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杭州女童失踪案件为例浅谈后真相特征下媒介报道的失衡
时间:2020年10月09日 点击:
【摘要】后真相的特征在网络时代愈演愈烈,后真相让网络群体漠视真相本身,也忽视了其中的社会伦理规则,媒体报道也出现伦理失范行为,特别是对于个体生命等基本权利的漠视尤为让人心痛。在杭州女童失踪案中,网络受众为何对此次事件如此上心,全因媒体爆...
详细内容
以5·16河南周口男婴丢失案为例探究“后真相”时代的非典型案例
时间:2020年10月09日 点击:
【摘要】在“后真相”的时代景观下,新闻反转频繁,真相扑朔迷离。本文以5·16河南周口男婴丢失案为例,基于案例是当事人蓄意策划的“非典型”反转新闻这一特殊情况,从新闻反转成因、利弊反思、规避策略、相似案例这四方面对事件进行探讨。【关键词】后...
详细内容
以“汤兰兰事件”为例看后真相时代新闻反转现象
时间:2020年10月09日 点击:
【摘要】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信息数量呈指数倍增长,受众在过量的信息中迷失,身处一个真相和谣言难以辨别的时代。媒体机构为了迎合市场,花更少的时间在信息核查上,花更多的时间用在煽动情感、强化偏见上,真相不再重要,情感价值赢得一切。本文以2018...
详细内容
从泳池冲突医生自杀事件说起:“后真相”时代的真相
时间:2019年02月25日 点击:
“post-truth”一词在2015年入选牛津词典年度词汇,用以描述美国大选、英国脱欧等事件。随着网络交媒体的不断发展,“后真相”已屡见不鲜,诸如年初的“汤兰兰事件”、“王凤雅事件”等。在情绪化主导的分析之中,事实真相被人们淡化,权威媒体的表现让人...
详细内容
“网红殴打孕妇”事件中情绪先行的原因思考
时间:2019年01月08日 点击:
9月9日,杭州一名孕妇发微博称,其因遛狗问题遭到杭州本地一名网红“Saya ”殴打致先兆早产。一个月后,这起事件发生了逆转,10月14日,“Saya”在微博上否认了殴打孕妇的行为,10月18日,有网友爆出了一段现场视频,视频显示该网红并未殴打孕妇。至此,事...
详细内容
以“王凤雅事件”为例浅析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场的形成
时间:2019年01月08日 点击:
在信息过载时代,获取真相的成本不断提高,公众在挖掘真相上逐渐失去耐心,而是更愿意去听、去看与自己头脑中印象相符的内容。一个新闻的爆炸式传播一般以情感风暴的形式引起多数人关注,传播主体不再对新闻事实进行完整的呈现,而是通过煽动情感、强化偏...
详细内容
从“济南坠楼女孩”事件分析后真相时代情感先行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时间:2019年01月08日 点击:
“后真相”的原义是指“当真相被披露之后”,但是它的准确含义应该被理解为“真相靠后”,也就是说代表了事实的“真相”在事件中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但真相真的不重要了吗?究竟该怎样解读“后真相”时代中的“真相”呢?本文以“济南坠楼女孩事件”为例,...
详细内容
以河南高考答题卡调包事件为例看后真相时代的新闻反转
时间:2019年01月08日 点击:
2018年8月,一篇《四家长质疑考生答题卡调包,纪委介入检察官实名举报》的自媒体文章在朋友圈疯转:4名来自郑州、洛阳、周口等城市的家长表示,孩子今年的高考分数与以往成绩、高考后估分严重不符。8月7日,河南省招生办官方网站就“高考答题卡疑被调包”...
详细内容
以“榆林产妇坠楼”事件为例看后真相时代舆论场下的真相失焦
时间:2019年01月08日 点击:
2016 年年底,《牛津词典》将“后真相(post-truth)”评为英语世界年度热词,用来描画“客观事实在形成舆论方面影响较小,而诉诸情感和个人信仰会产生更大影响”的情形。2017年8月,陕西榆林产妇坠楼事件引发舆论风波,在真相不明的情况下,网民情绪受到...
详细内容
以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为例浅析“后真相”时代下新闻伦理失范问题
时间:2018年12月04日 点击:
后真相”时代的来临让新闻事实变得扑朔迷离和反转频发,受众情绪化、极大焦虑和盲目恐慌,舆论发展也愈发被情绪操纵而难以控制。本文结合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分析新闻媒体在舆论发酵和一步步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他们的一些不恰当和不适宜的报道工作...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