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虚假新闻  > 正文

从“广西武鸣泡药沃柑事件”探析当下虚假新闻伤农问题和媒体道德伦理失范现象

作者:胡莹 罗雅 方楠琪 黄怡嘉 时间:2021-10-31

【摘要2021年3月15日,由澎湃新闻首发的一篇名为《放两个月都不会烂的沃柑,果农从来不吃》的新闻引发社会关注,一时间消费者对沃柑心生恐慌。后经有关部门抽检核实,证实当地沃柑安全有保障,原新闻报道存在片面夸大事实、虚假报道以致伤农的情况。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不实新闻往往会对农业发展造成恶劣影响。以澎湃新闻对广西沃柑的虚假新闻一案为引例,深入发掘其中媒体人专业能力、科学素养、职业道德伦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析该虚假新闻成因,并结合类似案例综合进行考察,有利于帮助我们找寻破解不实报道伤农困局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新闻道德;虚假新闻;伤农新闻。

【Abstract】Authenticity is the life of a news. Combining the other similar cases, this article will mainly take the “Wuming, Guangxi’s pesticidal fertile orange event” on 15thMarch 2021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this false news, figuring out the problems in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journalism ethics, finally try to look for an efficient way in solving the dilemmas of the fake news hurting agriculture.

【Keywords】Journalism ethics; Fake news; Hurting agriculture news

案例简介】

2021年3月15日上午,澎湃新闻发布一篇题为《放两个月都不会烂的沃柑,果农从来不吃》的新闻,声称在沃柑的主要产区广西南宁市武鸣区,部分果商为保证沃柑品相,擅自调高除菌农药的稀释浓度,泡药后安全间隔期被忽视,不经储藏直接上市,果农称他们从来不吃。“武鸣沃柑”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单,各大媒体官博纷纷转发,事件持续发酵。

3月15日下午,众多微博“大V”集体发声,从专业角度回击澎湃新闻。广西柑橘类种植协会、南宁市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部门经过抽检与核实,出具检验报告,证明当前沃柑不按规定浓度、不按农药安全间隔期出库只是极少数情况,且因沃柑本身具备耐贮藏性,长期存放不易腐烂并非不正常现象。

3月15日22:27,武鸣政府官方微博账号“@武鸣发布”声明:“武鸣沃柑质量安全有保障。”

3月16日,多家媒体实地探访武鸣沃柑保鲜加工厂并联合发声还原事情真相,为武鸣沃柑正名。

3月17日,“@武鸣发布”发布武鸣沃柑抽检全部合格。

3月21日,“@武鸣发布”发布关于武鸣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察工作力度情况。

3月22日,“@中国三农发布”发布走进武鸣果园和加工企业深度调查的视频,为消费者还原真相,再次为武鸣沃柑正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案例来源】

《沃柑浸抑菌药保鲜背后:被忽视的“安全间隔期”》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1701565

《广西回应“泡药沃柑”事件:规范进行果品保鲜 对健康不构成影响》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4344667021159210&wfr=spider&for=pc

《武鸣沃柑抽检全部合格》

https://weibo.com/3268831817/K6DDOsdkI?filter=hot&root_comment_id=0&type=comment#_rnd1621858414725

【案例分析】

一、不实农业新闻报道的成因

(一)零时差的实效追求,流量至上的心态

从澎湃新闻发布的暗访视频来看,记者在整个沃柑产业的走访过程中,仅沿着产业链在每个环节各采访了一家,最终得出“当地果农不吃泡药沃柑“这一结论也仅经一位果农的片面之词。未经多方求证、未经质检部门的抽样检测,仅依少数人的言辞,就得出”整条沃柑产业链都是黑的“这种结论,实为断章取义,盲目博取流量。一天之内,经当地政府、农业局、市场监管部门等进行质量检测后,证实果品无重大安全问题,沃柑品质有保障,新闻涉嫌夸大和虚假。

记者在短期暗访中迅速得出结论,并于315消费者维权日早晨发布新闻,不难看出是新闻工作者想要在消费者维权日曝光重大食品安全问题,从而实现在市场中抢占头条、吸引眼球、追求流量的结果。但过度追求零时差实效,未经多方求证和审慎调查,虚假新闻引流无疑有违新闻伦理。

