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与戾气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暴力与戾气  > 正文

看“秦皇岛17岁少年救人事件”中负面情绪主导下的网络暴力

作者:雷璇 时间:2023-02-23

【摘要】:秦皇岛17岁少年救人事件本是一则见义勇为的故事,但造谣者和网暴者引发的负面情绪使得事件的焦点被不断模糊,并最终使其成为一出挑起对立与愤怒的恶俗事件。本文将结合情绪传播的传播机制,分析本事件产生网络暴力的原因及表现。这一事件再次提醒广大网民,对于任何事件,在事实尚未调查清楚时,应该保持冷静理性的态度,不轻易被情绪牵着鼻子走,更不要网暴任何人,以暴制暴只能制造新的伤害,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关键词】:网络暴力;情绪传播;谣言;后真相

Abstract】:The rescue of a 17-year-old boy in Qinhuangdao was originally a story of righteous deeds, but the focus of the event was constantly blurred by rumor makers and online violence, and eventually turned it into a vulgar event that provoked opposition and anger.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causes and manifestations of online violence in this event based on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emotional communication.This incident once again reminded the majority of netizens that they should maintain a calm and rational attitude towards any incident when the facts have not yet been investigated. They should not be easily led by emotions, let alone online violence against anyone. Using violence to control violence can only create new injuries, but can not solve any problems.

Key words】:cyber violence;emotional communication;rumor;post-truth

【案例简介】

2021年8月2日,17岁男孩韩兴博在河北秦皇岛海滩勇救3女子,自己却不幸遇难的消息受到广泛关注。网传三名女子被救后,对施救者家属态度冷漠,称不认识韩兴博。随后,疑似三名被救女子的社交平台账号被扒出,数万条留言评论批评称其不知感恩,一女子一度回复网友评论称“求他救了?”“你可真行”,随后又表示自己一时冲动,公开道歉。该女子的抖音账号下共有五条视频,内容均为向广大网友就此事的道歉,并表示希望能够停止评论。每条视频的评论均过万,多为批评其伤害了救人男孩韩兴博及其家人。

IMG_256

图1:假冒被救女子的评论回复

83f712282ab5d74f139fcc8dd7dd4a4

图2:假冒被救女子的道歉视频

同时,三名女子的名字及家庭住址也被公布在网络,致使三个女孩一天收到几百个质问电话和短信。那几天,她们每天都会哭,有时还有过自杀想法。在被救女子不知感恩的舆论不断发酵之时,8月9日,有一郭姓男子为了蹭热度,竟假冒被救女孩的哥哥在社交媒体上发声,称妹妹叛逆,向广大网友道歉,并展示出妹妹的照片。8月12日,其中一位被救女孩通过媒体发声。她否认了她们3人中任何一人说过网上传播的对救人男孩不尊重的话,并称自己尝试过发抖音做澄清,但并没引起大家关注,反而被质疑蹭热度。

IMG_256

图3:男子蹭热度视频

原本只是救人者和被救者之间的事情,结果由于第三方或有意或无意的“参与”,使得事件本身模糊化。媒体进一步调查发现,遇难男孩的姐姐称,事发后,被救女孩曾主动联系她表达感谢,得知男孩的葬礼日期后,三个女孩也来到葬礼下跪道歉。而被救女孩之所以跪下道歉是因为英雄的牺牲,并不是因为网络暴力,“那些难听的话我们从未说过”。

而冒充“被救女孩哥哥”的男子,其主页里展示的女孩照片并非事件当事人,仅仅是他的微信好友陈女士。陈女士表示,照片被盗用后,自己遭到人肉搜索,家人遭到辱骂,手机也被打爆,自己的生活受到严重困扰。为此她曾联系郭先生,希望对方能够公开道歉,但未得到回应。

案例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sjh22IEBDVMFMfeSKKn9fA

图片来源: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7710858332491399&wfr=spider&for=pc

