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当事人状告媒体 "爱心报道"何以引出索赔风波

作者: 时间:2017-06-23

【摘 要】2007年8月13日,《中国青年报》报道,黑龙江省铁力市一名癌症下岗女工因不满媒体在操作帮助自己的“爱心报道”中的失实报道,而将媒体告上法庭,索赔450万。此事件给媒体敲了最响最重的一记警钟——对于负责任的媒体来说,动机与愿望,并不是失实的理由。本文通过对“爱心报道”的回顾,了解哈尔滨日报策划新闻的事实,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虚假新闻;策划新闻

【Abstract】On August 13, 2007, the China youth daily reported,Tieli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alaid-off and suffering cancer women worker took the media to court because the media made the report about herbecame false and ask for4.5 millionyuan for compensation. This event is a big alarm :For the responsible media ,motivation and desire ,isn’t the reason of losing true.In this paper, with a review of the "love story", know Harbin daily planning news facts,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Fake News Report; Planned news

【案例简介】

2002年9月,哈尔滨日报集团下属《家报》的记者来到铁力市下岗女工陈波家中。陈波95年下岗,97年与丈夫离婚,此后独自抚养先天性足内翻的儿子与高龄老母,2000年自己又被诊断为乳腺癌。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抓拍了一张陈波含泪望着儿子的照片。

数日后,陈波发现《家报》刊登了一篇主人公刘波为儿寻母的报道:丈夫因肺癌去世,自己身患乳腺癌,只好为儿寻母、面试欲领养者。压题图片正是当初记者采访陈波时抓拍的照片。这篇有悖事实的报道在第23届黑龙江报纸作品奖评选中获得三等奖,还被另外三家媒体转载,转载后的报道更是与真相大相径庭。此后陈波6岁的儿子患上癔症,陈波自己也被诊断为重度神经官能症。

2003年,陈波决定用法律为自己和儿子讨回公道。她陆续起诉了哈报集团以及另外三家涉事媒体,索赔450万元。而被告却认为报道内容虽有失实,但出发点是呼吁社会向陈波母子献爱心。法院最终判决4家媒体赔偿陈波母子13.5万元。

【信息来源】

http://www.china.com.cn/law/txt/2007-08/13/content_8670100.htm

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7-08/13/content_6520671.htm

【案例分析】

一直以来,人们对“善意的谎言”都是持宽容甚至默许的态度,认为只要出发点和动机是好的,并且对社会没有造成不良影响,这类谎言出现在媒体上也不是不可接受的,特别是这些动机的前提是为了“帮穷”或“扶困”,甚至还可能成为佳话和轶事。这样的佳话和轶事,正以半明半暗地存在于中国传媒界,成为社会类新闻中一类常见多产品种。

这是当下媒体生存现状决定的。许多媒体,由于可以不说的原因,已基本放弃了负面报道,甚至将车祸与自然灾害之类也列为负面报道,不惜矫枉过正地使新闻尽量“和谐”。连早年流行的对三个门面以下,注册资金50万元以内,行政级别不高于科股级的监督对象进行暗访偷拍的舆论监督也不搞了。媒体赖以树立正面形象的惩恶扬善功能,从此就消失了一半。

幸喜还有扬善之类的业务可以做,这种既不得罪人又不招灾惹祸的新闻,可以宏扬社会的正面信息,可以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可以赚取读者的眼球和眼泪,可以以“感动”的名义入选各种年度月度新闻评奖,可以挣千字千元的稿费。从媒体管理者,到具体操作的记者,到被采访对象甚至读者,都能得到非常正面的收益,于是,扬善类新闻和策划新闻便开始层出不穷地出现。许多媒体和记者,循着本能自然地做出选择,四面出击,寻找各种奇异的感人情节,拿出言情剧编剧的煽情文笔,将一个个原本有一些感人情节的新闻添油加醋加芥茉和洋葱油等催泪剂,把读者往死里煽。某些媒体甚至将受访者流不流泪并诱发观众落泪,作为新闻的优劣标准。笔者就亲眼看到过两次记者或编导因为被采访对象没有哭得合符标准而动怒的场面。因而每看到此类镜头,都会产生一种病态的想法:这不会是记者把人家说哭的吧?

