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5·16河南周口男婴丢失案为例探究“后真相”时代的非典型案例
时间:2020-10-09
【摘要】在“后真相”的时代景观下,新闻反转频繁,真相扑朔迷离。本文以5·16河南周口男婴丢失案为例,基于案例是当事人蓄意策划的“非典型”反转新闻这一特殊情况,从新闻反转成因、利弊反思、规避策略、相似案例这四方面对事件进行探讨。
【关键词】后真相;网络舆论;社交媒体;男婴丢失案
【abstract】In the post-truth era, news is reversing frequently, and the truth is hard to touch.This article takes the 5.16 Henan Zhoukou losing-baby case for example. Based on the special case of the "atypical" reversal news which is deliberately planned, this article will start from following four aspects: the cause of news reversal, reflection on pros and cons, avoidance strategies, and similar cases Discussion.
【keywords】post-truth;internet public opinion;social media;
【案例简介】
2019年5月16日上午,河南周口一女子报警称,自己带着4个月大的儿子外出散步,在街边小径因病晕倒,等她再次醒来时,发现孩子不见了踪影。随后周口警方以“盗婴案”为名,悬赏5万征集婴儿线索,引起了网络舆论的广泛关注。
5月16日至5月19日间,在社交媒体上,周口盗婴案警情得到了官方媒体、明星妈妈、微博大v等舆论领袖们的接力转发。
2019年5月19日中午,周口警方通报称,已经在郑州找到男婴,婴儿安全,身体状况正常。但这次通报,警方并没有提及之前所说的“盗婴案”,而是改称“婴儿丢失”的警情,也没有公开嫌疑人的有关情况,因此开始引发外界质疑。
2019年5月20日,犹如平地一声惊雷,话题“周口男婴丢失系女方自导自演”冲上微博热搜榜。《新京报》记者从事件核心知情人处获悉,男婴丢失是一起家庭矛盾引起的闹剧,整个事件由女方策划并自导自演,参与策划者多人被拘留。
就在话题冲上热搜的20日当天,更大的“反转”发生了:新京报发文称,男婴生父系安徽滁州在职干部王某。男婴母亲刘某与王某酒后发生关系怀孕,在王某要求下生下男婴。后经两人多次谋划,王某于5月16日将男婴抱走,此后刘某谎称散步时晕倒男婴被盗。随后,安徽滁州市委宣传部官方回应王某涉周口丢婴事件,称已介入调查,一旦查实,绝不姑息。
至此,网络公众纷纷大呼“被耍”,戏称事件从悬疑剧转变为闹剧,最终变成一出荒唐的“狗血剧”,此后舆论热度下降,事件渐渐平息。
【案例来源】
1.人民日报https://mp.weixin.qq.com/s/TcshA5uKL718icKy57-JUw
2.中青报 https://mp.weixin.qq.com/s/0x8jAhqvJDrjmMazkT1jow
3.中国新闻周刊 https://mp.weixin.qq.com/s/zTt3ORQHRjD65LzWK--Eug
4.澎湃新闻https://mp.weixin.qq.com/s/OOrQyupWFdGNdBA26GdKpw
5.郑州晚报https://news.163.com/19/0519/14/EFI0TQ1S0001899O.html
【案例分析】
“后真相”于2016年被牛津词典评选为年度词,意指“雄辩胜于事实,立场决定是非,感情主导选择”的时代景观。在这种景观下,新闻报道中的事件真相也呈现出扑朔迷离的特点,新闻反转频仍。而国内以重庆公交坠江案等为代表的反转新闻,其反转原因多数由于媒体曲解事实、抢先报道等“外因”,而本文分析的5·16周口男婴失踪案,其反转原因是由于当事人蓄意策划警情的“内因”,属于较为少见的“非典型”反转新闻。基于案例特殊情况,本文将进行反转成因、利弊反思、规避策略、相似案例这四方面的探讨。
