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后真相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介后真相  > 正文

以伊藤美诚事件为例浅析后真相时代媒体造势误导刺激公众情

作者:沈芷涵 苏妍 张曦丹 吴进宝 时间:2022-08-26

【摘要】在当前网络环境下,流量即是金钱,有些媒体或者个人为了博取大众眼球,获得流量,赚取钱财,不惜歪曲事实,捏造谣言,加以炒作等等,从而制造敏感话题引发网民从众心理,导致事实真相被忽视,公众对事情所产生的情绪的关注超过了事情本身,对他人的人格、尊严甚至私人生活造成破坏。这些行为既是这些媒体人道德品质败坏的体现,更是其法律素养浅薄的表现。本文以“伊藤美诚事件”为例,具体分析在后真相时代,媒体造势误导刺激公众情绪的现象、成因及影响,并为媒体如何客观、全面、公正地报道新闻事件,正面引导舆论提出建议。

【关键词】后真相时代;媒体;公众情绪;伊藤美诚

【Abstract】In the current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the flow is the money, some media or individual in order to attract the public eye, get traffic, earn money, do not hesitate to distort the facts, fabricated rumors, to hype, etc., so as to make sensitive trigger netizens herd mentality, cause the truth is ignored, public awareness of the things produced by the mood more than the things themselves, Damage to the human dignity, dignity and even private life of others. These behaviors not only reflect the bad moral quality of these media people, but also show their shallow legal literacy. This paper takes "Mimato ITO incident"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phenomenon, cause and influence of media's misleading and stimulating public sentiment in the post-truth era,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on how to objectively, comprehensively and fairly report news events and positively guide public opinion.

【Key words】Post-truth era; The media; Public sentiment;ITO Mima

一、案例简介

2021年7月29日上午进行的东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半决赛中,中国选手孙颖莎4比0击败日本头号种子伊藤美诚。败给孙颖莎后,伊藤美诚在当晚的铜牌战中获得季军。赛后,伊藤美诚接受采访。

8月5日,在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团体决赛上,中国选手陈梦、孙颖莎、王曼昱对战日本选手石川佳纯、伊藤美诚、平野美宇。最终,中国队以3:0的成绩压制日本队,赢得乒乓球女子团体赛冠军。比赛结束后,有媒体报道“伊藤美诚称对孙颖莎只发挥了两三成水平”,相关词条瞬间冲上热搜。乒乓球是国人引以为傲的球类运动,关注度本就高,如此敏感且尖锐的话题更是引起网友广泛关注,大众秉持着一颗爱国的心,对伊藤美称的“言论”进行抨击。该话题热度持续高涨,部分网友开始对伊藤美诚进行人身攻击,搜索其表情截图、过往言论进行过度解读,在其外网账号下发表个人情绪强烈的评论。

事实上,伊藤美诚的这段采访并不是团体赛结束后所言,而是来自7月29日赛后其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而且原话与网传的意思大相庭径。报道原文如下:全てを出し切れれば、自分は中国人選手に勝てなくはない選手だと思うんです。ただ全てを出し切れないときに実力差が出てしまう。ミックスダブルスのとき水谷選手が「120%出さないと(中国には)勝てない」と言ってましたけど、基本は100%以上出さないと勝てないと思う。(その点で言えば)今日は20~30%の力しか出せなかった。翻译过来为:“我认为如果自己能够发挥出全部力量,或许也可以战胜中国队。但是没能完全发挥出来就是实力的差距了。混合双打时,水谷也说过‘如果不使出120%的力量,就赢不了(中国)’,我也认为只有拿出100%的力量才能赢。(就这一点而言)今天我只能使出20~30%的力”。联系报道的上下文可以看出,伊藤美诚对中国乒乓球队的实力表示了充分肯定,认为自己被孙颖莎的力量所压制,并非如媒体报道的那样输不起球、轻视对手,称只发挥了两三成水平。

