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军案事件:后真相时代的舆论审判
时间:2022-08-25
【摘要】自2017年10月起,Metoo运动在网络上盛行开来,并逐渐从美国好莱坞扩展到全球。2018年7月、8月国内集中曝出公益圈、传媒圈、艺术界关于性侵犯、性骚扰的案件,其中,弦子指控朱军性骚扰一案在网络上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并进入了相应的司法程序。案件在2021年9月14日宣判之前,一度成为了社会聚焦的热点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甚至争议。而在真相大白之后,朱军的胜诉却难以挽回三年时间他在各方面的损失。本案例关注于从事件发酵到落幕近三年时间里不同立场的发声与网络舆情的变化。
【关键词】后真相;舆论审判;Metoo;朱军
【Abstract】Since October 2017, the #MeToo movement has been popular on the Internet and gradually expanded from Hollywood, U.S. to the whole world. In July and August 2018, cases of sexual assault and sexual harassment in the public welfare circles, media circles, and art circles were exposed in China. Among them, the case of Xianzi accused Zhu Jun of sexual harassment had caused great social impact on the Internet, and entered judicial progress. Before the sentencing on September 14, 2021, the case once became a hot spot of social focus and caused extensive discussion and even controversy. But after the truth was revealed, Zhu Jun's victory was irreparable to his losses in all aspects over the past three year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voices of different positions and changes in online public opinion from the fermentation to the end of the event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
【Key words】Post-truth; Public opinion trial; #Metoo; Zhu Jun
一、案例简介
2018年7月26日早,25岁的弦子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一篇长文,称自己2014年在央视《艺术人生》节目组实习时,遭到当时的节目主持人朱军的性骚扰,长文中称朱军强吻她,并且试图进行更多性骚扰行为,直到阎维文进来才中止。长文发表一个多小时后,弦子的朋友@麦烧同学把这件事转到了微博上,并且在微博上@了朱军本人。一时间诸多个人博主转发微博跟进这一事件,也有很多媒体转载报道。财新网更是跟进采访当事人弦子,并在次日发布报道《女实习生指控主持人朱军性骚扰》。一时间,网上充斥着各种疑问与惊讶的声音,而朱军本人也并未就这一事件出面回复。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网上渐渐只剩下对朱军的骂声一片,朱军也因此被央视暂停了部分工作。
2018年8月15日,朱军委托律师事务所发布法律声明,针对网络“朱军性骚扰实习生”的不实信息展开调查、取证、备诉工作,将“起诉造谣者与散布谣言者”。