(二)新闻工作者科学素养的缺失

该记者从暗访调查到新闻发布,完全忽视样本偏差的问题。全过程从沃柑采摘到果品洗选,再到装车运输等全产业链,每个阶段仅择一名相关人员进行采访。这种个体的言论如何能够反映当地沃柑产业的一般规律,样本偏差存在的可能性极大。澎湃新闻抛开数据谈标准,缺乏科学意识。对防腐农药的适用浓度是否超标、是否有害、安全隔离器需要多久,这些问题都需要精确的数字来确证。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等也存在一定区别,不能仅大致估量调高杀菌农药浓度、浓度有害、安全隔离期不够等等,就直接得出沃柑泡药有害、农药残留较多的结论。

(三)新闻工作者农业科学知识的缺乏

沃柑本身就是一种耐储存的水果品种,其果皮较厚,即使不经过防腐农药的浸泡,在树上保鲜可达5个月,采摘后一般存放也可以保持一个月以上不腐烂。该记者既然报道关于沃柑的事实,是否应当首先自行对沃柑的品性进行相关了解。若对沃柑的耐贮藏品性有所了解,就应当明晰沃柑完好储存一两月属正常情况。

(四)新闻伦理丧失,忽视新闻道德,预设立场

《放两个月都不会烂的沃柑,果农从来不吃》这篇新闻从标题就体现着作者的恶意引导。从某种层面上看,该篇新闻的作者撰写新闻时已经丧失了媒体人应有的客观性,主观定论、偷换概念,甚至于引发了食品安全问题的恐慌与焦虑。

1.“不知”而非“不吃”

澎湃新闻报道“果农表示不吃沃柑”,暗示沃柑农药超标、质量问题,所以果农不吃。其发布的视频的字幕显示,记者采访果农“你们自己不吃泡的那个是吧?”,随后老人答道“不吃”。而实际上,“@中国三农发布”找到了该果农并对其进行采访,老人亲口证实从未说过自己“不吃”沃柑,他说的是“不知”。老人回忆,当时的交流中,两位年轻人(澎湃记者)并没有和他聊起过药物泡的沃柑能不能吃的问题,两人一过来就问他有没有柑橘,老人70多岁,普通话水平不高,表示听不懂两人的问题,就说了一句:“我不知(shi)”,因为当地壮话发音“知”为“shi”,就被理解为“不吃”。

退一万步说,即使该果农表述的确实是“不吃沃柑”,这也并不能成为沃柑质量不合格的证明,可能是该果农自身不喜欢吃沃柑、身体状况不适合吃沃柑或不舍得吃精加工的商品果等等很多原因。但该记者并未进一步询问,而是妄下主观臆断,直指沃柑安全问题,恶意引导舆论走向。

2.预设立场,强加因果

“沃柑放两个月不烂”,该记者凭借这一事实再次以主观判断,认为放两个月不腐烂,该水果就是存在防腐农药超标、水果泡药等质量问题。实际上,两个月不腐烂,其背后的原因有很多,在合理适以的贮存条件下,很多水果都可以实现两月不烂;同时,性质为耐贮藏的水果本身就可保持几月不烂。记者预设立场,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之嫌,恶意指向防腐农药的超标违法适用问题。

二、从广西沃柑事件看虚假新闻危害

真实性是新闻传播的生命和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保障新闻传播的真实性是新闻工作者基本的职业素养和人文修养,更是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体现。在如今新时代的大背景之下,新闻传播不再受到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新闻传播变得迅速和广阔。但是,新闻传播所带来的利弊得失也是当今社会所需要重视和思考的。从广西沃柑事件,我们可以从以下不同的群体进行对虚假新闻传播的危害进行分析。

(一)果农与链条企业

果农和与其相连接的企业是这场事件最大的“受害者”。虚假新闻的报道使得沃柑的销售情况不容乐观。据悉,自2012年引进沃柑种植至今,武鸣沃柑种植面积达46万亩,是全国沃柑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区,产量超100万吨,产值超百亿元。目前,“武鸣沃柑”获准使用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远销加拿大、俄罗斯、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等国家,产品质量通过各项严格检验检疫。同时,武鸣沃柑是该地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而在“保鲜剂”的报道之后,该产业受到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甚至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聚焦三农栏目称,记者实地考察了解到,和3月15日之前相比,南宁市武鸣区沃柑销售价格每斤至少下跌了0.5元。

