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新闻的传播与规制:“名校大学生偷外卖度日”事件
时间:2021-11-02
【摘要】2020年7月,一则名为“名校大学生偷外卖度日”新闻事件引发了强烈的舆论热度,舆论围绕执法力度、普法教育乃至困难大学生补助制度展开讨论。但随着警方颁布通告,新闻走向了完全不同的一面,舆论也随之开始了对近年来频频发生的虚假新闻的思考。刻意模糊关键信息、捏造事实、利用大众的刻板印象……在新媒体时代,掌握着更多话语权的媒体变得越发浮躁。尽管虚假新闻每一次出现都会遭到严重的口诛笔伐,但仍然屡禁不止,反而一次又一次在公众视野中广泛传播。以“名校大学生偷外卖度日”这一事件为例,分析虚假新闻背后的传播机制,有利于从不同的传播环节进行针对性的纠正,从而防范此类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虚假新闻;新闻反转;传播机制;媒介话语
【Abstract】In July 2020, an event named "College Students Steal Take-out Food to Get by" aroused strong public discussion about around the enforcement of law, legal education and even the subsidy system for poor college students. But with the announcement of the police, the news went to a completely different side, and the public began to think about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false news in recent years. Deliberately blurring key information, fabricating facts, exploiting popular stereotypes...In the era of new media, the media that holds more discourse power has become more impetuous. Although false news will be severely criticized every time it appears, it is still banned repeatedly and spread widely in the public eye again and again. Taking the incid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stealing takeaway food to get by" as an example, the analysis of 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behind fake news is conducive to targeted correction from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links, so as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such incidents.
【Key words】Fake news; News inversion;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Media discourse
【案例简介】
2020年7月,江苏南京一小区多次发生外卖被盗事件,警方经过多方调查后将怀疑对象锁定在小区居民范围内。据警方了解,该居民涉嫌多次盗窃,目前已被刑拘。
7月16日、17日,有两家地方媒体分别报道了这起失窃案。在16日的报道中,媒体介绍了当事人是某公司职员,并在报道中透露出“因外卖被偷过一次,此后便起了报复之心,下班后看到小区门口有什么就偷什么”等信息,但嫌疑人具体的身份背景细节未被揭露,该报道并未得到广泛传播。
但在7月17日的报道中,媒体突然将当事人介绍为“考研大学生”,报道中还出现了“为供其深造,家中其他3个兄弟姐妹辍学”等说法,借此警示大众“不要自毁前程”,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要提高法律意识。这一报道被多个媒体平台转发形成交叉传播,并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名校大学生偷外卖度日被抓”的舆情,舆论纷纷开始指责教育部门及执法部门。
