做出片面的主观判断甚至过度解读,让自己成为网络侩子手。

理性思考,不盲目跟风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个体处于人群之中,容易受到群体行为驱使,实施通常情况下不会采取的暴力举动,而“法不责众”心理又会让其对行为不受惩罚存有侥幸。互联网用户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独立思考,不跟风、不盲目地去发布信息,避免对信息进行改编、复制、传播,引发二次伤害乃至悲剧。网民应提升自身媒介素养,提高对网络信息进行辨别和分析的能力,提高法治自觉和责任意识,增强对媒介暴力的自我防备意识和能力。

提高用户媒介素养,除了用户自身,还需要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关教育部门可以开设与媒介素养相关的课程。学校教育可开设网络角色定位教育、公民知情权和隐私权等法律知识、信息传播规范等。社会要对公民进行与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教育,如开展法律讲座、出版媒介素养教材等。【7】

五、启示和体会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及社交媒体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网络失范行为也频频发生。其中较为典型的就是网络暴力行为,往往一个普通的事件经过舆论的发酵之后,就会变质,演变成一场不可挽回的悲剧。

“真正的恶意,正式无限膨胀的民意,是坚信自己是善人,对落入阴沟的肮脏野狗进行群殴的善良的市民。”恶意引导舆论风向的始作俑者,是可恶的,应当被谴责、被追究相应的责任;但是指责坐轿博主的大部分网民们,不能被评判为完全的“恶”,只是大家被利用的共情消费了人性的善良。因此,我们应该时时警示自己,不要在未充分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就妄下评论,不要把话语当成子弹随便向别人开枪,不要让“媒介暴力”成为一把把锋利的“刀”伤害无辜。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这场反网络暴力的“战斗”还在继续,关乎我们每一个人。

参考文献:

【1】群体极化,wiki百科网

【2】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第50-5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网络暴力现象内涵及原因分析[J].陈秀丽.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5)

【4】杨丹.媒介暴力的起因与应对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6(06):100.

【5】樊瑞,郭丽琴.治理网络网络暴力,平台要这么办[N].《财经》新媒体, 2022-10-26.

【6】防范治理网络暴力,网络平台应当做什么?[N].黄河新闻网2022-02-24.

【7】陈依玲.社交媒体媒介暴力的类型、成因与应对[J].传媒,2016(22):47-49.

上一条:糖水爷爷被网暴,莫让言语成利刃 下一条:“新郑三中老师网课去世”:疫情时代下的新型网络暴力

评论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