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X二代”报道标签化分析新闻报道标签化的话语特征及其负面影响
时间:2017-11-23
【摘要】近几年,与“X二代”有关的事件频繁发生,与其相关的报道也层出不穷,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和巨大争议。本文基于话语的表征理论,浅析了媒体几年来有关“X二代”的相关新闻报道,试图探析媒体报道“X二代”的新闻话语特征及其对于社会的负面影响,以期媒体回归新闻专业主义,重拾社会责任。
【关键词】“X二代” ;标签化;话语特征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incidents related to the "X Second Generation" have been frequent occurrences and related reports have also emerged one after another, arousing strong concern and huge controversyonsociet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discourse representa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media coverage of " X Second Generation " in the past few years. This article makes a briefanalysis ofmediareports on "X Second Generation" in thepastseveralyears,trying toanalyze thecharacteristics of thenewsdiscourse of "X Generation II" in themedia anditsnegativeimpact onsocietywith the respect of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ism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of the media.
【Key words】”X second generation”;news labeling; discourse characteristics
案例简介
2011年9月6日,李双江与梦鸽之子李天一因与人斗殴被拘留教养1年。2012年9月19日,李天一被解除教养。2013年2月22日,因涉嫌轮奸案被刑事拘留,后因可查资料显示未成年,移交少管所。该案件于2013年9月26日开庭,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做出一审判决,以强奸罪判处李天一有期徒刑1年。
伴随着媒体不断挖掘跟进,李天一案的大致过程及犯罪细节在受众面前逐渐清晰。新闻报道的篇幅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媒体在报道过程中不够专业的问题也凸显出来。郑州晚报刊发《外媒关注李双江之子轮奸案垮掉的星二代丢脸到国外》;名城新闻网《李天一案始末:坑爹的“星二代”》;新浪陕西援引南海网发布新闻《李天一案嫌犯信息披露 揭星二代混乱生活》……此类新闻数不胜数。在案件调查过程中,媒体不将关注点至于案件本身,反而对于与案件没有关系李天一的身份背景信息高谈阔论,加深受众的刻板印象,激化不良的社会情绪。
案例来源
1.《垮掉星二代丢脸到国外》http://e.hznews.com/paper/hzrb/20130227/A8/4/
2.《李天一案始末:坑爹的“星二代”》http://news.2500sz.com/news/zt/mcxwzt2013/2073890.htm
3.《李天一案嫌犯信息披露 揭星二代混乱生活》http://sx.sina.com.cn/edu/parents/2013-07-12/09489278.html
案例分析
近几年,与“X二代”有关的事件频繁发生,与其相关的报道也层出不穷,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和巨大争议。“X二代”可以是“官二代”、“富二代”、“军二代”或“星二代”等,富人、军人、官员和名人往往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本,其子女也被认为属于特权阶层。在近年的“李刚门”“药家鑫案”“少女毁容案”以及“李天一案”中,在未有详实结论之前,甚至在调查结果证实之后,仍然为了吸引眼球与关注度,忽视案件本身,将报道重点放置于当事人的身份与背景,更是将肇事者定义为“X二代”,理应客观公正的媒体在事件发展初期并未冷静客观关注事件本身的始末,而是先给肇事者贴上“X二代”的标签,使得事件呈现出特权阶层与平民阶层间相互冲突的表象,激化了社会矛盾,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一、新闻报道标签化的话语特点
(一)对事发当事人背景信息、不良行为进行详尽的描述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要求新闻媒体将事件发生的整体进行完整的描述,而在“X二代”事件报道中,一些媒体打着真实性原则的旗号,对于案发过程进行详尽的描述,故意放大“X二代”施害人的罪行与被害人的遭遇,将公众情绪推向极端化。
