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劝服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劝服  > 正文

媒体劝服——澎湃新闻报道上海市强制实行垃圾分类

作者:刘琴 时间:2020-10-09

【摘要】上海市垃圾分类从1995年便开始实施,至今共经历了试点、推广、调整、实施四个阶段,其间垃圾分类的标准也不断变化。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在进行20多年倡导工作后,上海率先将垃圾分类纳入法治框架。而澎湃新闻作为上海报业集团的互联网新闻媒体平台,在受众心目中有着一定的公信力,通过长时间、多角度、多层次的新闻报道,使人们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推动了垃圾分类的进程。

【关键词】澎湃新闻;劝服功能;垃圾分类

【Abstract】On July 1, 2019, the "Shanghai Municipality's Regulations on the Management of Domestic Waste" was officially implemented. After more than 20 years of advocacy work, Shanghai was the first to incorporate waste classification into the rule of law framework. Surging News, as the Internet news media platform of the Shanghai Poster Industry Group, has a certain credibility in the minds of the audience. Through long-term, multi-angle, and multi-level news reports, people ar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waste classification and promote waste classification Process.

【Key Words】Surging News;Persuasion Function;Waste Sorting

【案例简介】

自1995年开始,上海市便启动了垃圾分类试点工作,1999年垃圾分类工作纳入上海市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出台《上海市区生活垃圾分类收藏、处置实施方案》等文件,2014年出台了《上海市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法》,2017年出台了《上海市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施方案》。

2018年3月16日,上海市政府网站正式发布《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至此,上海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链条管理制度。

2019年1月31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并将于7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此举标志着,在推行20多年后,“垃圾分类”在申城纳入法治框架:个人混合投放垃圾,今后最高可罚200元;单位混装混运,最高则可罚5万元。届时,上海党政机关内部办公场所不得使用一次性杯具,旅馆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日用品,餐馆、外卖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

上海推行生活垃圾分类20多年,分类标准有过多次变化,此番《条例》明确为“四分法”,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四种。

该分法最早确定于2011年,在2014年的上海政府规章中予以固化。立法过程中的调研也显示,多数上海市民当前认可这一分法。

自上海市强制实行垃圾分类一个星期以来,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共出动城管执法人员18600人次,开展垃圾分类执法检查10100次。行动过程中,教育劝阻相关人7063起,责令当场或限期整改3521起。全市城管执法部门共依法查处各类生活垃圾分类案件199起,网友积极关注上海垃圾分类。上海垃圾分类的相关话题多次上微博热搜榜。

b3119313b07eca8037d1bd1eac1eb0d8a0448331

(图片源于网络)

澎湃新闻作为上海报业集团的互联网新闻媒体平台,在受众心目中有着一定的公信力,在上海市强制实行垃圾分类前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报道,其报道内容角度各异,报道形式丰富多样,充分发挥媒体的劝服功能,使人们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推动了垃圾分类的进程。

【案例来源】

 1.一条只有开始 没有结束的道路——上海垃圾分类历程(1995-2018)

  http://huanbao.bjx.com.cn/news/20180323/887253.shtml

 2.上海通过生活垃圾管理条例,7月1日起步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3495

 3.西盈大数据解析“上海垃圾分类引发的大讨论”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9474411130632018&wfr=spider&for=pc

【案例分析】

媒体传播的新闻信息只有被受众顺利接受,才算实现了传播的目的,达到了传播效果。新闻媒介的信息传递过程其实就是传播主体对受众的说服过程。劝服理论是指传播者试图利用传播的信息来改变他人的态度与行为的一种研究。对其研究最著名的是以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主要涉及传播源、传播方式和传播对象三个方面。

媒体劝服即媒体在某一事件发生时利用自己的资源传播相关信息,从而改变受众的态度与行为。在上海市强制实行垃圾分类前后,澎湃新闻对该事件进行了一系列的报道,最早从2015年8月29日开始,截止2019年12月31日,共有113篇报道,试图让受众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自觉的进行垃圾分类。想要受众轻易的改变以往的生活方式,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澎湃新闻在劝服方式上借鉴劝服理论,用媒体的力量助力打赢垃圾分类工作这场硬仗。

一、平衡报道,“两面提示”

