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众参与  > 正文

金毛Siri托运致死事件:网络维权中的公众参与

作者:王培培 时间:2022-08-25

【摘要】近年来,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网民数量的急剧扩张,社交媒体逐渐成为公众舆论的汇聚地,也由此成为普通人发声、维权的重要渠道。社交媒体中的公众参与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舆论监督,倒逼真相,但也很有可能会产生一系列舆情问题。本文以“金毛Siri托运致死”事件为例,通过论述该事件在社交媒体中引发的巨大关注和公众参与现象,分析社交媒体中公众参与的原因及其造成的影响,并对网络事件中公众参与可能带来的舆情问题进行反思总结,提出相应的舆论引导策略。

【关键词】网络维权;公众参与;舆情问题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w online media and the rapid expansion of the number of netizens, social media has gradually become a gathering place for public opinion, and thu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ordinary people to speak out and defend their rights.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media is conducive to the supervision of public opinion to a certain extent, which is true to the truth, but it is also likely to cause a series of public opinion problem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Golden Retriever Siri consignment to death" incident as an example. By discussing the huge attention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phenomenon caused by the incident in social media,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media and its impact,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network incidents The public opinion issues that may be brought up are reviewed and summarized, and corresponding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Key words】Network rights; Public participation; Public opinion issues

案例简介:

2021年7月6日,“帮帮国际宠物托运公司”工作人员通知陈女士把宠物狗金毛Siri送去南京,以办理检疫证明。(此前陈女士与该托运公司已签订宠物空运合同)但小狗到南京后,被拉上车开始陆运,未办理检疫证明。

2021年7月7日,陈女士收到了宠物狗搭乘的那趟航班取消的消息,但托运公司却说Siri坐的是货机,可以照常起飞。陈女士怀疑托运公司偷偷将空运改成了陆运,给托运公司打了多个语音和视频电话均被拒接,工作人员微信回复说狗7日晚上11、12点左右到,并保证说狗狗如果受伤他们会全额赔付。

2021年7月7日晚,陈女士接到金毛时,狗的尸体已经发臭。托运机构给出的说法是飞机货舱太热导致狗狗中暑。直至陈女士拿出证据(事后陈女士曾联系到当时托运机构运输Siri的货车司机),帮帮运才承认私自将空运改为陆运。态度冷漠地给出两个解决方案:一是赔偿一条狗;二是赔6000元。陈女士不满处理方案,双方未达成共识。

2021年7月9日,微博博主“亚瑞蒂奥”发文称自己是小狗Siri的“妈妈”,讲述了自己的遭遇,该事一度登上微博热榜第一,不少博主、网友发文应援。

2021年7月11日,“亚瑞蒂奥”发文称帮帮运没有联系自己道歉、解决问题,面对质问还在撒谎、逃避责任,甚至威胁恐吓。博主要求帮帮运还她一个公道,并感谢网友的帮助。

2021年8月9日,“亚瑞蒂奥”发布的律师声明显示,双方在托运公司公开道歉及公示罚款等前提下和解。

金毛Siri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在抖音等平台上,#大家一起为金毛siri发声#等话题冲上了抖音热榜,广大抖音网友纷纷发声,呼吁保护动物、尊重生命,并对宠物托运行业进行规范。截止2021年11月30日,“金毛Siri”微博话题阅读次数达20.7亿,讨论次数48.5万。

微信图片_20211130225938

(图源白鹿视频)

微信图片_20211130225750

(图源亚瑞蒂奥的微博)

案例来源:

金毛siri事件_百度百科(baidu.com)

金毛托运惨死,女星愤怒发声!各方回应(qq.com)

微博(weibo.cn)

案例分析:

一、网络曝光与维权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发展,我国网民数量不断扩张。有报告显示,截止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信息化时代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和变化。人们越来越习惯于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发表意见。社交媒体因其自身特性,适应了节点化、媒介化的新媒体用户需求,逐渐成为网络舆论场。社交媒体作为一种大众化媒介,不但有助于人们分享信息,表达态度,传递自己的“声音”,拓展自身行使权利与维护权益的能力和渠道,而且还可以增强自身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网络舆论代表着一种民主化力量[1]。通过社交媒体发表自己对于社会事物看法、参与讨论的网民越来越多,以微博为例,每一个热榜话题讨论量都在数十万以上。于是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选择在社交媒体上曝光某一社会事件以得到大众关注和参与进而提高事件热度,促使相关部门和主流媒体主动关注并追踪事件进展,最终使自身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二、社交媒体中公众参与的成因分析

