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娱乐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娱乐化  > 正文

浅谈新闻泛娱乐化的牺牲者“小马云”范小勤

作者:周成英 郭立云 董英 高洁 时间:2021-10-24

摘要:2015年,江西永丰县贫困山村一个名叫范小勤的男孩,因其长相和马云高度相似而在网络上迅速走红。一时间媒体争相报道,而在网络流量即被认为是金钱的时代,许多商人看中了媒体给范小勤身上加注的流量,最终范小勤成为资本专区流量的工具人。本文将从饱受关注的“小马云”事件为切入口,在新闻娱乐化相关理论界定的基础上,探究新闻娱乐化的成因、利弊、影响等,并提出自我观点以及反思。最终将新闻娱乐化与正面效应结合起来,探究新闻娱乐化背景下,媒体如何正确进行传播引导。

关键词:新闻娱乐化 小马云 网红经济

【Abstract】In 2015, a boy named Fan Xiaoqin from a poor mountain village in Yongfeng County, Jiangxi Province, became a web celebrity due to his strong resemblance to Ma Yun. At that time, the media made a great deal of coverage, and in the era when flow was considered as money, many businessmen took a keen interest in the traffic added by the media to Fan Xiaoqin, and Fan Xiaoqin eventually became the tool of capital zone traffic. This paper will be from the attention of the “Small Tack Ma” event as the starting point, on the basis of the definition of relevant theories of news entertainment, to explore the cause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fluence of news entertainment, and put forward our views and reflection. Finally, the paper combines the news entertainment with the positive effect, and explores how the media correctly spreads information and guides reade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s entertainment.

【Key Words】News entertainment Little Ma Yun Internet celebrity economy

一、案例简介

“小马云”真名范小勤,江西永丰县人, 因为长得很像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被人拍照传到网上后走红。甚至连马云自己都转发范小勤的照片声称感觉是在“照镜子”。一时间,“小马云”在网络是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网络红人。许多商人看中了“小马云”身上的流量和商业价值,纷纷向其抛出橄榄枝。

2017年秋天,9岁的范小勤被一个叫刘长江的商人带去千里之外的石家庄,在那里入学。但同时,范小勤更多的是被带着做直播、走穴等。这些商人甚至还给他安排了一个叫王云辉的美女,以“师姐”、“保姆”的名义陪伴在范小勤身边。而在走红之前,范小勤的家庭可谓是一贫如洗,父亲身体残疾,母亲智力障碍连“一二三四五”都数不清,范小勤兄弟两个也有一些智力上的障碍。范小勤走红后,刘长江等人为范小勤家装修两层小楼,贴瓷砖、添置新家具,并每年都给范家打来几万块钱生活费。其父亲范家发甚至还成为了江西小马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参与股份分红。而范小勤本人更是得到了足够的照顾,据说他在石家庄的学校里装着时髦,戴着棒球帽,总是站在队伍的最前端;住在学校附近两万一平的小区里,是城中村周边最贵的社区;每天有贴身保姆照顾,有专车司机接送。

然而转折发生在2020年11月,当媒体再次去采拍范小勤的近况,发现范小勤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没有去过学校,而网络上范小勤的视频却在不停更新,内容多是王云辉陪伴范小勤吃饭、理发、玩耍等。报道引发舆论高度关注,网友指责,“被消费的小孩, 成为商人赚钱的工具”。一波报道后,范小勤于今年1月被送回了家。但本该上四年级的范小勤回来后连简单的加减乘除都不会算,且身材矮小,和四年前走红时无异。刘长江和范家发“解除了合同”,之前每年一万块钱左右的生活费也没有了。刘长江来解除合同时,也声称媒体到范小勤在石家庄就读的小学采访,学校担心教学秩序受到影响,建议其转回老家读书。

【配图来源:百度百科】

A86A9F2F8CCBFB0E3C7A1F44D3C4870B

【配图来源:凤凰网】

案例来源及相关参考网站:

被网红时代毁掉的“小马云” (baidu.com)(钛媒体APP)

https://vd3.bdstatic.com/mda-mbmr07deqrf0xtd3/hd/cae_h264_nowatermark/1614044494/mda-mbmr07deqrf0xtd3.mp4(百度百科)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2110395429711796&wfr=spider&for=pc(红星新闻)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7484958573646761&wfr=spider&for=pc(百度百科)

https://www.sohu.com/a/452752725_120478177(搜狐新闻)

二、案例分析

(一)案例成因

  1. 流量经济时代的“宿命”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范小勤因为与马云酷似,媒体出于追求关注度的心态以“小马云”为噱头进行报道。然而随着过度消费,小马云“范小勤”的热度终究会消减,终成明日黄花。范小勤变成了媒体吸取热度的工具,这是流量至上、娱乐至死时代的“宿命”。

