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格斗狂人徐晓东暴揍“雷公太极”事件为例分析新闻媒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污名化报道
时间:2017-12-07
【摘要】新闻媒介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因此,在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时,新闻媒介的传播内容和倾向性会对受众的文化认知产生直接的影响。特别是新的互联网媒体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新闻报道为了吸引关注度而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污名化,降低了受众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不利于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人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新闻报道传统文化污名化
【key words】News report Traditional Culture Stigma
【Abstract】The news media plays an important bridging role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When spread traditional culture, media content and the dissemination of cultural cognitive tendencies will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audience.Especially the rise of new Internet media,more and more news in order to attract attention to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stigma.Reduce the audience's sense of identity of our traditional culture.It is not conducive to enhancing cultural soft power and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f the people of our country.
【案例回顾】
2017年4月,中国格斗狂人徐晓东10多秒暴揍“雷公太极”的视频传遍了整个搏击圈。视频中,徐晓东一开场就制服了雷公太极,骑在他身上一顿组合暴揍,残暴赢得了胜利。这一十秒多的视频之后以“现代格斗VS传统武术”的标签登上了微博热搜。随后,看过视频的很多网友将矛头指向了太极拳,甚至直逼中国武术。并且有网友评论说,中国武术都是花拳绣腿,好看不实用,在拳击和MMA面前只是游戏而已。但其实这次比赛无论是选手还是比赛本身,都带有很强的营销性质,而选手本身也并非是拳击界和太极界的代表人物。因此,这次比赛,并不像媒体报道中所提到的“现代格斗”和“传统武术”对抗的高度,但其进行的报道所形成的舆论声势却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案例来源】
搜狐体育、http://www.sohu.com/a/136941419_779142
【案例分析】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传统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日益受到重视。但是新闻媒介在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报道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污名化。新闻媒介在对中国格斗狂人徐晓东暴揍“雷公太极”事件进行报道时将一场简单的比赛的性质上升到了“现代格斗VS传统武术”上,从而在网上掀起了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太极拳的舆论浪潮。搜狐体育作为一个较为专业的新闻媒介组织,在对事件的报道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报道过于片面化。《现代汉语词典》对“片面性”的解释为:“形而上学思想方法的一种表现。在认识事物时,不是全面地去分析具体事物的矛盾,抹杀事物固有的共性、个性、绝对与相关的辩证关系”。一直以来,新闻报道的全面性都是新闻媒介的追求。但是在这则事件中新闻媒介在报道中只截取了十秒的短视频,并未对事件的主要参与人物、背景以及比赛结果的公正性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和概述。因此,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新闻报道与新闻专业主义所提倡的原则是相悖的,在一些情况下会对社会舆论造成恶劣影响,甚至影响社会安定。
新闻标题过度追求冲突性。在信息资源极度丰富的今天,信息爆炸和信息污染已经成为常态。因此,用户注意力逐渐成为稀缺资源,新闻媒体为了争取更多的关注度,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日常的新闻报道中习惯于挖掘社会中的典型的案例并对此进行夸张渲染和过度阐释。在本案例中,新闻媒介将原本的一场带有炒作性质的比赛上升到了传统文化优劣的高度。让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到事件的舆论漩涡中来,对传统文化进行了错误的引导。此外,新闻媒介在对“女大学生”、“老年人”等在进行报道时,也经常采取污名化的报道方式,使得社会公众对特定群体、特定地域或者一些传统文化产生很强烈偏见和刻板印象。
新闻报道的文本描述带有很强烈的感情色彩。新鲜、猎奇等特性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受众阅读新闻的潜在选择。新闻媒介为了获取浏览量,吸引受众眼球。在新闻报道的用词和图片方面最大程度地迎合受众的需求。在这则新闻中,除了在文本中使用“十秒、残忍、快速、暴揍”等词汇对事件进行描述外,还截取最有暴力性和刺激性的视频进行发布。视频的选择和文字的描述将新闻报道的倾向性显示出来,在很大程度上将社会公众的关注点从比赛本身转移到讽刺和批判以太极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上。
四、商业化背景下消费主义大肆发展。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传统媒介的广告和客户资源大规模地流向了以网站、微博、微信为主的新型传播媒介。虽然低建设成本的互联网新兴媒介相较传统媒介的竞争中具有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但是新兴的互联网媒介数量众多,竞争激烈。因此在僧多粥少的背景下,各个媒介为了争取自身的生存只能迎合受众的需求。
