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高考舞弊真相中隐性采访的必要性
时间:2016-03-10
【摘要】2000年7月9日,湖南经济电视台播出了一段长达5分40秒的无声新闻,曝光湖南嘉禾高考集体舞弊,并将片子送至央视,随即在《焦点访谈》播出名为《直击嘉禾高考舞弊案》的节目。消息一经披露,便引起全国轰动,北京青年报、长沙晚报等纸媒竞相进行后续报道。湖南省教育厅、监察厅当日成立了联合调查小组并奔赴嘉禾进行调查。
【关键词】高考舞弊 纪录式偷拍 媒介监督 隐性采访
【案例内容】
2000年7月9日,湖南经济电视台播出了一段由记者潘瑞林和摄像蒋小勇暗访的长达5分40秒的无声新闻,曝光湖南嘉禾高考舞弊,并将片子送至央视,随即在《焦点访谈》播出名为《直击嘉禾高考舞弊案》的节目。这则新闻记录了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嘉禾一中2000年高考两天内的舞弊现象,考试开始二十多分钟后,一位考生看到纸条,并淡定的传给后座,十一点30分考试结束,考场内一片混乱,甚至有老师在旁边耐心地等待奋笔疾书的考生,在其它考场还存在明目张胆的传阅纸条、对答案,交头接耳、打手势等现象,而监考老师都视而不见。
当年高考前夕,湖南经济电视台接到匿名电话,称湖南省嘉禾县嘉禾一中常年有高考作弊现象,并于今年很有可能爆发大范围集体作弊现象。7月5日,湖南经济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潘瑞林、摄像蒋小勇前往嘉禾进行暗访,他们乔装打扮,以本地司机身份登记入住,在距离考场20多米的具有最佳角度的民房顶楼设置了两台摄像机,并通过床单隐蔽拍摄。7月7日,从上午九时开考的语文到下午考试结束,两人共拍摄了三盘带子,共计180分钟的现场录像,并分别藏在不同的地方。记者当日带着现场录像立即返回长沙。7月8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的记者知道后,也赶往嘉禾一中进行偷拍。北京青年报、长沙晚报等纸媒竞相进行后续报道。
7月9日,湖南省教育厅、监察厅成立了联合调查小组,赴嘉禾连夜调查。当晚,嘉禾县调查组将媒体集中曝光的306考室监考员李定喜、胡久学进行“两规”。随后,嘉禾县调查组将有关违纪考务人员带到离县城7公里多的南岭林场隔离调查。10日,“两规”人员又增加了2人,李衍军和郭勇福,嘉禾县教育局局长雷柏成和嘉禾一中校长雷建文被停职反省。最后,嘉禾考点被确认出雷同卷共236份,203名作弊考生取消了考试资格,有关责任人也受到了严厉查处。
【案例分析】
新闻采访方法多种多样,而暗访与偷拍是一种充满诱惑力的采访手段。冒险暗访的勇气,高超的采访技巧,似乎是新闻记者职业责任的经典诠释,这是因为暗访与偷拍总是与真相相伴,与丑闻相伴,与危险相伴,与争议相伴,与诉讼相伴。正因为暗访偷拍其自身的复杂性和争议性,来自业界,学术界和民众界的声音贬褒不一。但是,在湖南省嘉禾县高考舞弊风波中笔者更倾向于论述其暗访偷拍手段的必要性。
湖南省嘉禾县一中高考舞弊案曝光后,记者从长沙驱车南下430多公里,来到嘉禾县,发现人们对于这场高考舞弊案的曝光,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反映。许多当地群众向记者反映:曝光好!把嘉禾高考舞弊的丑行暴露出来,维护了公平和公正的原则,触动了嘉禾县弄虚作假这根敏感神经。也有些领导干部、教师不以为然。嘉禾县一中一位教师忿忿地对记者说:“既然是为了促进工作,电视台记者既然知道要发生舞弊,为什么不立即告诉当地政府采取措施?就好像一只载满旅客的航船,你记者发现船漏水,不报告。等到船沉没了,你才报道!报道舞弊案的电视台记者的目的有问题!”对于该教师的愤愤不平,笔者不禁假设在嘉禾事件中,如果记者在得到举报或在初步调查后”,选择马上敦促有关部门在开考之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我们至少有下面两点疑问:(1)、记者有权“敦促 吗?