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新闻源

当前位置:  首页  >  匿名新闻源  > 正文

从茶水发炎事件中看其中所引发的新闻伦理问题

作者:李莲杰 时间:2018-01-12

【摘要】茶水发了一次炎引起了一场对于暗访新闻伦理的讨论。在这其中当事记者确实存在着诸如不够客观、方法不太适当等问题。但是笔者认为这一次的事件不只是新闻界的一次风波,而是涉及到整个社会对于暗访的认识程度与态度。在事件中暴露出来的一个最本质的问题是人们对于暗访的态度会根据暗访所得出结论的正确性,进而对暗访和当事记者产生相差极大的评价。本文将针对此案例分析暗访的相关伦理问题。

【关键词】暗访;新闻伦理;茶水发炎

【Abstract】The tea inflamed led to a discussion of the journalism ethics of investigate in secret.

There was no doubt that the journalist had some problems, such as not very objective, the way was not very appropriate. But what penman thought was that this was not a furore in journalists, but also came down to the whole social attitude of investigate in secret. In this case, the most essential problem was that the public would change their attitude with the change of the corrective of the conclusion, further, it would have a big difference in the assess of investigate and the journalist. This passage will analyse the ethics of investigate in secret.

【Key words】investigate in secret; journalism ethics; the inflammation of the tea.

(图片来源:news.sohu.com)

【案例回顾】

2007年3月19日,一条题为《记者用茶水冒充尿液送检医院化验结论称发炎》的新闻引起了社会上的热议。这条新闻的缘起是由于一位医疗界的专家的一句“玩笑话”:就是拿一杯茶水也能验出问题来,记者们听到这句话之后立马想要去验证这句话的真实性,于是进行了一次暗访。此条新闻一出,引起了许多网友对于医疗界的吐槽。医疗界感到自己的受到了伤害,便针对这一报道进行了相关的“茶水尿常规”检测的实验,卫生部也发表了相关的文字说明,自此舆论的风向兵分两路,新闻界也由此引起了一场大的舆论风波。

策划和报道茶水发炎事件的记者事后表示只是为了去验证专家所说话的真实性,但是此次报道实际起到的效果却不仅如此,而且恶化了医患关系,到最后医疗界与新闻界两败俱伤,有人质疑医疗界的伦理道德,也有人质疑媒体的职业道德。如果从一个专业的媒体人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无论新闻工作者的出发点多么的单纯,这样的做法都是有失偏颇的。出发点的所具有的“公益性”不能掩盖住新闻工作者在这件事上所存在的失范。

【案例分析】

一、 片面的了解导致“误入歧途”

在此次事件中因为最后医生们的“联合证明”让策划和报道此次事件的记者的处境十分尴尬。笔者认为在这次事件中新闻界面临这样的处境其实有二点原因:第一,记者当时对于那位医疗界专家的话理解是否完全正确,在当事记者张慧慧、柴燕菲对此事的回应中,她们提到是为了验证这位专家所说的话是否真实,专家所说的事实真相是本来茶水就可以验出炎症还是有人故意让茶水验出炎症来,这两者的差别是很大的;第二,记者在对于茶水也能验出炎症来的问题求解过程中过于片面化,因为出现炎症和没有出现炎症的概率基本上是相差不大的,记者在后面向主管化验师求证的过程中,只进行了一次实验,然后在茶生化专家指出茶叶中不含有红细胞与白细胞观点的影响下,凭借自己的第一感觉做出了判断。

二、暗访左右为难的困境

最后的两败俱伤都不是双方所希望的结果,暗访再次成为大众指责此次采访的一个理由。但是笔者认为暗访其实不是此次事件真正该值得思考的地方,真正应该思考的是在这个大众媒介时代的背景下人们对待暗访的态度。

暗访从一开始出现就受到人们质疑就是因为它会在不被人知晓的情况下曝光人们的一些事情,有些并非不光彩的事情人们都不会想让大家所知道,更何况不光彩的事情。于是暗访这种采访方式便让人们感到了不适。但是人们又总是对别人的事情特别的感兴趣,而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收视率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东西,所以新闻工作者总是想着通过暗访来披露一些“重大新闻”,这便导致了暗访的使用。

隐性采访在我国可以说是一种利弊并存的新闻实践,笔者认为正是这种态度让隐性采访陷入了困境。本次案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医疗行业未对相关的事情进行澄清的时候,舆论的风向全都对准着医疗行业,澄清之后,舆论的风向立马分成两边。现在假设茶水实际上不能发炎,而是医院做了手脚,那么很明显会出现怎样的结果,但是出发点和得到的结果都是好的,那么这次暗访就没有问题了吗?它仍然存在着欺骗行为,只是人们会用其功抵其过。但是本次案件的事实却正好相反,于是大众立马开始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的进行批评,对暗访进行批判,但是不可忽略的是新闻工作者的出发点是与结果无关的,这是人们为什么不想一想其实这次暗访的新闻工作者应该得到原谅呢?笔者认为这涉及到了我国整体对于暗访的态度:当暗访所得出的结论正确时,人们自动忽略其手段的非正当性,当暗访得出的结论不正确时,人们会对其发表各种批评的言论。