公众选择在社交媒体中“发声”是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互联网蓬勃发展使公众得到技术赋权,有能力和渠道可以“发声”。公众与生俱来的共情心使其很容易“声援”弱势一方,而且人的从众心也会驱使公众去了解甚至参与当前热题。此外公共话题因为涉及利益面较广也会促使公众主动参与。

(一)、技术赋权

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传媒格局发生重大变革,传播主体与传播方式发生颠覆。传统的传受双方的主体地位变得模糊,借助新媒体技术和平台,普通民众也可以发布新闻信息,可以对媒体发布的信息表示质疑、表达意见,不再是单纯的接收者,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源”。从以前单一的传-受关系变成了如今的网状传播结构。公众参与成本极低而且非常便捷,因此公众愿意参与到社会话题中来。

(二)、共情心理

社交媒体的发展使得个人情感与公共空间的界限逐渐模糊。私人情感在社交媒体上展现得到关注后也具有了“公共性”,公众因情感得到连接,继而产生互动。情感的共鸣与动员是公众参与的重要动力。叙事者个体身份的塑造与特定的叙事策略很容易激起网友的情感共鸣,形成临时的“情感共同体”。人的共情心理使人们很容易自我代入情境之中,同情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弱势群体的一方。于是在社交媒体上“声援”、支持弱势一方,参与相关话题讨论。

(三)、从众效应

从众效应是指在群体中,个体容易受到群体的影响,怀疑并改变自己的想法行为等,努力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步调与方向。在社交媒体中话题讨论度高的议题久居各大热榜,客观上进一步促使更多的人看到并参与话题。而作为个体的网民,看到大家都在关注此话题,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可能也会关注,就像滚雪球一样参与进来的人越来越多。另外,公众参与话题讨论也可以彰显自身存在感。而社交媒体具有极强的情绪感染力,更容易触发从众效应。

(四)、公共话题

当热点事件与公众自身利益相关时,公众通常会普遍关注。尤其在社交媒体中个人性与公共性的界限逐渐模糊,某一个体的遭遇背后可能映射着公共利益问题。而一旦涉及公共利益,很有可能就会触碰到公众的“敏感地带”,公众就会广泛参与。例如在本案例中,陈女士的宠物狗被帮帮运托运致死,本属于私人个体事件,但是它背后隐含着宠物运输行业市场乱象——背信弃义,毫无诚信道德,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尤其是对于养宠物的公众来说,其与自身关联度极高。因而有助于引发公众参与。

三、社交媒体中公众参与对事件的影响

社交媒体中的公众参与一方面可以设置媒体议程,形成强大的舆论势能“倒逼”事实真相。从长远看还有助于进行舆论监督,完善法制。但另一方面,由于公众网络素养不一,很有可能演变成公众的无序参与,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设置议程,“倒逼”真相

网络空间的开放,地位的平等让公众有机会对当前议题进行选择。曾经掌握在媒体手中的议程设置权如今已不再是其特权,公众也可以设置议程。公众参与能够展现出当前公众最为关切的问题,在“用户至上”的新媒体时代,公众关心的议题就是媒体追踪报道的焦点,主流媒体的关注有助于挖掘事实真相,展现事件全貌。公众的参与能够唤起社会对于底层群众、隐蔽角落的关注。公众议程可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对于事件的进程具有积极意义。总之,公众参与可以形成强大的舆论势能,继而“倒逼”事实真相。

2.舆论监督,完善法制

公众参与有助于形成网络舆论监督,相较于传统的社会监督,网络舆论监督的经济成本、机会成本和社会成本有效降低,公众便于开展更高效、更广泛的舆论监督。在涉及公共领域的议题中,公众参与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行业规范和市场整顿,有助于维护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公众参与有时甚至能够左右事件的传播,影响政府的决策,推动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新浪财经对“金毛Siri托运致死事件”评论:“不妨将金毛Siri死亡事件,当作一次规范行业的契机......为了宠物,更为了人类,相应的法制规范和市场整顿应该提上日程了。”

(二)、消极影响

1.情绪舆论缺乏理性,易产生网络谣言与网络暴力

网络中公众的发言成本较低,不必为自己的言论付太多责任,加之公众网络素养不一,面对宽广的公众舆论又缺乏有力的信息“把关人”。很多虚假、未经证实的信息在网络中肆意传播,给他人正确认知事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可以观察到,每一次的社会热点新闻总会伴随有一些谣言的存在,阻碍事件的进展,甚至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通常,网络谣言与网络暴力会频繁融合演化,相伴相生,破坏舆论生态。由于网络的无边界性和随意性,公众信息选择更加自由,[2]而社交媒体具有较强的情绪感染力,容易产生“群体极化”现象,助长非理性行为的出现。在极端情绪的影响下,使用粗俗、不文明的话语发言,甚至进行人身攻击,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不论孰是孰非,都不应该采用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的形式,公众的无序参与不仅可能伤害到无辜的人,甚至会阻碍社会的文明法治建设。

