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重庆交大学生被公告退学为例浅析后真相时代的媒介失范
时间:2023-03-08
【摘要】2022年11月10日,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发布《关于给予胡国鸿退学处理的公告》。2022年11月11日,“重庆交大一学生被公告退学:单亲父亲去世后为复学,学校报案未找到人”事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网友一片哗然。当日下午该学生主动联系学校,次日重庆交大发布情况说明,公众情绪逐渐转向冷静。针对此次事件,本文就该事件的成因,结合相似案例提出了相关案例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后真相;社会舆论;理性
【Abstract】On November 10, 2022,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of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issued the Notice on the treatment of Hu Guohong's withdrawal from School. On November 11, 2022, "a student at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was suspended from school after his father passed away, but the school reported to him that he had not been found", which attracted wide public attention and caused an uproar among netizens. In the afternoon of that day, the student took the initiative to contact the university. The following day,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released a statement, and the public mood gradually turned to calm. In view of this incident, this article on the cause of the incident, combined with similar cases put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post- truth;public opinion;rational
【案例简析】
2021年10月,胡国鸿休学(休学原因为回家照顾生病的单亲父亲,现父亲已去世)
2022年9月5日,该生与学院教学办公室联系申请复学,由于因疫情未返校,学校考虑此情况先暂安排其线上学习,待返校后提交纸质的复学申请材料再办理复学;
9月22日起,该生未参加线上课程的学习,未按学校规定返校,也未提交纸质的复学申请材料。学院辅导员、教学办学务秘书和学院副书记多次通过电话与QQ联系该生,均未联系上,联系其哥哥也未能联系到该生。辅导员联系了其户口所在地渝北区洛碛镇派出所,并向四公里派出所报案,均未能找到该生。
11月10日,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发布《关于给予胡国鸿退学处理的公告》
11月11日,“重庆交大一学生被公告退学:单亲父亲去世后为复学,学校报案未找到人”事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不少网友对该学校的行为进行谩骂谴责,称“学校没有人情味”,“应该先找到人,保留学籍”,各种批评之声在网络上不断发出。
11月12日,重庆交通大学发布情况说明,学校将尽最大努力做好该生的教育帮扶工作,帮助其努力完成学业。
此事件在微博上出现的初期,舆论满天飞,一边倒指责学校冷漠,没有人情味,想与撇清关系,不承担学校应尽的职责,而后面该生及时与学校联系,舆论出现翻转,开始指责学生的不当行为,后期学校及时的处理公告,公众开始趋于冷静,事件落下帷幕。
【案例来源】
https://weibo.com/ttarticle/x/m/show#/id=2309354834753869382705&_wb_client_=1