案例来源

http://s.weibo.com/weibo?q=%23%E4%BC%8A%E8%97%A4%E7%BE%8E%E8%AF%9A%E7%A7%B0%E5%AF%B9%E5%AD%99%E9%A2%96%E8%8E%8E%E5%8F%AA%E5%8F%91%E6%8

C%A5%E4%B8%A4%E4%B8%89%E6%88%90%E6%B0%B4%E5%B9%B3%23

二、案例分析

(一)成因

1.媒体缺乏专业性,责任意识淡薄

在“伊藤美诚事件”中,对于数件未经证实的传言,比如谣言“伊藤美诚推特辱华”“伊藤美诚拒绝与中国队员碰球拍”等,诸多媒体听风就是雨,为抢夺流量,在经过粗糙的“润色”后,便直接呈现给大众,这是媒体人对事实的严重不尊重。作为一个媒体人,秉承着专业素养,应该忠于事实,而不是忠于大众口味与流量和金钱。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作为向大众传播社会上的新闻的媒介,应该担起这份重担,尽力将事件最真实的一面传播给大众,但在此次事件中,有些媒体对自己在大众中的影响力视若无睹,将错误信息传播给大众,是责任心严重缺失的体现。更有甚者,有些媒体居然还将本就错误的信息夸大其词,对“伊藤美诚辱华言语添油加醋”,是媒体人一昧迎合大众“口味”而“胡言乱语”。

2.话题敏感,公众关注度高

“伊藤美诚事件”能短时间内获得如此大的关注,主要原因归结为三个。一方面:乒乓球一直是国人引以为傲的球类运动,我们国家队更是常年包揽乒乓球各大国际赛事冠军,在本次奥运会上大家对于中国队取得冠军给予了极高的期望与关注;一方面是历史原因:上世纪日本的侵华战争,一直是国人心中的国耻,对于任何名人公开辱华的事件,必将第一时间引起巨大关注。最后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我国人经久不衰的高涨的爱国热情!从经历过了抗日在抗争,解放战争,我国在建国之后便拧成了一股坚韧的绳,伴随着改革开放,现代经济化建设,我们国家与政府为人民所作出的贡献,让生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对他们的国家爱得深沉,正是这种由衷的爱,容不得任何外来民族对她的亵渎与诋毁。

3.网民情绪先行,缺乏理性思考

在“伊藤美诚事件”中所罗列的种种信息其实存在不少疑点,信息来源及真实性都处于待确认的状态,然而许多网友将情感和感觉放在首位,甚至并未仔细浏览过具体内容,就站在所谓“爱国”的立场肆意发表言论。他们在情绪驱使下完成的评论、转发和点赞行为,也会对其他网友的情绪和行为产生影响,这种感染力极强的情绪会迅速在网络空间呈现出病毒式的扩散。[1]接着观点相似的人报团发声,每个人的认识都在群体情境中受到无限认可和强化。而在舆论声势的不断扩大下,不同的声音被压制,似乎只要你对信息真假产生怀疑或者为伊藤美诚发声都会被立刻冠上“精日”的帽子。这种缺失理性的情绪化传播无疑使真相渐行渐远。

(二)产生影响

1.激化社会矛盾,舆论走向偏激

在伊藤美诚事件中反转新闻的层出可能会使使社会矛盾被不断激化,舆论秩序混乱不堪。新闻反转前,大量网民情绪先行,站在自己所谓的爱国立场和道德制高点肆意发表攻击性言论,并压制敌对不同立场的群体。而在新闻反转后,公众会产生被欺骗、戏弄的感受,甚至部分网民恼羞成怒转而用更为偏激的文字输出,引发新一轮的立场对立。

