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业素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专业素养  > 正文

从梨泰院踩踏事故看“竞速社会”下新闻专业主义的消弥与重构

作者:孙艺 时间:2023-02-26

摘要“10·29韩国梨泰院踩踏事故”中,媒体的新闻报道呈现出明显的“加速”特征和新闻伦理失范问题。本文首先对重大灾难报道以及新闻专业主义在当下社会面临的冲击与挑战进行阐述说明,其次从德国社会学家哈特穆德·罗萨的“社会加速批判理论”视角出发,对灾难报道中的“新闻加速”现象和新闻伦理失范成因进行剖析,最后对竞速社会下逐渐消弥的新闻专业主义的重塑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灾难事件报道;新闻专业主义;竞速社会;社会加速批判理论

【Abstract】In the "October 29 stampede accident in Itaewon,South Korea",the media's news coverage showed a clear "accelerated" character and a failure of journalistic ethics. This paper first explains the major disaster reports and the impact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ism in the current society. The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ocial acceleration critical theory" of German sociologist Hartmoud·Rosa,analyzing the "news acceleration" phenomenon in disaster reports and the causes of news ethics anomie. Finally,putting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reshaping the gradually disappearing 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ism in the fast-paced society.

【Keywords】Disaster events report;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ism;A race society;Critical Theory of Social Acceleration

【案例简介】

10月29日晚,大量人员在首尔市龙山区梨泰院洞一带参加节日派对,在一条狭窄的下行胡同内,前方有人跌倒后,后方人流跟进,导致严重踩踏。事故发生后,韩国政府宣布从10月30日至11月5日晚24时为“国家哀悼期”。据韩媒报道,韩国中央灾难安全对策本部14日通报,截至当地时间11月13日晚11时,首尔梨泰院踩踏事故共造成158人死亡、196人受伤。

在发生事故的第二天,KBS(韩国广播公司,为大韩民国最早的公营电视台与广播电台)本部表示,为了查明梨泰院惨案的原因,决定仅在新闻稿中需要直接说明事故当时情况的情况下,严格使用事故现场视频。同时说明在原则上不得使用伤亡暴露的画面、进行心肺复苏的画面、事故发生前人群向一边倾斜的画面等刺激性画面。

尽管如此,一些新闻媒体对遇难者家属和事故现场的报道过程中未能遵循新闻报道规范,违背新闻伦理。韩国一家新生媒体mindlenews将155位遇难者的姓名制作成了海报,在未事先征求受害人家人的意见下,擅自将梨泰院踩踏事故遇难者名单公布,引发争议。

【案例来源

1. (事件脉络·实时更新)韩国首尔梨泰院踩踏事故

2. (人民网)韩国首尔梨泰院踩踏事故遇难者人数升至158人

3. (海外网)韩国国家哀悼期结束近12万人次吊唁踩踏事故遇难者

4. (央视新闻)韩国成立梨泰院踩踏事故调查本部警方梳理事发经过

5. (澎湃新闻)惨剧前有11通报警电话,警方在干嘛?梨泰院事件的悲伤转为怒火

6. (CNN)Inpictures:SeoulHalloweencrowdsurge

7. (CNN)October30,2022SouthKoreacrowdsurgenews

8. (KBS)‘이태원참사’사망자1명늘어155명·부상152명

9. (KBS)“꼭필요한경우아니면참사현장영상사용않겠다”

10. (首尔日报)154명앗아갔다,이태원핼러윈비극

【案例分析】

一、“竞速社会”下灾难报道中的新闻专业主义

(一)重大灾难报道

灾难性事件报道是通常意义上的灾难新闻,它是指对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的报道。灾难性事件一般包指自然性灾难事件和社会性灾难事件两大类:自然性灾难是来自自然界的、人类不可抗拒的力量而导致的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水灾等;社会性灾难是指由人为因素或多种社会矛盾而导致的重大的、突发性事件和意外事故,如恐怖活动、战争、海难、空难、矿难,交通事故等重大刑事案件或重大事故等。