平衡报道是指在新闻报道中真实、全面地陈列新闻事实,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突出报道主要意见和观点,同时要保证多元不同意见和观点的完整呈现。澎湃新闻在报道中多为“两面提示”,即在提示自己方观点或者有利材料的同时,,也提示对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如报道中提到大家对于湿垃圾要破袋,好麻烦,弄得身上手上脏兮兮这一情况有所抵触,这对于受众来说是不利于他们进行垃圾分类的,但事情很快得到了转机,宝山区的一个大叔,发明了好用的“破袋神器”,据说这样的小发明还很多。垃圾末端是否按规定处理是广大居民关心的问题,也是中国垃圾分类最大的痛点,报道中例举了台北投放垃圾时的“亲眼所见”极具力量,而我国这一环节相对薄弱,在上海有一条垃圾末端参观路线“垃圾去哪儿”,能够让体验者认识到垃圾处理这么复杂和困难,我们应该减少产生,做好分类。而上海也要创造机会,让市民“看见”政府的努力,让政府“看见”市民的用心。要从“听说如此”到“亲眼见到”,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报道垃圾分类的过程中,把政府、小区、学校、垃圾处理厂、居民个人等多方的实际情况报道出来,强制实行垃圾分类初期让居民完全做到正确的分类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如果在报道中全是宣称垃圾分类实施有效等积极方面的事件,受众不会轻而易举的相信。这样综合平衡的报道更能获得受众的认可,产生积极的传播效果,起到更好的劝服作用。

二、明示结论,观点鲜明

明示结论即直接、明了的告诉受众观点。澎湃新闻的相关报道多数都在文章中直接指出广大居民应该积极配合政府,依法实行垃圾分类。如在《论习惯的养成|垃圾分类这一周情况如何,大家都是怎么努力的》中提到:道理谁都懂,可一个新理念的推行,需要所有人的努力。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做一个行动派,大家互相提醒互相影响,让习惯慢慢养成!与大家共勉。该报道直接提到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支持垃圾分类。在《为什么中国这么急着垃圾分类?》中提到:如果连上海做不好垃圾分类,中国的垃圾处理水平继续原地踏步,而中国人就必须继续“坐享”垃圾围城。中国人不能再等了!该报道不仅从源头入手,告诉受众中国着急实行垃圾分类的原因,并发出了大声的呐喊和呼吁,我们不能再等待,垃圾分类迫在眉睫。对于垃圾分类意识淡薄的受众来说,他们很容易理解这些报道的意图和立场,而媒体也实现了它的劝服意图。

三、适度运用“敲警钟”的方法

“敲警钟”的方法可以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在与上海垃圾分类有关的报道中,澎湃新闻结合实际情况,告诉受众如果不按照规定分类会得到相应的惩罚,如在《上海垃圾分类“大考”首日:有人得高分,有人却“考糊了”》中,提到了多家企业或者个人收到了相应的罚单,以此告诫广大居民。对于我国垃圾数量巨大这一事实,也有不少人提出疑问,垃圾分类所需的时间成本大于实际效用。垃圾分类除了浪费每个人的时间,究竟有什么用?在报道《垃圾分类不会减少垃圾数量,为什么能改善“垃圾围城”现象?》中,作者用数据说明城市垃圾实在是太多了,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传统的垃圾焚烧处理的方法所带来的危害。并利用垃圾围城的图片,给人带来强烈的冲击感。

同时回答了网友所关心的系列问题,在“敲警钟”的时,又能亲近人民,不会让受众感到反感。适度的“敲警钟”唤起了人们的注意,并且促成他们对垃圾分类这一话题的接触。在人们有了这种危机意识之后,会更好的采取相关行动,而媒体的报道也起到了很好地全劝服效果。

媒体劝服要达到理想的效果,与信息来源、传播方式和传播对象等都是密不可分的。媒体在报道中,信息来源越准确,则可信度越高。针对不同的传播对象采取不同的传播方式则容易获得更好的效果。如今,上海市强制实行垃圾分类已经半年多,在澎湃新闻2020年1月15日的报道中可以了解到,居民区分类达标率从15%提高到90%,全市平均每天分出的可回收物增长431.8%、湿垃圾增长88.8%、干垃圾减少17.5%、有害垃圾增长504.1%,垃圾填埋比例从41.4%下降到20%。而我国其他省市地区垃圾分类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媒体在这条路上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才能让这条路走得更加顺利,这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霍夫兰.传播与劝服[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年.

[2]徐锋.主流媒体言论劝服效能面临的挑战及应对[J].青年记者,2019(19).

[3]李婷婷.框架理论下“澎湃新闻”公信力研究[J].青年记者,2019(29).

[4]银俊芳.劝服理论在蒙牛危机公关策略中的运用[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05).

上一条:以迪士尼玲娜贝儿为例分析拟像符号对消费者的劝服 下一条:从“高铁霸座”事件看媒体劝服

评论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Copyright ©2012-2013 Jc.ccn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