https://weibo.com/ttarticle/x/m/show#/id=2309354835037240754996&_wb_client_=1
https://m.weibo.cn/5044281310/4835079736530087
【案例分析】
一、成因分析:
(一)新闻工作者的责任缺失
新闻市场化趋势下,新闻工作者盲目追求流量,个人利益至上,新闻行业相当比例新闻工作者由于新闻媒体机构的生存压力而生产迎合广大受众的新闻内容,在这种行业压力之下,带来的是部分职业素养不强的新闻工作者出现为追求点击量而忽视新闻真实性并且片面、轻率的进行新闻生产,不关注新闻事件真相转而关注新闻事件是否能迎合大众心理、情感和观点的现象。此次事件发生后,各类新闻媒体为抢占新闻头条不惜以牺牲新闻客观性为代价[1],在未知事件全貌的情况下仅凭“学生因父亲去世休学”“学校发布退学公告”“学生失联”等几个具有爆点的碎片化事件发布新闻,吸引网民眼球,引起观者情绪先行的非理性化的激烈讨论,使该新闻事件迅速发酵。
(二)新闻受众的情绪先行性
后真相时代,尤其是在大众传媒日渐娱乐化的当下,受众都是在拟态环境中看世界,有的因为舆论的倾向性和沉默的螺旋慢慢的失去话语权,有的在舆论翻转中悻悻离开转身投入下一波话题之中引发下一批媒介暴力。无疑,广大的网民在信息化时代对于一个新闻事件的舆论走向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那么由此可以推知,如果一个新闻失真导致不好的结局,网民的推动作用也是这个不好的结局的成因之一。
(三)信息本身具有扩缩性和多角度性
本起事件中,“学生因父去世休学回家”事件符合社会人情伦理,会得到网民的强烈拥护与支持,在这个背景之下,“学校因该生在已自主申请结束休学情况下无故不上课而依规对其进行公告退学”决定就显得很冷漠且不近人情。但是换一个角度来讲,学校已经尽到了自身的责任,在联系不到该生的时候及时联系其家人找人,并联系、配合当地派出所寻找该生,在动用各方力量仍未找到该生的情况下,学校决定依规对该生进行公告退学处理,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学校的决定并无不妥,既做到了学校该有的人文关怀,也没有因特殊情况破坏公共秩序。综上,新闻事件本身的多角度性和扩缩性也会影响到事件的舆论走向。
(四)信息传播的迅捷性
随着时代进步和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的传播方式日渐多元、传播渠道越来越多并且传播方式也愈加多样,信息的复杂性以及来源和传播渠道不断丰富扩大,而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和发展都是一把双刃剑,信息技术的发展亦然。从传统角度来看,信息技术的变革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促进了社会变革与时代的发展,推动了信息化时代的进一步发展;而从媒介新闻维度来看,信息传播的迅捷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新闻的真实性。多渠道的新闻采访,为新闻真实性的核查保证带来困难;在传播舆论场上,舆论的迅速发酵使得大众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新闻的报道,从而影响新闻的真实性,导致媒介报道失真。
二、利弊分析:
(一)新闻客观性受到冲击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社交媒体传播在新闻发布与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之而来新闻的客观性也因此受到了挑战[2]。人对于事物的认知具有相对性,因此对同一个事件的认识与报道也会有偏差。而当每一个人能成为新闻的发布者与传播者时也往往意味着新闻事件的客观性评价无法得到保证。在“后真相”时代,新闻的客观性在意见和情绪的浪潮中被淹没,人们对事实的关注进一步减少,而更注重个人的立场,但这并不意味着新闻的制造传播者可以放弃新闻的客观性。
(二)扰乱社会舆论,引发网络暴力
本起事件新闻前期中“公告退学”、“失联”、“照顾生病去世父亲”等颇具爆点词汇的使用,加之各大营销号、公众讨论的推波助澜,无疑增加了更多公众对事件起因的关注与挖掘。前期的事件报道容易造成公众对学校退学制度的讨论并延伸出更多的阴谋论,进一步导致谣言取代了真相的地位,关注的焦点聚焦于“该不该退学”并一边倒指责学校的不作为,并延伸至对整所大学的网络暴力。事件后期学生出现主动联系学校,网络讨论的矛头又转向了学生。群众不再关注新闻的后续辟谣,而是沉浸在自我对事件“真相”的认知中,认为自己具有足够的理性对事件进行评判,将抨击的暗箭无差别地射向事件中的每一位受害者,进一步扰乱了社会舆论。
