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暗访与揭露社会的道德权衡
时间:2018-01-07
【摘要】 英国《太阳报》记者假扮成一名来自伦敦的皮条客,只身前往阿尔巴尼亚和当地贩童黑帮的一位“老大”取得了联系,调查其中的黑幕,成功挖掘了其中的内幕消息。表面上来看,这是一种无可置疑的正义之举,但在如此正义之举的背后,却隐藏着欺骗与诚实的道德博弈。“采取欺骗的方式而获得诚实的新闻”在“诚实的报道不应当从不诚实的行为开始”的理论下似乎变成了一个悖论。我们该采取何种形式来对化妆暗访欺骗和揭露社会黑暗进行道义上的权衡?
【关键词】 贩童黑帮;化妆暗访;欺骗;道德困惑
【Abstract】The British "sun"’s reporter made up as a pimp from London. He went to make contact with a local dealer Tong gang boss in Albania, finding the insider information successfully. On the face of it, this is an unquestionable act of justice, but behind such an act of justice lies a moral game of deceit and honesty. "Getting honest news in a deceptive way" seems to be a paradox in the theory that honest reporting should not begin with dishonest behavior. What form should we take to make a moral trade-off between make-up, unannounced visits, deception and exposing social darkness?
【Keywords】 Reactionary gang; Make up visiting; Cheat; Ethical dilemmas
【案例回顾】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7月30日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由于巨额利润的驱使,贩童现象正在英国迅速蔓延,每年都会有至少1400名无辜的年轻女孩被阿尔巴尼亚黑帮组织偷渡到英国充当雏妓。
为了调查此中黑幕,2003英国《太阳报》记者假扮成一名来自伦敦的皮条客,只身前往阿尔巴尼亚和当地贩童黑帮的一位“老大”取得了联系。令记者深感震惊的是——这位“老大”告诉记者,只需750欧元就可以买到一名女孩,而且多买还可以优惠!
英国《太阳报》7月31日对此进行了报道。据报道,为了见到阿尔巴尼亚贩童黑帮的那位“老大”,《太阳报》记者颇费了几番周折。他首先和该黑帮伦敦分部的负责人接洽,然后又和阿尔巴尼亚南部有“偷渡者天堂”之称的维罗拉市一名中间人取得联系,终于和“老大”约好下午3点见面。见面地点选在了位于爱奥尼亚海边悬崖峭壁上的卡拉迦酒店。记者在保镖和翻译的陪同下提前10分钟到达,与此同时《太阳报》的一名摄影记者悄悄躲在距谈判地点100米外的房间里拍下了整个谈判过程。
吉米说:“通常买一名成人要1000欧元(700英镑),但小孩子就便宜多了,每个只要750欧元(527英镑英镑)。如果你多买还可以优惠:买9送1。”记者还想再把价钱往下压一压,但吉米却死不松口:“没得谈,我出的已经是最低价了。”记者假意考虑一下回答说,必须向伦敦的老板汇报之后再作决定,随即双方握手告别。这次会面让记者震惊不已,因为他万万没想到,交易竟然如此简单,价钱竟然如此便宜!
记者了解到,不久前阿尔巴尼亚警方曾在维罗拉市附近的海面上没收了几条橡皮游艇,这些游艇都是用来将大人小孩偷渡到100英里之外的意大利去的。跑一趟就可以挣到28,000英镑,甚至,许多黑帮“老大”还把生意做到了国外。在暗访过程中,记者还发现,阿尔巴尼亚当地贩童黑帮除了买卖本国女孩之外,来自其他东欧国家的女孩也照卖不误。
在7月30日发表的报告中,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着重指出了英国贩卖儿童的现象正日益严重。在得知《太阳报》记者假扮皮条客暗访贩童黑帮的经历后,该基金会一名发言人表示:“我们非常欢迎能有更多媒体能象《太阳报》一样,将这一现象曝光从而引起公众重视。”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案例分析】
一、欺骗的三种形式
美国弗罗里达中心大学新闻学教授罗恩·史密斯介绍,在美国,欺骗存在三种形式:主动的欺骗、被动的欺骗、化妆采访。
主动的欺骗是指记者通过亲手策划某些事件来揭露别人的错误行为。美国CBS 《60分钟》节目制片人有一次听说诊所老板接受进行医学测试的实验室的非法回扣,于是节目组便在芝加哥租了一个办公场所并开办了一家新的诊所。节目组让一些市民组织成员扮成诊所工作人员,一个摄像组则隐藏其间,果然拍到了实验室推销员走进来并提出付给回扣的要求。曾经在《华盛顿邮报》对水门事件调查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著名记者本杰明·布拉德利对类似的做法提出了批评。他认为:如果新闻媒体准备批评其他人撒谎和耍弄肮脏伎俩,记者也不应当撒谎和欺骗他人。他的这种变化符合美国记者日益诚实的报道倾向:诚实的报道不应当从不诚实的行为开始。
被动的欺骗是指记者假装成只是公众的一员,从而在别人不知道有记者在场的情况下收集到信息。《华盛顿邮报》记者厄尔·亨利为了报道华盛顿失业人员和无家可归者受到剥削的新闻,假份成无业者在华盛顿各施舍处游荡。一天一个招聘人员问他是否想找份工作时,他便诚实地回答了该招聘人员的所有问题——他用的是真名和真的社会保险号——并说出自己愿意工作。但他没有主动说出自己是一名记者。他成功地采访到了他想要的新闻。美国《芝加哥论坛报》编辑詹姆斯斯夸尔斯认为被动欺骗同样具有欺骗的性质,但是“如果必须欺骗,沉默不语比有意撒谎和伪造身份是人感觉舒服一些”。在《华盛顿邮报》的规定中,记者假扮罪犯的行为不再被允许,但是有关被动欺骗的伦理条文却语焉不详。