  2. 资本的逐利性

    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范小勤被商人刘长江带走之后,不断进行商演走穴。各种自媒体不断制造与范小勤的相关话题,利用低成本投资与关注度进行变现。媒体的行为背后,是资本逐利的本质在发挥作用。

  3. 格局受限的家庭

    范小勤的父亲非常的后悔,他表示媒体无底线的报道和不断的散播谣言,才让范小勤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然后送走范小勤的并不全是资本的推动,不可缺的还有父亲范家发的决定。每个月几千块的生活费、希望让孩子接受教育分担家庭负担……在这样一个一贫如洗的农村家庭,范家发只能够顾及眼前的利益,生活的负累早已绊住了他的格局。

(二)利弊得失

  1. 网络媒体过度追求关注度,报道忽视保护当事人的隐私和形象

    走红后,大量报道扑面而来,范小勤的一举一动都被社会所关注,其本人毫无隐私可言。更有甚者,许多媒体前往范小勤学校进行采访报道,严重妨碍了教学秩序。其家庭住址被曝光后,每天上门“营业”的媒体络绎不绝,范小勤原家庭的正常生活也受到了影响。

  2. 娱乐化新闻引起大众关注,但容易偏离事实本质

    范小勤家庭的贫穷与命运的不幸通过媒体报道被曝光在大众眼前,在本次事件中,范家因为社会关注而改善了生活水平。但是范小勤的走红,也使得媒体和社会大众过度关注话题和热度,甚至捏造事实散播谣言,而忽视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困境与事情的本质真相。

三、相似案例比较

在这个流量年代,有着大量做“童星梦”的父母不顾一切地将自己的孩子推入公众视野。同样的,曾一度走红的“钟美美”钟宇升,无疑向无数做着“网红梦”、“明星梦”的家长做出了得体的示范。

2020年,一位来自东北的13岁小男孩因一系列模仿老师的原创视频在网上引发了无数关注,从注册账号到走红,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粉丝从10万飙升到100万,直到目前,跃升为366万。他所发布的视频是模仿各色各样的老师,走红的原因之一就是真实以及他出众的模仿能力。

很多人看上了这棵潜在的“摇钱树”,提出了数百万的“签约费”,但被钟美美的家人谢绝。钟美美自己也表示:自己不想当一个工具人,想拍自己喜欢的视频,同时也透露自己会去学表演,将来考北京电影学院,当一名合格的演员。

钟美美和范小勤的相同之处是范小勤和钟美美都是因为偶然的机会火爆全网,范小勤因为随手拍的几张照片被冠以“小马云”之名而走红,而钟美美则是在短视频平台模仿老师的视频走红。在走红时,他们两人都是未成年人,同时,在走红之后,他们也面临着同样的选择,是否放弃自己原本的生活,“屈服”于眼前的利益。

二者的不同之处不仅在于父母的引导不同,而且也在于娱乐化新闻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于两个未成年人的不同影响。在这个娱乐化时代,媒体的导向至关重要,因媒体的过度追求关注以及流量,作为年纪最小的“网红”范小勤深受其害,各种报道不仅曝光了当事人的各种隐私和形象,同时为制造话题和热点,不惜捏造事实,而忽略了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以及真实性等原则。而钟美美的在走红之后,由于网友发现其关于老师的视频全部下架,网传有钟美美被“约谈”一事,“约谈事件”一度发酵,推上了热搜,而后钟美美及相关负责人也对此进行了否认。在这其中,家长的引导很重要,同时,娱乐化新闻在早期,各种政策法规相对不完善,范小勤并没有什么机会发声,各种新闻报道铺面而来,信息接受者的辨别能力也不强,而如今五年过去了,娱乐化新闻还在发展,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是相对于过去,信息的更替越来越快,人们发声的平台和机会更多,获取信息的方式并不局限,这也使得人们在不断的提高辨别能力。

四、对策及建议

(一)新闻媒体应承担一手“揭出病苦”,一手“推动疗救”的社会责任

新闻媒体切实肩负起监测环境、传递文化的功能,引导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而不是一味地迎合大众,为大众提供娱乐信息。同时对未成年人的新闻报道应更加谨慎,加强监管。

