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汗海鲜”事件新闻报道中的暗访与人文关怀
时间:2018-01-07
【摘要】 当暗访与人文关怀相遇,暗访的合理性以及其力度似乎变得无限大。毫无疑问,记者采访的道德底线在于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即任何采访离不开一定程度上的人文关怀。暗访作为采访的一种形式,也应该具备以上条件。在东南亚血汗海鲜工厂事件中,四名正义的女记者不顾自身生命危险,与320名劳工紧密接触搜寻证据,该报道获得普利策新闻类“公共服务奖”。为什么作为具有隐性采访本质的此次报道会毫无悬念地获得公众的一致好评?是不是公共利益至上而导致的暗访的无懈可击?
【关键词】 东南亚渔业;暗访;人文关怀;公共利益
【Abstract】 When undercover investigations meet with humanistic concern, the rationality and potency dimension of undercover investigations seem to be infinite.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moral bottom line of reporters’ interviewing depends on the maximization of public interest, though any interview can not be away with partly humanistic concern, same to undercover investigations. In the event of Southeast Asian Fisheries, the reporters left life and death out of consideration, with 320 workers. This report got the honour of Pulitzer Prize for Public Service. Why this report can win majority of readers of praise? Is public interest invulnerable?
【Keywords】Southeast Asian Fisheries; Undercover investigations; Humanistic concern; public interest
【案例简介】
2016年4月18日,第100届普利策奖公布,美联社对东南亚“血汗海鲜”的报道获得新闻类“公共服务奖”,美联社的记者组耗时一年多的时间,揭露东南亚渔业普遍存在的强迫劳动、滥用奴工的系统性问题,并追踪“血汗海鲜”流向欧美国家的餐桌。这篇报道的发布,成功帮助了2000名东南亚奴工解除奴役,重获自由。
(资料图片 来源于网络)
美联社对该事件的关注始于2014年底。2014年11月,美联社记者到印尼偏僻小岛本吉纳(Benjina),这里有数以百计被“奴役”的劳工,甚至有5名劳工被关在笼子里,部分工人被以1000美元的价格进行交易。他们每天长时间工作,吃不饱、被迫喝脏水、睡在仅能勉强躺下的狭小空间里。图为2014年11月22日,印尼本吉纳,被关在笼子里的劳工。印尼本吉纳所在的阿拉弗拉海是世界上资源最丰富的渔场之一,这片海域虽然属于印度尼西亚,但吸引了各地的非法渔船,包括大量泰国船只。
本吉纳的奴工们多数来自缅甸,与劳务公司签下合同后,以为自己能得到一份体面工作,却没想到因此签下“卖身契”。他们被强迫劳动,每天工作20-22个小时,只能得到微薄的报酬,甚至什么都得不到。稍有不慎,船主就对他们拳脚相加。
大量劳工反映,许多人在船上致残甚至丧命。“如果美国人、欧洲人吃到这些鱼,他们应该记住我们”,一位从本吉纳逃脱的30岁劳工说,“海底肯定尸骨如山,可以堆成一座小岛,死的人就有那么多”。有些劳工被埋在岛上的雨林里,墓碑上的姓名仍是被骗上船时的假名字。
在本吉纳,美联社记者追踪了本吉纳血汗海鲜的运输过程。海鲜被捕捞上船后被集中到冷藏货船上,运回泰国龙仔厝的国际鱼市,再转售到欧美及亚洲国家。记者通过跟踪运货卡车发现,这船海鲜流向了不同的公司,最终的去处甚至包括美国知名卖场沃尔玛(Wal-mart)、加州的高档餐厅以及爱慕斯(IAMS)等宠物饲料的加工厂。
【案例分析】
一、当暗访与人文关怀相遇
当暗访与人文关怀相遇,暗访的合理性以及其力度似乎变得无限大。暗访即隐性采访,指记者在不暴露自己真实身份和采访目的的情况下以偷拍、偷录或亲身感受的方式对新闻事实进行采访。在本案例中,既可以谈得上是暗访,也可以谈不上暗访。如果对于这些被剥削的劳工们而言,这一系列采访称不上是暗访,因为采访者的目的让被采访者接受;但对于那些残酷剥削这些劳工的剥削者而言,算得上是一次秘密的深入的调查采访。
该篇报道被评为普利策新闻奖,公众的舆论导向一致偏向于对其的赞赏与认可。为什么作为具有隐性采访本质的此次报道会毫无悬念地获得公众的一致好评?是不是公共利益至上而导致的暗访的无懈可击?
二、暗访的边界
美联社4名记者在长达一年半的时间里跟踪调查东南亚“血汗海鲜工厂”用工行为,收集掌握了各种证据,照片、视频、行船记录..... 她们知道,一旦手中这一切整理报道出去,绝对是个爆炸性的大新闻。 但是,她们同时也意识到,一旦她们在这个时间公布她们的新闻报道和报道里的那些采访,视频和照片。视频和照片里的那些岛上劳工的生命很可能会受到威胁.......