重大社会突发性灾难事件具有不可预见性、影响力强、涉及面广、持续性大等特征,对公众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公共安全,乃至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会在短时间内引发公众广泛而强烈的关注度,公众对于未知信息的渴求使得灾难新闻具有很高的新闻报道价值。在梨泰院踩踏事故发生后,无论国内还是进一步扩至世界的各家媒体,目光都聚焦于此灾难及相关事件,对其进行争先恐后地报道。在本文中,笔者将以该次重大灾难事件系列报道中有悖于新闻伦理以及新闻专业主义的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展开阐述说明。

(二)“竞速社会”下新闻专业主义受到的冲击与挑战

今天,新闻业正“面临危机”,报业发行量和广告收入出现“断崖式滑坡”;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新闻正快速失去受众和追寻受众眼球的广告商;各种自媒体和社交媒体正以非中心、即时更新、贴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生成各种“我群"(in-group)的新闻性信息,不仅稀释甚至取代专业新闻从业者生产的新闻,而且削弱新闻机构搜集和发布事实性信息的“文化权威”,颠覆所谓传统的“新闻范式”。

1、新技术体系扩张,侵蚀专业主义物质根基

在过去的100多年里,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一直以来都是建立在大众媒介技术的外部性垄断基础之上,所以一旦当这一基础被彻底破坏,这一理念的正当性就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新技术体系的扩张、嵌入和渗透导致自媒体跨界融合来势汹汹。

由于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兴起,大众传播业的物质性基础已经被消解,因此基于大众传播技术体系的专业主义意识形态已经无法维护专业新闻业的边界。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既不是一套穗固的、客观的、“没有人会想到要去怀疑的确凿的‘事实’”;亦不是傲然挺立,与媒介物质体系完全独立、分裂的存在,相反,它只是一个时代技术体系的产物。一旦当互联网基础设施以新媒介的身份登上历史舞台,它在短时间内以无法明察的方式快速重组了新闻领域的游戏规划,人们才突然意识到,新闻业并非天然是新闻专业主义的,而且以后也不会一直听命于新闻专业主义。

2、壁垒破碎与权威消解,液态新闻业中产生职业性危机

陆晔、潘忠党(2002)认为,新闻工作是门职业(occupation),其内容就是新闻信息的采集、整理、加工和扩散。说它是专业(profession)是指从事新闻工作必需的专业技能、行为规范和评判标准,而这些又必须通过专门的训练而获取,并为媒体从业者所共享。

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新闻生产与传播的权力不断分化。从理论上来说,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介入新闻生产领域,并以不同的模式进行运作:有专业化运作模式,职业传媒机构垄断式的新闻生产神话被彻底击碎,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出入新闻传播领城,扮演传者、受众,抑或传受者的角色,他们常常是一些未经专业训练专业知识和技能匮乏的业余爱好者或偶然介入者。

就全民记者而言,这一概念指向于自媒体时代每个公民都可以通过在新闻网站、博客、微博、微信等注册账号来自己进行内容生产与传播,源于鲜活日常生活的公民新闻与科层制生产模式下的传统新闻的竞争毫无疑问正在显性化,新闻业的专业意识形态受到冲击,数量无限多的公民记者并不能也不愿去承担传统专业主义的规范。

3、行业自制弱化职业认同陷入危机

在今天技术和社会条件的变迁下,遭受种种矛盾和冲突挤压的中国新闻实践者放弃了“专业主义”话语,转而主动引进并接受了“商业主义”话语对这一场域的“殖民”这一过程也伴随着对原有词汇的重新解释或发明新的语汇来替代原来专业主义的核心语汇,如,在大多数文本中,“消费者”和“用户”等概念替换了读者的概念,“新闻”被阐释为“产品”“服务”则取代了“告知”成为阐释新闻业社会功能的概念等。

近些年,一方面,由于物质生活压力与本领恐慌新闻记者离职现象频频发生,从业者的工作满意度也在下滑。另一方面,由于组织制度安排存在缺陷、技术变迁、资本追捧所引发的受众(用户)偏好转变、市场竞争,职业伦理失范现象屡屡发生,社会信任危机加剧。新闻从业人员对职业的认同感也在一次次的痛苦、焦虑和怀疑中转化为认同危机。

