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振东发文事件:媒介逼视看网络圈层化的主体角色与功能
时间:2022-05-01
摘要:互联网作为一种高维媒介为公民赋能,使得个体能够通过利益、情感、兴趣等“缠绕”成一个个区隔鲜明的圈子[1]。互联网的包容与网络社区的开放使得圈层间的渗透成为常态,而圈层之间的壁垒作为其“阶级局限”,会对圈层渗透带来根本性的阻碍。本文将通过个案研究,探索在饭圈文化渗透体育圈的背景下,作为主体的“逼视者”与“被逼视者”的角色与功能,深入探究违背媒介伦理的根本问题,以期厘清圈层秩序,再塑健康的圈子环境。
关键词:媒介逼视、私人领域、网络圈层化、饭圈化
Abstract:As a high-dimensional medium, the Internet empowers citizens, enabling individuals to "entangle" themselves into distinct circles through prolific, emotions and interests. The inclusion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opening of online communities make the penetration between circles become normal, and the barriers between circles, as their "class limitations", will bring fundamental obstacles to the penetration of circles. This paper will explore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the "coercer" and the "coercer" as the main bod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penetration of the culture of the fan circle into the sports circle through case study, and further explore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of violating media ethics,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order of the circle layer and reshape the healthy circle environment.
Keywords:media's intent-watch、Private Sphere、Network circle、fan circle culture
案例简介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樊振东,1997年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国乒乓球队运动员,在国际乒联最新公布的一期世界排名中,位居世界男单第一名。不凡的实力以及高颜值,还包括“军人”、“世界冠军”等标签的加成,使得樊振东在互联网中火的“一塌糊涂”,赢得了不少粉丝的青睐。然而,粉丝文化搭载各路媒体平台,在体育圈过度渗透,致使不少饭圈行为“生硬”的嫁接在体育界,导致“水土不服”,给樊振东的私人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侵扰。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在“樊振东发文事件”被点燃之前,也有导火索事件出现:今年9月,他从广州出发征战全运时,有不少粉丝前来送机。粉丝的热情,使得现场一度“混乱”,拥挤不堪,对樊振东本人以及机场工作人员和群众都带来了诸多不便。接机本应是饭圈的“标准动作”,出现在体育运动员的生活中,多少会让人有些错置感。随即樊振东就此场面发文,称这样的场面不利于疫情防控,而且他本人也不希望被接送机和追拍,“恳请球迷们允许我做个普通人”。从这一现象反映出了饭圈文化,已经逐步渗透体育圈,但圈层壁垒会使得这种渗透产生悖论,体育圈不是娱乐圈,运动员虽然也是“明星”,但他们代表的是国家荣誉,不容亵渎,体育圈过度乐化会危机运动员个人的身心健康甚至整个体育界的健康发展。
2020年10月17日,国乒队员樊振东在微博发文回应球迷关注的问题。樊振东在文中称,球迷会并非明星的粉丝后援团,自己绝不会授意球迷会组织投票打榜、集资应援、公共场所蹲守接送等一系列“饭圈”化活动;反对通过特殊手段获取他人的行程信息、跟机、代拍等严重侵犯隐私的“饭圈”不良风气;谢绝任何形式的礼物,希望大家把购买或制作礼物花费的金钱和时间用于自己的人生。樊振东此次发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我们需要反思在媒介逼视之下,饭圈化蔓延体育圈的现象,厘清圈层之间的壁垒,警惕其对体育圈的侵蚀。