7月20日下午,南京市公安局雨花台分局发布通报:嫌疑人李某某大学毕业已两年,目前有固定收入,其偷外卖的原因,是一次外卖被人拿走后,产生了报复心理。目前,嫌疑人李某某已被取保候审。李某某父母和大姐在老家务农,二姐、三姐分别在北京、海南工作。换而言之,“考研大学生”这一身份是虚假信息,李某某的家庭并不贫困,偷外卖也并非为了维持生活。
【案例来源】
https://news.sina.com.cn/c/2020-07-22/doc-iivhuipn4346486.shtml
《透视“名校贫困大学生偷外卖度日被抓”新闻反转背后》 新华网
https://new.qq.com/omn/20200720/20200720A0T17000.html
《南京一名校生偷外卖盒饭被刑拘:彰显执法者权威还是冷漠?》腾讯网
一、虚假新闻的产生
(一)以事实为蓝本的“不完全捏造”
首先从虚假新闻的生产环节来看,后真相时代的虚假新闻往往是真假参半的,媒体在得知了事实的大概经过之后没有对事实细节进行进一步核实,而是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主观臆测,虚假新闻的生产更像是对事实的“二次创作”。这一种“二次创作”往往以公众情绪为落脚点,用最容易引发公众热议的内容替代原本的事实,从而达到大范围引发情绪共鸣的效果。
在“名校大学生偷外卖度日”这一事件中,媒体保留了事实的部分细节,如新闻主体的大学生身份、多次偷窃他人外卖等。但在事实的基本框架下,媒体捏造新闻主体的身世背景及盗窃动机,打造出“出身贫寒的名校大学生因为收入不够而走向堕落”的故事。一方面,这样做营造出了媒体整体上仍基于客观事实报道的假象,另一方面也保留了事实本身具有的传播热度,在事件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围绕事实本身展开的讨论都会在原本引发的热度下再度引发关注。
除了对事实的“不完全捏造”,媒体在制作虚假新闻时往往会刻意忽略或者模糊一些新闻要素。新闻要素是新闻的基本成分,通常把它概括为: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
何事(what)和何故(why),即五W。虚假新闻在捏造事实时往往只陈述了事件的大概经过,但对于更详细的信息内容却是缺失的。
由此可见,基于事实的“二次创作”是虚假新闻传播的第一步。
(二)公众情绪参与的议程设置
如今的虚假新闻会利用各种手段博取关注度,但总的来说大多都是出于对于公众情绪利用。例如,“名校大学生偷外卖度日”利用的是大众对于大学生就业生活状况的关切,“广州教师体罚女学生至吐血”事件利用的是大众的同情心,“重庆万州公交坠江”事件利用的是大众对于女司机这一群体的刻板印象……
在新媒体时代,由于新闻话语权边界的模糊化,媒体无法再和以前一样通过自我内部机制的筛选让公众看到媒体设置好的内容。原本的议程设置受到了一定冲击,如果媒体仅考虑自身诉求往往无法让公众真正接受生产出的新闻。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媒体必须将群体的喜好纳入议程设置的范围内。
在此背景下,媒体对于真实信息掌握的有限性和大众对于新闻需求的无限性存在着冲突,同时大众自身注意力的有限和对于信息需求的无限也存在着冲突。因此,媒体主导的议程设置常常因为缺乏足够贴近的信息内容而陷于掣肘,于是虚假新闻也就混入其中。
在虚假新闻进入公众视野之后,新闻本身的传播很大程度上不由媒体决定,而由公众决定。占据优势地位的公众观点在“沉默的螺旋”效应下不断传播,最终舆论的走向往往不是按照媒体的设计,而是依靠公众的情绪反应。在信息被置换为情绪的同时,社群内部还存在着出现情绪共鸣的可能,于是这一新式的议程设置多了公众情绪这一主体的参与,虚假新闻的传播变得更加迅速。
(三)技术加成下的信息茧房
对于同一新闻,大众往往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公众真正能接触到的观点往往是单一的。这一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算法依据个人喜好反复推送同质化内容,以至于形成了“信息茧房”。平台利用算法提高了资源传播和注意力经济变现的效率,用户在算法环境下避开了无效注意力的付出,直接获取自身感兴趣的信息内容。算法应用在这一背景下不断推广,多元化的信息也被算法不断排除在个人视野之外,“回音室”效应日益明显,形成了人们常说的“信息茧房”。
个人被困在“信息茧房”所带来的一大影响是思维模式的固化。例如,算法反复推送大学生就业难、收入低的内容,受众在看到“名校大学生偷外卖度日”的新闻时会下意识地认为这是由于大学生目前的生活境况不好所带来的。这一影响被扩大至群体则会导致群体意识形态的认同,随着群体内情绪的升温,群体极化和集合行为发生的概率也将大大增加。毫无疑问,群体极化事件的发声是在为虚假新闻做进一步的扩散,使得虚假新闻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总的来看,新媒体技术对于虚假新闻的传播而言起到了加权作用,群体情绪升温使得虚假新闻可能会进行二次传播乃至多次传播。
二、从传播机制看虚假新闻治理
