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甘肃越野事故中媒体对遇难者黄关军的关注为例浅谈对听障群体的标签化报道与伦理失范
时间:2021-10-31
【摘要】在甘肃越野事故中,媒体对听障遇难者黄关军的特别关注体现出了对听障群体的标签化报道与伦理失范。媒体对听障群体的报道,反映着听障群体的社会地位和与之相关的社会文化。如何塑造客观、真实的听障群体形象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新闻伦理;刻板印象;媒介建构
【Abstract】In the cross-country accident in Gansu Province, the special media attention to the hearing-impaired victim Huang Guanjun reflects the labeled report and ethical anomie of the hearing-impaired group. The media reports on the hearing-impaired group reflect their social status and related social culture. It is important to propose further discussion on media coverage in order to build objective and authentic image of persons with hearing disabilities.
【Key words】News ethics; Stereotypes; Medium build
【案例简介】
2021年5月22日,在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举行的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发生惨痛事故。截至5月23日9时30分,经官方确认,在参赛的172人中共有21人遇难,另有8人轻伤在医院接受治疗。
5月23日,黄河石林越野赛失联救援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甘肃省白银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旭晨鞠躬并道歉:“作为赛事主办方,我们深感内疚和自责,并对遇难人员表示沉痛哀悼。”据指挥部透露,该事件是一起因局部地区天气突变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件。
5月24日,甘肃省委省政府成立省委、省政府联合调查组。同时,邀请了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气象局的马拉松赛事专家和气象专家参与调查,对事件原因进行深入调查。
事故发生后,媒体报道层出不穷。在针对遇难者个体故事的报道中,听障人士黄关军因其特殊身份而备受媒体和舆论的关注。以封面新闻在微博发布的视频报道与腾讯新闻谷雨实验室的公众号文章《无声的跑者消失在狂暴的风雨中》为代表,越来越多的媒体和公众开始关注黄关军的事迹。5月27日,黄关军所在的“黑暗跑团”于公众号发表文章《对不起,“聋”不是遇难的原因!!》,回应舆论对黄关军尤其是对“聋哑”这一标签的关注。
6月25日23时30分,甘肃省人民政府网站公布《白银景泰“5·22”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公共安全责任事件调查报告》。
(源:封面新闻)
【案例来源】
1. 封面新闻:《甘肃白银越野赛21人遇难 包括超马圈领军人梁晶与残运会冠军黄关军》
http://www.thecover.cn/news/7497198
2. 谷雨实验室-腾讯新闻:《无声的跑者消失在狂暴的风雨中》
3. 黑暗跑团:《对不起,“聋”不是遇难的原因!!》
【案例分析】
一、 案例讨论
5月23日11时,封面新闻在微博发布主题为“#甘肃马拉松残运会冠军黄关军遇难#好友:他是聋哑人,连呼救都没办法”的视频报道,并附文章《甘肃白银越野赛21人遇难 包括超马圈领军人梁晶与残运会冠军黄关军》的链接。当日傍晚,发布主题为“#好友讲述黄关军参赛马拉松挣奖金#:经济艰苦,平时常吃泡面”的微博,获转发2万余次,相关话题阅读量近3亿。报道中的一句“他是聋哑人,连呼救都没办法”被广泛传播。5月24日,腾讯新闻谷雨实验室在文章《无声的跑者消失在狂暴的风雨中》记录了黄关军过往的生活以及生命中的最后片段,同样提到了“无法呼救”。随后,越来越多的媒体和公众开始关注黄关军的事迹,讨论中离不开“聋哑”的标签以及对其不幸命运的同情。
