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17年留学生失联系列案件为例分析网络时代过度报道与媒介恐慌
时间:2017-11-05
【摘要】2017年6月,中国留学生章莹颖在美失联,此事件引发极高关注。在章莹颖案件的持续发酵中,又有几起中国留学生失联案发生,媒体对留学生失联事件的持续高关注造成了过度报道的现象。媒介恐慌论认为,对关乎生命安全的突发性事件的过度报道容易引起受众的恐慌心理。本文从报道数量和报道内容两方面解释留学生失联系列案件的过度报道之处,并分析由此引发的社会恐慌的表现、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中国留学生;失联;过度报道;媒介恐慌
【Abstracts】In June 2017, Zhang Yingying, the Chinese overseas student, lost contact in United States, which caused great concern. In the continuous fermentation of zhang Yingying's case, there were several cases of Chinese overseas students losing contact in foreign countries happened. Media’s continuous attention to the disappearance of Chinese overseas students caused over-reported phenomenon. Media panic theory thinks that the over-reporting of sudden incidents of life security can easily cause panic of the audience.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explains the over-reporting of the case of Chines foreign students in the number of reports and the contents of the reports, and analyzes the manifestation,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ocial panic caused by those reports.
【Key words】Chinese overseas students; losing contact; over-reported; media panic
【案例回顾】
芝加哥时间2017年6月9日,伊利诺伊大学的中国交流生章莹颖在去签署房屋租约的途中,登上一辆黑色轿车,随后便失去联系。当晚,一名伊利诺伊大学的副教授向伊利诺伊警方报告了章莹颖失踪,表示已经有几个小时联系不上章莹颖。第二天,美国警方宣布对章莹颖失踪案正式立案。14日,美国警方确定涉案车辆。随后,FBI接手调查此案,章莹颖父母也赶赴芝加哥。30日,FBI宣布已逮捕一名涉嫌绑架章莹颖的嫌疑人布伦特·A·克里斯滕森,并表示相信章莹颖已经遇害。7月3日,克里斯滕森第一次出庭,拒不交代章莹颖下落。7月20日,美国伊利诺伊中部联邦地区法院正式以涉嫌绑架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的罪名起诉犯罪嫌疑人克里斯滕森。8月28日,美国伊利诺伊中部联邦地区法院就章莹颖在美遭绑架案举行了听证会,批准了犯罪嫌疑人克里斯滕森代理律师此前提出的延期案件审理的动议。联邦法官最终将案件审理时间定在了2018年2月27日,审前听证时间为2018年2月12日。10月3日,联邦大陪审团对犯罪嫌疑人追加起诉罪名,正式决定以“绑架致死罪”及两项向FBI提供伪证的罪名起诉犯罪嫌疑人克里斯滕森。10月11日,克里斯滕森接受法官审讯,在庭上拒不认罪,不承认这三项指控。
章莹颖失踪的消息传回中国后,国内多家媒体相继报道,引发国人的高度关注,案件的任何进展都牵动着广大国人的心。与此同时,其他几起留学生失联案件也频频被进入国人视野。
6月9日,章莹颖失联
6月30日,章莹颖案嫌疑人被捕失联
7月3日,章莹颖案嫌疑人第一次出庭
8月4日,李洋洁案宣判
8月14日,冯如奕在日失联
9月10日,于林海失联
10月1日,唐晓琳失联
9月22日,找到于林海遗体
10月10日,唐晓琳被确认离世
10月11日,章莹颖案嫌疑人拒不认罪
6月9日,章莹颖失联
6月30日,章莹颖案嫌疑人被捕失联
7月3日,章莹颖案嫌疑人第一次出庭
8月4日,李洋洁案宣判
8月14日,冯如奕在日失联
9月10日,于林海失联
10月1日,唐晓琳失联
9月22日,找到于林海遗体
10月10日,唐晓琳被确认离世
10月11日,章莹颖案嫌疑人拒不认罪
【案例参考】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AB%A0%E8%8E%B9%E9%A2%96/20848257?fr=aladdin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4%90%E6%99%93%E7%90%B3/22151687?fr=aladdin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A%8E%E6%9E%97%E6%B5%B7/22124326?fr=aladdin
【案例分析】
一、留学生失联事件存在过度报道情况