记者对现实社会的干预力量来源于新闻报道所产生的舆论影响,和普通公民一样,其本身并没有任何特权。在事件发生之前,记者充其量只能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再退一步,记者的反映果真能促使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干预吗?首先尽管记者在接到观众举报后,曾经做过很细致的暗访,但在事件没有发生时,再大的把握也只是可能性,只能是一种预期,而不是事实,记者如何取信于有关部门”?而且预期也不能成为有关部门”查处责任的依据。其次,即使有关部门真的采取了诸如警告之类的方式进行干预,能确保违法分子不会以一种更隐蔽的方式来作案?维护高考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年年强调,那些监考人员和有关单位不会不明白,他们能顶风违纪爆出如此丑闻,我们如何相信没有真凭实据的警告能使他们彻底罢手。(2)、观众为什么不向负有监督责任的职能部门举报,而是向记者举报?我国宪法规定,每个公民都负有监督权利和义务,并且设有专门的投诉检举部门。从职权关系上来说,观众向监督部门举报显然要比向记者举报效果来得更直接更有力。在嘉禾事件争论中,我们过于把焦点集中在记者行为上,是不是忽略了其他社会普通公民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在观众舍彼就此的选择中,是不是有一些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地方?
据保定人民广播电台主编朱秀赏的观点来看,隐性采访的形式有很多种,总结起来,大概有4种:观察式暗访、体验式暗访、诱导式暗访、偷窃式暗访。而在本案例中记者明显采用的是观察式暗访。观察式暗访是指记者以旁观者的身份真实地记录其所见所闻的真实情况,并不加入到事件当中,也不影响事件的进程和结果的暗访形式。这种形式的暗访一般不会受到质疑,因为其不存在谎言。而且记者没有必要在任何场合都向他人表明自己的身份。也就是说,记者只是和普通民众一样,只是事件的观察者,唯一不同的只是其把大家看到的情况记下拍下来了而已。而且在嘉禾舞弊风波事件上也并不存在侵犯某些人员或学生的隐私权问题。更进一步,在平衡隐性采访与隐私权两者关系时,我们还要遵循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公共利益原则。公共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是国际上的共识,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其行为活动与利益不能不受到社会公共利益的适当、合理的限制。否则,如果所有的人都各行其是、为所欲为,那么社会将会丧失其存在的基础,最终使任何个人的利益也无法得到保障。
古语有云:“剑者,双刃也。杀敌同时,慎防伤己。”所以,我们在使用隐性采访这把“双刃剑”时,应把握好它的力度,使它既能“杀敌”,又不至于“伤己”,充分发挥其最大限度的“战斗力”。以嘉禾高考舞弊案为例,记者如果了解到内幕情况后,直接向有关方面反映,阻止事件发生,固然可以看作是其社会责任感的一种表现。但是,记者选择了任事件发生,并且进行暗访偷拍, 从而做成新闻报道,其意义就不仅仅是一条轰动性报道,其在唤起社会关注,督促有关部门对类似事件认真查处上所产生的良性作用,从一个较长远时期来看,其意义也许要远胜于前一种做法。
【附:案例原文】
2000年7月,湖南嘉禾县爆出我国恢复高考以来最大的高考集体舞弊丑闻,在嘉禾考点参加考试的507名考生中,已经调查发现有236份雷同试卷,涉及192名考生,而涉嫌高考舞弊丑闻的19名当事人已被查处,本文成稿时,调查仍在进行中。
惊爆内幕