灾难报道中涉及的伦理失范问题

是否能进行真实、客观、及时的新闻报道是对新闻工作者专业素养的考验,这依赖于媒体人自身的媒介素养与能力。但对于灾难报道中的新闻伦理,也是其职业精神的体现,这需要新闻人个体的道德修养。

媒介逼视下对当事人隐私权的侵害

一些新闻工作者缺乏相应的新闻伦理认知,或是对新闻伦理存在误识,就会认为自己的职业职责所在,可以拥有超越一般伦理的权利。打着维护新闻真实与新闻自由的幌子公开暴露当事人或知情人的隐私,进行媒介逼视。在灾难事件、名人去世等新闻报道中,某些媒体从业人员、自媒体用户或是普通用户表现出对当事人身份、经历、故事等与新闻事件并无关联或关联不大的隐私细节的过度关注,使新闻报道所承载的社会利益、公共利益缺失。

例如2015年上海外滩踩踏事故中对遇难复旦女生的生活起底、2015年姚贝娜去世时某些记者蹲守医院来偷拍死者遗容、2019年埃航遇难的中国女生及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病逝者的部分报道中,逝者被舆论过度关注并且引发强烈讨论等情况,都体现出灾难报道中一些侵犯受害者隐私权,从而导致“消费逝者”的媒介伦理失衡现象。这种过分追求受害人隐私细节的新闻报道既会给受害人及其家属带来不必要的伤害,也会造成不重要信息占用公共资源,导致公众舆论失焦,影响公众获得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破坏人文关怀原则,形成“二次伤害”

在一些灾难报道中,有些新闻从业人员为了获取一手资料,会在灾难事故发生之后侵扰事故的相关人员。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采访过程中,有些新闻记者为了获取独家新闻或者一手新闻,罔顾受害者或者受害者家属的痛苦心理,强行提问甚至逼问被采访者,让他们回忆起痛苦的记忆,甚至有些记者会不择手段地采取欺骗或者强制手段进行采访,忽视被采访者的感受,对被采访者造成心理的“二次伤害”。二是体现在报道内容的呈现之中,有些媒体机构为了新闻报道获得更多关注度,会使用一些过于刺激的文字与图片,例如将灾难的“惨烈”与痛苦作为卖点来吸引观众目光,采用一些夸张手法描写采访对象,或者用不加后期处理的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现受害者痛苦的表情、血肉模糊的身体,毫不顾及受害者的隐私和尊严。

在2008年汶川地震时,不少媒体在播出遇难者画面时未经过任何处理,有些报纸还将遇难者惨不忍睹的尸体照片刊登在显著位置。这样借着“还原真相”“还原现场”的借口侵犯受害者合法权利的行为,不仅会让观众产生心理不适,甚至还会激起观众的恐慌心理,引发社会动荡。灾难报道要以尊重人的生命和尊严为前提,这种漠视生命价值的行为,体现出了灾难报道中的媒介伦理缺失。

“灾难美学”对灾难本身的弱化

灾难美学是指在灾难事件发生之后,媒体在对灾难事件进行报道时,采用文学性、煽情性、故事化、夸张化的报道方式[2]。灾难报道中利用情感进行的“灾难美学”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唤起读者的同理心,起到凝聚人心、引发社会共情效应的正面导向作用,但却会过分强调灾难过后人的情感与情绪,片面放大正面典型形象的价值与意义,弱化灾难事件本身的严肃性,甚至会淡化公众对灾难原因、后果及问责机制的讨论。

例如“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中,不少媒体与媒体官方账号一味以“点蜡悼念”“最美逆行”“转发祈福”等煽情化符号来博取公众注意,消费公众情感,反而对这次爆炸事故的起因与反思只字不提。这种煽情性的消息虽然没有虚假信息、侵犯当事人隐私等直接的害处,但却占用了宝贵的公共信息资源,挤压了有效信息的生存空间以及传输渠道,干扰了用户对于真正有价值的新闻内容的传播与关注。

灾难报道中伦理失范成因分析

把关的失序灾难新闻报道凸显“加速逻辑”

