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众参与  > 正文

从重庆15岁女孩校内坠亡案看后真相时代社交媒体上的求助与公众参与

作者:陈华惠 时间:2021-10-31

【摘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弱势群体的求助发声逐渐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的社交媒体,社交媒体凭借其技术特性让求助的信息能在短时间得到广泛关注并传播,公众的参与是多方面因素如情感的共鸣和议题的公共性等综合影响的结果。同时,在后真相时代,来自社交媒体的求助也面临着公众对真相的拷问和情绪的传播。本文主要以重庆涪陵15岁女孩坠亡案为例,分析互联网上的发声更有号召力的原因以及其中会涉及的真相与情绪的失衡问题,并对此提出反思与策略。

【关键词】社交媒体上的求助、公众参与、后真相

【Abstract】In the era of mobile Internet, the voice of vulnerable groups for help has gradually shifted from offline to online social media. Social media, with its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can make the information for help get wide attention and spread in a short time. Public participation is the result of many factors such as emotional resonance and the public significance of the issue. Taking the case of a 15-year-old girl falling to death in Fuling, Chongqing as an example,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reasons why voice on the Internet is more appealing and the imbalance between truth and emotion involved in it, and puts forward reflections and strategies.

【Key words】Appeal for help on social media、Public participation、Post-truth

【案例简介】

2021年3月14日晚间,重庆涪陵职业教育中心,一名15岁女学生冯某某从五楼坠落,19时左右宿管人员发现后立即拨打120并报告值班领导,学校随即将伤者送往涪陵中心医院救治,并及时联系告知了学生家长,涪陵中心医院第一时间对伤者进行了抢救。当学生家属感到医院时,伤者已经出于昏迷状态。

3月24日至4月8日,伤者的母亲吴女士在新浪微博开通微博号“重庆15岁女孩坠楼的妈妈”,并连续发博,质疑学校推脱责任,封锁监控视频等相关消息,要求学校给个说法,还他们一个真相,同时也请求广大网友的帮助。

4月1日,据腾讯新闻报道,伤者经救治无效死亡,家属向红十字会捐献了女儿遗体的肝脏、肾脏、眼角膜等人体器官。目前,冯某希眼角膜已与受捐者匹配成功。

4月24日,据涪陵区教育委员会发布通告:案件符合高坠特征,排除他杀。通报称,警方向冯某某家属通报了调查结果,家属对警方调查结果表示认可,通告还称,重庆市涪陵区司法、公安等部门先后多次组织校方和家属,对冯某某家属提出的要求进行司法调解,未达成共识。当日,针对此通告,吴女士再次发长文表达不满,认为学校对孩子的坠楼遮遮掩掩,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希望能查清孩子坠楼真相,调查清楚女儿是否真的自杀。

4月25日至28日,吴女士仍然在微博诉苦,控诉学校阻碍家属取证,打电话威胁他们,并认为派出所的调查通报结果疑点重重,因此没有签字认同。

5月15日,吴女士发表微博称终于等到女儿的真相,感谢各个部门领导和负责人陪同他们一起查看了所有影像资料,让他们心服口服地接受了女儿的死因。

【案例来源】

https://new.qq.com/omn/20210425/20210425A08XKS00.html

https://m.weibo.cn/1806128454/4635756008311230

【案例分析】

一.社交媒体上的求助与回应

借助于网络社交媒体“倒逼”真相的公开是当下许多热点舆情事件最后得以解决的模式,普通人的声音在现实生活中是微弱的,但是一旦将其发布到网络上,只要有一个人开始关注,就意味着真相的探求有了一份新的希望。对于社交媒体上的求助者来说,网络中素不相识的网友就是救命稻草,他们期待着陌生人能出现,期待他们的回应,帮助自己将信息向上传达至权力机构和主流媒体,推动自己处境的逆转和事态的尽快解决。