【案例分析】

一、相关概念回顾

(一)网络暴力

目前有关网络暴力的概念尚无权威界定,本文将网络暴力定义为一种依托虚拟网络平台,兼具实在暴力因素的网络失范行为。网络暴力可以视作现实暴力在虚拟网络空间的延伸,虽然网络暴力并未对被施暴者产生肉体的实质性伤害,但却会带来心理或精神层面的创伤,甚至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在秦皇岛17岁少年救人事件中,无论是三名真正被救的女孩,还是被冒用照片的陈女士,无一不是网络暴力的受害者,她们被未能廓清事实的网友指责谩骂,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生活。

目前有关网络暴力的内涵界定,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是认为网络暴力是一种发生在互联网中的舆论暴力,即对他人进行语言上的攻击、谩骂。第二种是认为网络暴力是一种网络侵权行为,即通过互联网技术侵犯他人隐私权、名誉权等。第三种是认为网络暴力是一种网络失范行为,即在网络中通过一些极端的语言对他人造成伤害的不当行为。

1.网络暴力类型

(1)语言暴力

语言暴力即通过一些尖锐、极端的话语对当时人进行言语上的攻击、造谣等,从而对当时人造成道德层面的压力或心理上的负担。语言暴力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并且成本极低,原因在于互联网的匿名性让许多言论难以溯源,且只需要敲击键盘便能对当事人予以谴责,满足网民“惩恶扬善”的心理。因此,语言暴力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网络暴力。

本事件中,在被救女孩与网友发生骂战之前,除了一些所谓的网络爆料,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能证明被救女孩不知感恩,但是网民在强烈的“道德感”的驱使下,对三名女孩展开了谩骂与攻击。

(2)隐私泄露

隐私泄露及人肉搜索是近年来网络暴力的最主要表现形式,这不仅严重侵犯了当事人隐私,而且对当事人造成精神性及现实性伤害。互联网的泛连接使得“六度分隔”被“四度分隔”取而代之,互联网构建的弱链接成为人肉搜索的基础,这大大提高了揭示真相的效率,但也极易逾越人权与道德的边缘,从而对当事人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过往的“德阳女医生案”、“罗冠军案”、以及“成都女司机案”中的当事人,无一不是人肉搜索的受害者,他们的工作、家庭住址等诸多信息被暴露在互联网中,令他们无处藏身。本事件中的陈女士同样如此,照片被盗用后,便遭到人肉搜索,自己不断被电话骚扰,其家人也遭到辱骂,生活受到严重困扰。网民探求真相的朴素动机在负面情绪的刺激下逐渐偏离道义、不断扭曲。

(3)线下恶性群体行为

线下恶性群体行为是网络中的线上行为在现实生活中的延伸,这种行为造成的影响最为恶劣,甚至会引发社会动乱。在网络舆情事件持续发酵的过程中,人们的理性意识会受到感染机制的影响。而感染理论认为,在群体性 事件中,人们有意识的人格会被非理性的无意识所替代。情绪和观念的感染、暗示的影响使集群心理朝极端方向发展,并且具有将暗示的观点转变为行动的倾向,进而对当事人造成现实攻击。

(二)情绪传播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绪指情感,包括情感的思想、心理和生理状态以及情感的行动倾向。情感是“思维过程中的一个监控过程,是对躯体正在做什么的体验,情绪是对躯体状态和与之并行存在的思维过程的同时知觉。”情绪传播是个体或群体的情绪及与其伴随信息的表达、感染和分享的行为。具体来看,情绪传播的起点是传者在刺激之下所产生的心理活动,以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反应为内容,对传受双方均产生相应生理唤起、主观体验和传播行为的传播活动。

网络舆情中网民的负向情绪传播往往是在舆情事件的刺激下产生的,是网民对事件的认知评价结果。从中国社会变迁的宏观背景来看。愤怒的发生,被认为与人们的正义观念有关。中国新媒介空间中,人们也通过愤怒的表达对世界进行道德评判,维护他们心中的正义观念和道德秩序。在秦皇岛17岁少年救人事件事件中,网民的言论中包含着明显的道德批判的愤怒情绪,也正是由于负面情绪的支配,引发了本次事件中的网络暴力。