2.多元主体众声喧哗,易造成舆论失焦

多元化的传播主体不断生产碎片化的信息,也在重构人们对于事件的认知。参与事件讨论的公众并不是一个意见统一的团体,他们是由一个个独立的个体组成的。每个人的身份地位、生活环境、思想观念等不同,传播主体的复杂化也加剧了信息的多元化。而社交媒体促成了公众的社群化和圈层化,在“过滤气泡”的作用下,不同社群获得的信息可能是不对等的,因此传播的信息很可能也是不一致的。多元主体传播出多元化的信息,促使舆论焦点不一,很可能造成失焦现象。舆论失焦不仅阻碍事件进展,还可能误导媒体后续报道的重点,也很容易造成一些舆情问题,甚至引发舆论危机。

3.网络平台缺乏管制,易出现违法犯罪

由于互联网上公众的基数非常大,平台也难以有效的对公众参与进行相应的管制,这就为违法犯罪提供了温床。公众中的有些个体为了个人利益编造谎言欺骗他人,这对于一些缺乏判断力的受众来说,是潜在的犯罪威胁。例如在本案例中,有网友利用该事件热度和公众的情感,以Siri主人的名义募捐圈钱。“亚瑞蒂奥”特此发微博声明:本次siri事件,不会通过任何渠道和任何人发生金钱往来。请大家确认,不要上当受骗!在一些公共性事件中,无序的公众参与还可能会产生反党反政府的不良言论,引发恶劣的社会影响,甚至出现严重违法犯罪行为。

四、反思与策略

社交媒体中的公众参与是网络去中心化和多元主体互动的结果,公众实现了知情权、表达权和参与权的统一。但是无序的公众参与也可能会带来网络谣言与暴力,造成舆论失焦,甚至出现违法犯罪。引导正确、理智的公众参与需要公众、媒体和政府三方齐心协力。

(一)、公众提高网络素养,培养理性思维意识

公众作为参与的一大主体,必须加强自身网络素养,培养理性参与意识。提高媒介素养,拓展信息接收渠道,全面的了解事件相关信息,以独立、审判的眼光看待信息,坚持以理性的思维公正地表达意见。将理性放在情感之前,通过多种传播渠道将碎片化的信息进行整合,继而进行独立判断与理智思考,不被“情绪舆论”所裹挟。这样才能将公众参与的价值放到最大。

(二)、媒体加强舆论引导,及时报道还原真相

主流媒体在网络时代仍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在多元主体参与下的复杂的传播环境中,主流媒体责任重大,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信息“把关”能力。及时对网络谣言进行纠偏,提供真实、全面的信息,利用事实真相正确引导舆论。这就要求媒体一方面要又快又准地报道事件还原真相,另一方面要实时监测舆情发展,及时辟谣,引导公众理性参与。这是新时代主流媒体必要的责任与担当。

(三)、政府加强平台管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政府需要加强对于网络平台的管制力度,针对社交平台公众参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建设文明的舆论环境。加快建设法制网络空间,引导并规范公众有序参与网络新闻事件,正确发挥公众参与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磊,陈琳.信息化时代的网络维权探析[J].新闻知识,2011,(04):33-35.

[2]赖怡如.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影响研究[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19.

[3]白宜晓.网络时代公众舆论理性探析——基于李普曼《舆论》对“倒奶事件”的探讨[J].新闻论坛,2021,35(04):103-106.

[4]王丽帆.新媒体时代网络公众舆论的传播特点探析——以微博平台为例[J].今传媒,2021,29(02):30-33.

[5]谢安楠.新媒体环境下公众舆论对新闻事件发展的影响——以微博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7):70+72.

[6]宋凯,袁奂青.后真相视角中的网民情绪化传播[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08):146-150+156.

[7]刘绩宏,柯惠新.道德心理的舆论张力:网络谣言向网络暴力的演化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8,40(07):37-61.

上一条:河南暴雨鸿星尔克捐款后引发的购买狂潮和舆论批判 下一条:学生校门口喝完半箱奶事件:公众在新闻传播中身份的转变

评论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