而且说到记者在本次事件中自己主观对结果的臆断,其实不是结论错误的时候才存在的,而是在任何一个采访中都会有的,因为记者会进行采访就是对这样一个事情有了一些看法,在采访的过程中也是根据自己对事情发展的理解去向观众展示事件的,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客观、公正。但是结论的错误会让人联想到记者不应该对这件事情下结论,记者没有做到真正的客观、公正。举一个例子,在电影《搜索》中,那位小记者针对叶蓝秋不给老人让座还侮辱了老人的事情进行了偷录和显性采访,但是仍旧只有一个错误的结论。我们这个时候应该说这位记者不够客观吗?笔者认为这是受到了已知与未知的限制,已知的是一些不好的事情,未知的事情会对结论造成直接的影响,进而得出了不客观的结论。但是一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情都非常的清楚,总是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局限性。相对于其他采访形式,隐性采访获得的信息容易单面化和片段化。所以隐性采访如果得出的结论如果出错更容易让人觉得记者太过于主观。因此,暗访很容易陷入了一个僵局。

三、全民对待暗访态度需鲜明

(一)、政府

我国对于暗访的态度一直不是特别的明确,针对暗访侵权等的相关法律也不太成熟。在这次事件中,卫生部指责记者的行为不当,但是记者其实另一方面也是在帮助卫生部门对医院进行监督。针对“茶水发炎”这样一个媒体事件, 作为卫生部门, 最重要的责任不是去纠正记者, 而是应该反思媒体为什么会把矛头对准医院, 应该要求医院加强管理, 特别是在化验过程中要把好关, 利用这次事件塑造好医院的形象。对于媒体指出的问题, 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这样才能做到满足公共利益, 平息公众不满的舆论。

而其他的相关立法部门也需要树立对于暗访是非的明确态度,对于记者通过暗访揭发的相关问题,如果记者触犯到了法律就不能因其特殊的原因及理由而不进行惩处,但是记者在其中的功劳也应该得到表彰,即赏罚分明。

(二)、媒体

笔者在本文中对于新闻界的一些问题虽然持有理解态度,但是并不代表笔者认为此次事件的当时记者就是没有违背职业道德。

笔者并不认为暗访是对专家的玩笑话进行验证的最好方式,反而是暗访将问题复杂化了。只有在用尽了一切合法手段,在实在无法获得和不能公开采访到新闻的情况下(而且新闻涉及重大的公共利益),介入式隐性采访才可以不得已而为之。如果从这一观点来审视“茶水发炎”事件,用“茶水”送检这种不适当的手段本身,绝非不得已而为之,而是故意戏弄检验人员,完全不应该成为获取检验结果的手段。由此我们也可以得知暗访处境的尴尬并不完全是由于暗访本身的问题,在记者对待暗访的态度上也存在着极大的问题。

要想让暗访涉及到的伦理问题减少,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怎么做心中应该都有一把尺子,并且做到。

(三)、大众

大众在这个事件中是问题激化的原因之所在,媒体存在的目的就是给大众一种正确的舆论指向,因此医院害怕媒体对自己的不良报道。但是媒体人也会有出错的时候,一旦出错大众便会将错怪在媒体身上。但是就这件事而言,为什么一开始没有人提出拿茶水去检验似乎不太妥当这个观点呢?而是一窝蜂的都去指责医院,发现自己错怪人了,又将责任赖在媒体身上。这反应的一个问题是大众受到了媒体的“控制”。

暗访这样一种特殊的采访形式需要大众能从中找出不妥的地方,并选择性的接受信息,而不能一味的媒体说是什么就是什么。媒体事实上只是提供信息的,并不是给你一个观点的,这也是为什么新闻需要客观报道的原因。

【参考文献】

[1]牛静.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理论及案例评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2]姚斐、范慧卿.茶水发炎事件告诉我们什么[J].传媒观察,2007.(7):17-18

[3]陈力丹、高学巍.论新闻记者职业道德规范从茶水发炎事件谈起[J].视听专论,2007(8)

【案例来源】

1、http://news.sina.com.cn/s/2007-03-20/080512561502.shtml

2、http://v.ku6.com/show/SgT8r3-v84UJ0SoN.html

上一条:从2012年3.15晚会分析隐性采访的应用 下一条:“出警速度”暗访事件中丢失的诚信

评论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Copyright ©2012-2013 Jc.ccn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