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贫困大学生备战考研期间偷外卖被抓”为例浅谈“后真相”时代的网络情绪化传播
时间:2021-11-04
【摘要】“后真相”是现代性发展到特定阶段上的产物,与公共舆论的境况所发生的重大转折相联系,社交媒体满足了人们在传统媒体时代无法实现的信息传播、意见表达以及社交需求,成为加剧“后真相”的推动力。在后真相的时代,公众对于揭露真相的兴趣呈现下降的趋势,更注重新闻真相带来的情绪宣泄。新闻事件更多是公众情感消费的对象。本文以“贫困大学生备战考研期间偷外卖被抓”案为例,从问题成因、应对策略等多个方面对这一案例进行分析探讨,探索后真相时代引导理性网络舆论的路径。
【关键词】后真相;情绪宣泄;舆论
【Abstract】“Post-truth” is the produ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ity to a certain stage,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jor turning point in the situation of public opinion. Social media meets people’s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opinion expression and social needs that cannot be achieved in the traditional media era. Intensify the "post-truth" impetus. In the post-truth era, the public's interest in exposing the truth is showing a downward trend, and more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emotional catharsis brought about by news truth. News events are more the objects of public emotional consumption. This article takes the case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 arrested for stealing food while preparing for the postgraduate entrance examination” as an example, analyzes and explores this case from multiple aspects such as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comparison of similar cases, and suggestions, and explores the path to guide rational online public opinion in the post-truth era.
【Key words】Post-truth; emotional vent; public opinion
【案例介绍】
7月11日,南京某小区因连续有外卖被偷报警。两家地方媒体分别于16日、17日报道了失窃案。16日的报道中介绍了当事人是“公司职员”“因外卖被偷过一次,此后便起了报复之心,下班后看到小区门口有什么就偷什么”等信息,未透露更多身份背景细节,该报道未引起关注。
2020年7月17日,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融媒体中心发布新闻《糊涂!大学生连偷外卖被刑拘,背上案底自断全家希望》,称南京一送餐员发现外卖被偷后报警,警方调查后发现偷外卖的是一名正在备战考研的大学生。这名大学生周某(报道中化名“周某”,实际上是“李某某”)多次偷取他人的外卖。报道援引南京雨花台派出所民警的话:“他是一个知名大学本科生,目前正在准备考研。他兄弟姐妹四个,他读书比较好,为了他读本科、读研究生,其他三个兄弟姐妹都辍学了。”事件随后引发网友热议。“名牌大学毕业生备战考研偷外卖被刑拘,家境清贫,能否网开一面?”等类似观点引发热烈讨论。
2020年7月20日,南京市公安局雨花台分局发布“警情通报”,指出多次偷取外卖的李某某2018年毕业于湖南衡阳某大学后来南京工作,目前就职于南京一家公司,有固定收入,租住在雨花台区某小区。他的父母和大姐在老家务农,二姐和三姐分别在北京和海南工作。李某某偷取他人外卖是因为他自己的外卖曾经被偷,遂产生报复和占便宜的心理。此后,权威信息被社会接受,无端批评快速消退。事件落下帷幕。