一、反转成因分析
(一)当事人缺乏媒介及法律素养,蓄意策划警情
在本案例中,婴儿母亲先是以“婴儿失踪”之名策划警情,以蓄意欺瞒的真相在社会舆论场中掀起了轩然大波,随后又在事件处理的道歉中,多次表示“不知道事情会闹这么大”,足见其法律知识的匮乏与媒介素养的缺失:在法律方面,婴儿母亲竟然妄图报案将婴儿“暗度陈仓”给其生父,这本质上是对法律和警察办案权威的蔑视。在媒介素养方面,婴儿母亲在策划事件之初,万万没想到事件竟然会引起群体接力、舆论声讨,低估了网络舆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更小觑了专业媒体追求真相的专业精神。
(二)敏感标签唤起公众情感,合理质疑让位于情绪
从5月16日河南周口警方发出第一条求助姿态的寻婴微博开始,该蹊跷事件就贴上了“婴儿失踪”这一社会敏感标签。紧接着,男婴父母的发声如“只要把孩子送回来,我们什么都不追究”,以及随后放出的男婴可爱的生活照,都吻合了公众关于无助的婴儿、受害者父母的“认知图式”,符合公众对于弱势群体的想象,唤起了大多数网民内心的同情。于是,在事态紧急之下,基于低廉的利他成本,大部分网民都会对信息进行扩散和转发。在公众情感已经得到充分调动、网络舆论充斥着同情和焦急的情绪时,对于事件蹊跷之处的合理质疑也随之被湮没。事件发生不久时,曾有网民在微博上合理分析事件蹊跷之处,却被众人唾骂“没同情心”。当合理质疑让位于情绪,舆论的情绪化疯传便自此开始了。
(三)专业媒体推波助澜,助推事件反转
在本案例中,尽管当事人及家属刻意欺瞒,不知事件真相的新京报、新华社等媒体,仍然出于履行媒体的社会职能,尽力将事件情况在最大范围内扩散,例如引发求助信息在众多自媒体大v以及民众间接力传递,在很大程度上对社会舆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在事件发展过程中,新京报等专业媒体也忠实履行追问真相的使命,通过舆论间接向当事人施加压力,并及时报道案件真相,直接推动了舆论的反转,捍卫了民众的知情权。
二、从公民到社会的利弊得失
(一)社会:公众感情被欺骗和消费,社会信任制度受损
案件进程的推动和真相的澄清,离不开社会公众的关注和舆论助力,从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的一次次转发,到线下知情人为媒体记者提供有效线索,背后都是焦急地牵挂着丢失的婴儿的普通人。然而,最终荒唐的结局却是——“大家都被骗了”,公众情感被恶意消费和欺骗,导致舆论瞬间反转,大量网友在评论区表达了自己的愤慨:“如果狼来的故事听多了,谁还会去帮助真正需要援助的人?”。信任是保证一个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石,如果社会信任制度持续受损,社会上将再也没有同情和援助,取而代之的将是事不关己的无尽冷漠。
(二)媒体:专业精神、媒体监督作用得以凸显
纵观事件发展,从最初的曝光,到对真相的追问和公布,乃至最后的问责,都是专业媒体在关键时刻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其中,“案件系有策划的家庭闹剧”和“男婴生父为安徽滁州在职干部王某”的消息皆为《新京报》记者提供;而《郑州晚报》作为地方报纸,则在案件披露之初提供了一手信息;《中国青年报》则在案件大白之后,做了详细的时间线梳理。
除了履行追问真相的职责,媒体还起到了媒体监督的作用,在新京报公布“男婴生父为安徽滁州在职干部王某”消息不久,滁州军区政委就发布通告,称已介入调查此事,必将还社会一个真相。本次案件充分凸显了媒体的职业精神,强化了媒体作为“社会的瞭望者”的公信力。
(三)公民:家庭闹剧对社会议题的僭越
在本案例的闹剧中,“亟待帮助的男婴”与“骗人的父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中不难看出,社会舆论的引爆点仍然是民生话题,在社会转型期,各种各样的矛盾多发属于正常现象,但本案当事人以一己私利消费公众资源,则是家庭闹剧对社会议题的僭越,是极其自私自利、无知的违法行为。
