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拿督”来杭辟谣 《杭州日报》未核实闹乌龙

作者:龙文凤 金欣 时间:2016-03-03

【摘要】:消息来源的准确性是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前提和基础,即使是“官方”发布的信息,记者也需要一一进行核实。本文通过对《杭州日报》上刊载的一篇报道为例,分析记者对消息来源核实的重要性。

【关键词】:消息来源消息核实官方发布会

【来源】:《杭州日报》2011年7月27日

 

【案例简介】:

2011年7月,广州媒体的一则报道在燕窝行业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周女士在燕之屋购买了血燕并将之送检,结果显示亚硝酸盐含量高达3.6g/kg,而亚硝酸盐则是一种致癌物质,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安全隐患。这则新闻一经报道,立刻引来了媒体对燕窝行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关注。一时间,中国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纷纷报道质疑东南亚燕窝(尤其是血燕)的品质。中国作为东南亚燕窝较大的消费市场,面对中国燕窝行业出现的这一突发状况,马来西亚濒危物种进口管理局局长拿督珉阿膜、马来西亚出口卫生部(出口检验局)总监拿督凯孺哈兴等人昨天前来杭州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公众澄清了市面所售马来西亚血燕都是假冒的谣言。马来西亚拿督珉阿膜称,只要是马来西亚正规出口的血燕一定是真的,而燕窝中都含有亚硝酸盐,尤其是血燕中的含量较高,但可以通过清洗蒸煮后去除,不会影响食品安全。

《杭州日报》记者对这次看似官方的新闻发布会信以为真,并没有经过相关考证,就将新闻发布会的内容编写成稿公诸于众。事后,新华社驻吉隆坡记者核实后发现,马来西亚并没有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局,也没有进出口卫生部,也没有出口兽医部,可以说,在杭州大张旗鼓地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来头最大的两个官员,在马来西亚其实“查无此官”。新华社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发布会上的两位“官方发言人”凯孺哈兴和珉阿膜,两人的护照名字在马来西亚政府网站可以查到的同名同姓的人当中,马来西亚野生动物和国家公园保护局下属的生物多样性研究所有一名叫凯孺哈兴的研究人员,马来西亚卫生部有一名叫作珉阿膜的个人事务官。

此外,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也接受了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的采访,他表示,浙江省工商部门也对此次事件开展了调查,经官方核实这两人确实是冒充的。

 

【案例分析】:

坚守媒介伦理是媒体人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素养。保证消息来源真实可靠并实地调查考证,才能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可以说,记者对消息来源真实与否的判断,直接影响了最终的新闻价值。相反,如果记者轻信某一未经查实的消息来源,因为“职业惰性”投机取巧省略新闻事件实地调查的过程,就非常容易导致虚假消息的产生。而真实性作为新闻的生命,当它因为媒体人一时的侥幸心理而被忽视甚至践踏,那么,新闻对于受众、对于社会、对于国家的意义就无从谈起。

目前看来,消息来源上的差错大致可以归纳为5种类型:“编造消息源”、“来源境外媒体”、“匿名消息来源”、“单一消息源”和“来源网络的消息源”。这则新闻属于“单一消息源”引致的虚假新闻。由于马来西亚出产的血燕在中国遭遇到信任危机,两名所谓的马来西亚拿督在杭州召开新闻发布会为该产品辟谣,但事实证明,两人的身份是假冒的。《杭州日报》的记者轻信了他们的一面之辞,在报道强调两人的“拿督”身份原本是为了突出消息来源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孰料误信其虚假身份,导致报道虚假。虽说是因为两名假冒者主动造假,但记者采访懈怠,疏于求证,也应承担责任。事实上,记者可以从国内国外两个途径做好核实工作。比如求证一下两名拿督的身份,再比如国外政府机构在华召开新闻发布会的程序等。

上一条:匿名网络消息对新闻真实性的影响 下一条:仅听“一面之词” 报道“连环失实”

评论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Copyright ©2012-2013 Jc.ccn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