【案例来源】
荔枝新闻《大学生连偷外卖被刑拘 背上案底自断全家希望》2020-07-17
http://news.jstv.com/a/20200717/f507397ab0014fe485c627a9cdfeed08.shtml
澎湃新闻《南京一名校大学生多次偷外卖被刑拘,家中3兄妹辍学供其读书》2020-07-18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328856
荔枝新闻《江苏南京警方通报男子偷外卖被刑拘:嫌疑人有固定工作 已被取保候审》2020-07-20
http://news.jstv.com/a/20200720/1595236973795.shtml
澎湃新闻《马上评|“偷外卖大学生”不是冉阿让,但不妨给个机会》2020-07-20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346094
光明日报《偷外卖行为可以有罪不诉,不可强行洗白》2020-07-21
https://news.gmw.cn/2020-07/21/content_34011705.htm
中国青年报《为什么要谈论偷外卖的大学生》2020-07-22
https://s.cyol.com/articles/2020-07/22/content_DEbwZwcj.html
【配图】
图源:江苏新闻官方微博
【案例分析】
“后真相”一词由20世纪后期至今美国的政治与媒体实践发轫而来,而现在,这一现象突破了政治领域,其影响波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后真相”2016年被《牛津词典》选为年度词汇,其对“后真相”的解释是“客观事实的陈述,往往不及诉诸情感和煽动信仰更容易影响民意”。
在当下中国的网络舆论场中体现出“后真相”的特征:成见在前、事实在后,情绪在前、客观在后,话语在前、真相在后,态度在前、认知在后。于是,公共事件每每成为群体、派系对立的话语载体,“话语政治”不断撕裂着社会。
一、网民的情绪化宣泄
(一)话题的迅速热议
17日《糊涂!大学生连偷外卖被刑拘,背上案底自断全家希望》文章发表后,众多自媒体和传统媒体交叉转引传播并迅速引起社会热议。#知名大学本科生偷外卖被刑拘#微博话题,阅读283.4万,而“为供其深造,家中三个兄妹都辍学”成为话题相关度最高的词汇。该事件的重点放在了“名校贫困大学生偷外卖度日被抓”的舆论上。
(二)各种情绪的爆发
网络舆论成型后,大众针对“贫困大学生”的身份进行大规模的“感情消费”,大量同情、为其辩解、谴责执法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乃至整个社会等情绪爆发。大众同情其“家庭贫困”,感叹他“坚持学习”,呼吁社会给予“年轻大学生”一个机会。19日,名为《请放他一码,在“偷饭”大学生面前,我们都有罪》的微信推文用《悲惨世界》中冉阿让偷面包的例子,类似“一个人为钱犯罪,这个人有罪;一个人为面包犯罪,这个社会有罪”的观点谴责事件中社会的失职。该文章阅读量、点赞数、在看数均“10w+”。与之相似的文章还有《大学生因饥饿偷外卖被刑拘是整个社会的耻辱》《名牌大学毕业生备战考研偷外卖被刑拘,家境清贫,能否网开一面?》等。
(三)情绪的快速退潮
20日,官方发布“警方通报”后,舆论逐渐平息,相关情绪迅速消退。民众对官方消息表示认同,同情、谴责等情绪也迅速销声匿迹。相关媒体纷纷发表评论进行反思。
二、“情绪在先、真相在后”的原因
(一)敏感新闻信息引发公众关注
“他是一个知名大学本科生,目前正在准备考研。他兄弟姐妹四个,他读书比较好,为了他读本科、读研究生,其他三个兄弟姐妹都辍学了。”这段话短短几句渲染出了一个值得关怀帮助的贫困勤奋学子形象,人们的共情心理、同情感、怜悯心理、正义感立即被点燃。这种情况下,公众的关注焦点不在于事件的真假,而在于身份的归属和道德对错,情感成为了一种道德能量和社会资源。
(二)部分媒体从业者的失职
1.权威信源信息不够准确
17日首发文章中关于李某某的关键身份信息,“知名大学本科生、考研、其他三个兄弟姐妹辍学供其读书”等均来自于南京雨花台派出所的一位民警。该文章的首发媒体并没有通过多方面信源去验证这一消息,而是选择直接刊发,这是本事件出现问题的关键原因。
2.传播者责任意识不够
公众是在与大众传媒的社会契约关系中接触事实的,这些事实并非他们的感官和日常生活圈层所能及。因此,公众需要的真相来自于传媒这一平台。本次事件中相关媒体“脑补”跟风,将不够完整、准确的新闻信息进一步报道传播,形成舆情风暴的源头。传媒从业者的专业宣誓如真实性和客观性在本次事件中并没有得到贯彻落实。
3.传播主体多样化