二、秦皇岛17岁少年救人事件网络暴力成因及表现

(一)网民心理:基于正义的道德初衷

导致网络暴力的事件往往是社会中的热点舆论事件,这些事件的话题常常能够反映社会的主要矛盾,并且与弱势群体、道德困境等相关。而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泛道德主义”的社会,道德传统十分深厚。因此当社会中发生道德滑坡和道德缺失的事件时,人们的敏感神经便极易被触动,并将自己的情感因素带入其中,和事件当事人产生共情的心理。这种心理会激发网民的和正义感和道德感,对“不道德者”进行所谓的“教育”,并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维护正义”的成就感与满足感。道德观念由此成为网络暴力的合理化理由。但是这种朴素正义的动机往往在网民非理性的情绪下被掩盖扭曲,最后演化为肆意谩骂、曝光隐私甚至线下的极端行为,给当事人造成严重的心理困扰。

本事件中,17岁男孩救人于危难之中,自己却不幸遇难,这极易激起人们的同理心。一些网友出于朴素的正义感,希望男孩见义勇为的行为能够得到来自社会各方的肯定,期冀看到好人有好报的圆满结局。但网传三名被救女孩态度冷漠,“求他救了?”“你可真行”等透露着对牺牲者冷漠和麻木的言论成为激发网民愤怒的导火索,一群人涌入账户留言,按头道歉的态势形成一股网暴压力,但这显然这逾越了正常的表达边界。

(二)技术因素:图文并茂难辨真伪

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互联网用户超越受众的身份,成为内容的生产者。正如安迪·沃霍尔所言,每一个个体都有可能被“聚光灯”所照射,在十五分钟内“短暂成名”。此外,读图时代,图片和视频相较于文字更加能令人信服,而层出不穷的图片编辑、视频剪辑软件使得“别有用心”之人的造谣成本几乎为零,他人的言行举止极易被剪辑、拼凑,形成一个面目全非的形象。例如曾经的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事件中,快递员通过文字、图片的拼凑以假乱真,引发了微信群内的大量转发,使得谷女士遭到网络暴力。

本事件中,在被救女孩与网友发生骂战之前,除了一些所谓的网络爆料,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能证明被救女孩不知感恩。但正是社交媒体中抓人眼球的视频、刺激人们神经的文字以及所谓的“哥哥”盗用的照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使得人们轻易相信并将自己代入“受害者”角色,从而进一步激发愤怒情绪的产生,并瞄准“加害者”进行谩骂和泄愤,以达到“制裁”的目的。

(三)社会因素:后真相时代情绪先行

2016年,牛津词典把“后真相”评选为年度词汇。“后真相”反映的是一种非正常的舆论生态,指的是诉诸情感或信仰较客观事实更能够影响民意。造谣者凭借几张图几句话捏造出男孩“舍己救人”女孩却“忘恩负义”这样极具冲突性和戏剧性的故事,调动人们的情绪,并在社交媒体上博得大量注意力。其中一位被救女孩通过媒体否认了她们3人中任何一人说过网上传播的对救人男孩不尊重的话,并称自己尝试过发抖音做澄清,但并没引起大家关注,反而被质疑蹭热度。因此,很多时候,人们想要得到的答案更多是自己希望看到的,并非是客观真实的事实。后真相时代的情绪先行使得真相离人们愈来愈远

(四)媒体因素:二次转发推波助澜

很多情绪在互联网上经由意见领袖和广大网友发酵成社会热点后,便会进入传统媒体的议程框架,私人情绪也由此得以从草根平台进入主流传播渠道得以大范围传播。媒体对于本次事件的报道、评论、转发,使得相关信息大范围扩散,从而引发更多人的关注。此外,知名媒体的背书,能够增加事件本身的可信度,令网民对三名女子事后不知恩图报的言行深信不疑。例如都市时报、观察者网纷纷对“女孩哥哥”的视频进行转载,引发更多网民的愤怒,甚至一些网友表示,“她值得一次网暴”。媒体的二次转发成为愤怒情绪的放大器,将网民的愤怒情绪推至高潮。

三、事件影响

(一)伤害事件当事人

网络暴力事件中,当事人常常被推上风口浪尖,一方面,一些极端化、情绪化的言论在网民看来是“合理”的民意表达,但实际上却是情绪的非理性发泄。这些攻击性的言论对于事件当事人而言会造成心理等多方面的负担,更甚者会影响到当事人的正常生活。此外,由于网络空间中信息传播速度极快,即使当时人出面辟谣,也难以对大量的虚假信息进行辟谣,负面影响已然形成。另一方面,网络暴力常常伴随着人肉搜索。网民常常会逾越一些界限,将当事人的视频、照片、电话、甚至家庭住址一一“扒”出来,使得语言的谴责演变成一场声势浩大的人肉搜索,严重侵犯当事人的个人隐私。