化妆采访即记者通过假扮成为一种角色以取得新闻信息。比如《芝加哥美国人报》记者假扮成为警官、验尸官、州长和律师;《费城问询报》记者假扮成医生。在本案例中,英国《太阳报》记者假扮成一名来自伦敦的皮条客,只身前往阿尔巴尼亚和当地贩童黑帮的一位“老大”取得了联系,调查其中的黑幕,成功挖掘了其中的内幕消息。表面上来看,这是一种无可置疑的正义之举,但在如此正义之举的背后,却隐藏着欺骗与诚实的道德博弈。“采取欺骗的方式而获得诚实的新闻”与“诚实的报道不应当从不诚实的行为开始”似乎形成一个悖论。尽管欺骗的手法各有千秋,人们所受到的道德责难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这种差异不能改变隐性采访所必须面对的道德困境。
二、欺骗带来的道德困境
隐性采访的道德窘境首先来自于“隐性”手法在采访过程中的运用。就一般意义而言,用“隐性”手法进行采访并没有什么有违道德之处。这是因为新闻记者的职业要求就是采写新闻,其手法无非是“显性”的公开采访和“隐性”的秘密暗访两种,而无论是公开还是秘密,其本身不存在道德评价问题。在现实的新闻采访活动中,许多用隐性采访进行的正面报道以及用隐性采访进行的批评报道很少招致人们的道德责难,这是由于在所有的隐性采访中,新闻记者只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记录新闻事实。在这里,“旁观者”的身份十分重要,因为这是他们较少受到道德责难的基础条件。可以说,在早期的隐性采访中,由于受采访经验匮乏和采访的设备的限制,为了减少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受关注的程度,实施隐性采访的记者较多地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的,所以他们的举止招致的一些道德责难较少。
随着新闻记者采访经验的增加和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带来的采访设备的创新,尤其是随着新闻受众对新闻的内容要求不断提高,实施隐性采访的记者仅用旁观者的身份进行采访已很难获得令人心动的新闻了。为了争夺眼球,一些新闻记者开始伪装自己以介入新闻,有的甚至直接成为了某些新闻事件的导演。这种用欺骗手段直接去影响新闻事件进程的过程的行为,将会受到社会道德的责难几乎是无法避免的。
用欺骗的手法获得新闻,在道德评价上是令人困惑的,因为采获新闻固然是新闻记者的基本工作要求,也是符合普遍的社会道德评价标准的,但“用欺骗的手法”却只能获得非道德的社会评价。因此,当不合乎道德评价标准的“欺骗手法”和符合道德评价标准的“采获新闻”共生时,其道德冲突就不可避免了。而“欺骗手法”又恰恰是目前我国许多新闻记者经常采用的手法。
三、揭露社会黑暗的“欺骗”手段
能够使用“欺骗的手段”揭露社会的丑恶现象吗?从事隐性采访的记者经常会面对这样的道德困境。无疑,揭露社会丑恶,清除社会腐败,这是新闻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由于社会丑恶和腐败时见不得人的,用公开采访的手段往往难于奏效,这就让新闻从业人员和新闻受众对采用隐性采访手段揭露社会丑恶充满了期待。应该说,从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角度出发,或者说,从保护社会整体利益原则出发,采取各种手段(譬如舆论监督)来清除社会的丑恶腐败,这是合乎社会道德规范的。尤其是在今日的社会,社会的丑恶腐败现象已经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产生了十分消极的社会影响,已经成为千夫所指,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用最简单的权衡手法,我们也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用隐性采访手法揭露社会的丑恶腐败并不背叛社会主流的道德评价标准。
现在的问题是,“欺骗手法”同样是有违社会主流的道德评价标准的,新闻记者是否可以用背叛一方面的道德评价标准(“欺骗手法”)来赢得另一方面的道德评价标准(揭露社会的丑恶腐败)的首肯?也就是说,当我们把隐性采访置于一种宏观的社会背景之中,将它视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时,这可能会获得非道德的评价,而这种非道德的行为是为了抨击另一种似乎更加非道德的甚至是非法的行为,这在道德综合权衡评价过程中,是否值得?
我们在对某一事件进行道德权衡的时候,一般的衡量标准是“应该或者不应该”。倘若按照这一标准来对欺骗式的暗访进行道德权衡,结果显然是不大乐观的。根据道义上的守则,欺骗是一种违背道德人伦的行为,即“不应该”,由此可见,通过欺骗而进行的隐性采访也是“不应该”的,即不符合道德守则的,即使获取的是能够揭露社会丑恶腐败的新闻。然而,在我看来,道德守则不应该只是注重事件的开端之由,更要兼顾事件的影响结果,也就是说道德守则是一种权衡,一个事件的好坏善恶是该事件中所包涵的各种意图原则博弈所产生的结果,比如公共利益原则、真实客观原则、舆论监督原则等。
【参考文献】
[1]熊高. 采访行为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2]顾理平. 隐性采访论[M].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4.
[3]Karen Sanders. 道德与新闻[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张少科. 暗访调查实务[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案例来源】
1.中国新闻网:《记者扮皮条客暗访贩童黑帮 曝光英国雏妓交易黑幕》
http://www.chinanews.com/n/2003-08-01/26/330602.html
2.搜狐新闻:《记者假扮皮条客打入黑帮 700英镑买个“性奴”》
上一条:牛津大学“出卖学位”丑闻中的道德困惑 下一条: 嘉禾高考舞弊真相中隐性采访的必要性
评论
|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 |
共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