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金柱”一案中的媒介审判现象
时间:2018年01月07日 点击:
1997年8月24日晚,张金柱酒后驾车逆向行驶,将一个孩子撞飞,不治身亡;孩子的父亲和自行车则被卷在车下拖着狂奔,留下一条1500米的血路,张金柱被判死刑。直到今天,“张金柱”仍然是驾车撞人逃逸者的代名词,该案则成了所谓“舆论杀人”的典型。这样的“...
详细内容
从哈尔滨宝马肇事案看媒介审判现象
时间:2018年01月07日 点击:
在新闻实践中,新闻媒体和公众舆论往往会“充当”法官的角色,但往往因为对案件真相了解不深,加之媒体报道不够全面客观,在同态复仇的朴素正义观助长下的舆论往往会影响到司法的正当程序,造成严重的后果。本文将从2003年苏秀文开宝马撞死1人、撞伤12人的...
详细内容
从“杭州飙车案”看媒介审判的特点、原因和危害
时间:2018年01月07日 点击:
】“杭州飙车案”发生后,各级媒体对其给予了铺天盖地的报道,其中不乏“媒介审判”。其特点表现为煽情式报道,刻意突出、片面强调甚至随意夸大某些事实对,双方当事人分别侧重“正面报道” 和“负面报道”;未经审判,就为案件定性,给当事人定罪,影响司...
详细内容
从快手平台“少女怀孕”风波看网络社交媒体对社会价值观建构的影响
时间:2017年11月23日 点击:
【摘要】10月底,一条“快手”app上的短视频火了。视频中,一名14岁少女晒出自己怀孕的视频,并在各大社交平台上被大量转发,引起了一场舆论风波。人们在就婚育观念、少女怀孕背后可能涉及的犯罪行为等问题展开讨论的同时,纷纷谴责“快手”作为社交媒体对...
详细内容
从小戏骨版红楼梦看演员明星低龄化引发的伦理之争
时间:2017年11月07日 点击:
【摘要】国庆期间,小戏骨版红楼梦在平台上一经播出,便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纷纷感叹小孩子们表演为惟妙惟肖、场景还原度高、画面制作精良,豆瓣评分更是高达9.3,但是在作品好评如潮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争议,网友们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表达了...
详细内容
以李昌奎案为例探讨舆论获胜不等于“媒体审判”的问题
时间:2017年10月30日 点击:
【摘要】李昌奎因强奸杀人而被判死刑,案件期间二次改判,死缓与死刑的量刑之差掀起了舆论风波,最后以执行死刑告终。值得关注的是,本案中媒体起到了应有的关注与监督,却不应被思维惯性诟病为媒体审判。
详细内容
赵湘杰案:以行政干预实现的媒体审判
时间:2017年10月30日 点击:
【摘要】赵湘杰,因酒后驾驶肇事一审被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和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死刑,这一判决的过程却是建立在媒体报道下行政层的干预而进行的,无疑具有媒体审判的成分。从改判过程来看,涉法新闻需要反思的方面仍有很多。
详细内容
以“南浔协警强奸案”为例:适当舆论监督绝非媒体审判
时间:2017年10月30日 点击:
【摘要】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两名协警对两名女生实施强奸,从一审判决三年有期徒刑到再审改判十一年,法院的漏洞最终被填平。其中媒体与公众舆论起到了应有的监督,虽然舆论监督与媒体审判只有一线之隔,但程序得当、适度合理的媒体监督确实是当今所需要的。
详细内容
以罗彩霞事件为例探究人文关怀与媒体审判之界
时间:2017年10月30日 点击:
【摘要】罗彩霞因高中同学王佳俊冒用其身份上大学而被社会广泛关注,其中媒体在揭露事件真相和跟踪后续处理中展现出对罗彩霞的同情和对操纵者的谴责,这是对受害者一方的人文关怀,但过分的情感倾向却不免有媒体审判之嫌。
详细内容
以张君案为例:媒体审判中的“杀无赦”
时间:2017年10月30日 点击:
【摘要】张君、李泽军特大系列抢劫杀人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暴力性集团犯罪案件,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环境的安定。但在关于该案件的报道中,《文汇报》越位于司法进行纸上判决,并且在报道中多次出现不恰当的表述,成为媒体审判的典型。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