灾难事故中为消除公众对未知灾情的恐慌情绪,新闻媒体需要第一时间打开信息渠道,提供关键信息,因而灾难新闻报道本身便具备了很强的“即时性”诉求。在社会加速背景下,这种“即时性”诉求被不断放大,新闻从业者陷入对“新闻速度”的盲目追求,灾难新闻报道中的“加速逻辑”就此凸显。

1、新闻生产中急剧增加新闻播发密度

罗萨将“加速”定义为“单位时间当中,事件数量的增加”,放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其“加速”则可概括为“单位时间内,新闻播发的数量增加”,即新闻的播发密度急剧增长,在灾难新闻报道中新闻播发密度的剧增则可具体体现为新闻周期的缩短与新闻内容的剧增。

对新闻记者而言,所有工作应在特定新闻周期内完成,而在加速的新闻业中,固定新闻周期已不复存在,尤其在本身对“时效性”要求很高的灾难事故报道中,记者只能不停地与时间赛跑,搜集并生产相关内容,新闻周期被尽可能地缩减。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梨泰院踩踏事故发生的第一天,网上相关舆情达到峰值,随后呈现缓慢下滑趋势,不难看出,虽然并没有人为新闻周期设定时限,但所有从业者又都有着一个明确的认知——新闻生产、发布越快越好。

同时,新闻周期的缩减也并不意味着生产完一轮产品后新闻记者就能有所喘息,媒体间巨大的竞争压力使记者工作模式转向Starkman提出的“仓鼠轮”(hamster wheel)模式。在灾难事故热度未过之前,新闻记者只能无休止地进行相关新闻内容的生产与发布,新闻周期的缩短恰恰为单位时间内更多的内容生产提供了可能。为在短时间内进行海量的内容生产,新闻“模仿”现象也渐渐变成了新闻记者投机取巧的一种方式,进而导致新闻数量虽有所增长,新闻同质化现象却日趋严重。

2、信息环境下新闻信息的提前预置

移动互联时代,新闻“即时性”成就神话地位,信息的提前预置成为“新闻加速”的首要特征,而灾难新闻报道离不开伤亡信息的表述,因此“死亡告知”提前成为灾难新闻报道的显性加速表征。受限于事故现场的搜救进度以及主流媒体本身的责任担当,传统媒体在此类报道中一般持较为审慎的态度,即未经核实绝不妄下“死亡定论”。

而如今的移动互联时代,新闻生产主体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官方主流媒体,新媒体大量涌现并在网络舆论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互联网链接下信息的“易得性”、内容传达的“瞬时性”使新媒体得以介入灾难新闻报道,加之新媒体与主流媒体本身运作逻辑不同,其在受灾人员报道方面并无太大忌讳,最终导致灾难事件还未明晰、官方还未通报伤亡名单时,已有媒体联系到受灾者家属进行采访报道,告知家属其亲人的死亡事实。同时,相关受灾人物的报道也随即充斥网络,在其塑造的信息环境下,受难者的“死亡告知”被加速提前。

传受边界的消弭逐步消解的新闻职业性

社会加速批判理论中,罗萨援引了德国学者拉埃尔·耶基对异化的定义,即“缺乏关系的关系”,且认为“加速”是造成这种异化的根源,因为它打破了人们习惯性的节奏,为了跟上社会步伐,人只能自我沉沦于加速节奏的浪潮中,从而缺乏与整个世界和他人的相互呼应。置于新闻业中,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新闻加速”提供了条件,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在加速环境下感知到的主观时间压力以及同行间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助推“新闻加速”的运作。

1、新闻伦理让渡新闻时效

时间压力会对新闻品质产生消极影响,进而影响新闻媒体向公众提供信息并服务于民主的能力,在灾难新闻报道中,时间压力带来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新闻伦理让渡新闻时效,媒体公信力持续走低。灾难新闻报道总与人的生死密切相关,因而其间的伦理问题向来是生产实践过程中被关注并回避的重点,也是新闻的底线,而加速社会下的时间压力促使从业者每时每刻都在与时间赛跑,被缩短的新闻周期使从业者把全部的时间与精力耗费在新闻的选题、采访与生产上,人性底线该如何把握成为从业者有心考虑而无力深入思考的议题。