2018年9月25日,@麦烧同学表示拿到了朱军给她们的起诉书,起诉书中朱军方提出的诉讼请求为:删除弦子、麦烧的微博账号中发布的涉及朱军的侵权内容,要求爆料人与当事人在报纸与个人微博上道歉,赔偿朱军65万元人民币的精神损害抚慰金并承担本次诉讼费用。同时,弦子方也晒出了对朱军的起诉书,诉讼请求为:要求朱军对她赔礼道歉并赔偿六万元费用。
然而朱军的名誉权诉讼申请被法院驳回,弦子于2018年10月25日向法院正式提起的对朱军以“性骚扰损害责任纠纷”为案由的控告诉讼也没有了下文。
2020年1月19日凌晨,凤凰网娱乐曝出阎维文向海淀区人民法院提供的的证明,证明阎维文并没有在2014年6月参加过《艺术人生》节目的录制,证明时间为2018年9月8日。但这一消息随即被删除,网友一部分声援朱军阎维文,认为弦子是无中生有;另一部分则质疑为什么证明被曝光出来又秒删。不过关于案件的正式审理,依然杳无音讯。
直到2020年11月27日,弦子表示他们的案子终于要开庭了,并制作了海报号召媒体、亲友和社会人士到庭支持。
(图源网络)
2020年12月2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朱军被诉性骚扰一案,审理结果为休庭。
2020年12月21日,微博记者“一个有点理想的记者”(后改为“理记”)独家曝光了朱军的采访长文,首次以朱军视角回应案件。采访中朱军透露自己多年没有发声的原因是与工作性质相关,自己不得不选择沉默。
2020年12月22日,朱军发微博称:“这两年多我承受了巨大耻辱,一直未发声因我坚信清者自清,相信法律。我负责任的对所有观众说,我从未触碰过那位女士一分一毫。我希望,毫无证据的就给人处以私刑,到我为止,不会成为社会惯例。”
(图源微博)
2021年5月21日,“理记”发文称收到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通知,由于审判长身体不适,二次庭审被再度延期。
2021年9月14日晚,海淀法院公开朱军弦子案最新进展,经审理后认为,弦子提交的证据并不足以证明朱军对其性骚扰,故一审判决驳回弦子诉讼请求。至此,朱军胜诉。网络上全然是对朱军蒙冤的同情以及对其复出的支持声。
然而,朱军胜诉的消息仅在审判结果公布的两周内活跃。如今在网络和微博上对于朱军胜诉的官方报道则少之又少。微博平台上仅经济观察报等为数不多的媒体还保留着这一审判结果的相关报道。
二、案例分析
(一)舆论出现:Metoo运动的盛行与朱军的知名度
2017年10月,在好莱坞制作人哈维韦恩斯坦的性骚扰事件曝光后,女演员艾丽莎米兰诺在社交媒体上振臂高呼,号召所有曾经受到过性骚扰或性侵犯的女性都可以发布一条带有话题标签#Metoo的动态,以引起人们对于女性遭受性骚扰问题的重视。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运动迅速在美国本土展开,并藉由网络向全世界扩散。2018年,Metoo运动逐渐在我国国内展开,沉默的螺旋被打破,女性群体勇敢地揭露自己曾经遭受过的侵犯和骚扰,并在网络上迅速形成合力。这一合力推动更多女性勇敢表达、挑战权威,并使得性骚扰话题在我国的网络舆论场中得到了空前的聚焦和重视:一旦有涉及或指向公众人物的事件便会迅速传遍全网并形成巨大的舆论攻势。
朱军作为央视著名主持人,在国内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可谓家喻户晓。在弦子及其朋友曝出朱军的性骚扰行为后,一时间成为了网络中的舆论焦点。弦子在各平台声情并茂地描述了各种事件的细节,博得了广大网民的共情。在弦子描述中的朱军与其在荧幕前温和、幽默、沉稳的一贯形象有着巨大的反差,也因此使得人们对于弦子口中事件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在种种质疑声、讨论声、讨伐声中,舆论逐渐积累起来。
(二)舆论发酵:单方面发声与司法沉默
在弦子曝光自己被朱军性骚扰的事件之后,朱军方在长达半个月的时间里没有对此事作任何的回应。依照常理,当一个人受到子虚乌有的控诉时,为了维护自身名誉会在第一时间调动身边的各类媒体资源进行澄清,而朱军没有任何形式和内容的回应,使得社会公众朝着“朱军默认所作所为”的方向联想。虽然两年后朱军在“理记”的采访中解释了因工作性质不能代表个人发表言论等现实理由,但这两周的沉默客观上对舆情的走向无疑是奠定了基调。不仅如此,而后央视宣布暂停朱军的台内工作,待查明真相后再行处置。这一举措虽然同样是出于对主流媒体工作性质的严谨维护,但在网民视角中,这一宣布则被解码为“朱军犯错受到内部惩罚”,更是加剧了网友们对真相的肆意猜想和对事件走向的预判。