嘉禾高考舞弊丑闻能大白于天下,得益于一群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高考前夕,湖南经济电视台接到一个自称是“有正义感的观众”的匿名电话:郴州市嘉禾县往年高考舞弊现象十分严重,今年仍可能再次爆发大面积的高考舞弊,请媒体予以曝光(另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羊城晚报》记者赵世龙也获悉嘉禾县近年高考考风不正,想现场抓拍一些舞弊镜头,经实地考察,觉得单靠照相机力不从心,于是便与湖南经济电视台联手行动。——编者注)。7月5日,湖南经济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潘瑞林、摄像蒋小勇与一名司机奉命前往嘉禾进行暗访,整个暗访都是在外界不知不觉中进行的。
嘉禾是湖南省面积最小的县,任何外来的东西很快就能引起当地的注意。为了不暴露行踪,三人在嘉禾宾馆登记住宿时,用的是司机那张身份证。在考点外,三人找到一栋具有最佳拍摄角度的民房,并对房东称,要到房顶上看看表妹高考时的情况。
7月7日,司机将潘、蒋两人送到拍摄点后,立即将车开走。潘、蒋两人带着摄像机从侧门爬上四楼房顶阳台。为了保险起见,他们在阳台上晾了几床事先带来的床单,床单中间挖了个洞,以便于拍摄。藏好设备后,他们一边坐在屋顶闲聊,一边观察对面考场情况。考试开始20多分钟后,开始有学生舞弊,随后的舞弊现象越来越令人触目惊心。两位记者一个用“掌中宝”摄像机透过床单上的洞站在床单后拍摄,另一个则将笨重的大摄像机架在阳台栏杆上,用一床大毛巾被罩住摄像机,人就钻在毛巾被中,通过毛巾被上挖出的洞向外拍摄。在毫无遮挡的阳台上,盛夏的阳光火辣辣地照射着。尽管是光着膀子,躲在毛巾被里的记者仍然感到热浪灼人。然而,拍摄到的触目惊心的舞弊现象让他们忘记了炎热。下午,两人再次前往拍摄。为了以防万一,两人共拍摄了3盘带子,分别藏在不同的地方。
高考第一天所拍摄到舞弊镜头录像资料长达180分钟,足以说明嘉禾考点存在着大面积的舞弊行为。为了不出意外,三人于当日下午带着录像资料立即撤离嘉禾返回长沙。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记者获悉后,7月8日也赶到现场接着拍摄。由于高考还要继续进行2天,为了避免影响考生的正常发挥,一向讲究新闻时效的湖南经济电视台破例决定,推迟至7月9日中午播出。在审稿过程中,湖南经济电视台只称嘉禾某考点有舞弊现象,我们准备予以曝光。审稿者当时以为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大笔一挥,震惊全国的嘉禾高考舞弊丑闻就这样被揭露出来。
闻风而动
7月9日中午,我和往常一样,在办公室里收看省会各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当转到湖南经济电视台频道时,不禁为看到的新闻拍案叫绝。经济电视台以长达5分40秒的无声画面,披露了郴州嘉禾高考考场舞弊百态,电视画面极具视觉冲击力,考生公然作弊的行为令人触目惊心,监考人员表现出来的麻木让人瞠目结舌。
看这条新闻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好新闻来了”。虽然经济电视台已经最先披露了嘉禾高考舞弊丑闻,在新闻的时效方面也具有绝对的优势,但报纸也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可以能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深度报道,而这一点恰恰是电视媒体所望尘莫及的。
看完电视新闻,当时就想立即赶往嘉禾进行采访,但心中还存有许多顾虑:在现在的新闻环境下,嘉禾高考舞弊丑闻经媒体披露后,必定在全国产生很大的影响,有关部门很可能会对省内的新闻报道进行全面封杀,说不定我还在去嘉禾的路上就被急电召回。即使我将舞弊丑闻全部调查清楚,稿件也不一定能见报。因为这种事情并非没有先例。
犹豫之间,我还是一直关注着事态的发展。9日中午,湖南省教育厅、监察厅联合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处理方案。下午4时,两厅组成联合调查小组赶赴嘉禾进行调查。
