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释义之自媒体乱象
时间:2023-06-27
自媒体在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因其传播海量信息的良莠不齐,增加了舆论生成的复杂性。内容低俗、故意欺诈、传播谣言、诱导分享、抄袭泛滥、诽谤他人、垃圾信息被称为自媒体的"七宗罪"。分析当下自媒体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乱象表现及其成因,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自媒体专业素养不足、把关机制缺失、伦理道德滑坡以及谋取不正当利益等因素,同时网民在网络环境和真实社会之间"人格分裂",让各类自媒体平台的头顶上少了一柄尚方宝剑。如何治理这些乱象,主管部门到底应该如何亮剑,已成为全社会面对的问题。
按照“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要求,2023年3月10日以来,各级网信部门积极履责,严肃查处各类违规“自媒体”账号。微博、腾讯、抖音、快手等重点平台积极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依法依约处置“自媒体”造谣传谣、假冒仿冒、违规营利等突出问题:1.从严打击发布传播谣言信息、有害信息和虚假信息的“自媒体”。2.严肃查处假冒仿冒官方机构、新闻媒体和特定人员的“自媒体”。3.全面整治蹭炒热点、博取流量和违规变现的“自媒体”。 有力震慑“自媒体”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翻看被群聊信息占据的聊天列表,不少网友抱怨自己正遭遇“群扰症”:“这种食物不能再吃了!”醒目标题让人真假难辨,不少聊天群甚至成为谣言传播的温床;有的群组由于缺乏平台监管,有意无意地成为违法犯罪行为的“帮凶”;有的群聊看似信息满满实则杂糅,从花式营销信息到拉票寒暄,令人烦恼不已。
破解群组困扰,规矩必不可少。日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印发《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不仅明确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落实信息内容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也对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包括群组成员列明规矩、画出红线。
评论
|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
|
共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