三、非典型反转新闻的规避策略
(一)专业媒体:坚守专业主义,深入调查真相
在舆论快速更迭的后真相时代,真相的自净已然跟不上舆论演变的速度,媒体更应当坚守新闻专业主义,审慎对待新闻线索,认真调查求证,及时将真相还原给大众。在此次事件中,新京报等媒体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揭露了事件真相,及时避免了社会公共资源和情绪的进一步浪费。因此,在互联网舆论驳杂的语境下,专业媒体更应当捍卫公众对事实的信心,坚守新闻真实底线,塑造媒体可信赖的正面形象。
(二)公民:理性发声,增强媒介和法律素养
本案当事人因为荒唐的婚外情而蓄意策划警情,足见其法律知识和媒介素养之缺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人人都有了“麦克风”,但这并不意味着拥有发声权利就可以以一己私利恶意编造事实、浪费社会公共资源和情绪。为了防止“狼来了”事件再度发生,每一位公民,都应当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和法律素养,理性发声、审慎发声,共同维护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三)司法及警方:完善反转新闻立法,提高“策划新闻”成本
社会伦理的维持依靠心中的自律,但法律能够为伦理提供最底线的参照。在反转新闻频频发生之际,政府及司法机关应当追溯源头、完善反转新闻相关的立法。对于本案这种当事人“策划新闻”的情况,更应当加大对反转新闻背后失实行为的法律处罚力度,提高“虚构事件”的成本。
四、相似案例比较:浙江乐清失联男孩
无独有偶,在2018年发生的浙江乐清男孩失联事件也同样折射出了“后真相”时代的媒介伦理问题。
2018年11月30日,浙江省乐清市公安局接市民陈某报警求助称:其儿子黄政豪于当天下午在放学回家途中失联。接报后,温州、乐清公安机关高度重视,投入大量警力开展查找工作。
12月5日凌晨,乐清公安机关通报,失联5天的乐清男孩已经找到,平安无事。经初步查明,该“失联”事件是“走失”男孩的母亲陈某故意制造的虚假警情,陈某被乐清市公安局刑事拘留。
2019年4月29日上午,乐清市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乐清失联男孩”母亲陈某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一案,一审判处男孩母亲陈某有期徒刑1年3个月。
(一)相同之处
就案件的发展过程而言,这两起典型的儿童失踪案在新闻报道上都出现了反转的现象,舆论演变也呈现出相同的转向:第一,在最初的新闻首发阶段,网络舆论都是对于“孩子失踪”的同情、呼吁对当事人的帮助;第二,在进一步的媒体澄清和舆论发酵阶段,网民们发现蹊跷,情绪和舆论转变为对当事人口述事实的怀疑;第三,在新闻反转阶段,网络舆论瞬间反转,倒戈为对当事人的指责、以及被欺骗的愤怒。此外,两起案件中都存在着报案人虚报“策划”警情、消费公众感情和注意力的主观错过,最终,这两起案件都由权威媒体还原事实真相、公布后续结果。
(二)不同之处
周口男婴丢失案为舆论几经转变,最后的裁决却模糊不明,当事人一家态度暧昧,相关媒体的结果跟进仅有“男婴母亲尚在哺乳期,等哺乳期过后也将受到处理”,大有不了了之的意味。而浙江乐清男孩失联案在查明是虚假警情后,策划此事的男孩母亲被判入狱1年3个月,媒体纷纷报道,具有以儆效尤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翼青.再论后真相:基于时间和速度的视角[J].搜索经纬,2018(08).
[2]南塬飞雪.热点事件的舆情反转现象研究[D].南京大学, 2019.
[3]刘宇轩,巢乃鹏.后真相时代的受众心理与媒体策略[J].青年记者,2017(16).
评论
|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 |
共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