2.媒体公信力降低

媒体公信力是指新闻媒体本身所具有的一种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内在力量,也是新闻媒体最有价值的内在品质。在伊藤美诚事件中,许多媒体不加分析审核就传播失实信息,甚至有的媒体为追求新闻传播效果最大化与经济利益最优化有意为之,不惜通过断章取义、添油加醋各种手段博取公众眼球,得到一时热度。而在多次的舆情反转后,真相大白,公众被消耗了大量的情绪,也消耗了对媒体的信任。媒体公信力的不断降低,使得媒体的权威性、信誉度和社会影响力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我们目睹着真实性作为新闻报道的灵魂却在部分丧失职业道德的媒体手中不断流失。正如狼来了的故事一般,将来一有新闻发布,公众只会对内容的真实性最先产生怀疑,这对新闻媒体的发展又何尝不是一种阻碍。

3.网络舆论“失焦”,信息真假难辨

“失焦”,原是摄影术语,新闻传播学者把“失焦"这个概念应用到舆论学中。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交媒体的日益崛起,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被彻底改变,信息内容呈现碎片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受众无法了解全面的信息,从而导致舆论偏颇的现象。[2]在伊藤美诚舆论事件中,部分新闻媒体逻辑混乱、刻意突出或隐藏事件的重要信息,不完整和零散的信息内容碎片使舆论“失焦”,也造成了对于事件观点的分化,并引起部分网民强烈的情感指向。

在东京奥运会女子乒乓球单打决赛后,铜牌获得者伊藤美诚赛后的一段媒体采访在网上流传甚广——一位体育媒体记者称“伊藤美诚单打获得铜牌之后表示自己只发挥出20%—30%的水平,如果全力发挥则能战胜中国选手”。该话题经媒体截取采访片段,刻意突出不实信息,断章取义发出后,引起了网民关注和带有情绪的激烈讨论,造成了话题的进一步发酵。但随后微博某大V博主转发参与话题,完整话题记录被传出。原文显示伊藤美诚在媒体采访时表示:“……但我觉得打出100%的状态才能赢,今天我只能使出20%—30%的力气”。“只能发挥两三成”与“只发挥两三成”失之毫厘,谬之千里,话题讨论愈演愈烈,传播主体不仅多,并且非官方声音异常嘈杂,再加上一些网络公众对于事件带有情绪化的解读,使舆论失焦,人们难以判断不同主体提供的信息真伪,导致网民不理智发言增加。

4.对当事人的伤害

在言论相对自由的网络环境下,大量网民仅凭真假难辨的信息,便对当事人进行断章取义的评价,在社交软件下恶意辱骂诋毁,散布表情包,甚至对其容貌和发球姿势进行攻击。一名网友所画的丑化夸张的伊藤美诚发球形象就被疯狂转发并嘲笑。在网络暴力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伊藤美诚的一言一行都会被网民带着有色眼镜恶意解读,过往的采访记录被纷纷挖出,而事件反转后也仅有少数人关注真相,为其不平,但当事人的身心健康以及声誉都受到不可逆转的伤害。

类似案例如下:

(三)应对策略

1.对媒体

在“后真相“时代,诸多虚假新闻不但少有网民批判,反而受到他们的追捧,导致其成为部分媒体博关注、博流量的工具。在这样的情况下,增强主流媒体服务能力必不可少。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从实际出发,遵循竞争规律、结合现实要求、考察客观需要,找到科学的建设路径。主流媒体必须丰富宣传推广形式,并促进媒体融合,发挥全媒体力量保障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地位。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连通线上与线下,沟通大屏和小屏,面向全媒体平台铺开网络,建立全媒体传播格局。[3]除此之外,社交媒体应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加强相关知识学习与编辑门槛,提高行业标准,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性与权威性,理性发声,配合平台进行正确舆论引导。

 

