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众参与  > 正文

以《临高启明》为例浅网络论坛传播的媒介伦理问题

作者:姚潇 时间:2017-11-24

【摘要】本文以网络小说《临高启明》的创作模式为个案,对其讨论、创作过程中网络论坛起到的作用、影响和传播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重点研究其存在的媒介伦理问题,得出结论是虽然有失范处,但总的而言,积极因素更大。

【关键词】网路论坛、传播模式、媒介伦理

【Abstract】based on the network novel of CHANGE HISTORY FROM LINGAO in the creation of the model as a case, in the process of its discussion, create network BBS have the effect, influence and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 and focuses on the media ethics problems, the conclusion is despite anomie, but generally speaking, more positive factors.

【Keywords】network BBS, propagation mode, medium ethics

案例简介

互联网从萌芽到蓬勃发展的二十年,也是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二十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小说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网络文学已经成为我国文化娱乐产业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

《临高启明》是一部在起点中文网上连载的历史穿越小说,作者笔名“吹牛者”(肖峰),2009年6月6日上架连载,迄今已已达685.63万字,共401.02总点击,在起点中文网的作品讨论达48772条[],2017年10月由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出版发行实体版第一卷。

“如果我们携带大量现代物资穿越到明末,会怎么活下去并改变历史?”

这是2006年某一天网友“独孤求婚”于SC论坛(sonicbbs)军事架空版上提出的问题,这个问题下,许多网友出谋划策、分享资料,设想自己穿越后可以做什么事情,如何与他人共建文明,因为这些设想来源于不同的个体,因此有着不同的视角和行为模式,《临高启明》以这些设想为蓝本,并使这些人以自己设想的身份在小说中出现,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

21世纪某个小人物发现一个通往1628年的虫洞,他从网络上征集到了500多个同伴后,携带采购的大量物资“穿越”到近400年前的海南岛上,在另一个世界里,这些人利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携带的原料设备,重新“复原”工业化文明,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土著”们,并且发生一系列故事和冲突。

这种创意的来源,决定了该小说没有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主角,也没有传统小说中的主线剧情的概念,视角人物是不断跳跃变化的,每一段剧情都是支线,每一个支线都有一个或者多个视角人物。

而小说中的主要角色,在现实中都对应着有血有肉的原型,他们除了给小说提供比较明确的个人脸谱和行为模式外,还有着来自各行各业的知识、技术和经验。到了创作的中期,一些参与者开始创作以自身角色为主角的同人小说,作者顺势将这些同人修订后加入到小说中去。

共同讨论和共同参与,让该小说及其衍生话题在混乱失范的网络社区中展露出一定理性、专业的形象,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受众对于网络平台肤浅、冗杂、混乱的印象,但是其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道德失范问题。

分析发现

网络论坛,又称网络BBS,用户可以自由访问、阅读和评论其他用户的文章,也可以上载自己的文章。与任何一种传播媒介相比,BBS依托互联网技术支撑,其参与性更广泛、互动性更强、讨论更自由,显示出巨大的传播力量。“在这张散布型的传播巨网里,任何一个网节都能够生产发布信息,在网节生产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的方式流入网络的经纬中,换言之,互联网为所有人发表意见开辟了一个无拘无束、几乎不受限制的空间。”[]但是由于不受限制,大量冗杂、无效、低级的话题充斥空间,网络论坛的公共参与和讨论的功效并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

《临高启明》小说就是诞生于这样的背景之下,网络所具备的高互动性、非线性、时空压缩性、非同步性以及发散性等特征,为这种共同参与的创作模式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增加了网友的全面参与、网友与作者间的直接沟通的可能性。

根据拉斯韦尔的5w模式,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包括传播者、传播内容、媒介、受众和效果。由于效果的研究已经在其他几个要素中得到体现,因此不再赘述。

(1)就传者而言,网络BBS话语权的分散使得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设置议题。网络BBS是一种没有进入门槛的信息和观点的发布方式,以前由媒介组织和少数专业人士掌握话语权的模式在此失效,话语权分散到广泛的公众中,个人化的主张、情绪、观念都得到充分的表达和反馈。

传统的文艺作品创作是由作者和出版方主导,少数人可以决定文艺作品的主题、剧情、人物还有结局,读者只能被动地参与,唯一能够表达自己观点的方式就是看否和撰写评论。而基于网络BBS基础上的共同创作则不同,作者只是执笔人,必须充分尊重读者的意见和看法,甚至读者也能决定内容创作。在《临高启明》之前,《迷失在一六二九》是同一题材同一个基础上的作品,但是当作者无视广泛书友的意见,按照自己的思路决定剧情走向后,BBS上的书友们停止了对《迷失在一六二九》的支持,不再提供写作素材和专业资料,放弃对自己扮演角色的支持,直接导致了该小说的无以为继,并另起炉灶催生了《临高启明》。

除了角色扮演、提供意见、分享资料外,由读者广泛参与的同人创作被纳入到正文当中,比如赵引弓开拓的杭州支线剧情是由一个名为“引弓”的人写作的,可以这么说,在网络传播时代,《临高启明》探索出了一种“读者参与”的模式,读者就是作者,作者就是读者,网络不仅分散了话语权,也模糊了传者和受众的界限。