除传统主流媒体外,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出现并逐渐常态化,传播渠道日益复杂化,传播主体日渐多元化。此次事件中,部分知名网络媒体未核对关键信息真伪就进行报道,导致失实信息在部分媒体间被交叉转引;部分网络账号炮制耸人听闻标题,引发群体焦虑和不安。这背后是一些无良自媒体对流量和广告的追求。
(三)社会结构的产物
公众情绪作为一种评价性的社会意见,从社会建构的视角来看,并非简单的心智反应,而是社会结构性产物。
当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高速增长,但也面临利益分化、贫富悬殊、思想多元等诸多挑战,导致负面情绪和刻板意见的产生,并逐渐积淀为集体记忆。当这种情绪的积累被某一突发事件,例如本案例“贫困大学生备战考研期间偷外卖被抓”唤起时,大规模的不满意见和负面情绪就会迅速蔓延,这是不仅仅是公众正义感的突增,更多是一种道德的呼唤。这种道德感的感召在群体性的行为例如网络评论等被进一步放大,谴责社会的微信文章“10w+”也就得到了解释。
(四)受众的从众心理
在本次事件中,不乏有质疑“贫困大学生”真实性的观点,然而在众多评论中显得寥寥无几,最后基本消失不见。沉默的螺旋理论这样描述: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舆论中对李某某表示同情,对相关部门、政策表示质疑与谴责的态度占据了大部分优势,个体少量保持理智的声音在其中显得格格不入,最后被舆论淹没、同化。
三、应对策略
(一)公众应持续提升法治与媒介素养
此次舆情引发对“困难大学生补助”措施的质疑,一个原因就在于普通公众获取此类措施信息的局限性较大,对此不够了解。不少人对自身网络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认识不到位,也助长滋生了大量传播不实信息的行为。
在人人皆媒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对新闻事件进行解读、评论、转发。公众应当认识到自身在信息传播中扮演的重要作用,从自身做起,既要加强法律法规知识的积累,也要提升媒介素养,不“随风而动”,盲目跟风。在网络等公共领域中,多些理性的讨论,少些骂战、谣言、情感宣泄和心灵鸡汤。公众要提高辨别不同信息的能力,学会独立思考,理性分析而不是被情绪和舆论所左右。
(二)媒体应加强自身责任意识
1.自媒体应提升职业修养
舆论事件中往往能看到自媒体推波助澜的身影自媒体在传递意见时起到的引导作用应当被重视,“10w+”的背后是对民众意见的引导和舆论化境的塑造。对于自媒体而言,加强自身职业修养建设势在必行。对于新闻事件的报道,自媒体不应仅仅追随热点,随意进行评论传播,应当提高自身责任意识,提升对新闻真实性的判断力。
2.主流媒体应正确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本次事件中,20日官方发表评论后,大部分民众对其表示信任。在权威新闻之下,民众情绪也得到了积极消解。这再次提醒我们,主流媒体在新闻事件中仍旧发挥着重要的真相阐明和舆论引导功能,主流媒体应发挥其专业性和权威性,及时、正确报道新闻,正确引导舆论。
(三)有关部门加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媒介环境的净化离不开相关部门的监管。随着自媒体时代的来临,真相的获取将面临“信息泛滥”的挑战,信息核查将成为新闻业的一项重要工作,这就需要发挥相关部门的联合作用。有关部门应加强完善立法,建立有效监管系统压实内容平台的主体责任,提升舆情应对、处置能力,对于热点问题及时发声,强化信息发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缩小不实信息的传播时间和空间。同时,对于违法行为要及时追责,避免再犯,遏制“博眼球”“流量至上”等不良导向,
【参考文献】
[1]郭小安.公共舆论中的情绪、偏见及“聚合的奇迹”——从“后真相”概念说起[J].国际新闻界,2019,41(01):115-132.
[2]孙静.群体事件的情感认知机制分析[J].创新,2013,7(02):93-98.
[3]张华.“后真相”时代的中国新闻业[J].新闻大学,2017(03):28-33+61+147-148.
[4]胡翼青.后真相时代的传播——兼论专业新闻业的当下危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4(06):28-35.
评论
|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 |
共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