传统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和国家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传统文化进行良好的传播,对于整个国家软实力和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传统文化污名化报道带来的后果也就显而易见了。
从国家层面,削弱我国文化软实力,不利于提高综合国力。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又一个的新台阶。因此,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让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文化自信”也正在于此。因此,新闻媒介作为传播的主要渠道,在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时,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从个人层面,降低了社会成员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局限,社会成员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主要来源于新闻媒介的报道。因此,新闻媒介发布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报道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成员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新闻媒介关于传统文化的不正确引导会削弱社会成员的文化认同感。
进入21世纪后,媒体所处的传播场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进入了全域、全时、全民的全媒体时代。电视、报纸、广播、新媒体等等都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聚合发力。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播内容、传播战略、传播路径、传播形式和传播定位等方面都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新闻媒介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应做到以下内容:
传播内容的经典化。所谓经典化,指的是媒体所传播的内容足以代表传统文化的某一核心层面,是具有代表性的“符号”或“仪式”。这个被挑选出来的“符号”或“仪式”需要承担起约定俗成的作用。每当人们提起这个“符号”或“仪式”时,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例如我国在对外传播中的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国内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等极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在国内外掀起了热潮,同时也让更多的人接受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从中汲取到传统文化带来的正能量。
传播方式的专业化。新闻传播的特性包括真实性、客观性、全面性、公正性、趣味性等。新媒体作为互联网传播时代的中流砥柱,在面向社会传递新闻的过程中也要坚守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准则,以专业人士的标准要求自身。在发布新闻时要在追求趣味性追求浏览量的同时也要兼顾其产生的社会效果。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坚持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报道,让新闻能够更加接近事实,让公众对所处的客观环境有一个准确的认知。
传播渠道的全媒化。在全媒体时代,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变得多种多样。进入21世纪以后,数字化新媒体传入中国。互联网和移动增值作为新媒体最重要的两个领域,在新时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传统文化要想更好地进行传播,就必须借助新媒体进行宣传,吸引更广泛年龄层的社会公众来了解和参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例如,经历了“电视——新媒体——报纸”的媒体传播历程的《我在故宫修文物》成为年度网红纪录片,豆瓣评分高于9.5分。同时,修复文物这一古老的手艺让更多的人所解,而故宫也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传播形式的娱乐化。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经历了急剧的社会转型。随着市场主导性社会的日益成型,媒体市场前进步伐也不断加快。再加上消费主义的浪潮、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受者本位”的观念左右着媒介的发展理念。因而,消费社会的形成,使得媒体的消费功能尤其是娱乐功能得到了很大的凸显。因此,只有将传统文化的娱乐化和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二者相互激活,在娱乐化、趣味化的形式下坚守住传统文化的优秀精髓,才能最终实现传统文化与传播效果的良性互动。
【结语】
媒体对传统文化的污名化报道在短期内虽然会带来一定的浏览量和可观的利润。但是媒体的偏见和武断报道会让受众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产生认知上的偏差,从而削弱受众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所产生的认同感,这对于提高本民族的文化自信非常不利。因而,新闻媒介应当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的原则和底线,始终将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放在首位,积极正确地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引导和传播,增强社会公众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参考文献】
明珊.《论新闻报道的“片面性”——从“扶老人”事件的污名化现象谈起》
魏少华.《论新闻报道的“片面性”——从中国红十字会“污名化”现象谈起》
庄晓东、邹雯.《新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青年记者》
李红涛、乔同舟.《污名化与贴标签:农民工群体的媒介形象》[J].《二十一世纪》,2005(40)
上一条:《青春有你3》倒奶事件, 是偶像失格还是打投失当? 下一条:以东京电视台反复五次播放安倍摔倒为例试析新闻报道的商业性
评论
|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 |
共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