(二)记者及媒介运营者

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过于注重效率,这就导致一些新闻工作者缺乏扎实工作态度和优良的工作作风。在真正的实践操作中,出现了一种新闻工作者,特别是前线调查人员的不严谨、不求真务实的不良风气。在该事件中,记者打着所谓“暗访”的字眼,而没有进行多方的求证。在该事件中,记者对于水果都需要进行抽样检测的基本操作流程都不清楚,就自下定义顺着产业链在各环节采访特定的商户,甚至狂妄断言说“整个产业链都是黑的”,一味追求新闻的时效性主观或是片面地编写新闻,导致新闻报道失实。同时,一些传播媒介为了凸显出在某一件事情上的独特见解,经常对客观事实进行特定部分的强化或者弱化,导致新闻信息的失真,记者和媒介运营者对此就表现得过于不负责任,从而导致其他群众对于新闻媒体工作者的认可度大幅下降和虚假信息的盛行。

(三)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部门

对于记者的不实报道,相关政府部门,即农业农村局与市场监管部门对此采取了及时的应对措施,也就是对沃柑进行抽样检查和经营行为的调查。人民群众对于政府部门出具的报告信息的真实性产生质疑也是该虚假新闻所带来的危害,即群众对于政府部门的工作的信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四)消费者

占据群众大部分比例的是消费者,武鸣沃柑的食用者可称作是遍布世界。在此次虚假报道之后,消费者对于武鸣沃柑的信任出现裂痕,即使后续进行了跟进的纠正报道,也难以挽回消费者和整体市场对于武鸣沃柑的信赖度的不断下滑。在这个角度看,虚假新闻会误导公众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甚至造成了社会公众的大面积恐慌,进而破坏正常的市场秩序。

【自身启示与体会】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环境复杂。而媒体新闻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它引导着社会公众的价值观念和舆论风向,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之中非常突出,故合格的新闻应当坚持保持客观、真实和正确。虚假新闻的出现和传播不仅对受众和社会是无益的,还会导致新闻工作者的认可度的下降。具体在“广西泡药沃柑事件”中,我们看到了不实报道带来的消费者的恐慌以及对当地农业的影响,澎湃新闻至今仍未将该新闻删除,进一步引发了群众对该媒体的不满情绪。

从个人微观的角度看,一方面,我们要理性地对待身边出现的新闻爆点。面对新闻报道,要保持辩证的态度,不人云亦云,避免被有心之人利用,传播虚假新闻造成不良影响。在事实证据已经确凿的情况下,再发表自己的观点也不迟。另一方面,要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自己辨别不同信息的能力,通过自己对新闻所涉事件的科学了解来剔除不良信息和错误引导,避免被虚假新闻所误导。

同时,从宏观层面看,作为新时代的法科生,我们要积极从法律规制的角度探寻相关虚假新闻问题的解决办法。从澎湃新闻发布有关沃柑的不实新闻案看,法律在进一步跟进和明确食品行业的各项指标和标准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只有规范了产品生产销售各环节,才能促进产业行业实现自律,不为虚假新闻留空子。同样,对新闻传媒行业,我们要加紧相关法律规制,规定相关发布虚假新闻者所负的义务与责任,减少虚假新闻的发生。

此外,此案例呈现出的记者新闻伦理失范,摒弃媒体人最基本的职业精神的乱象也值得我们加以警惕,引发了我们接下来对规范农业新闻报道路径的探寻。

 

【案例对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时表示,“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农业新闻领域与农业发展息息相关,针对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可以从新闻从业人员、新闻媒体机构、法律监督制度三个方面来破解不实报道伤农的困局。

(一)坚持群众立场,领会“三农”精神;遵循职业道德,增强专业能力

首先,农业新闻工作者要认真学习领会习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思想,充分了解中央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决策部署,进而找明农业新闻报道的出发点,真正做到为民发声,与民谋幸福。本案例中的媒体就犯了高高在上的大忌,并未设身处地、融入当地百姓去调查考证,例如采访当地果农时连双方语言不通的问题都未曾试图解决,而是主观臆断妄下定论,造成了虚假新闻的产生和大肆传播。其次,农业新闻的媒体工作者务必要树立正确的新闻观,自觉遵循新闻职业道德原则与要求,凡是发现失实报道,立即更正并公开道歉,进行合理补救。此外,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新闻报道对新闻人的专业知识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基本的采访、编辑、写作等,农业新闻工作者还要掌握一定的农业专业知识,提高辨析能力,避免成为虚假新闻的产出者。