2、节奏赶工消磨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理想

新闻的异化离不开其主体——新闻从业者的异化。在“新闻加速”机制的推动下,新闻记者陷入时间竞速下的快节奏赶工,巨大的时间压力与长久以来低质量的内容生产消磨着从业者的职业理想与热情,使其表现出罗萨口中的行动异化状态,即“我们所做之事(即便是我们自愿做的事)并不是我们真的想做的事的状态”,而这一异化的产生源自社会的竞争与加速。

灾难新闻报道中,媒体间剧增的竞争压力与新闻周期的整体加速无疑促使着新闻记者逐步走向这种异化状态,在“加速逻辑”的作用下,“新闻速度”成为衡量灾难报道能否成功的首要准则,而为适应加速时代的新闻生存法则,记者有时即使明知报道中伦理问题的考量有所欠缺,抑或是此篇报道发布节点不合适,但依旧会为了赶热度而选择继续生产发布。在重大灾难事故报道中,长期被“生存法则”禁锢的新闻记者渐渐失去了为公众搭建有效信息渠道、担起社会责任的初心,也慢慢磨平了职业理想。

重塑新闻专业主义的对策建议

新闻媒体制定正确有效的重大灾难事件报道策略,针对实际情况进行舆论引导,疏导民众情绪,以清醒信息克制模糊信息,以准确信息克制含糊信息,以高效、全面的报道机制,正确的报道关注角度,以及媒体的人文关怀的报道策略,正确引导舆论,才能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

(一)建立快速、充分、全面的突发事件报道机制

一方面,因为重大灾难事件往往是在瞬间发生的,所以媒体争取在“第一时间”报道非常重要;另一方面,重大灾难事件掀起的社会波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难以平息,所以在“第一时间”报道之后有后续报道的问题。

强调突发事件报道的全面、充分,就需要对真相的报道既快又深入,但是真相的揭示是一个过程,对重大灾难事件进行报道,最大的难点可能是怎样弄清事实真相。真相揭示到哪一步,我们的报道也就要进行到哪一步。马克思将报纸报道新闻的过程,称作“有机的报纸运动”,并认为“在有机的报纸运动下,全部事实就会完整地被揭露出来”。这番话不仅为报纸,而且为整个新闻业进行追踪报道、连续报道提供了理论墓础。第一,在纵向上,紧密跟踪事件的发展,作追踪报道;第二,在横向上,对突发事件涉及到的相关方面作报道。

关注角度从“人本位”到“事本位”

新闻媒体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思想,遵循新闻报道的规律,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客观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摒弃以往“只有抗灾救灾才是新闻”的片面观点,确立“灾害也是新闻”的观念,使灾害报道从“人本位”移向“事本位”。以人为本位,即在报道中,总是站在人如何与灾害做斗争的角度来展示人的精神和力量,事就不是报道的中心内容,它只是人斗争的对象,总是做出绝对的理想的判断;而以事为本位,就是按照新闻报道的规律,一般是按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和事件内容的层次,依次做出报道,站在事的方位对事实作阶段性反映,不是站在人的方位对事实作整体审视,报道不再是就“人”来说“事”,而是就“事”来说“人”。

就事件的发展来安排报道的内容,报道的价值就不再停留在强调意义的教化层面,而进入了追求价值的信息层面。同时“事本位”的灾害报道不能一味地对“人”唱赞歌,而更多地站在“事”的角度来对“人”的行为进行反思和批判。由“人本位”向“事本位”的转变,会使灾害报道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过去认为,过多过细地报道灾情“会引起人民群众的恐慌”。这是对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一种误解,新闻报道的新闻价值要求新闻报道具有真实性和新鲜性,重大灾难事件的报道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它强调新闻的社会功能和信息传递功能。所以,对于重大灾难事件的报道,应当以事为本,本着实事求是的新闻报道原则,做到客观、准确地对事实进行报道,这样才能树立权威可信的报纸形象。

提升记者社会道德凸显媒体人文关怀

新闻媒体记者在追求职业精神的同时,不能漠视对人、对生命的尊重。在报道中体现出“人文关怀”的精神,不仅能使媒体的传播品位得以大大提升,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而且能更好地凸显媒体的社会关怀功能。