5月27日,黄关军所在的“黑暗跑团”于公众号发表文章《对不起,“聋”不是遇难的原因!!》,回应舆论对黄关军的关注,以及对听障群体是否应被排除在赛事之外的讨论。文章中主要提到四点:一,对听障人士的称谓问题;二,“聋哑人不能呼救”存在错误引导;三,媒体叙事与舆论中对听障人士的刻板印象与偏见;四,媒体对部分遇难者的过度关注以及过分的悲情渲染。
二、 案例思考
(一) 问题成因
1. 称谓问题
黑暗跑团在文章中提到,“聋哑”是一个18-19世纪流行的,带有歧视和偏见的词,美国聋人协会将这个词定义为“冒犯的,无礼的”。规范的称谓是人与人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理解与尊重的基础。然而,由于社会对听障人士的称谓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媒体对听障人士的了解有限,许多报道中存在“聋”、“哑”、“聋哑”、“失聪”、“听障”等多词混用、词义混乱的现象。正如声明文章中所说,黄关军是“聋人”,不是“聋哑人”,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使用正确的称谓不仅是对事实的尊重,更是对报道对象及其群体的尊重,这一点在针对特殊群体的报道中尤其值得注意。
2. 叙事风格
在针对听障群体的报道中,主要体现出关怀与同情的叙事风格,然而其中过分的来自健听者的苦难式同情往往暗含着俯视视角。广为传播的一句“他是聋哑人,连呼救都没办法”便能体现出这种泛滥的同情,同时带来了错误的引导。首先,黄关军并非“聋哑人”;其次,越野赛遇难时的求救装备为口哨,强调“不能呼救”无意中忽略了遇难的真实原因。此外,部分自媒体与公众对黄关军生平事迹的“身残志坚”式讨论也体现出了健全人为中心的励志功利化叙事,也造成了对黄关军的过度关注。
3. 刻板印象与污名化
根据“涵化理论”,媒体所表现的是符号现实而非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因为媒体在表现社会现实时,注入了一定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念。因而受众所接受的是被媒体的报道所“涵化”,进而在头脑中形成的观念现实。在针对特殊群体的报道中,媒体往往会形成相对固定的模式,呈现出对该群体的刻板印象。
戈夫曼认为,污名是对身体受损者的社会排斥和贬低侮辱。桑塔格认为人们以象征、隐喻和污名的方式对疾病进行阐释,是对患病群体的一种心理压迫。在历史的长期积累中,对疾病的隐喻会为患者带来伤害。在针对听障群体的报道中,听障群体往往以被关怀与被同情的形象出现,这种由身体障碍导致长期的社会被动化特征,使得公众形成了对听障群体的独特认知,即“我群”与“他者”的社会分类。而在“身残志坚”式的励志化叙事中,身体的不完整在品格的衬托下显得更为伟大,而这实则压制了听障群体的日常生活话语。
(二) 解决对策
《残疾人权利公约》是系统保护残障者权利的国际法律文书,它呼吁缔约国提高整个社会的认识,促进对残障者的尊重,消除对残障者的成见和偏见,特别鼓励“所有媒体机构以符合本《公约》宗旨的方式报道残疾人”。媒体在对听障群体的报道中也应当进行人道主义反思,推动展现更多元和全面的听障者形象。
首先,报道角度应平视化。听障者首先是人,其次才是有听力障碍的人。媒体不能从健全者的角度出发,居高临下地怜悯听障群体。在报道中应不断反思用词与叙事,着力将听障者刻画成有血有肉的独立个体,维护听障群体的人格尊严。
其次,报道内容应深度化。在关注听障群体时,要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除了挖掘他们身上的美好品质外,更应当关注他们的诉求,帮助他们找寻合理的解决途径。如在此次越野事故中引发的对听障群体是否应当参加赛事的讨论中,特殊保障的缺席问题。
如何真实塑造听障群体的媒体形象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媒体从业者和听障群体之间深入了解,从而消除公众对听障群体的 “猎奇”心态,讲述出听障者最日常的故事,塑造出最真实的听障者形象。
【参考文献】
[1]郑晋鸣,张金凤.媒体对弱势群体报道的偏误与改进[J].青年记者,2013(24):22-23.
[2]高宇翔,刘晗煦.对《人民日报》中听力障碍者相关报道的内容分析[J].残障权利研究,2016,3(01):21-41+203.
[3]刘祎航. 基于《人民日报》媒介矩阵的听障群体形象研究[D].吉林大学,2020.
评论
|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 |
共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