因为这样的“新闻”太多,导致的后果,便是受众与社会的被感动点越来越高。以往,一个尿毒症或白血病无钱医治的消息,吸引个三万五万甚至更多的捐款跟玩似的。但这种情况,随着越来越多的各种青出于蓝的疑难杂症和悲伤的人生故事,而透支了原本就稀缺的社会良知与善意。以至于到了后期,太一般的病症和没有什么奇异情节的求助者,也即是被某些记者称之为“病得没有新闻由头,穷得连故事都没有的人”,便基本退出了媒体关注的视线。

在一些媒体放弃的情况下,另一些媒体从业人员则选择了另一条路——在良好的动机下,他们开始组织编排起“有看点”的“感动”新闻,以写小说和拍电视剧的方式,策划和导演各种所谓新闻,这种新闻因为有“助人”之类的崇高动机做支撑,做起来也没什么心理障碍,而其中出现的失实甚至虚假情节,主人公们会因为记者出于“好意”,且是“利得者”而不表示反对,甚至还积极主动配合。近年来,时有年度“感动”新闻被曝失实或引起纠纷,便很说明问题

【成因分析】

黑龙江铁力市陈波陈旭母子事件再次使伦理道德进入了公众的视线,《家报》捏造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来向社会传递正能量,给予陈波陈旭帮助,然而最终不仅给陈波母子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更对新闻媒体的形象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策划者/媒体对于新闻底线的漠视

为了博人眼球,或是传递正能量,两位记者不顾新闻的真实性,断章取义地拍摄照片,撰写文稿,不仅是为让陈波母子的状况更令人同情,更是为了自己的新闻稿件更加引人注目,如此以被报道者的利益和社会对新闻媒体的信任为代价,显示出了两位记者对新闻报道认识上的偏差,和对真实、客观的毫不在意。

2、伪善标签对于社会公众的吸引力

无论何时,公益和爱心总是报纸媒体上最牵动人心最动情的篇幅,人们对于这种事情总是怀着最同情的眼光去看待它,这也就给了某些无良媒体可乘之机,只需要一个感人的故事,便能让报纸的关注度倍增,便能让自己的新闻稿件被大众所重视,这是一件低成本高收入的事情,也因此许多记者选择了这样的行为,但是回归本质,这种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社会公众对于公益事业不加判断的盲从和对正能量偏执般的支持造成的。

3、报道编辑审核方面的有意/无意缺失

当这样一件关于爱心和公益的报道写出后,《家报》并没有在这件事上予以重视,而是因为它“正能量的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后果。而其他的一些媒体也不对事实真相加以探索,对报道的真实性加以审核,甚至在事情暴露后出奇一致的枪口对外,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媒体的审核也就让人怀疑。

【对策探索】

1.一线采访记者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一方面,记者在采写新闻,要仔细核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等新闻要素,避免“无心之过”;另一方面,记者更不能出于利益或者“好”的动机,有意歪曲新闻事件的真相。

2.编辑要对记者采写报道的真实性严加核实:对于有疑问的稿件,要求记者进一步核实后重新交稿;对于情况复杂的重要新闻,编辑要亲自到现场向新闻当事人取证核实;

3.3.法律和新闻行业内部规范:法律上,要推进立法,加强司法,对新闻失实行为起到震慑作用;行业规范上,新闻行业内部也要加强自律和自净,处罚甚至开除有意新闻失实的害群之马。

【参考文献】

1.《浅谈新闻失实的原因及对策浅谈》许建国 天津今晚报新闻研究所

2.《新闻真实与当前新闻失实的原因》陈力丹、闫伊默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上一条:“同工同酬”假新闻背后的“真民意” 下一条:以广西孤儿杨六斤生活环境被媒体夸张报道为例:善意的谎言是否有悖于新闻真实?

评论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Copyright ©2012-2013 Jc.ccn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