(三)促进了公众对新闻的关注
“后真相”反转新闻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公众对新闻事件以及对后续发展的关注,反映了社交媒体的繁荣发展以及公众对参与新闻生产的热情,只是公众对新闻还需一定的理性判断。
三、启示与体会:
在当今众声喧嚣的传播环境中,拥有较大新闻传播能力的媒体应承担维持新闻真实以及媒体生态结构的平衡的责任,把新闻媒体的伦理规范作为新闻传播的一大准则,而并非运用吸引眼球的标题、未经证实的报道、激化矛盾的观点骗取新闻的点击量、引导群众对新闻的不实认知。就本起事件而言,学校按照规定办理退学手续,尽量为学生提供线上学习的便利,期间也通过派出所、学生亲人联系该学生,从做法上来看并无问题。而新闻传播者通过强调“该学生因照顾生病去世父亲被退学”这一休学原因,致使很多群众在只看标题的情况下瞬间将矛头指向学校没有人情味,从而对学校展开网络暴力。后续学生联系学校,校方及时积极处理,事件看似得到了较为圆满的结局。但此过程仍有不少人发表阴谋言论,并将矛头从学校指向了没有及时联系学校的学生,将学校和学生各打五十大板,保持自我“理性看客”的身份,这显然违背了新闻客观性原则以及媒体的伦理规范。
新闻受众面对此类事件时应保持客观与理性,面对过程不明、结论不明、事实模糊的事件不妨让子弹再飞一会,待事件得到结局后再发表言论。因此作为新闻受众,我们对事件进行评价时应该避免过度沉浸在自己的认知中,而应该既能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又能够理性的面对、思考,这样“后真相”的事件也能进一步得到抑制。
总体来看,虽然“后真相”时代的出现可能会导致社会媒体公信力的降低,对社会舆论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它的出现也并非是一件坏事,它让人们感性起来,它的出现也能让人们进一步思索并逐渐变得清醒。在面对类似的事件时,媒体与公众应该减少过于主观的表达,更加理性的看待事件,有更多对真相的追求而并非作为看客的键盘狂欢。
四、对策建议:
(一)新闻工作者
在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的同时,要不断积累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新闻媒介素养。在面对一些普通大众立马就会接受并迅速引起情感共鸣的新闻事件的时候能够相对保持冷静,在适当的时候适当“让子弹先飞一会”,以便更快、更好、更完整的还原事实的真相,将事件原貌尽快向大众还原,站在客观的角度完整的看待新闻事件,严防媒介审判,还新闻媒介一片净土。
(二)新闻受众:
广大网民要明辨是非,提高自身辨别事实真相的能力,理智看待层出不穷的新闻事件,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在网络平台理智发言,做到言之有理的同时更要言之有据,要明确自己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并承担相应责任,同时避免被有心人士和机构利用而被动煽动情绪,推动不实新闻的持续发酵。
(三)新闻平台:
在进行标准化生产的同时,设置相对应的内容把关人员和平台,将对所编辑的新闻内容的审核落在实处,取缔流于形式的内容和形式的审核,同时争取做到对所有繁冗信息源真实性的准确核查,尽最大可能为网民推送真实可靠的信息,还原事实原貌,而非纯粹以煽动观者情绪、制造舆论声势以此博得观者眼球并获得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严守新闻媒体行业的职业原则,拒绝丧失道德底线或者有失偏颇的新闻失真报道,切实保障新闻的真实性,提高新闻媒体公信力,发挥新闻媒体对社会发展的关键性推动作用。
(四)客观看待技术发展:
在几乎任何新生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的今天,我们要充分利用新技术和新手段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理智运用信息技术,在保证新闻传递及时性的同时,更要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我们要理智利用新技术,而不是成为技术革命的奴隶,任其摆布。[1]
五、相似案例分析:
案例主题:“广州女教师体罚学生致吐血”