2.对平台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交平台的影响力不可忽视。社交媒体平台应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运用技术手段加强管理,建立严格的内容审核机制,及时进行事实核查、辟谣、以及虚假信息的处理,维护良好网络环境。社交平台运营商应优化社交平台信息管理工作,加强平台信息智能化精准化的机制,从而达到以往信息治理水平的超越,最终获得网络社会秩序的维稳工作的全胜。[4]平台内部的监管机制和治理理念应依托技术不断改进完善,建立起完善的监督反馈体系。微博、微信作为社交媒体巨头,要防止在商业利益驱动下忽视公众利益,疏于承担社会责任。平台和进驻平台的各类媒体都要尽力克服商业逻辑之弊,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建立起社交媒体行业规范,遵循传播伦理,尽到信息传播的社会责任。[5]

3.对政府

(1)建立健全信息发布与政策解读机制

网络舆论"失焦”现象容易扰乱网络言论传播的正常秩序,不利于网络生态环境的维护。政府应建立健全信息发布与政策解读机制。在面对一些公共事件时,政府应该率先站出来披露事情的真相,让谣言止于官方信息的公开。但若网络舆论已经形成,政府也可以通过权威信息的公开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发挥好中央主流媒体、主要新闻网站主渠道作用,专家学者主讲人作用,市场化媒体与商业网站同盟军作用,意见大V牵引作用。变一次发布为多次发布,一个平台发布为多平台融合发布,一次性解读与连续性解读,增加发声的频率和幅度,全力压缩谎言和负面舆论空间。

(2)完善网络立法与加强监督管理并行

政府应通过网络立法对网络舆论和网络舆情进行治理。政府及相关监督部门,强化法律监管。互联网管理部门要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网络信息监管体系,建立对网络意见领袖的长效监管机制,同时开展“自觉维护网络舆论环境”的活动,建立不良信息举报和奖励机制,发动社会力量监督网络意见领袖。[6]同时,加强政府的监督管理,利用一些有效地措施进行管理。政府在整个社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闻媒体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闻媒体要对加大管理的力度,让新闻行业中的每一位员工都能意识到自身所承担的责任,平时严格的对待自己,对于那些低俗化以及娱乐性的新闻要坚决的抵制,为人们创造良好的新闻环境,构建出良好的社会环境,继而产生一些积极地影响。对于跟风宣传的网络公民也要加大打击力度。

4.对用户

要全面提高网民的综合素养。首先要提升网民明辨是非的能力,网络上到处充斥着虚假信息,比如假广告,假新闻等等,对于这些真真假假,每个网民在心中要有一杆秤,掌握一定的辨别真假信息的能力,才能在面对“伊藤美诚事件”类事件时,能够理智对待。其次要营造反对盲目跟风的行为的网络氛围,互联网给予了每个人发声的权力,只需发几个文字,配几张图片,我们便可将自己的想法呈现给整个世界,但是我们网民要善用这种权力,网民们不是扩音器,发出的声音要有自己的主见,而不是其他人在“喊”什么,我们就跟着喊什么。鼓励网民养成“存疑思维”,对越是关心的事,在没有充分的证据或者官方的声明出来之前,越要冷静看待,不盲目加入网络“键盘侠”的大军。

参考文献:

[1]彭丹妮.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反转的成因探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14):32-34.

[2]周廷勇.防止“不对称效应”误导舆论——迭代式新闻语境下把握和掌控舆论的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4(02):3-5. [3]陈凯峰.融媒体时代下主流媒体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措施[J].新闻文化

建设,2021,(18):75-76.

[4]吕翠萍.重大疫情应对中网络社交平台信息治理方式探究[J].四川职业

技术学院学报,2020,30(05):22-28.

[5]陈力双.移动社交环境下的信息真实与传播伦理——从齐鲁晚报被造谣

事件谈起[J].青年记者,2021,(14):119-120.

[6]吴献举.道德争议事件的舆论误导与媒体责任[J].湖北社会科

学,2012(09):178-180.DOI:10.13660/j.cnki.42-1112/c.011777.

上一条:以刘谦跪拜门事件为例浅析后真相时代的媒介失范 下一条:阿里女员工被侵害事件:新闻反转

评论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