目前,关于过度报道,学界和业界仍未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江永红曾提出:新闻的度就是指在将新闻事实写成新闻作品并将之发表的过程中,保持新闻的质的数量界限。但这个界限不像物质上的度无一例外地可以直接用数量来表示,新闻的度有时直接表现为数量,而在多数情况下表现为一种态度和程度。由此可见,新闻的“度”与“质”、“量”都有关系。笔者认为,过度报道存在两个维度:一是报道数量过度,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同一类事件或同一事件的新闻报道呈现集中化、持续性的特点,报道频率高,次数多;二是报道内容过度,即可能是涉及的内容逾越了公众应该知晓的部分,可能是超过了受众的接受范围,可能是为博取眼球而编造了虚假内容或是过多注入自身情感而违背了真实客观的报道准则。
章莹颖失联事件发生后,留学生、失联等词汇一度盘踞在网络热搜榜上,“章莹颖失联”这一搜索词汇在百度上至今仍有五颗星的关注度,而后被接连被报道出的其他几起留学生失联案也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通过对今年留学生失联的一系列报道的观察,笔者发现,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过度报道的情况。
(一)报道数量过度
今年的6月、8月、9月、10月均有中国留学生失联事件的报道,从时间上来看,时间跨度长达五个月,从密集程度来看,并不是五个月的每一天都有相关报道,这看起来似乎并不太符合过度报道的条件。可不容忽视的是,章莹颖事件的高关注度超乎想象,截止至今,百度新闻上的相关新闻量达到72000篇。每个月该案件的任何新进展都能吸引广大受众的眼球,在被此案件贯穿的几个月里,章莹颖案的热度还未平息,相似案件又起,这就形成了事件的叠加效果,使在这个较长周期内留学生失联事件总被媒体反复提及的情况。
有学者曾把过度报道分为焦点式过度报道和同类型过度报道,其中同类型报道没有固定的报道对象,但是在报道当中所涉及的问题是一致的,其报道的大多是有社会影响的代表性事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特定的阶段之中触碰到类似事件时,话题会再次被掀起。从这个角度来看,留学生失联案件符合该类型报道的特点。
这几起留学生失联案在短期内的高曝光度、长期内的高相关度、类型上的高相似性使其总体报道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了持续性、密集型的特点。
(二)报道内容过度
8月7日,新京报微信公众号发表了一篇名为《她被强奸、殴打,“饱受煎熬地死去”|留学生李洋洁在德遇害始末》的文章,文章中还原了李洋洁遇害的前因后果,其中对于嫌疑人如何通过虚假求助骗取李洋洁信任的场景及施暴手法等进行了详细描述。今年9月,中国留学生于林海在温哥华失联。随着案件的调查和媒体的报道,于林海的私生活惨遭披露,其聊天记录、生活细节被曝光,有人称其失联或因表白遭拒而伤心出走,其表白过的女孩饱受社会压力和舆论的谴责。其他几起案件中,当事人的家庭情况、个人信息等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曝光,而这些信息对于案件进展是不是真的都非常有必要?
二、过度报道引发社会恐慌
学者邵培仁曾提出:媒介恐慌论是指媒介在对社会恐慌事件进行大规模报道的过程中会导致产生新的更多的恐慌现象或恐慌心理的媒介理论或受众理论。笔者认为,媒介对某类事件的暧昧报道或是过度报道,容易使受众产生由该事件引起的恐慌心理,尤其是当此类事件涉及到公众的生命安全。留学生失联事件具有突发性、异常性、刺激性、后果的难以预料性等特点,对其过度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社会恐慌。
从报道内容来看,一些媒体报道中反复提及“在日”、“在美”等词汇,这类打地点标签的行为增加了受众认为国外不安全的恐慌心理。在后续报道中,对留学生遇害情形的详细披露(如李洋洁案)则超过了一般受众的接受程度,增加其心理不适程度和情绪上的恐惧感。还有些媒体汇总了近些年来中国留学生失联遇害案,大量过去的案件重新走入受众视野,社会恐慌情绪加重。
从报道角度来看,媒体报道多集中在事件初期和后期的信息发布角度,而类似于如何提高留学生的防范意识等相关延伸报道则相对较少。受众的注意力被集中在事件本身,难以转移到其他方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受众恐慌程度和心理负担。
留学生频频失联的事件给这留学热潮泼了一盆冷水。许多对出国跃跃欲试的家庭在看到新闻报道后感到害怕,开始犹豫,甚至放弃这种念头;有亲人远在异国他乡的家庭变得提心吊胆。而与此同时,国内学生的安全问题也相应被提及。在大规模的集中报道下,社会风险被放大,公众的不安全感滋生,社会陷入一种整体担忧甚至恐慌的状况。
三、媒介恐慌产生的原因分析
从传播方式看,多种传播模式并用,加速信息扩散。在这个系列案件中,有几起失联事件并不是媒体直接介入报道而引发关注的,而是由朋友圈、微博、INS等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寻人启事而引起的。寻人启事被看到,被转发,从而引起大众媒体介入,这一过程实现了从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到大众传播的多种传播方式的结合,使得信息传播呈现由点到线再到面的特点。在传播过程中,除了事件本身,还包含传播者对该事件的看法和评价,其中不乏一些危险论的话语,此类能引起恐慌的信息也一并被扩散。