(二)模糊事件焦点

秦皇岛17岁少年救人事件本是一则见义勇为的故事,但造谣者和网暴者使得事件的焦点被不断模糊,并最终使其成为一出挑起对立与愤怒的恶俗事件。本次事件中,对于造谣者而言,正义与道德被抛之脑后,重要的是能够博取眼球和流量;对于网民而言,事实的真相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在自己所认定的“事实”中释放愤怒的情绪。网民的目光都聚焦于冒充的被救女子及其“哥哥”,它们的情绪被编造的故事所支配,而真正被救女子的发声反而被质疑,韩兴博的救人事迹更是被追求流量的言论与视频所淹没。事件焦点的不断模糊使得舆论的风向逐渐偏离正义的方向。

(三)僭越法律造成隐性风险

对他人进行批评指责甚至攻击谩骂是一种私人执法的行为,存在巨大的法律风险。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民法典研究中心主任孟强认为,“这种行为是单方作为法官直接宣判一个事实,宣布对方是违法或者违反道德的。这种既是当事人又充当法官的情况下,立场很容易出现问题,因为有可能存在偏颇,不能像在法庭一样给控辩双方一个平等辩论、展示证据以及质证的机会”。此外,人肉搜索对他人隐私造成侵犯,同样存在触犯法律的风险。

(四)引发线下非理性群体行为

被情绪所裹挟的网民在愤怒心理的驱使下,很可能会引发非理性的线下行为,导致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这样的现象伴随着网络暴力屡屡发生。例如本事件中三位被救女生的电话被打爆,影响其工作生活。又如“唐山打人案”后,涉事烧烤店老板表示自己被误当成打人者而遭受了网暴,从次日中午开始就不断接到骚扰电话,有人甚至给他店里送了花圈和菊花,他的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四、反思

需要明确的是,网络暴力从来都不是正义的,以暴制暴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因此对于网民而言,在事实尚未明晰之时,不妨先等一等,不要被情绪牵着鼻子走,更不要被别有用心之人所利用。只有充分认识到网络暴力的危害,才能真正建立起对网络发言最起码的敬畏心。对于造谣者而言,必须依法严惩,而非封号了事,让其明白造谣绝非零成本零代价。最后,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建立健全网暴预警预防机制,比如加强内容识别预警、构建网暴技术识别模型、建立涉网暴舆情应急响应机制等,及时发现网暴异常行为。

【参考文献】

[1]李华君,曾留馨,滕姗姗.网络暴力的发展研究:内涵类型、现状特征与治理对策——基于2012-2016年30起典型网络暴力事件分析[J].情报杂志,2017,36(09):139-145.

[2]陈代波.关于网络暴力概念的辨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3,No.318(06):61-62.

[3]王巍.知乎舆论场中用户情绪呈现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4]赵云泽,刘珍.情绪传播:概念、原理及在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的地位思考[J].编辑之友,2020,No.281(01):51.

[5]赖胜强,张旭辉.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对网民情绪传播的影响机理——基于D&G辱华事件的扎根理论研究[J].现代情报,2019,39(09):116.

[6]袁光锋.“众怒”的年代:新媒介、情感规则与“愤怒”的政治[J].国际新闻界,2020,42(09):6-22.

[7]陈代波.近年来我国网络暴力问题研究综述[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No.172(02):64.

[8]冯琳,符万年.社交媒体时代“社死”乱象的成因及矫治[J].青年记者,2021(18):34.

[9]侯玉波,李昕琳.中国网民网络暴力的动机与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4(01):105.

[10]隋岩,李燕.论群体传播时代个人情绪的社会化传播[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34(12):13.

上一条:“新郑三中老师网课去世”:疫情时代下的新型网络暴力 下一条:从“马嘉祺引粉丝攻击清华博士”事件浅谈以网络为武器的群众暴力事件

评论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