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暴力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暴力 

从范玮琪阅兵晒娃事件透视自媒体“围攻”现象

2015年9月3日上午,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台湾女星范玮琪则在当日10时29分发了一条微博“晒娃”。这一条微博一下子形成了引人关注的热点。网民在短时间内聚集起来,“围攻”其微博。自媒体时代,每...

详细内容
从校园暴力案例看媒介暴力对现实暴力的影响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频发生,社会上很多人将批评的矛头指向了媒体,认为媒体的报道导致了更多的现实暴力。本文以校园暴力事件为基点,对媒介暴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媒介暴力与现实暴力之间的关系,认为媒介暴力并不一定会导致现实暴力,但也要防止...

详细内容
从“优衣库事件”看媒体暴力

从“优衣库事件”看媒体暴力

时间:2017年06月18日 点击: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指出,截止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7.31亿,这一互联网用户规模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与网络暴力密切相关的论坛、贴吧、微博等新媒体,对传统的舆论调控机制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详细内容
澳媒炮轰孙杨“药物骗子” 新闻报道是真是假?

【摘 要】霍顿在里约奥运会赛后采访时讥讽孙杨是“吃药的骗子”。随后,澳媒力挺霍顿,集体炮轰孙杨为“药物骗子”,其言语严重伤害了中澳两国的友好感情,也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本文将针对澳媒在报道孙杨事件中所涉及到的不实报道进行分析。 【...

详细内容
从张靓颖结婚风波看道德绑架界限问题

从张靓颖结婚风波看道德绑架界限问题

时间:2016年10月20日 点击:

【摘 要】公众人物的日常生活一直是人们的谈资,但一直以来大众对公众人物私生活的过度窥视,已经让公域彻底沦为一个私人生活的娱乐场,把公众人物的私人空间挤占的所剩无几。因此本文从张靓颖结婚风波一事来谈谈网络道德绑架的界限问题。【关键词】公众...

详细内容
从“丁锦昊到此一游”事件感受媒介逼视的力量

【摘 要】媒介逼视是公共媒体对私人领域的僭越,媒介逼视给被报道的个体带来他们本不应该承受的压力,同时也造成大众传媒的功能失调,是新闻媒体社会角色的错位。本文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丁锦昊到此一游”事件,来感受媒介逼视的力量和后果,并提出一些规避...

详细内容
以“柳岩伴娘门”事件看网络舆论的道德绑架现象

【摘 要】道德绑架现象从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到风口浪尖的舆论焦点都屡见不鲜,本文将具体分析“柳岩伴娘门”事件中存在的道德绑架现象,从而探讨为什么人们热衷于对公众人物进行道德绑架?我们可以用何种方式减少这种行为,从而理性地对待热点事件?【关键...

详细内容
“未让座被骂”是道德绑架

“未让座被骂”是道德绑架

时间:2016年10月14日 点击:

【摘 要】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文本信息在人们手中停留的时间越来越短。随着媒介传播渠道的日益多元化,新闻传播中形成的舆论现象在互联网媒介平台上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本文拟从“未让座被骂”事件总来分析舆论的道德绑架现象。【关键词】新...

详细内容
台湾艺人白冰冰之女白晓燕命案

台湾艺人白冰冰之女白晓燕命案

时间:2016年10月13日 点击:

【摘 要】白晓燕命案是台湾有史以来最重大的刑事案件之一。新闻媒体置人命于不顾,对其进行了大篇幅的报导,最终酿成悲剧。媒介过度炒作白晓燕命案,严重地误导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关键词】白晓燕;过度报道;内容暴力;行为暴力【Abstract】Murder of P...

详细内容
《深圳晚报》记者进入太平间偷拍姚贝娜遗体

【摘 要】2015年1月16日,知名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复发,病逝于深圳。弥留之际,她决定捐献自己的眼角膜。《深圳晚报》派出记者伪装进入太平间拍摄姚贝娜遗体,引发舆论强烈谴责。本文以“姚贝娜事件”为例,试图剖析记者在新闻采访中有悖于社会责任的问题...

详细内容
共48条  4/5 

Copyright ©2012-2013 Jc.ccn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