在重庆15岁女孩校内坠亡案中,女孩的母亲从第一条微博开始就发布求助文章,质疑学校说辞含糊不清,跳楼地点有时说是3楼,有时说是5楼,封锁所有相关信息,查不到关键时间点的监控视频,还恐吓威胁家属,她请求网友关注支援以推动事件进程。求助文章发布后,舆论发酵,网友纷纷在评论区指导吴女士如何增大事件的曝光度,从4月底开始许多网络大V如普法达人张三、亭重庆开始关注并带话题转发,多家机构媒体如点时新闻,新浪新闻,凤凰视频,河南青年时报等也迅速介入报道,在普通人那里,社交媒体为许多弱势群体的求助提供了“扩音器”,而当求助由一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所发出,就更容易带来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传播效果。吴女士的坚持不懈和网友们的热烈回应让这一封封求助信所渴望的真相与公平最后借舆论之力在社交媒体上得以逐步实现,让这个束手无策的家庭等到一份客观公正的答案。

二.社交媒体上有力的公众参与

为何互联网上的发声能比现实中的求助更有号召力?这些声音似乎因为社交媒体的特性和求助信息的情感动员能力寻得了更大的被回应的可能性。

(一)即时性带来参与感

得益于网络传播的即时性,吸引人们持续关注社会求助信息的是这种即时性带来的参与感。无论是求助者吴女士发布的文字,照片还是视频都能让网民感受到自己也和她一样经历着,愤怒着,绝望着,这些信息的载体让信息本身更加深刻地烙印在受众心中,进而促发他们进行下一步的传播与回应。在围观完这些信息,网友通过建立话题标签,大量的评论转发和@知名媒体和知名大V,为吴女士增加了更大的曝光度,形成信息洪流,创造了更大的传播影响力。从女孩坠楼十天后吴女士发布的第一条微博开始翻阅,可以看出最开始可能因为吴女士操作不熟悉,微博里很少带有话题,转发评论数也不多,在网友们为吴女士创立话题#重庆一15岁女孩校内坠亡#后,提醒她带话题发博,话题达到了13.3万的讨论次数和1.6亿的阅读次数,吴女士4月24日发表的长文也达到了14.9万的转发量和1.8万的评论量,而这都是由社交媒体的技术特征带来的,它使得个体的求助声不再像物理意义上的声音那样脆弱而易逝,而是变得持久、稳定,并且在广阔无垠的互联网空间中不断扩散,制造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力。

(二)道德情感的动员

当物理意义上的隔阂被消除,这些求助也往往可以建立起公众心理层面上的联系,催生公众的同情与回应。除了新媒体技术的特性,道德情感上的共鸣与动员才是让公众持续参与的主要原因。求助者个体身份的塑造与求助信息中特定的叙事策略,都能唤起公众的情感共鸣。在本案例中,吴女士在微博上自述和丈夫在外打工没钱支付探望孩子的生活住宿费,学校却只是垫付完医药费后就不管了,自己的儿子因为此事也放弃了高考,表示自己作为弱势群体无法和庞大的学校对抗,请求广大网友帮女儿申冤,简单朴素的文字充满了绝望,让许多网友动情,他们在评论中表达自己的愤怒:“这世道没有王法了”、“真的很生气,希望真相水落石出”……在苦难叙事中,作为弱者的求助者遭遇不公处境、个人利益受到侵害和威胁的经历,都会触碰人们在道德上的敏感地带,人们被激烈的道德情感所驱使,出于愤怒和同情为求助者伸张正义。社交媒体上的求助像神经网络一样,将他人的痛感直接传输给我们,也在警醒我们,“他们”不是他者,而只是昔日或者未来某个时刻的自己。公众的参与不仅是对单一个体的帮助,而且是对未来可能遭受这种不公的自己的帮助。