如“药家鑫案”中《重庆商报》报道《大学生驾车撞人 刀捅死伤者》中“受害者身上有8处刀伤,左手上有三道划痕,前胸有一道刺穿伤,后背中四刀”。虽然在整片报道中,媒体秉持的出发点是详尽的报道事实,满足受众的知情权,但在过度报道细节的同时,也更加突出了施害者的残忍与冷漠,激起民愤。
(二)对施害与受害对立关系的夸张修饰
在“X二代”事件报道中,新闻报道要求在报道过程中不厚此薄彼,每一位公民都有运用媒体表达自己的看法的权利,但一些媒体,利用此类原则,对于施害者与受害者的特征进行想当然的简单概括,不论是“善良乖巧品学兼优的”受害者,还是“张扬跋扈纨绔”的施害者,都激化了矛盾;除此以外,新闻报道还将事件中的双方的冲突进行戏剧化处理,一方面吸引了受众对事件的关注,另一方面也极易将双方的人际矛盾扩大到社会阶层冲突的层面,成为社会矛盾的一部分。
例如中安在线《男中学生泼油火烧16岁美丽少女 可能致终身残疾》中引用目击者描述:“我听到一声惨叫,跑过来发现孩子已被大火淹没了,陶某不停喊‘去死吧’”。这样无助的受害者与残忍的施害者形象对比,很容易激发受众心目中的不平感,进一步将罪因归于“X二代”,甚至是社会阶层。
(三)对事件细节进行选择性描写
在当前媒介化社会和风险社会背景下,快餐式、碎片化阅读时代,媒体对某一群体标签化处理,是迎合受众求新求快的语言消费习惯,也是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有效方式之一。
一些媒体在进行“X二代”的事件报道时,往往选择很极端的事实进行详尽描写,尤其在陈述与案件本身并无关系的“X二代”身份背景时,总是习惯性介绍其父其母的信息,介绍“X二代”名下的豪车亦或是平时的生活作风等消极冗余信息,这些信息与案件本身并无关系,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受众将事件归因于社会阶层的原因,容易激发社会矛盾。
二、新闻报道标签化产生的负面影响
(一)激发不良社会情绪,激化社会阶层矛盾
“媒体从本质上说就不是一种中立的、懂常识的或者理性的社会事件协调者。”[1]。在媒体报道中,耸人听闻、色情暴力的负面新闻总能得到关注,媒体作为报道者和公共讨论的空间,本应在收集各方事实的过程中追寻真相但在“X二代”报道中,媒体却成为社会不良情绪的煽动者,着力渲染事件双方的矛盾与阶层冲突,唤起和激发受众强烈的感情只要被媒体贴上“X二代”的标签必然会引起受众普遍的愤怒与谴责。
在所有“X二代”的标签化报道中,关于事件原因、过程、结果的描述,很容易以模板式的形式呈现,一些每一以标签化的方式将原因简单归结于“X二代”,亦或是其父母的特殊的社会地位和阶层,使大部分身处“普通社会阶层”的受众产生不良的社会情绪,在这种不良情绪的引导下,受众往往会将自己置于受害者一方,一旦最终的结果不利于自己的一方,便会进一步对司法公平产生怀疑,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二)损害媒体公信力
在“李刚门”中,央视《法治在线》采访了李刚,其对着镜头痛哭并道歉却被网友认定为作秀,有网友质疑,央视播发了约5分钟的道歉镜头,但未采访受害者家属,因此怀疑是“李刚要求的”“央视收了钱”。“X二代”事件报道中,明显的强—弱对比,加之之前有关“X二代”的标签化报道,会让受众对弱者即非二代一方产生强烈的同情感,媒体稍有不慎,便会陷入“被权力左右”的指责之中,不利于媒介公信力的构建。
(三)加深受众有关“X二代”的刻板印象
标签化报道利用的是受众对社会事物的思维定势。媒体给新闻事件或人物贴上标签,往往会引导和框定受众对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的认知,为受众建构一个特定的理解框架。[2]在“X二代”事件报道中,有关“X二代”的特征不断被概括、总结、巩固,“X二代”滥用职权等的成见也深入人心,这种刻板印象,一旦形成便很难被打破。
在现实生活中,“仇富”、“仇官”等的现象愈演愈烈,“拼爹”等现象也更加深了受众对于“X二代”的刻板印象,如此恶性循环,便会加剧社会阶层矛盾,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总而言之,在媒体“博眼球”的简单标签化的报道中,对“X二代”的指责愈加惨烈,而在事件报道过程中,许多受众不顾及事情的发生过程及真相,将自己置于弱者或是受害者一方,肆意辱骂,一旦存在偏向“X二代”的言论,便怀疑司法公正及办案的透明度,长此以往,加剧了社会对于“X二代”的刻板印象,激化了社会阶层矛盾。因此作为公共利器的媒体,在网络时代更是应该“谨言慎行”,不简单归因,不肆意标签,重拾社会责任,回归新闻专业主义,打造风清气正的媒体环境。
参考文献
[1][英]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44-45
[2]王治尹.“X二代”标签化报道:一种社会冲突表征的新闻话语[J].《新闻传播》,2014(3):189.
[3]陈雪薇.新媒体语境下的地域标签化现象[J].青年记者,2017(3):39.
[4]赵作为.《网络舆情热点事件中标签化传播现象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7(8):123
[5]朱力.泛标签化扭曲社会认知[J].人民论坛,2012(9):6.
[6]向冰洁.新闻报道的泛标签化及矫正[J].新闻世界,2012(8):273.
[7]刘金辉,魏莘,尚昆仑.解读“钱多后台硬”标签背后的毕娇撞人事件[N/OL].(2013-05-30)[2013-06-02].
上一条:当媒介成为工具:从“湖北孝感未成年人伤人”事件看媒介逼视 下一条:从“格斗孤儿”反思传媒关于弱势群体报道的传播伦理
评论
|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 |
共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