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后真相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介后真相 

以刘谦跪拜门事件为例浅析后真相时代的媒介失范

在传播媒体高度发达的新媒体时代下,高速迭代的信息传播以及多样化的传播媒介间接或是直接的促成了后真相时代的出现。追求实效罔顾新闻规律的虚假化,消费社会中趋利议题主导的商业化,娱乐至死下硬新闻软化的过度娱乐化,众多不利的表现形式层出不穷,媒...

详细内容
以伊藤美诚事件为例浅析后真相时代媒体造势误导刺激公众情

在当前网络环境下,流量即是金钱,有些媒体或者个人 为了博取大众眼球,获得流量,赚取钱财,不惜歪曲事实,捏造谣言, 加以炒作等等,从而制造敏感话题引发网民从众心理,导致事实真相被 忽视,公众对事情所产生的情绪的关注超过了事情本身,对他人的人 ...

详细内容
阿里女员工被侵害事件:新闻反转

阿里女员工被侵害事件:新闻反转

时间:2022年08月25日 点击:

后真相时代背景下,新闻反转现象层出不穷。其背后是媒介心理、社会情绪和新传播技术的多重动力的推波助澜,对于新闻反转现象的治理和规范,也将从媒体、公民和政府机器的规制等角度去考虑。在去中心化的时代,没有任何机构能够垄断信息生产,但同时也没有...

详细内容
朱军案事件:后真相时代的舆论审判

朱军案事件:后真相时代的舆论审判

时间:2022年08月25日 点击:

自2017年10月起,Metoo运动在网络上盛行开来,并逐渐从美国好莱坞扩展到全球。2018年7月、8月国内集中曝出公益圈、传媒圈、艺术界关于性侵犯、性骚扰的案件,其中,弦子指控朱军性骚扰一案在网络上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并进入了相应的司法程序。案件在20...

详细内容
19岁四川男孩看守所死亡父母均为残疾人事件:后真相时代该如何呼唤新闻真实

后真相时代,媒介技术的发展一面为大众提供更多的信息,一面淹没着真实的呐喊。有关弱势群体的报道历来受民众所关注,媒体在报道时持以同情的目光固然有可取之处,但若因此而导致事实失真、甚至借此博人眼球,则是严重的伦理失范行为。本文以19岁四川男孩...

详细内容
莆田男子砍死邻居案报道:后真相时代的“舆论反转”

后真相是2016年《牛津英语词典》选中的年度词汇,后真相的流行是互联网社交媒体职业伦理的冲击,是继20世纪60年代“新新闻主义”以来对新闻报道客观性和真实性的又一次重大挑战,后真相的基本特征是情绪在前,真相在后,观点在前,真相在后;成见在前,客...

详细内容
 以“贫困大学生备战考研期间偷外卖被抓”为例浅谈“后真相”时代的网络情绪化传播

“后真相”是现代性发展到特定阶段上的产物,与公共舆论的境况所发生的重大转折相联系, 社交媒体满足了人们在传统媒体时代无法实现的信息传播、意见表达以及社交需求, 成为加剧“后真相”的推动力。在后真相的时代,公众对于揭露真相的兴趣呈现下降的...

详细内容
踢一脚三万六?从媒介后真相浅析熊孩子踢坏影院巨幕

在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有些网络媒体为了追求点击率和浏览量,以基于事实又偏离事实的传播手段,故意营造介于真实与虚假之间的第三种现实,从而迎合“后真相时代”的受众情绪,由此,立场和情绪渐渐取代了真相和真实。本文以新闻事件“熊孩子踢坏影院巨幕...

详细内容
以重庆8岁男童勇阻偷车贼遭报复事件为例浅谈“后真相”时代的舆论反转

牛津字典把“后真相”定义为“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客观事实更能影响民意”。在“后真相”时代,客观事实在形成舆论的方面影响较小,而个人情感则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情绪化引起的舆论风暴中,真相和理性似乎已经不再重要。基于这一背景下,网络上的反...

详细内容
从“广州教师体罚学生致吐血”事件看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现象

现如今,我国网络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前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网络舆情已经传递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群体极化现象在网络舆情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各大类型的网络媒体更是已经成为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讨论的平台。本文通过分析“广...

详细内容
共44条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