下班后,总觉有一种力量在心中激荡,让自己坐立不安,这样的新闻如果不去采写,就如一名有社会良知的警察,坐视身旁的窃贼肆意妄为。我当即收拾行李,带上几套换洗的衣服,到报社领取了数码相机和笔记本电脑,主动向报社领导请战,并陈述自己要去的几条理由:高考是我国第一大考试,高考考点大面积舞弊本身就是一桩重大新闻;况且嘉禾舞弊丑闻发生湖南,而高考今天上午才全部考完,更使得新闻本身对长沙晚报的读者来说,具有空间和时间上的亲近性。报社领导仍担心我到嘉禾后,采访不到内幕。我表示,不管能否采访到内幕,我能参与这样的采访,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即使受到挫折,未能成功,但挫折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经历,对我以后的采访大有帮助。社领导最后说:“好吧,注意安全。”
匆匆买好到晚上11时49分到郴州的火车票,10日凌晨4时40分到达郴州。嘉禾县离郴州市将近90公里,趁新闻封杀令还没有下来,越早赶到现场,能得到的东西也就越多。稍稍休息后,时间尚早,通往嘉禾的班车还没有起程,我立即包乘一辆的士前往嘉禾。没想到的士司机是一个生手,开起车来慢慢悠悠,心急火燎的我接过方向盘,亲自驾车向嘉禾驶去,终于在当日上午赶到嘉禾县城。
促我前行
我一直从心底真心感谢在嘉禾遇到的那些素不相识的人们,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帮助,才使我得以顺利地揭开嘉禾高考舞弊内幕;更因为是他们的存在,才使我更坚定了当一个称职记者的决心。
抵达嘉禾以后,立即着手进行采访,但总觉得难以深入了解舞弊内幕。在采访嘉禾高考考生时,学生的口径极其一致:首先自己绝对不会舞弊,舞弊的是极少数人,不能因为这些极少数人而影响大多数考生的成绩和学校的声誉等等。在采访监考人员派出单位——嘉禾县教育局职员时,获得的内容虽略有不同,但他们的口径仍是惊人的一致:由于监考人员的工作失误,所以个别考场如306考场存在舞弊行为……然而记者的敏感告诉自己,这绝不是一起偶然的舞弊事件,学生和监考人员口径的惊人一致就说明许多问题,但是怎样才能找到揭开内幕的突破口呢?
在嘉禾,我的外地口音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一些人提高警惕,一些人开始接近。我几次前往嘉禾一中暗访,都没能得到有价值的东西,但总感觉有人在观察自己。有一次当我走出嘉禾一中校门时,一个当地人走了上来:“你是记者吧?”我看了看他,素不相识,但明显是一个忠厚老实者。我犹豫了一下,点点头:“对,我是记者。”“是采访这次高考吧?”我又犹豫了一下,还是点点头:“对。”“你跟我来,我带你到一个地方,保证有你想要的东西。”我再次犹豫了一下,以前记者采访时遭暗算的事情,难道要发生在我身上?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管会遇到什么,先去看看再说。
这次贸然跟进使得采访变得顺利起来,他带我找到参加今年高考的一些考生,其中包括一些参与舞弊的学生,得知此次大面积舞弊发生的必然性,得知他们舞弊的种种手段和监考人员如何配合……他还带我找到一些熟知嘉禾一中内幕的知情人,得知嘉禾一中的升学率压力和学校设立的重奖,得知一些老师对干部子女考生的关照。在他的帮助下,我了解到嘉禾县以往高考存在的种种舞弊黑幕……在他的帮助下,我搜集到20多名参加此次高考的当地头面人物的子女名单,有某县委副书记、某副县长、某局长……其中还有嘉禾考点考务组负责人的子女。当我要对他的帮助表示一些感谢时,他拒绝了,只是说,他就是看不惯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横行霸道,他无法容忍普通百姓子弟公平、公正地改变自己命运的渠道被权势所堵塞。他希望我能将这次舞弊丑闻报道出来,那才是对他最大的感谢。