(2)就传播内容而言,网络论坛的信息缺乏权威性和真实性,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广泛参与性,上面的信息理性与非理性混杂,在讨论该小说时候也体现了这一点。比如在讨论军事地形学话题的时候,某书友自称侦察兵退役,其分享的资料和所谓经验只是在其他网站上看到和抄袭的。

一些文史爱好者则有意炮制一些“钓鱼文”,以似真实假的历史材料误导人为乐趣,比较著名的“钓鱼”案例有“八尺协定”,说1931年中共和日本在日本关东军控制下的旅顺的八尺阁签订《八尺协定》。但其实是子虚乌有的事件,八尺SC论坛所有者陈近南的外号。此外还有乌兰巴托大海战两亿五千万金卢布国军血战诺曼底等。

在该小说的讨论和创作中,还出现将前苏联几个加盟国的名字用来给猪命名,给两个学徒命名为孙兴黄中山,比较大范围地引用和改编一些其他作品的内容等等问题,有故意恶搞和侵权的嫌疑。

(3)就传播渠道而言,网络BBS的讨论和创作突破了传统的单向传播,成为一个动态系统,一方产出信息,多方同时参与信息的再创造。不管是书友还是作者,经常出没在网上互相讨论,共同决定剧情的发展和走向。第一个由书友改变剧情走向的关键节点是在“女仆革命”这一部分,本来没有这部分内容,但是当书友提出不是每个人都怀着伟大理想,也有不为人知的自私需求时候,作者从善如流,增添了了引起不少争议的“女仆革命”部分,这部分有物化女性、歧视女性的问题十分明显。

另一个方面是,网络BBS的传播和实际空间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相融合,使得受众反馈对议题的发展产生很大作用。该小说创意源于网络社区,书友却不仅仅活跃于社区。在线下,作者与书友的聚会、书友与书友的聚会每次都能引起广泛参与。2017年5月27日,北京大学中文系特邀专家讲座,成了最近一段时间内比较大规模的书友线下交流平台。

该小说从创意讨论,到而今已经八年,SC论坛成为历史,平台的崩溃并没有导致书友的分散,即使而是分流到北朝论坛、龙的天空论坛和百度贴吧临高启明吧,继续进行小说的交流和讨论。由此可见,网络渠道的多元和低门槛,是新传播模式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4)就受众而言,互动性使他们很容易基于相同观念而聚集,直接突破空间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反馈信息来参与,而且受众之间也存在互动,因此持有相同观点的更容易形成群体,与其他不同意见的群体发生碰撞和冲突。

在小说创作中,有的书友是坚决的“工业党”,主张以超写实主义手段严格推演剧情,他们把近代工业社会的建设分解成一个个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单元,在钢铁、化学、机械、建筑、医药、现代农业等门类,不厌其烦地书写细节。有的人主张严酷压迫“土著”,有的人想开后宫作威作福,有的人则对制度建设和法律建设颇为偏爱······甚至因为现实中的观念不同大作争吵。角色“盗泉子道长”现实中身份是个道士,因为反对“马前卒”的某些观点,发文宣布“与马前卒及其支持者划清界限,从此退出临高众”。

而当面对其他网络热点事件,书友们的观点都趋向一致,偶有不同的观点,也会在群体压力下沉默或者趋同,这些书友群体的聚合与碰撞,可以说网络社区对传统意义上的受众进行了分化与整合,地理空间分散的书友群体在网络空间上基于观点的一致形成新的集合体,并加剧其群体的认同,并贴上“工业党”、“军武宅”、“北朝众”、“五百废”等标签,拥有较高的自豪感,并对其他持不同观点的群体贴上“无用文科生”、“遗老遗少”、“美分”、“日杂”等标签,互相攻讦而乐此不疲。

结语

这种小说的创作模式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它是基于网络平台上平等的、激烈的碰撞和交汇出来的产物。由于连载小说的特性和网络平台上集体创作模式的不成熟,产生许多缺陷和问题,比如文字打磨不够细腻、人物不够鲜明、一些情节不够合理、转场突兀、一些伏笔没有后文、某些思想观念与主流价值观念不符等。

比如关于男女平等和女性解放的话题、人种差异的话题、某些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题上的讨论,这些话题的设置和热议,可以洞见广泛的大众群体在伦理道德上有一定的认知问题,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维护好网络社区的和谐与理性,不能放任某些与主流相悖的思想观念流毒大众。

虽然该小说的讨论和创作上存在诸多问题,但终究瑕不掩瑜,其充分利用了网络社区的优势,印证了网络传播的一些观点,在营造网络社区的形象、引导网民积极参与话题上,还是值得称道的。

上一条:从受众对“油腻中年”的刻板印象分析群体阶层的焦虑与标签化传播的隐忧 下一条:以“大学生掏鸟窝”案为例 看新媒体环境下公众参与对“反转新闻”报道的影响

评论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