媒体在灾难报道中需要多些人文关怀。人文关怀的要义在于关心人、爱护人和尊重人。因为人是灾难的受害者,也是抗灾的主体,灾难后人们感到痛苦、悲伤,还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和焦虑情绪,灾区人民对重建家园表现了极大的渴望,广大受众对灾区人民也表现了极大的同情和关注。在灾难事故中,人类生命的损失相比其他损失要重要得多。因此,媒体应该关注的首先是人,是人的生命。媒体高扬人性真善美的旗帜,对于理顺、疏导灾民的情绪和情感,增强他们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感、认同感,都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案例比较

2022年3月21日的东航飞行事故中,在官方全力报道现场搜救进展、公众仍寄希望于奇迹发生之际,失事飞机上的相关人物生平报道已然成为舆论的热点。《人物》在事故发生不到24小时内便产出相关报道《MU5735航班上的人们》,字里行间透露出“航班上人员已然陨难”的信息,“媒体不是下‘墓志铭’的人,我们应该等待官方的结果,再等等生命的奇迹”等类似评论表达出一部分读者对死亡信息提前预置的不满。

同时,在《人物》报道中有一句话“我们先后联络了她的学弟、老师,大家在听到她在飞机上的消息后,惊愕又难过”,很明显,记者在相关亲属并不知情的状态下,对其进行了“死亡告知”。诚然,并无相关规定限制遇难消息要由官方来第一时间通知亲属,但在飞机失事后不到一天,媒体便匆忙对家属进行“死亡告知”,无疑给亲属带来了情绪上的巨大冲击;同时,之于公众,媒体提前的“死亡告知”无疑会引发公众的种种质疑,媒体的公信力也会丧失。

启发与思考

“传媒作为一种信息交流的载体和中介,只是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手段和方式,但并没有改变或是仅仅遮蔽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关系”。伦理道德是全社会共同信仰的行为准绳,媒体只有按社会规则行事才能得以生存,坚持把新闻伦理放在首位是媒体的应有之义。从实践层面来看,新闻伦理问题涵盖广泛,涉及的利益错综复杂,这使得当前的新闻工作者对伦理的把控仍处于模糊和摇摆的状态。

在进行灾难报道时,既要跑赢时间也要坚持新闻专业主义下保持理性与专业。新媒体时代下,灾难新闻的时效性上去了,但有深度、解释性的新闻报道仍然稀缺。作为新时代的媒体人,要时时刻刻牢记“铁肩担道义”的精神,守住媒介伦理、把握报道的尺度,并且不断地在学习与工作的过程中进行有价值的反思,只有严格要求自己的媒体才能赢得公众的普遍尊重。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它具有的功能不仅仅是为公众提供真实准确及时的信息,也要通过深度、专业的报道对新闻事件进行分析,从而让社会健康顺利地运转下去。

【参考文献】

[1] 哈特穆德·罗萨. 加速:现代社会中时间结构的改变[M]. 董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49.

[2] 哈默哈特·罗萨. 新异化的诞生[M]. 郑作彧,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2-3.

[3] 阿兰·德波顿. 新闻的骚动[M]. 丁维,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180.

[4]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J]. 新闻学研究,2002(04).

[5]吴飞,龙强. 新闻专业主义是媒体精英建构的乌托邦[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24(09):5-25+126.

[6]李良荣. 新闻专业主义的历史使命和当代命运[J]. 新闻与写作,2017,(09):36-37.

[7]吴锋,唐瑶.从一元规制到多元协同:我国重大突发事件中的信息发布机制变革进路[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21,11(6):58-65.

[8]白红义. 因时而作:新闻时间性的再考察[J].国际新闻界,2018,40(06):46-67.

[9]胡翼青,郭静. 专业新闻媒体的边界悖论:基于媒介本体论的视角[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9(04):85-93.

[10]伊俊铭. 否思新闻加速:基于社会加速批判理论视角[J]. 新闻界,2021(04):28-36.

上一条:从人民网评女研究生休学待产反思官方媒体的新闻专业素养 下一条:从央视播报“甘肃银川”事件探讨媒体新闻专业素养对媒体公信力的影响

评论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