尽管这些信息较为完整地揭示了嘉禾高考舞弊的内幕,但还须官方联合调查组权威调查的证实。由于尚处于调查初期,调查内容又对外界严格保密,再加上调查组本身也处于紧张的调查之中,所以我首次接触调查组时,那些官员对记者毫不理睬,绝不接触。我心犹不甘,仍在苦苦努力。
机会终于降临了。11日上午在嘉禾一中采访时,又是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他见我周围没人,走上来问:“你是长沙晚报的刘向晖?”一见到他,我便有一种预感,我的采访将有重大突破,便毫不犹豫地予以承认。“现在采访搞得怎么样啦?”他问。“还行吧。”我多少还有些警惕。“我经常在长沙晚报看到你的报道,也听说过一些你的事迹,这样吧,中午我给你一些东西。”说完他就走了。
中午,与他在一个安静隐蔽的小房间见面,他带来了我梦寐以求的东西:调查组会议记录。上面有湖南省、郴州市两级调查组自9日开始的每次会议的详细记录,在会议记录上,我了解到嘉禾高考舞弊丑闻当事人交代的情况,包括嘉禾一中雷校长的三句话(据悉,雷校长在高考过程中对来自该县教育局的监考员讲了三句话:“不能出现大量答案雷同的试卷;不能出现集体性舞弊;学生十年寒窗不容易。”)等外围无法得知的内幕。在会议记录里,我先前采访到的许多东西都得到了证实。捧着这份绝密的会议记录,当时我激动得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我知道,不仅仅只有记者才具有社会良知,只是记者能有公开的渠道可以让这种良知表现出来而已。在记者的背后,是许许多多有正义感、社会良知者在不图回报地支持、帮助我们,正是这些人给了我们力量和勇气。
仰天长叹
嘉禾高考舞弊丑闻调查完成后,我写了5000多字的报道,这可以说是国内最详细的对该事件报道。但此时我心中并没有一丝喜悦,相反地感到极其郁闷、窝火,因为在湖南,这篇稿件还未出世就已经胎死腹中。7月11日,湖南媒体纷纷召回各自派往嘉禾采访的记者,因为上面打招呼:省内一切媒体立即停止对嘉禾高考舞弊丑闻的一切正面、反面报道,只能采用新华社的稿件。尽管《南方周末》随即刊登了我的稿件,但这并不能丝毫减轻自己作为弱势媒体记者的悲哀。
干上记者这一行,便努力想做一个称职的好记者,努力履行“聚焦社会,关注民生”、“老百姓关心的,就是我要报道的”这些我为自己定下的新闻理念。所以我在《长沙晚报》机动记者部供职,一直远离那些会议、活动报道,总是竭力抓那些真正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不管自己当时有多累,只要一听到有真正的新闻发生,就如同吃了兴奋剂一样立刻精力充沛起来,想尽一切办法以最快的速度赶往现场。在令我兴奋的新闻线索当中,有许多涉及“揭丑”的新闻。但由于一些“婆婆”的刁难,一篇报道或一次采访往往就会被封杀,报社有正义感、有新闻眼光的领导也只能为之表示惋惜。往往是记者还在前往采访的途中,就被急电召回,或稿件写出后便被“枪毙”。久而久之,记者便能掂量出何种新闻题材是根本不能碰的,何种新闻题材是费力不讨好的,何种新闻题材是能给自己带来实惠的,大多数记者也慢慢失去了对新闻的热情。久而久之,所剩下的新闻题材就是那些不痛不痒、皆大欢喜的报道,报纸的新闻性、可读性等一些决定报纸发展前途的要素被忽略了,媒体许多社会功能自然就难以发挥。在嘉禾,每天都有当地人守候在嘉禾宾馆门前,包括我在内的记者每人都接到几叠厚厚的申述材料,要求记者对这些事进行采访曝光,而其中有许多是记者所无能为力的。回到长沙后,望着那些沉甸甸的申述材料,心中也总是沉甸甸的,因为我根本对不起他们的期望。
舆论监督是全国上上下下所提倡的,而一旦舆论发挥监督作用时,却时时受制于某些权势力量,这就是弱势媒体的悲哀,也是弱势媒体记者的悲哀。细细想来,新闻界岂止只有我刘向晖一人才有这种悲哀?
上一条:化妆暗访与揭露社会的道德权衡 下一条:暗访黑煤窑曝光“智障奴工”交易
评论
|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 |
共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