案例来源:
樊振东发文呼吁抵制“饭圈化”行为:谢绝任何形式的礼物-澎湃新闻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950263
拒绝“饭圈”化!樊振东再发声-光明网https://m.gmw.cn/baijia/2021-10/18/1302643120.html
案例分析:
一、推本溯源:媒介逼视的矢状能量
(一)私域的“前置化”发散
窥私欲是人的本能冲动,在信息超载的时代,注意力成为了稀缺资源,这也使得部分媒体,开始“标签化”的思考事件,在网络时代本身藏匿于后台的私人领域,会为了满足人们的窥私欲等心理,不断被放大搬到公众视野之中,势必会对公众人物的生活,以及公共话题造成了不可忽略的影响。网络上关于分布着樊振东的赛事无可厚非,但私人情感、个人行程、家庭生活等一系列隐私都被曝光在网络上,后台活动被迫前置,嘈杂的舆论环境、粉丝接机等行为给樊振东的出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由于逼视主体的非个体性,这种常规情境下有违道德的行为似乎变得“合理化”。[2]
(二)跨界领域的圈层发散
圈子是个体行动者构成的社会网络,多元的连接、高强度的互动,也会带来各种紧密互动模式,产生圈层化效果。[3]而在现代媒介的飞速发展之下,偶像工厂的崛起,以及资本场域的诱惑,使得粉丝经济迅猛发展,亚文化圈的流行元素也迅速蔓延到各个圈层,在体育圈也逐渐出现了饭圈化的迹象。在“樊振东发文”事件中,圈层渗透表现为饭圈对体育圈的渗透。作为为国出征的运动员,在“出战”路途中,被粉丝接机,对运动员的现实生活造成了极大困扰。又如2020年新冠肺炎期间,在“两神山”建设的慢直播中,媒体呼吁观众为施工队伍打榜,这一饭圈行为,在缓解社会焦虑情绪的同时也因过度娱乐化,消解了重大议题的严肃性,招致骂声一片。
跨界出圈固然是我们媒体创新所需,但我们更需要厘清不同圈层之间的区隔性,在同质化圈层中信息更容易流通,而圈层间的态度、立场的分歧甚至对立,可能会加大“出圈”的难度,盲目的圈层融合,会导致各种群体间的隔阂增加,甚至会使公共对话与社会整合变得更为困难。把握圈层之间不可僭越的领域,探寻共通、共融的“破圈”模式,才能实现更优化的发展。
(三)危害性发散
媒介逼视在一方面会当事人的心理和决策压力带来影响,更有甚者会影响到当事人的生命安全。如德阳女医生,因过度的媒介逼视,心理不堪重负,导致最终跳楼身亡。另一方面,过多的私人议题叠加在公共议题之上,会使得公共话语被稀释,挤占重大公共事件的生存空间,影响重大事件的发展。于个人于社会而言,其危害性的发散都会影响巨大。
媒介逼视下的圈层渗透,也会因为其盲目性与圈层的区隔性,加剧圈层间的对立,在不同圈层间的对话会更具冲突。来自不同圈层的粉丝因共同的偶像齐聚在此,又会因为圈层之间的阻隔在此引战。如此次“樊振东发文事件”,就引起了评论区体育圈与饭圈的对峙。
二、媒介逼视的主体角色与功能
(一)作为“逼视者”的主体
陈力丹教授认为:“媒介逼视是对私人领域过度公开的报道行为。”[4]既往我们对媒介逼视的主体审视更多停留在媒体组织层面,早在民国时期媒介逼视现象就已经存在,虽然囿于传统纸媒单向传播的特性,公众难以发声,社会舆论也仅以人际传播的方式流行。但由于作为唯一“逼视者”的传统纸媒对社会议题的把控,以及报纸在大众知情权方面扮演的重要地位,其产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1935年著名影星阮玲玉,因公众对私生活的侵扰,不堪忍受社会舆论的诋毁和迫害,在媒介逼视之下服毒自杀身亡。在传统媒体时代,主动行驶媒介逼视的主体仅有作为组织的媒体,大众作为逼视者的言论更多表现为流言蜚语。而互联网作为一种高维媒介赋能每一位公民,使之能参与到以个人为基本单位的社会传播中来。媒介逼视的主体不再仅仅局限于媒体组织,而是下沉到每一位个体,不仅传统媒体能够行驶新闻自由,自媒体以及自由讨论的网民也能参与到“围观”中来。互联网由此成为一个网民互相凝视的“共景监狱”,而作为叱咤国际体坛的公众人物,作为乒乓球排名世界第一位的樊振东,更是不可避免的成为了人们热议的焦点。
媒介逼视主体与围观群众的多元化与集体无意识性,使得逼视的议题也随之丰富多元,在主流议题的设置之下,也可能会出现因逼视主体的下沉而产生的议题失焦,阻碍社会共识的凝聚。在“樊振东事件”中逼视者表现为传统媒体、自媒体、自由发表意见的粉丝群体与网民。作为媒体的“逼视者”会因为流量、话题而制造逼视的视角,作为粉丝群体的“逼视者”会根据个人爱好和窥私欲挖掘相关信息,在此消彼长中不断发酵媒介逼视现象,使之达到“沸点”。
(二)作为“被逼视者”的主体