(二)发挥家庭教育的引导作用

未成年人的是非观,思想意识还不成熟,思考问题也不周全,但家长是航向,指引着未成年人。冷静地分析环境、认清自己,不沉迷于成人的名利场,这是父母引导最重要的方面。

  1. 逐渐回归阅读方式

    通过娱乐至死的热潮,能够体现出人们浮躁、动荡的心态,作为信息传播的接受者应逐渐回归至阅读的方式了。全民娱乐现象的普遍化,使人们的心态产出浮躁、动荡的现象,因此,更需要人们能够放下娱乐,对经典进行细读,进而能够充分提高人们的思想以及智慧。

    五、案例总结

  2. 总结

“泛娱乐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指娱乐元素渗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现今的新闻娱乐化被看作是争取受众和市场的法宝,很多的利益关系需要靠一些所谓极端娱乐化的新闻来博取限球,获得丰厚的利润。

资本是逐利的,一切行为都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马云作为中国电商的代表人物之一,向来备受舆论关注。而当一个长相酷似“马云”的人出现时,各种流量和关注也随之而至,资本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没等到商业价值消耗殆尽,各路媒体犹如蝗虫过境一般把范小勤的三观啃食殆尽,在他们看来,范小勤和“范小甲”、“范小乙”一样,只是一个吸引流量的工具,人们的猎奇心理驱动了资本的力量,使小马云打破了原有平静的生活,来到了我们的面前。范小勤仅仅因为长得很像马云就引发了我们的广泛关注,在当今时代,谁能抓住网友们的眼球,谁就能获得流量,而流量就是金钱。

在资本对“小马云”进行了四年的"压榨"和消费之后,人们对“小马云”的关注度已经变得很低了。市场收缩,再通过他赚钱或者赚大钱的几率就变得更小。同时,范小勤的爆红,不符合主流媒体宣传的“天道酬勤”的价值观。无论是学生党还是上班族,都在努力为自己的前途奋斗的时候,范小勤仅仅因为长得像马云,就直接突破了原本的阶级壁垒,直接享受到了各类优质的生活资源。要知道这些优质的条件,我们往往努力一辈子都很难拥有。价值观导向的突变直接刺痛了我们最敏感的神经,也带给人们迷茫和困惑,并且从2016年爆火到如今,已四年有余,小马云已把人们的期望变成理所应当的享受,我们已经厌倦甚至厌恶了,关注度的降低也决定他势必被资本所抛弃。

可以说,造成范小勤的悲剧直接原因是泛娱乐化的媒体,但在某种程度上,他的悲剧和每个看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 自身启示与体会

当下,我们置身于娱乐消费时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纷纷与娱乐结缘,进入一个娱乐化时代。新闻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更是成为娱乐化的一员。

“小马云”范小勤是当今媒体泛娱乐化的直接牺牲者,实际上所有的看客也在悄无声息地被泛娱乐化的文化氛围裹挟着。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对中对娱乐至死做了这样的解释:现实社会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人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其结果是人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舆论影响了我们的态度,影响了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甚至影响了社会的氛围。深层次地说,舆论在改变着生存在这社会中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当下便捷的网络技术手段可以让我们以最小的成本享受着的各种信息资源,浏览着由无数的社会热点和娱乐八卦。而在面对一件舆论事件、一则社会新闻的时候,不用过多思考就可以利用各种平台发声,去传播扩大自己的观点,一致的观点形成一股绳就形成了一定的舆论导向,但其正确性短时间内难以考证。这个时候,若出现了一件新的舆情事件,公众的视线又被转移到这个上面了。

“小马云”前后对比的巨大差异引发我们思考,为何公众视线能够如此迅速地被转移,是因为大家立场不坚定,缺乏一定的文化水平和辨识能力吗?其实,问题的根本,要归咎于娱乐至上的大环境氛围让我们渐渐失去了深度思考的能力,而浮躁的态度和追求“短、频、快”感官刺激的冲动慢慢地内化为了我们的一种思维习惯,影响着每一个被这种氛围裹挟着的人。

毋庸置疑,新闻的娱乐化一定需要一个度在,决不能听之任之。新闻娱乐化的度如何把握,一方面需要媒体工作者的自我修养自我约束能力的提高;更需要看似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在面对和接受各种新闻信息时,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思考和辨别能力,而不是变成娱乐化环境下的裹挟者。

【参考文献】

[1]李云芳.“小马云”事件中媒体的尴尬与责任[J].青年记者,2021(05):110.

[2]袁磊.从热点话题探析新媒体时代的娱乐至死现象[J].新闻研究导刊,2016(23);88

上一条:“三星堆考古直播连线南派三叔”新闻报道中的娱乐化现象分析 下一条:“火神山、雷神山云监工”慢直播中的舆论监督问题分析

评论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Copyright ©2012-2013 Jc.ccn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邮编:430079