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喜事件”对隐性采访的思考
时间:2017年06月08日 点击:
凡是向采访对象隐瞒或未告知记者身份、采访目的或隐藏采访设备而进行的采访,都属于隐性采访。而卧底采访,无疑是隐性采访程度最深的方式。记者不仅仅是暗中记录和观察,很多时候直接参与了新闻事件。隐性调查方式不宜作为常规的采访方式使用,其造成的法...
详细内容
从“北医事件”看隐性采访
时间:2017年06月08日 点击:
“无冕之王”是过去常常被用来称呼记者,记者手中的笔将会引导舆论走向,而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弱化了记者这一职能,因此如何获得第一手资料,是每一个记者都面临的问题,因此隐性采访这一非新兴事物再次变得热起来。本文将从“北医事件”说起,对新闻...
详细内容
“窃听事件”非法窃听与公民隐私权关系的探讨
时间:2017年06月08日 点击:
2011年,传媒大亨鲁伯特·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旗下的英国通俗小报《世界新闻报》由于曝出非法截取、窃听私人电话信息的丑闻而被迫关停,由此使默多克集团陷入“窃听丑闻”,这就是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事件。
详细内容
从《亲历盗墓》浅析隐性采访现象
时间:2017年06月08日 点击:
当今时代,新闻传播事业不断发展、扩大,传播速度也不断加快,正因为这些,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演越烈,不少媒体为抢夺 “爆炸性”新闻,吸引观众的目光,不择手段,为了得到更广泛的新闻线索,媒体工作者们选择隐性采访的方式得到一些令人感兴趣的案件,然而...
详细内容
以《焦点访谈》为例浅析隐性采访在电视新闻栏目中的运用
时间:2017年06月08日 点击:
隐性采访在我国的新闻采访实践中被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从早期央视的《焦点访谈》到如今的各地方台新闻栏目都常常使用隐性采访来揭露社会暗角,满足了广大民众知悉社会真实情况的要求。但是因为隐性采访游离在法律和道德的边缘,因而电视新闻栏目在运用隐性...
详细内容
广东记者匿名采访竟成“钓鱼执法”
时间:2016年03月17日 点击:
【内容摘要】:当前,中国新闻界大量采用隐性采访手段。由于暗访行为具有复杂性,所以对于记者暗访的争论由来已久。本文以罗锦华卖假报告牟利为例,并阐述了陈力丹教授和程晨关于新闻暗访的观点博弈,在此基础上提出暗访是把双刃剑,新闻暗访手段存在合理...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