从传播主体看,媒介议程设置作用明显。通过新闻报道和信息选择,大众媒介具有赋予各种事件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作用。在留学生失联案中,当大众传播媒介介入后,大量新闻报道赋予了该事件重要、显著的特点,影响了受众对该事件重要性的判断。而一些媒体从经济利益角度出发,为了吸引受众眼球,不遗余力地对此类事件保持高关注度,并疯狂转载其他媒体的报道,使得相同信息被反复提及,社会长期笼罩在恐慌的氛围下。同时,网络和新媒体的特点加速了事件的发酵,也加重了议程设置的影响。
从受众角度看,想像力和个人承受能力与恐慌产生相关。一方面,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指出,公众因风险而产生的想象力,才是引发恐慌的关键。留学生失联信息的一经报道,对此类事件的直接相关者(如当事人的家人朋友)和间接相关者(如留学生及其社会关系、潜在留学生及其社会关系)的想象力具有最大的影响。当此类报道得到迅速扩散并得到持续传播时,社会的其他受众往往容易陷入细思极恐的局面。客观的真实事件加上主观想象,使得恐慌的情绪得以蔓延和扩散。另一方面,一些受众心理承受能力较低,不论是此类关乎生命安全事件的报道,或是报道中过于血腥、残暴的细节披露,都容易引发不适,从而导致心理上的焦虑和恐慌。
四、减少媒介恐慌的应对措施
从媒介角度看,媒介恐慌的形成不仅与报道形式有关,还与报道内容有关。
首先,就留学生失联案来看,大众传媒不应该纵容相关信息的大量转载和扩散。此类涉及公众生命安全、容易引发高度讨论并引起社会恐惧,因此,其数量应该被合理把控。疯狂转载、分享容易导致信息失控,并促进谣言的滋生,加剧社会恐慌。媒体不应抱着渴望发生重大事件的心理,不能沉浸在突发事件暴露出来的兴奋状态中,不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大量重复报道留学生失联的不幸消息以吸引受众。
其次,大众媒介应对报道内容进行合理把关和筛选,并遵循报道的一般准则。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的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组合结构化,为我们重新构建了一个拟态世界。呈现在受众面前的不一定是事实的全貌,但却会影响受众的判断和解读。一方面,在容易引发社会恐慌的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在坚持客观性原则和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前提下,媒介应该把握住新闻报道的界限和尺度,涉及到某些敏感话题时,要考虑到受众的接受心理和承受能力,对一些敏感内容可以适当删减或简化。另一方面,在报道内容的选择中,不要传播单一的失联信息,还需要拓展报道面,增加一些延伸报道来转移受众的注意力,如在外留学生如何提高自身安全意识、遇到危险如何自保等相关信息,以此来缓解社会恐慌程度。此外,不能存在贴标签的强化或误导行为。在留学生失联报道中,一些标题为:在日留学生为何意外频发?、又一起在美留学生失联发生。“频发”、“又”等词汇与地点相结合,容易对受众解读产生误导。
从受众角度看,树立正确的社会认知犹为关键。
受众应该对所处的社会环境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安全与危险总是相伴随的。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发生危险,因此,要增强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当对社会有了清醒认识后,自我承受能力也能随之提高。但是,受众心理承受程度不仅与自身调节有关,还与媒体的引导方向有关。当媒体的这类报道达到一个饱和度,受众的恐慌不再继续累积后,恐慌程度反而会慢慢降低。但这并不代表媒介能够以大肆渲染恐怖报道为手段来达到极端效果,还是应该多以积极报道、侧面报道等来疏通受众的恐慌心理。
【参考文献】
[1]邵培仁.媒介恐慌论与媒介恐怖论的兴起、演变及理性抉择[J].现代传播,2007,(4).
[2]邵培仁邵静.媒介恐慌论:媒介作为恐慌心理生成与终止机制的研究[A].见:郑保卫.新闻学论集[C].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128-140.
[3]江永红.试论新闻的度[J].新闻战线,2003,(9).
[3]陈信凌黄梅芳.过度报道探析[J].青年记者,2017,(11).
[4]邵怡菲张梦新.论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的媒介恐慌[J].当代传播,2009,(2).
[5]杜涛.媒介恐慌论视野中的“女大学生失联”报道[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2).
[6]项盼梁晓莹.热点事件的“井喷式”报道现象——以女大学生失联遇害报道为例[J].新闻前哨,2015,(5).
[7]陈舒.浅析中国大陆的媒介恐慌机制及其模式[J].群文天地,2012,(8).
上一条:以湖南卫视《变形计》为例探析电视真人秀节目制作涉及的媒介伦理问题 下一条:“吴京被逼捐”道德绑架产生与平息的思考
评论
|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 |
共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