反观弦子方,在首次发声之后又连续发声,不断寻求媒体和社会的帮助,多家媒体对此事争相报道,弦子也因此获得了许多发声渠道。一边是无止境的沉默,另一边是不断扩大的舆论以及反复印证的“事实”,网友们自觉不自觉地渐渐站在弦子一边,认为沉默的朱军一定是做贼心虚。
另一方面,朱军终于在2018年8月15日针对自身名誉权向法院提出诉讼申请,指控弦子损害自身名誉,但不久后该申请即被法院驳回。法院随即受理了弦子等人对于朱军“性骚扰”的民事诉讼,但开庭审理已经是在两年后的2020年12月2日。当日的庭审结果为休庭,而二次开庭的时间又因审判长身体原因而推迟,直到2021年9月14日,海淀区人民法院才就审判结果做出了公示,因弦子方证据不足,判朱军胜诉。三年里,司法是沉默的,朱军是沉默的,唯独弦子一直在发声。不仅如此,弦子似乎因朱军事件走进公众视野后,以其敢于发声、敢于抗争的性格,逐渐成为了网络环境中女权主义的领军人物和意见领袖,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反沉默螺旋。
(三)舆论审判:朱军的惨淡人生
为期三年的司法沉默,让公众逐渐忘却了司法程序对于这一案件的作用,网民更倾向于用自己的或他人的、集体的推断甚至情绪,来代替司法程序对朱军进行审判、对社会道德与社会秩序进行规训。三年里,朱军成为了网民尤其是网络女权主义者情绪的宣泄口,网民三天两头就会在网络上召开规模各异的“朱军批斗会”,朱军成为了网络上的过街老鼠,遭受着各种各样的人身攻击与道德谴责,网络上随处可见对朱军本人的网暴行为,据他本人称为“巨大的耻辱”。人们对于审判的结果似乎不再那么期待,而是逐渐默认将朱军与“性骚扰者”画等号,甚至连声讨的声音都已经渐弱,换言之,朱军的“社会性死亡”也已经成为了过去时。
(四)舆论消散:网络的集体失语与司法追问
三年的时间已经过去,舆论的审判早就先于司法的审判给事件的真伪盖下了章,给朱军的人格下了定义,给朱军的生活、工作等各方面以重创,给他下达了“社会性死亡”的判决书。时至今日,朱军仍未恢复在央视的工作,而其本人的一些近照也尽显老态,显示着三年时间给他带来的不可逆的创伤与沧桑。更有网友为朱军惋惜,认为虽然正了名,却已经损失了太多;“赢了官司,但已经输了人生”……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海淀区人民法院对本案进行了宣判之后,媒体对于朱军胜诉的报道有如蜻蜓点水,时间一过便不见痕迹,与三年前对“朱军性骚扰”事件铺天盖地的报道与讨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出现媒体集体失语的现象?是判决结果有问题,还是社会心理有问题?此外,休庭良久和推迟二次开庭的原因仅仅是取证耗时过长、司法人员身体不适吗?司法的结果是否公允,是否参考了朱军作为央视主持人的社会影响?如果弦子方证据不足,那是否构成对朱军的诽谤,是否要反过来追究弦子的法律责任?对于这些问题,网络上目前是一片真空的状态。司法结果也并没有对现实(尤其是朱军的现实生活)造成实质上的影响。由谁复盘,又由谁重启议题?还是就此不了了之?这些问题仍然需要时间给出答案。
参考文献
[1]冯剑侠《“发声”作为一种抗争:#MeToo运动中的情感劳动》,《新闻界》2019年第10期
[2]李卉蕾《MeToo运动在社交媒体中的传播特征探析》,《新媒体研究》2018年第21期
[3]胡羽佳《从“#MeToo”运动看社交媒体对跨国社会运动的影响》,《科技传播》2018.12
[4]苏子涵《新媒体语境下网络舆情场的形成及原因研究——以微博“MeToo”事件为例》,《新媒体研究》2019年第5期
[5]搜狐网https://www.sohu.com/a/389750022_356941
[6]绍兴网http://www.shaoxing.com.cn/p/2889209.html
[7]AKER http://app.myzaker.com/news/article.php?pk=5fc897088e9f096342638ed0
上一条:阿里女员工被侵害事件:新闻反转 下一条:19岁四川男孩看守所死亡父母均为残疾人事件:后真相时代该如何呼唤新闻真实
评论
|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 |
共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