(三)公共议题的思考与讨论

社交媒体上的求助并不一定都能发展成为公共事件,获得很大的讨论度,那些能够激发社会公共讨论的个人求助并非单纯偶然,单一的个例,而一定程度上本身就具有公共意义,大多是社会结构性问题的折射。重庆15岁女孩坠楼案反映的家长和学校的关系,以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思考与讨论,国家重视的关键议题。正是由于公众的参与,那些普通老百姓的声音才能唤起更多人对社会的隐蔽角落的关注,促进民生部门的公正透明。

三.情绪的传播与真相的争辩

社交媒体上的求助有时会因为为情绪过度渲染和事实的不明而陷入争议之中,甚至人们最初被唤起的同情与愤怒也失去了落脚之处。在这个后真相时代,真相不停反转,它总是来的太慢。在本案中,吴女士从4月24日发长文质疑到5月15日接受真相,整整21天的时间,网友和她一样都在焦急地等待最后的结果,可是随着舆论的发酵,不同的声音开始出现。在吴女士发的长文微博下,有人质疑为何通告里称“家长对警方调查结果表示认可”,她却在微博说自己不认可这个调查结果,为何都看到监控了还说没看到,还有人认为吴女士是因为缺钱,赔偿没达成协议,所以想把事情闹大,“闹得越大钱越多”。针对这些质疑,吴女士也做出了部分详细的回应。我们无法得知是否是网民的戾气太重,还是他们真的对吴女士的言行不解,又或是吴女士由于情绪过于悲痛,发表的文章里存在一些语义上的模糊不清,进而被这些网友过分解读。在情绪的蔓延中,总是有部分人使用断言、猜测、感觉等表达方式,强化、极化某种特定观点,于是事实被忽略,真相被掩埋或争辩不清,舆论场变成了公众宣泄情绪的场所,求助者的声音也在喧哗中逐渐变得无力。


类似的案例还有2018年引发了巨大争议的王凤雅事件,从起初王凤雅家人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出求助,到最后亲属、志愿者各执一词的“王凤雅之死”,人们对求助信息本身的关注热情被各种纠缠不清的事实磨灭,在种种质疑中,网友的同情不知对错,甚至在真相的争辩中“让同情陷入疲劳”。“‘情感’的话语策略虽然有助于‘倒逼’事件的真相。‘情感’也有助于调动道德的资源,这也可以‘倒逼’政府做出回应。但问题的另一面是,为‘情感’所吸引的公众(和媒体)恰恰对‘情感’本身投入更多的热情,而缺乏对事实本身和抗争者实际诉求的关注。”在后真相时代,面对社交媒体上的求助,当我们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时,要保持审慎的理性态度,不能因为极端情绪的冲突遮蔽了事情的真相,让争吵声淹没了求助声,同时,不能偏听偏信,有时求助者的声音是片面的,可能因为情绪化而夸大事实,混淆是非,我们要在多方信源的交叉佐证下,做出自己的判断,有选择地回应求助者。

四.反思及策略

社交媒体上的求助与公众参与是当今社会在去中心化的网络结构下多元互动的表现,在这些大大小小的互动中人们萌生的道德情感与公共参与意识都是弥足珍贵的品质。为了实现更理智的公共参与,主流媒体要积极应对舆情,及时报道,持续跟踪,帮助大众理清事件的发展脉络,避免出现造谣传谣的现象。此外,信息传播主体的匿名化增大了网络舆论的把关难度,不仅网络安全部门要加强网络信息平台的监管力度,网络民众自身也要发挥好把关人的作用,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辨别虚假信息,将极端和非法的言论遏制于摇篮之中。

【参考文献】

[1]袁光锋.公共舆论中的“同情”与“公共性”的构成——“夏俊峰案”再反思[J].新闻记者,2015(11):31-43.

[2]安景璐.后真相时代对网络“反转新闻”的思考[ J ].理论研究,2017,21:1-3.

上一条:从“大连轿车撞人逃逸事件”看报复社会类公共安全事件中的公众参与现象分析 下一条:从“拼多多开除员工”事件看网络维权中公众参与的情感化

评论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