案例简介:
2020年5月30日,一则“骇人听闻”的 消息不胫而走,在广州家长传得沸沸扬扬。“广州市白云区方圆实验小学一名教师涉嫌体罚学生,致使该名患有哮喘的6岁学生吐血住院”,一时间,家长们情绪高昂,一片沸腾。
此后,更传有社交媒体中爆出多位家长评论说自己的孩子曾受这位老师“性骚扰”。家长们纷纷表示“不可思议”,“幸好没有遇到这样的老师”。教育局和公安机关高度重视,随即展开调查。
而后经当地有关部门调查,发帖人刘某承认“其女儿因遭体罚吐血”、“凌晨2时被老师威胁殴打”、“送老师6万元”等情节,系其为扩大影响而故意编造的谎言,展示的带血衣物上实际上是化妆品和水,其女儿目前精神状态良好。与此同时,警方在调查中还发现发帖人有雇用相关人员进行网络炒作的证据。此通报一出,舆论的矛头转向了伪造信息的家长。从5月30日当事教师被批评指责,到6月1日造谣家长被刑拘,短短两天,这则新闻快速反转,让众多参与转发的网友感觉被愚弄和利用。
(一)相同之处:
总的来说,“广州女教师体罚学生致吐血”和“重庆交大学生被公告退学”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属于媒介后真相案例,随着媒介的披露,真相得到水落石出,都出现了新闻反转现象。
首先,两则新闻报道都触及敏感议题,构成对抗框架:广州教师体罚学生致吐血”和“重庆交大学生被公告退学”事件涉及到“师生关系”、“家校关系”这类敏感话题。一方是道德失范的“强势”学校和老师,一方是遭受摧残的“弱势”学生,这样的对立构建足够挑动公众的敏感神经。人人都曾是学生公众将自身代入情境之中为弱势一方声张正义。学生成为需要被保护和疼爱的对象。在被极端情绪裹挟的情境之下,老师这一本应被尊重的群体似乎成了众矢之的,师生矛盾被不断激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的焦虑和舆论的浮躁。
其次,真相呈现碎片化,新闻传播时都使用了颇具爆点的词汇,在反转新闻中,新闻不会首次就完整地呈现给受众,而是会随着事件进展不断更新。前期的事件报道容易造成公众对学校、老师的讨论并延伸出更多的阴谋论,进一步导致谣言取代了真相的地位,关注的焦点并非聚焦于事情真相。事件后期发生反转,网络讨论的矛头又转向了学生。群众不再关注新闻的后续辟谣,而是沉浸在自我对事件“真相”的认知中,认为自己具有足够的理性对事件进行评判,将抨击的暗箭无差别地射向事件中的每一位受害者,进一步扰乱了社会舆论。
最后,两则新闻均呈现了舆论传播情绪化,众声喧哗真假难辨的特点: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打破了过去传统媒体垄断信息发布的局面,社交平台兴起以及传受一体化转变使得新闻生产主体扩展到社会的各阶层和各领域,公众可以在互联网上自主传播信息,发表观点和想法。但也正是这些个人化、碎片化信息扰乱了公众原有的认知习惯,使得公众来不及冷静思考和判断便匆忙得出片面结论。加之各大营销号、公众讨论的推波助澜,无疑增加了更多公众对事件起因的关注与挖掘。网友在官方通报未出来之前对学校和老师进行各种不堪谩骂和人身攻击,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声誉和影响。然而当事件真相浮出水面,事件出现反转,公众又开始将愤怒情绪转移到造谣一方。都体现出后真相时代的显著特点,即情绪在前,认知在后。
(二)不同之处:
“重庆交大学生被公告退学”案中,我们通过新闻报道所了解到的事件实际上是经过媒体进行了选择、加工和重构之后的展现,并不能完全等同于事实的原貌,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媒体事实”把控了“事件事实”,是在新闻传播过程当中对某些信息的忽略所造成的。而“广州教师体罚学生致吐血”中,“后真相”发生原因为到媒体对造假新闻未进行甄别所致。
【参考文献】
[1]刘兴.媒介环境视域下“后真相”新闻报道的成因与出路[J].传媒论坛,2022,5(19):90-92.
[2]纪美.“后真相”时代对新闻客观性的思考[J].中国传媒技,2022(09):33-36.
[3]王竞莹.网络新闻反转现象中的伦理失范研究[J].视听,2018(09):194-196. DOI:10.19395/j.cnki.1674-246x.2018.09.103.张雪奇.
[4]媒体时代下反转新闻的媒介伦理失范问题探究[J].传播与版权,2020,(02):19-21.
评论
|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 |
共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