这让他们陷入了一个两难的状况:这么个重磅新闻,现在究竟发,还是不发?如果现在不发,也有可能在联系官方救人的这期间里闹大了消息,之后被别的媒体抢先报道。 最后,在爆炸性新闻和劳工的安危之间,她们选了后者。她们决定延迟新闻发布,先救人。
康德的绝对命令指出,绝对命令突出强调良心和责任,并把它放置在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高度,任何人做任何事都必须基于我们与生俱来的良心,良心会告知我们如何来选择善恶、如何来承担道德责任、如何来区别好或者坏。当人们一旦违背了我们自己的良心,不管是轻微的还是沉重的,都应产生负罪感。因此,每个人在做事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自己是基于什么样的原则,以及这件事是否能得到普遍的认可。
在康德看来,道德法则对所有理性生物都是具有无条件的约束力。因此,任何不诚实
的行为永远都是错的;而仁慈、说真话,则永远都是普遍正确的。而康德认为的这种绝对
命令是永恒的,它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而改变它们原来的标准。但按照康德的绝对命令来看,该案例中的暗访行为是对于雇主的不诚实,却是对雇工的仁慈,对受众的诚实。由此可见,该事件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存在着一定的道德困境,但人们往往会相信于后者的权威,即对弱者的仁慈和对公众的忠诚。这是因为雇主违背了这一绝对命令,必然会下降到舆论的最低点。在受众眼里,敢于揭发这种罪行,无论用什么手段都是理所应当的,而那些曾犯下罪行的人,无论是法律还是道义上,都是罪有应得的。
暗访的边界究竟在哪?我们其实不用去深究一些细枝末节,公众做出的反应是对暗访褒贬的最有利的证明。就像是你在报道前先对公众撒一个善意的谎言,而结果是你会得到公众的理解与认可,或者是遭到公众的鄙视和唾弃。结论是,你所撒的谎是善是恶,都取决于公众对你的态度。
在传播学的研究过程中,受众的地位得到了很高的重视,更何况在如今这个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如今,受众的选择权力大大提高,网络的发展甚至产生反沉默的螺旋,受众开始自主引导舆论,进而形成舆论审判。媒介对虚假新闻好坏的判定不在于媒介自己,而是受众是否承认媒介的良苦用心。
当然,暗访的边界不仅仅取决于公众,还与相关的法律、传承的道德、以及职业的操守有关系。
暗访的边界有其法律的底线。在我国目前的国家立法中,对于隐性采访还没有明确的成文规定,或者说法律并不禁止,因而不存在违法的问题。在一般情况下,采访应该是公开进行的,并且应当征得被采访者的同意,但在特殊情况下,不公开记者身份1获取新闻事实,也是合法的。隐性采访也存在着六大禁区:国家机密、司法机密、商业机密、个人隐私、未成年人、法庭审判。但这些禁区只是保护了公共领域内的特定群体不受隐性采访的侵害,对于更为普遍的涉及私人空间内侵犯个体权益的事件,则起不到规范作用。
暗访的边界有其道德的底线。1954年,国际记联颁布了一份《记者行为原则宣言》,其中第四条规定:“只用公开的方法获得新闻、照片和资料。”我国颁布的《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也规定:“要通过合法的、正当的手段获得新闻,尊重被采访者的声明和要求。”对照这些新闻职业道德的要求,我们不能不对隐性采访中的新闻道德底线加以格外的关注。
暗访的边界有其职业的底线。隐性采访应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应尽量以社会公共事务为内容;隐性采访的地点应安排在公共场所,一般不得在采访对象的私人居所进行,以免侵犯对方的隐私权;隐性采访应该本着正义客观的原则,要不失人文关怀。
三、人文关怀不可缺失
隐性采访中,渗透道德与人文关怀的理念极其重要。社会责任与职业道德应当是统一的。记者本身就肩负着铁肩担道的使命,而记者的基本也是一个生存于社会上的人。这就要求记者要遵循社会道德规范和做人的行为准则。作为媒介从业者,理应树立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和谐”的报道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其最终的宗旨是追求人类的解放和自由,人文关怀是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根本维度。
隐性采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定为于维护公众的利益。维护公众利益是记者和媒体基本的价值取向,也是确定是否有必要用隐性采访手段和把握新闻事实的标准。如果选择的题材“与大多数人的公共利益相关,而除此之外又无他法获取信息,则可为;反之,如该事件与公共利益无关,或影响甚小,则不可为。”在对“东南亚血汗海鲜工厂”的报道中,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与雇主沟通调查、真相挖掘的不易,这给记者的采访带来很大的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隐性采访是新闻记者采制揭露和批评性报道,维护公共利益的重要方法。
在这里需要十分注意区分公众利益与公众兴趣的区别,后者是一种公众的心理需求,隐性采访只能在不违反法纪的情况下,让公众对国家事务、社会变化和与其利益有关的信息进行了解,而不可为迎合公众的好奇心暴露无关公共利益的个人隐私等不宜报道的内容。
【参考文献】
[1]袁志群. 试论“隐性采访”的底线[J]. 新闻实践,2002(11).
[2]赵俊,张楠. 新闻的隐性采访与人文关怀[J].青年记者, 2009(5).
[3]顾理平. 隐性采访论[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案例来源】
1.腾讯新闻:图话《为奴22年:东南亚渔业奴工黑幕》
http://news.qq.com/original/tuhua/seafood.html?pgv_ref=aio2015&ptlang=2052
2.美联社:《Seafood from slaves》
http://interactives.ap.org/2015/seafood-from-slaves/?START=freedom
评论
|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 |
共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