(二)完善录用体系,建立奖惩办法;开展定期培训,引进监督机制

新闻媒体机构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对农业不实新闻的治理责任。第一是要完善农业新闻工作者录用考核机制,将虚假新闻的治理作为考核指标之一。严厉惩罚不实新闻采编人员,情节严重者可取消其从业资格,从源头杜绝不实农业报道。第二,聘请相关领域专家,定期为农业新闻从业者讲授农业专业知识,考察培训成果,可考虑将培训情况纳入考评机制。第三,通过引进社会监督机制加强行业自律,让虚假新闻投诉举报平台真正发挥作用。

(三)健全法律规制,构建归责体系;适当行政干预,网信部门监督

制度是最好的保障,责任是最好的约束。进一步健全相关法律的规制,构建不实伤农新闻报道的刚性归责体系,充分利用法律这最后一道坚实防线,让农业新闻工作者不能造谣、不敢造谣。另外,行政力量的适当介入对不实伤农新闻所造成的不良后果的补救和相关新闻媒体的规制、制裁也具有重要意义,政府部门要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应急响应机制,第一时间组织实地调研考察,正如此案中武鸣政府快速组织专家专人进行计量检测,一天之内发布声明还原事情真相。在新闻媒体的监督力量薄弱时,政府有责任予以其必要协助。以此次“泡药沃柑”报道在短短一个上午之内在互联网上疯狂发酵的情况为鉴,网信部门需要加大对各主流媒体的监督力度,助力真实、权威信息的传播。

 

【相似案例比较】

同样,在2012年网络上一条关于早稻的传闻开始传播,一位网友称,在江西很多地区,农民为了给晚稻腾出种植的时间,就会用施化肥、农药等方法拔苗助长,所以呼吁大家不要吃早稻。这种说法乍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是仔细深究起来,却发现事实根本不是如此。

江西省农科院专家张祥喜解释:施化肥、施农药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化肥促进水稻的生长,农药是保护水稻的生长,它并不能提早水稻生长发育的进程。早稻生长的季节温度比较高,所以品质、口感各方面差一点。晚稻生长温度气候相对比较好了,营养、口感各方面都比早稻要好,这是一个自然存在的规律。

针对传言,有江西网友就说:"江西人怎么不吃早稻了?本地有种说法:胃不好的人吃早稻。"还有网友留言:"湖南老家也搞双季稻,早稻确实口感没那么好,但没听过怕耽误晚稻而助长的说法。"

(一)相同之处

两起报道都出现了新闻反转现象。最初网民情绪高涨地对农民进行猛烈抨击,而在专家出来进行解释后舆论又呈现讨伐无良媒体的趋势。对于网民来说,这件事不过是饭后闲谈,在专家辟谣后就置于身外了,而对于农民,则是灭顶之灾,农作物储藏的时间有限,一旦出现有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农作物就会产生滞销堆积。在一段时间的放置过后,农作物开始出现腐败甚至于坏损,农民一年的辛苦很可能毁于一旦。且以农民朴素的价值观,难以澄清解释其中的问题,对于该问题无能为力,只能依靠后续专家的力量解决。

(二)不同之处

沃柑事件是由媒体主导逐渐向民众传播出去,形成媒体引导虚假新闻,是由点到面的传播。而早稻事件则是由零零星星的民众言论到上升到媒体高度,由媒体进行更深层次的传播,是由面到点再到面的传播。其实对于早稻事件,若媒体早日对专家进行访谈进行解答,这不失为一个好的科普事件,可媒体却为了流量热点,对于民众的疑问进行更进一步的虚假包装,引起舆论的关注,进而形成社会热点问题。

近年来,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现象频发,恶意抹黑农产品、伤害农业发展的报道层出不穷,不仅造成了消费者的恐慌,还为农民带来无妄之灾,同时也不利于政府、媒体形象的构建。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不实报道伤农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扩大化,正如本案分析的“315泡药沃柑”事件就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主流媒体、新闻受众、相关从业者以及政府在应对虚假农业新闻时都要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助力保护农业发展,捍卫农业安全,还社会一个清朗的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刘自雄、任科:现代性、后现代性与虚假新闻——关于虚假新闻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8),第38-41页。

[2]曹建中:虚假新闻的成因、危害及治理初探,新闻世界。

[3]刘学义:虚假新闻的治理对策,中国广播,2011(4)。

上一条:从流量时代分析虚假新闻温床:金钱豹“出逃传”竟成“捉谣传” 下一条:人民日报祝福军恋“翻车”事件:主流媒体事实核查漏洞分析

评论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Copyright ©2012-2013 Jc.ccn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