(一)生产环节:提高媒体的职业素养,完善新闻审查机制
针对新闻的生产环节,监管机构和媒体自身需要同时发力。对于监管机构而言,最重要的是建立起具有强制力的长效措施,利用外部规制力量防止媒体出现新闻伦理失范现象。由于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权不断下放,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制作的主体,所以新闻的内容质量将会变得愈发参差不齐,因此监管机构需要建立针对虚假新闻生产、传播和处置环节的“事先预防、事中核查、事后处置”机制,不仅仅规范新闻媒体的行为,同时也要规范更为广泛的掌握新闻生产权的群体及个人。在针对新闻的审查上,要事先审核新闻要素是否齐全以及事实细节是否经过核实,对用户原创内容进行预先审查,删除可能存在争议的文本。对于生产假新闻的惩罚措施需要详细化、严格化,在明确责任主体的情况加大对虚假新闻的惩戒力度。
后者需要加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明确假新闻所带来的负面社会效应,对待新闻采用更加审慎的态度。一方面,整个新闻行业需要建立起行业自律,虚假新闻的产生对新闻行业的公信力无疑带来了沉重打击,而行业本身的自律和改革是实现自我修复的重要环节。除了法律的约束,行业内部形成的共识需要化作行业规定,并对每个个体进行有效制约。而对于每个新闻人个体而言,服从行业内部规定,认识到新闻真实的重要性,减少对于功利的追求是自我约束的重要途径。
(二)传播环节
1.优化公众媒介素养,减少情绪宣泄
在虚假新闻的传播过程中,公众需要避免刻板印象带来的思考缺位。进入媒介化生存时代,受众一方面作为信息的“接收者”,要学会理性思考,摒弃对情绪化、煽情化的信息所抱有的天然的趋向心理提高辨别新闻虚实的能力。
另一方面,受众作为信息的“传播者”需要提高自身素养,站在客观角度分析新闻的可信度以及新闻所反映出的社会现象,避免过于情绪化的表达所带来的误伤。同时,在面对舆论形式一边倒的情况时,许多网民会因为受多数或优势意见的压力而逐渐沉默,因此,网民如果抱有不同看法或是持怀疑态度应当用合理的方式表达出来,避免理性的声音被淹没,而情绪化的观点不断汇聚成群体极化的前奏。
2.改良算法,推送多元化内容
平台利用算法吸引受众注意力固然无可厚非,但社会效益应当置于经济效益之前。因此,平台进一步改良当前的算法,在给受众进行内容推送时应该推送更加多样化的观点,避免受众思维因“信息茧房”的影响而陷入单一。尤其是对于新闻信息的推送,对于同一事实,不同方面的报道往往可以提供多方面的信息细节,从而交给用户自己进行判别筛选。这既避免了受众接触的信息过于单一化,又提高了用户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
同时,根据目前国际对于算法技术的应用与改良,算法其实可以向事实核查的方向不断改进。2009年,美国的“政治事实”网站(PolitiFact)因查验了2008年总统大选期间的750条政治主张而被授予了普利策新闻奖。换而言之,通过对算法技术的不断改进,平台可以渐渐筛选出严重偏离事实的虚假新闻。尤其是在数据新闻不断兴起的当下,对数据进行核实是避免虚假数据新闻出现的重要手段,这一过程完全可以利用算法完成。
对于那些细节模糊的新闻,平台可以减少推送,转而向用户推荐更为权威的消息来源。尤其是在官方调查没有出来之前,平台应该减少推送评论性内容,不断跟进新闻报道进度,在保证受众知情权的同时避免虚假新闻带来的情绪煽动。
总而言之,在虚假新闻屡禁不止的背景下,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新闻核查可以有效弥补新闻组织自审的不足,遏制虚假新闻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徐霖晨.后真相时代我国虚假新闻的媒介话语构成与传播逻辑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20.
【2】罗坤瑾.狂欢与规训:社交媒体时代虚假新闻传播及治理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02):68-72.
【3】王丹娜.网络虚假新闻的生产、传播与治理[J].中国信息安全,2019(12):12-15.
【4】朱一丹,候一凡.新媒体时代对反转新闻现象的反思——以“名校大学生偷外卖事件”为例[J].新媒体研究,2020,6(18):90-92.
上一条:快递小哥因弄掉快递雨中哭泣:日渐猖獗的虚假新闻 下一条:疫情下主流媒体信源核实问题分析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被查事件
评论
|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 |
共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