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亲历盗墓》浅析隐性采访现象
时间:2017-06-08
摘要:当今时代,新闻传播事业不断发展、扩大,传播速度也不断加快,正因为这些,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演越烈,不少媒体为抢夺“爆炸性”新闻,吸引观众的目光,不择手段,为了得到更广泛的新闻线索,媒体工作者们选择隐性采访的方式得到一些令人感兴趣的案件,然而,他们这种采访方法是否合理,值得我们深究,而他们选择的方式也是遭到很多人的质疑,只是新闻工作者一致认为合情合理的采访方式,在很多时候严重危害了新闻职业道德,也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难题,而如何正确的使用这种方式也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就在2001年,中央电视台的一档名为《经济半小时》的节目中,曾经就播出过一期《亲历盗墓》的节目,为了得到独家新闻,两名记者以身涉险,讲述了记者卧底七天,暗访了一名盗墓者实行盗墓的整个过程。为的就是得到我国盗墓者的文物去向问题,同时并发表文章将这一横行的盗墓者的盗墓行径进行曝光。
关键词:隐性采访
资料图片(来自网络) |
网络高速发展,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快,关注度越来越高,新闻传播事业也随之不断的发展、壮大。但随着新闻事业的高速发展,违反新闻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的现象也日益凸显,而不少媒体为争取吸引受众目光,其采访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步步变得多样,隐性采访已经成为受众所熟知的采访方式,的确,在当今社会隐性采访为新闻媒体博得的头条新闻多之又多,但也从侧面反映出许多问题,隐性采访是否触及法律,是否合情合理,是否会导致新闻道德缺失?
一、隐性采访现象
1.是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现象伴随着新闻信息的传播而产生,顾名思义,隐性采访就是在记者没有暴露自己身份的前提下进行的新闻暗访。隐性采访在当今社会的存在,非常普遍。在央视的《经济半小时》节目中,两名记者就是在没有透露自己的身份的情况下,进行的新闻采访活动。
2.隐性采访的发展现状如何?
隐性采访的概念很早就被提出,其发展的势头非常迅猛时至今日,隐性采访也是一直作为新闻工作者常用的采访方式,从网络、电视等媒介中我们不难看到不管大小的媒介机构,在进行媒体曝光时多采用这种方式。特别是近几年,隐性采访现象异常普遍,也引起了社会和新闻界的高度关注。
二、《经济半小时》《亲历盗墓》中隐性采访
为了得到独家新闻,两名记者以身涉险,讲述了记者卧底七天,暗访了一名盗墓者实行盗墓的整个过程。为的就是得到我国盗墓者的文物去向问题,跟随盗墓者深入盗墓作案现场,后将盗墓者的作案行径完全掌握后,向当地文物局进行了报案,而这件事情进行了曝光之后,两名记者以离开中央电视台,不可否认,两名记者为我们带来的新闻价值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两名记者的行为,是否合情合理?是否没有伤害新闻道德?是否没有触及法律,相信很多人都应该明白,两名记者在得到 “头条新闻”的同时,已伤 害了新闻道德,触及了法律。
三、树立立正确的隐性采访观
1.隐性采访时行径要合法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任何人触及法律都要负刑事责任,虽然某些记者是为了获得非常有价值的新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是其作出了违反法律的行为,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正如《亲历盗墓》案件中两名记者将自己打扮成为文物贩子进行暗访,这样的行为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不仅如此,这种行为,还违反了新闻的本质:真实。
2.隐性采访时出发点要正确
在隐性采访的同时,记者要铭记自己的出发点是为大众传播真实的信息,新闻信息传播是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媒体作为新闻信息传播的组织,更应该以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为准则,坚持“社会利益”为第一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媒体受到利益的驱使,将 “商业利益”置于 “社会利益之上”,不能为了或许独家的新闻,而放弃了新闻从业者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新闻工作者应该拥有最基本的素质和道德,新闻职业道德是约束媒体机构及记者行为的一套道德准则,是衡量新闻从业者新闻素质的重要条件。新闻工作是用来给大众提供新闻和信息服务的,新闻工作者是为受众传播最真实的信息的发出者,通过独家新闻来提高媒体的公信力固然重要,但不能将媒体的利益高于社会利益之上,新闻工作者的出发点必须遵循社会利益至上的原则,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其对社会起着舆论监督的作用。在 《亲历盗墓》这个过程中,记者的出发点或多或少存在着为了自己能够出名,从而获得利益的成分,其出发点就存在歧义,两名记者选择的方式存在问题。
3.隐性采访时坚持个人安全至上
在记者选择暗访的同时,记者选择的行径,要考虑的因素有许多,当然,唯一一个不变的原则就是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新闻工作者能够得到具有非常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固然重要,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得保证自己人身的安全,获取有价值的新闻,是对自己新闻工作的负责,这样做是对得起人民,国家。而在《亲历盗墓》节目中的两名卧底记者随盗墓分子深入墓穴,在这个过程中曝光盗墓工作,这固然重要。但是这个过程中,两名记者未多考虑若自己计划失败带来的严重后果,极有可能危害到自己的生命安全。
四、结语
隐性采访己经成为大部分媒体不可或缺的一种采访方式,正确的使用这种采访方式可以为观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新闻,从而提高媒体的公信力。反之,不恰当的使用就会严重危害了新闻职业道德,扰乱了社会秩序,而对于不当的利用隐性采访的方式的整治,不容迟缓。随着信息高速的发展、科技的创新,新媒体中的采访形式也将越来越多,如何正确行使隐性采访的方式需要其进行全面的分析,才可能提出更行之有效的策略,树立正确的新闻观。正确使用隐性采访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社会人员的共同参与,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及新闻从业者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相信正确使用隐性采访这一方式解决只会是时间问题。
评论
|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 |
共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