“逼视者”角色在时代的变迁中从媒体组织逐渐下放到大众手中,实质上“被逼视者”的身份角色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作为“被逼视者”的主体,从名人名家也逐渐下放到草根阶层。普通人群也会因为一些社会热点事件,而成为媒介逼视的对象。诸如在“万州公交坠江”事件中,媒体对女司机的恶意揣测使得其陷入媒介逼视之中,网络暴力延伸到了现实,私人生活shou到了严重威胁。在其功能方面,时代的变迁过程中,“被逼视者”也被赋予了“反抗”的能力。虽然新闻自由属于人民,但一直以来都有新闻媒体代为行之,而在互联网的赋能之下,“被逼视者”也能够拥有反击的麦克风,能够与逼视现象正面抗衡。在“樊振东发文事件”之中,作为“被逼视者”的樊振东,不堪逼视的负担,在微博发表声明,恳请网民能够保留其私人生活,明确抵制体育圈饭圈化的行为。这是“被逼视者”的觉醒,也是对媒介逼视现象的一记重拳。
第一个层面是传统的媒介逼视主体,而在第二个层面,当某个点事件爆发之后,新的“被逼视者”又会出现。在樊振东发文之后,这个事件作为一个点事件引起了社会热议,“被逼视者”成为了一个全新的群体:樊振东以及之前凝视樊振东的媒体、网民和粉丝。“被逼视”群体扩大,新的逼视者是该事件之后的媒体与围观者。
在新时代下逼视者群体更加庞大,点事件到来之后,被逼视者也不再是固定的个体或群体。“被逼视者”在互联网场域各类话题的发酵之下,主体身份虽然会发生变化,但其功能也会为了个人隐私谋求空间而更加主动。
三、“否定之否定”:新型圈层关系下媒介逼视的规约
在此次樊振东事件中,媒介逼视现象的出现,除了媒介伦理的失范,实质上更多是两个圈层之间的对冲。一方面,由于自媒体缺乏专业知识与职业素养的培训,为了攫取流量,毫无底线的挖掘他人的隐私,并通过标签化的处理,引来更多凝视者的关注。另一方面,饭圈作为亚文化的一部分,在近些年深受年轻人喜爱,饭圈文化以其潮流性、易传播性,迅速渗透到各个圈层。而由于圈层之间的壁垒,以及在圈层渗透知识之时对壁垒的忽视:直接将本圈层的特性嫁接到另一圈层,这会导致圈层之间文化的水土不服,引起圈层之间的摩擦。那么,为了更好的推动圈层良性互动,规范媒介伦理问题,亟需个为主体作出对应的策略。
作为“逼视者”的专业媒体,应该审慎报道,主动厘清圈层之间不可逾越的边界。饭圈文化依托文娱产业更加偏向娱乐属性,而体育圈更多需要人们将视野放在运动员的赛事上,而不是其私人生活上。因此,在娱乐性层面,两大圈层之间存在不可逾越性。专业媒体应依托自身专业素养举旗定向,为行业报道设置议程谨防体育运动员的私人领域被过度侵犯。作为“逼视者”的自媒体,应提升自我媒介伦理素养,坚守道德与良知,莫因流量逾越底线。
作为“被逼视者”的个人或群体,应提升“被逼视”的警惕性,在面对自我隐私被逼视之时不应无动于衷,或者消极堕落,而应该掌握主动权,为自己的境遇发声,在必要之时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利益。当然,在法律层面,也应该伫立起报道界限的围栏,明确报道疆域,加大违法成本,让媒介逼视能够用对地方,监督社会运作,促进社会良性发展。
当下的舆论环境更加复杂,在错综交织的圈层之间,破圈似乎成为了一种常态。能把握关键的破圈,可以实现一场“破圈盛宴”,而盲目的破圈,为加剧圈层间的冲突。在网络圈层化背景下的媒介逼视,需要逼视双方都厘清圈层之间的特性与壁垒,为晴朗的网络环境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彭兰.连接与反连接:互联网法则的摇摆[J].国际新闻界,2019,41(02):20-37.DOI:10.13495/j.cnki.cjjc.2019.02.002.
李理.从“媒体逼视”看媒体的角色与功能——以“穷父救女求助富人”事件为例[J].青年记者,2009(29):4-5.
江作苏,王婷.“新闻逼视”结构演化的发散性探讨[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8,71(03):37-43.DOI:10.14086/j.cnki.xwycbpl.2018.03.004.
陈力丹,王辰瑶.“舆论绑架”与媒体逼视——论公共媒体对私人领域的僭越[J].新闻界,2006(02):24-26+1.
岳丹.关于媒介逼视的新思考[J].新闻爱好者,2010(03):8-9.DOI:10.16017/j.cnki.xwahz.2010.03.031.
[1]彭兰.连接与反连接:互联网法则的摇摆[J].国际新闻界,2019,41(02):20-37.DOI:10.13495/j.cnki.cjjc.2019.02.002.
[2]江作苏,王婷.“新闻逼视”结构演化的发散性探讨[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8,71(03):37-43.DOI:10.14086/j.cnki.xwycbpl.2018.03.004.
[3]彭兰.连接与反连接:互联网法则的摇摆[J].国际新闻界,2019,41(02):20-37.DOI:10.13495/j.cnki.cjjc.2019.02.002.
[4]陈力丹,王辰瑶.“舆论绑架”与媒体逼视——论公共媒体对私人领域的僭越[J].新闻界,2006(02):24-26+1.
上一条: 浅析媒介逼视:被拉下“神坛”的奥运冠军杨倩 下一条:被媒介裹挟的认亲之路“孙海洋事件”
评论
|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 |
共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